水泥穩定碎石基層、下封層及瀝青砼施工技術方案(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41507
2022-07-11
8頁
56.63KB
1、水泥穩定碎石基層施工技術方案一、水泥穩定碎石基層施工工序1、水泥穩定碎石基層采用廠拌法施工,其工藝流程圖為:準備下承層施工放樣材料準備運輸和管理一水穩拌合整平與碾壓成型養生與交通管制一接縫和調頭2、準備下承層水泥穩定碎石基層的下承層表面應平整、堅實、具有規定的路拱,沒 有任何松散的材料和軟弱地點,并清除掉底基層上的所有浮土、雜物,使 其符合規范的有關規定和圖紙規定要求。3、在下承層上攤鋪水泥穩定砂礫基層的一個攤鋪寬度以外0.3-0.5m 處每隔1520m打一鋼樁,使其符合道路線型,并考慮拌和料攤鋪虛度, 在樁上測定標高,沿標高線拉引導繩,使攤鋪機在攤鋪時通過導向傳感器 和高程傳感器沿引導繩進行2、攤鋪。4、備料水泥采用425#復合型水泥,考慮到運輸、攤鋪、壓實成型所需吋間, 因此水泥終凝時間須大于6小時,當不能滿足時,可以采用HNF-5型道路 混凝土外加劑,對其進行改良,使混凝土緩凝、早強。集料的故大粒徑不 應大于31.5mm,壓碎值不大于28%,其屮有機質含量不應超過2%,硫酸 鹽含量不應超過0.25%o5、拌和采用ACM250A水泥婭攪拌設備進行集中拌和,并預先調試好設備的 各種閥門,綜合考慮含水量調整施工配合比,并將此配合比輸入電腦,確 保計量準確使混合料的組成達到配合比要求,并適當提高其拌和用水量, 約高于最佳含水量的1-2%,以補償攤鋪、運輸及碾壓過程中的水分損失。6、運輸和3、攤鋪采用自卸車運輸拌成的混合料,并使拌好的混合料盡快用攤鋪機攤鋪, 對本工程中的設計壓實厚度為15cm的水泥穩定碎石基層,快車道采用二層 兩次,非機動車道15 cm *次性攤鋪到位。并在攤鋪機后設專人消除粗細集 料離析現象,對局部粗集料窩應該鏟除,并用新混合料填補,在試驗路段 考慮松鋪系數為1.3,采用多功能攤鋪機鋪筑,及時總結經驗,調整松鋪系 數。7、整平與碾壓成型混合料經攤鋪和整型后,即立即在該幅全范圍內進行碾壓,直線段由 兩側向中心碾壓,每道碾壓應與上道碾壓相重疊,使每層整個厚度和寬度 完全均勻地壓實到規定的密實度為止,壓實后表面應平整無輪跡或隆起, 且斷面正確,路拱符合要求。碾壓過程屮4、,水泥穩定碎石的表面應始終保 持潮濕。嚴禁壓路機在已完成的或正碾壓的路段上“調頭”和急剎車,以 保證水泥穩定碎石層表面不受破壞,施T中,從加水拌和到碾壓終了的延 遲時間不超過2-3ho任何混合料離析處均應在碾壓前挖除,用合格的材料 替換,含水量過大或過小的混合料均不得進行攤鋪碾壓。水泥穩定碎石先 用6-8T輕型壓路機碾壓整形,再用18T振動壓路機進行碾壓密實,再用 18-21T三輪壓路機靜壓成型,最后用18T膠輪壓路機碾壓整平,碾斥應在 規定的時間內達到要求的密實度為止。8、接縫和“調頭”處的處理(1)同日施工的兩個工作段的銜接處,應搭接拌和,第一段拌和后, 留5-8m不進行碾壓,第二段施工吋5、,前段留下未壓部分,需再加部分水泥, 重新拌合,并與第二段一起碾壓。(2)每天最后一段末端縫(即工作縫)處,應在已碾壓完成的水泥穩 定碎石層末端,沿穩定層挖一條橫貫全幅寬的槽,直挖到下承導頂面。此 槽應與路的中心線垂直,且靠穩定層的一面應切成垂直面,將兩根方木(長 度各為水尼穩定砂礫層寬的一半,厚度與其壓實厚度相同)放在槽內,并 緊靠著已完成的穩定層,以保持其邊緣不遭第二天工作時的機械破壞。(3)水泥穩定碎石基層的施工應該避免縱向接縫,在必須分兩幅施工 時,縱縫必須垂直相接,不應斜接。橫縫設置:為防止干縮和溫縮列縫, 水泥上層施工結朿后,要求水穩上層橫向每間隔50米切一道縫,縫寬5mm, 深86、0mm,橫縫與道路中心線垂直,橫縫用乳化瀝青作灌縫處理后噴透層油, 在其表面鋪設寬2m的玻纖格柵后噴粘層油,然后才能正常施工下封層。縱 縫處,在前一幅施工時,在靠中央一側用方木或鋼模做支撐,方木或鋼模 板的高度與穩定碎石層的壓實厚度相同;在鋪筑另一幅時,或在養生結束 后,拆除支撐木(或板)。(4)攤鋪機及其他機械不宜在已壓成的水泥穩定碎石層上“調頭”, 應采取措施,可在準備用于“調頭”的約8-lOm長的穩定碎石層上,先覆 蓋一層厚塑料布,再覆蓋約10cm厚的一層土,進行“調頭”。9、養生與交通管制水泥穩定基層碎石碾壓完成后應立即進行灑水養生,養生時間不應少 于7d,整個養生期間應始終保持穩定層7、表面潮濕,用灑水車經常灑水,每 天灑水的次數應視氣象而定,除灑水車外,應封閉交通,不能封閉時,應 將車速限制在15km/h以下,不準急剎車,且應禁止重型車輛通行。二、水泥穩定碎石基層的施工方法1、水泥穩定碎石基層施工時,為保證混合料從加水拌和到碾壓終了的 延遲時間不超過2-3h,必須延長延遲時間時,采用添加外加劑的方法使其 緩凝以達到施工要求,因此,必須采用流水作業法,使各工序緊密銜接, 在確定水泥穩定碎石基層的作業長度時,應綜合考慮水泥的終凝時間、延 遲時間對混合料密實度和抗壓強度的影響,施工機械和運輸車輛的效率和 數量、操作的熟練程度,盡量減少接縫,施工季節和氣候條件等因素,一 般情況下,8、每一流水作業段以200m為宜,但每天的第一作業段宜稍短些, 可為150m。2、結合攪拌、運輸、攤鋪機械的工作面寬度,路面寬度及面層結構等 情況,將水泥穩定碎石基層橫向 嗝,橫向寬兩側分別為3.0m,保證水泥 穩定碎石砂礫縱縫與水泥混凝土面層的縱縫錯開大于lm,下基層橫向接縫 與上層面板橫向縮縫(施工縫),脹縫錯開大于3m。瀝青下封層施工技術方案 材料要求瀝青采用PC-2或PA-2型慢裂乳化瀝青,集料采用S 14規格。 瀝青下封層施工綜合穩定土基層養生期結束后,即進行瀝青下封層施工,施工前認真 清潔水泥穩定基層表面,先灑布0.8 1.15L/m2的瀝青,然后均勻撒布S 14規格礦料,撒布量6- 9、8m3/km2,再用6-8T壓路機碾壓穩定后,再用輪胎 壓路機反復碾壓,以盡早返油成型。 采用石油瀝青灑布法施工。施工工藝如下:a施工前應保證水泥穩定碎石表面的完整性;b將基層表面徹底打掃干凈;c預灑少量水濕潤基層表面,切忌灑水過多;d向基層均勻噴灑石油瀝青,瀝青用量以在灑布前室內試驗為準;e在瀝青將要破乳之際均勻灑布石屑其上;f石屑灑布后用輕型壓路機靜壓兩遍,壓路機應行駛平衡并不得剎車或 掉頭;g碾壓后原則上應封閉交通至下封層形成整體。瀝青混凝土面層施工技術方案1、材料瀝青標號選用AC-13F. AC-20C各項指標應符合瀝青路面施工及 驗收規范的要求。粗集料選用II級以上玄武巖,粗細集料粒10、級應符合設計要求,原 材料使用前對質量進行嚴格檢驗,符合要求方可使用。2、瀝青碇的配合比試驗根據瀝青磴的型號分別進行試配,并作相關各項實驗,并考慮到 瀝青混凝土的溫度穩定性、耐久性、拉滑穩定性、抗疲勞穩定性及工 作度等問題,綜合考慮,并適當調整,確定各種瀝青殮的施工配合比。3、試驗段施工在進行大面積攤鋪施工之前,先進行試驗段施工,試驗段的任務 是:檢驗拌和、運輸、攤鋪、碾壓等計劃投入設備可靠性,確定實施 大面積施工的材料配合比及松鋪系數,驗證瀝青混凝土的可行性,壓 實機械的組合、壓實的順序、速度和遍數。4、瀝青碇的施工(1) 施工放樣施工放樣包括標高測定和平面控制兩項內容。先恢復中線,直線段每11、10m樁,曲線段每5ni樁,在路面基層 上,平行于路中線劃線使攤鋪機能沿路線方向攤鋪以保證平面線型, 在每一中樁位置打鋼釬上掛鋼絲,在鋼絲上測定標高,攤鋪傳感器可 以其作為基準面,以控制標高。(2) 混合料拌和與運輸瀝青稔混合料在拌和場集中廠拌,瀝青加熱溫度為150-170C, 礦料加熱溫度為160-180C,瀝青混合料出料溫度為140-165C,拌和 好的瀝青料應均勻、無花白料、無離析、無結團結塊、無瀝青加熱發 焦等現象,瀝青料出廠前應嚴格檢驗把關。瀝青混合料運輸采用5-10T 自卸車,車槽內均勻地涂刷隔離劑(油水比為1: 3),車頂加蓬布覆 蓋,瀝青確拌和能力、運輸車輛與攤鋪能力應相匹配,12、避免施工時出 現停工待料現象。(3) 攤鋪瀝青混合料用進口攤鋪機攤鋪,根據試驗段確定的松鋪厚度,在 熨平板下預留攤鋪厚度,每次施工前,將熨平板加熱,以防止瀝青混 凝土粘在板底上。攤鋪過程中有專人檢查瀝青料質量、溫度、攤鋪厚 度等。在邊角及部分不適宜機械攤鋪的地方采用人T攤鋪。(4) 碾壓當攤鋪達到一定長度,量測瀝青混合料溫度為110-140C時,用 8-10T壓路機進行碾壓,在路幅寬度內,由邊向中,由低到高進行碾 壓,壓路機碾壓輪跡重疊30cm以上,碾壓2遍后用18-21T三輪壓路 機復壓4-6遍,而后用輪胎壓路機終壓2遍,直到達到規定的密實度 要求,終壓溫度控制在70C以上,碾壓速度控制在1.5-2. Okm/h,壓 路機不得在新鋪混合料上轉向、掉頭、左右轉動或急剎車等。(5) 接縫處理攤鋪時盡量整幅通長攤鋪,以減少接縫。不在同日攤鋪的縱、橫 縫,在攤鋪新料前,對已攤鋪帶的邊緣細加修理,將松動、裂縫、厚 度不足或未充分壓實的部分清除掉,刨齊縫邊要垂直,線形直順,并 噴刷一層粘層油、熱瀝青方可攤鋪。路面為雙層式的,上下兩層的縱縫不應重疊,一般應錯開30cm。(6) 放行碾壓后的路面在冷卻前,任何機械不得在路面上停放,冷卻后才可開放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