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現場防汛應急情況方案計劃(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41669
2022-07-11
8頁
26.73KB
1、施工現場防汛應急救援預案根據北京市及石景山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有關文件的要求和統一部署,為確保綜合體育館工程安全渡汛,杜絕重特大事故的發生,確保一旦發生汛情,能夠及時有序、科學地采取相應有效措施,迅速排除汛情造成的危險,最大限度地減少人民生命和財產損失,現結合本工程實際情況,特制定建筑施工現場防汛應急救援預案。一 適用范圍本預案適用于本工程的防汛抗洪和發生水災險情時的應急救援處理工作 二、指導思想 堅決執行國家有關防洪搶險的法令法規,堅持“以防為主、防搶結合”的防汛方針,確保整個施工期安全渡汛。搶險時實行統一指揮,統一調動,實施責任區段劃分,顧全大局,團結協作,形成項目全員防洪防汛的局面。 2、三、工作目標: 強化汛期防護,消除或降低洪汛災害事故,確保汛期安全施工。四 組織機構成立建筑施工現場防汛應急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職責:服從北京市及朝陽區有關部門的統一指揮和安排,負責建筑施工現場防汛應急搶險救災的指揮、部署、實施和督察;及時匯報搶險救災情況,妥善解決、協調搶險救災工作及善后工作。項目部防汛應急救援組織機構1、組織機構: 組 長:耿芝 電話: 副組長:耿榮炳 電話:18610272271 李文斌組 員:孫曹震、張志鵬、高明、吉敏、陳志平、張士濤、羅善春、周旭勤、沈小青、張占東、趙衍冰、羅大富、連、虞昌權、葛新宇值班電話: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施工現場生產部。在領導小組的統3、一指揮下,辦公室全面負責施工現場的防汛應急搶險救災工作。具體負責建筑施工現場災情報告,及時通知防汛應急領導小組及成員單位立即趕赴事故現場,協調各專業處置組的搶險救援工作,及時傳達防汛應急領導小組關于防汛搶險救援的指示,確保通訊聯絡暢通。辦公室下設應急搶險組、物資保障組、技術指導組、醫療救護組、通訊報道組。(一)應急搶險組:組長:周旭勤 成員:高明、吉敏、羅善春、周旭勤、沈小青、張占東、趙衍冰、羅大富具體負責根據專家技術組的技術建議和事故現場情況制定的防汛搶險救援方案,按照方案迅速組織搶險隊伍進行搶險救援。(二)物資保障組:組長:虞昌權,成員:葛新宇具體負責落實防汛搶險搶險物資、器材和車輛到位的4、情況,并按照防汛應急領導小組要求,對防汛搶險力量進行統一調配,確保防汛搶險物資、車輛、器材及時趕赴防汛搶險現場。(三)技術指導組:組長:孫曹震 組員:吳、張志鵬、李文斌具體負責汛期各類技術預防和險情搶修應急方案的制定,對工程特發事件從技術角度提出處理方法,對現場無法解決的問題,及時與公司技術質量和對外權威部門聯系,尋求技術支持。(四)醫療救護組:組長:陳志平 組員:葉天虹、吳云飛具體負責組織有關醫療單位迅速展開對受傷人員的現場急救、協調120救護車將受傷人員轉移到醫院救治。(五) 通訊報道組:組長: 耿芝 組員:張士濤具體負責內外的通訊聯絡,配備通訊聯絡工具,隨時保持聯系暢通。一旦發生人員傷亡5、及重大安全隱患,立即聯系有關部門實施搶救,同時向上級部門報告災情信息,及時宣傳報道搶險救災中的先進事跡。 五、培訓和演練 (1)項目部負責組織實施汛期水災事故的應急救援模擬演練。各應急救援小組員應按其職責分工,協調配合完成演練。演練結束后由組長組織對演練的有效性進行評價,必要時對“應急預案”的要求進行調整或更新。 (2)生產安全部負責對相關人員進行適當的應急培訓。 六、應急物資的準備、維護、保養 (1)應急物資的準備:現有的施工機械如挖掘機、裝載機、自卸車、抽水泵、以及木板、鋼管、方木、鐵絲、麻袋、碎石、黃砂等急救物資。 (2)儲備物資及救護用品:救生衣、安全繩、簡易擔架、跌打損傷藥品、包扎紗6、布。 (3)儲備搶險工具:按搶險人數配齊十字鎬、鐵鍬、抬杠、編織袋、長繩等搶險工具 (4)各種應急物資要配備齊全并加強日常管理。 七、潛在危險性與危險目標的確定及預防 在工程施工中,洪澇災害引發的事故具有一定的潛在危險性,須準確的將潛在危險性的危險目標確定出來,加以有效的預防,才能減少洪澇災害事故發生時的損失。本工程洪澇災害事故的預防措施主要有: 1、施工現場排水 (1)施工現場應按標準實現現場硬化處理。(2)根據現場地形確定排水方向,按規定坡度挖好排水溝。 (3)設置連續、通暢的排水設施和其他應急設施,防止泥漿、污水、廢水外流或堵塞排水溝。 (4)雨期指定專人負責,及時疏浚排水系統,確保施工7、現場排水暢通。 2、施工現場運輸道路 (1)臨時道路起拱 5%,做寬 300mm、深 200mm 的排水溝。 (2)對路基易受沖刷部分,鋪石塊、焦渣、礫石等滲水防滑材料,或設涵管排泄,保證路基的穩固。 (3)雨期指定專人負責維修路面,對路面不平或積水現象及時修復。3、基坑邊坡 (1)汛期前應清除溝邊堆物,減輕坡頂壓力。 (2)雨后應及時對基坑邊坡進行檢查,并派專人對深基坑進行測量,觀察邊坡情況,如發現邊坡有裂縫、疏松、走動等危險征兆,立即采取措施解決。 (3)加強對基坑周邊的監控,配備足夠的潛水泵等排水設施,確保排水及時,防止基坑坍塌。4、腳手架工程 (1)遇大雨、高溫、雷擊和五級以上大風等惡8、劣天氣,停止腳手架搭設和拆除作業。 (2)大風、大雨等天氣后,組織人員檢查腳手架是否有搖晃、變形情況,遇有傾斜、下沉、連墻件松脫、節點連接位移和安全網脫落、開繩等現象,應及時進行處理。 (3)落地式鋼管腳手架立桿底端應當高于自然地坪 50mm,并夯實整平,留出一定散水坡度,在周圍設置排水措施,防止雨水浸泡腳手架。(4)懸挑架在汛期來臨前要有加固措施,將架體與建筑物按照架體的高度設置連接件或拉結措施。 5、施工用電 (1)嚴格按照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落實臨時用電的各項安全措施。 (2)各種露天使用的電氣設備應選擇較高的干燥處放置。 (3)總配電箱、分配電箱、開關箱應有可靠的防雨措施,電焊9、機應加防護雨罩。 (4)雨期前應檢查照明和動力線有無混線、漏電現象,電桿有無腐蝕、埋設松動等,防止觸電。 (5)雨期要檢查現場電氣設備的接零、接地保護措施是否牢靠,漏電保護裝置是否靈敏,電線絕緣接頭是否良好。 (6)暴雨等險情來臨之前,施工現場臨時用電除照明、排水和搶險用電外,其他電源應全部切斷。(7)施工現場高出建筑物的塔吊、外用電梯及腳手架等高架設施,如果在相鄰建筑物的防雷裝置保護范圍以外,應按規范設置防雷裝置。 6、垂直運輸設備 有附墻裝置的施工電梯,要采取措施強化附墻拉結裝置。 7、宿舍、辦公室等臨時設施 (1)工地宿舍設專人負責,進行晝夜值班,每個宿舍配備不少于 2個手電筒,發現險情10、時,要清楚記得避險路線、避險地點和避險方法。(2)當地氣象部門發布惡劣天氣預報后,在以塔機高度為半徑的地面范圍內的臨建設施內的人員必須全部撤出。 (3)施工現場宿舍、辦公室等臨時設施,在汛期前應整修加固完畢,保證不漏、不塌、不倒,周圍不積水,嚴防水沖入室內。大風和大雨后,應當檢查臨時設施地基和主體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八、應急響應 1、一旦發現洪汛險情,值班人員應以最快方式報告項目部防汛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長,領導小組組長接到險情后立即報公司防汛領導小組,并立即組織救援人員按照預案進行搶險。 2、項目部防洪防汛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按照職責分工立即趕往救援現場,并有序地組織實施現場救援工作。成立現場11、指揮部,救援組組長立即組織工程隊負責人及技術人員對情況進行分析,并立即采取措施保護施工便道暢通、撤離施工人員。 3、當發生嚴重意外水澇災害事故時,防汛領導小組應立即報告當地政府有關部門,以求得援助和指導。同時應組織全體搶險人員根據災害事故情況的特點,實施有效的應急措施,爭取短時間內,努力將損失、不利因素降至最小程度或消除。 4、當發生一般意外事件時,各部門按應急措施進行事件的處置,及時撤離人員和重要物資,控制和防止事件擴大,努力將損失或不利因素降至最小程度。 九、保障措施1、辦公室要定期召開專題會議,分析研究汛情和存在的問題,不斷完善應急預案措施。檢查指導各成員單位搶險隊伍的演練工作,確保應急12、預案的針對性和實效性。2、汛期搶險救災機械、物資等必須時刻保持良好的使用性能和狀態,做到24小時處于待命使用狀態。3、項目部要定期對搶險人員進行專業培訓和搶險演練,提高實戰能力,確保一旦發生汛情,迅速組織搶險,保證高效、有序、及時,并將損失降到最低程度,同時,做到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4、保證通信暢通,領導小組成員及有關成員單位責任人必須保持每天24小時暢通的通訊聯系。通訊電話如有變化,要及時通知辦公室。5、嚴格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保持通訊暢通。值班室設在項目部行政辦公室,值班電話:84610225。 6、各有關單位和相關人員都必須無條件聽從應急預案領導小組的指令,服從統一指揮調度。13、對在搶險救災過程中,擅離工作崗位,組織搶險工作不力,延誤時機,造成重大損失和人員傷亡的,將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嚴肅查處十、恢復生產及應急搶險總結1、施工現場經過應急預案實施后,洪災得到有效的控制、消除后,所有現場人員均得到清點,確保未經許可不會進入事故現場,不再存在其他影響應急預案終止的因素,相關人員已經全部撤離。由應急救援組長下達終止應急救援。應急預案實施終止后,應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擴大,保護事故現場,需要移動現場物品時,應當做出標記和書面記錄,妥善保管有關物證,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及時向有關部門進行事故報告。2、對事故過程中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物損失做收集統計、歸納,形成文件,為進一步處理事故提供資料。3、對應急預案在事故發生實施的全過程,認真科學地作出總結,完善預案中的不足和缺陷,為今后的預案建立、制訂提供經驗和完善和依據。4搶險救援結束后,由防汛應急救援領導小組負責督促相關部門寫出災害情況分析報告,并組織相關人員評審該應急預案的適應性,部分條款不適應時則予以修訂。 5組織監理單位、業主、設計、咨詢等相關單位召開恢復生產會,對水澇災害事故發生的原因進行分析,確定恢復生產應采取的質量、安全、環保等施工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