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方靜態爆破專項施工技術方案(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41900
2022-07-11
8頁
19KB
1、 210國道川口至耀州改擴建工程第X合同段 石方靜態爆破專項施工方案2014年 5 月 5 日編制中鐵航空港一公司川口至耀州改建工程XX標項目經理部石方靜態爆破專項施工技術方案一、工程概況川口至耀州改建工程XX標K2+465- K2+640左側路塹山頭土方挖除之后,剩余2萬多立方石灰巖(次堅石),需要進行石方爆破,但是此地與鐵路隧道最近距離僅有150米,右側緊鄰210國道既有線,采用一般炸藥進行爆破,由于震動作用力,對鐵路隧道及骨科醫院建筑物將產生一定影響,經項目部研究決定采用靜態爆破方案。二、編制依據1、招標文件、標前會議、補遺書、兩階段施工圖設計。2、現場調查資料。3、國家及現行公路工程設2、計規范,施工技術規范、規程,公路工程質量檢驗收評定標準(JTG),公路工程預算定額。4、企業技術能力、機械設備、施工經驗及管理水平。三、施工準備(一)、施工方法的確定項目經理部與監理、業主一起對施工現場具體情況進行調查,研究決定采用靜態爆破+炮錘式挖掘機破碎法施工。靜態爆破法也稱“膨脹劑法”或“無聲爆破”,其實質是在巖體上鉆孔,在鉆孔中灌裝膨脹劑,依靠膨脹力使巖石產生裂隙或裂縫,從而達到破碎巖石的目的。此方法的最大優點是不產生爆破聲響、爆破飛石、爆破粉塵、爆破震動以及爆破所產生的有毒、有害氣體,此方法能確保不對隧道及居民房屋產生影響和施工安全,故本設計采用靜態爆破法,它的缺點是投入的施工機械設3、備多,進度較為緩慢。(二)施工人員、材料、機械準備1、人員技術負責(1人),機械組(3人),打眼組(4人),灌裝組(4人),后勤組(1人)一共13人。2、材料:(1)鉆頭、鉆桿、工具和勞保材料一批。(2)膨脹劑約9噸。3、機械設備:2.8立方米空壓機2臺、1520臺手提鉆機3臺、1臺炮錘式挖掘機。四、施工技術方案(一)、靜態爆破法首先確定當地氣溫、藥劑溫度、拌合水溫度、巖石溫度、容器溫度是否與要求相符合;檢查藥劑包裝是否破損。操作前無比確定已準備以下材料物品:藥劑、潔凈拌和水、盛水桶、拌和盆和水瓢、桶棍(水平灌裝),防護眼鏡、橡膠手套、備用潔凈水和毛巾。1、設計布眼布眼前首先要確定至少有一個以4、上臨空面,鉆孔方向盡可能做到與臨空面平行;橫向分布孔距30cm,縱向間距30cm布置成平排炮孔,排距以30cm左右為宜,必須采取逐排作業,不得多排同時作業,鉆眼深根據現場石方狀態而定,一般以24M為宜。2、鉆孔(1)鉆孔的直徑與破碎效果有直接關系,鉆孔過小,不利于藥劑充分發揮效力;鉆孔太大,易沖孔,根據以往經驗本工程擬采用直徑為42mm鉆孔最佳。(2)鉆空內的余水和余渣應用高壓風吹洗干凈,孔口旁應干凈無土石渣。3、鉆孔深度和裝藥深度孤立的巖石鉆孔深度為目標破碎體80%90%;整體性較好巖石鉆孔深度可達到4m左右,大體積需要分步破碎的巖石,鉆孔深度可達到4m左右,裝藥深度為孔深的100%。4、裝5、藥(1)向下和橫向的眼孔,可在藥劑中加入2232%(重量比)左右的水(具體加水量由顆科大小決定)拌成流質狀態(湖狀),均勻后灌入鉆孔內,倒滿為止,每米直徑42mm的孔需要膨脹劑約2.1公斤,即每立方巖石用膨脹劑約23.3Kg。用藥卷裝填鉆孔時,應逐條捅實。粗顆粒藥劑水灰比調節到0.220.25時靜態破碎劑的流動性較好,細粉未藥劑水灰比在32%作于時流動性較好,也可以不通過捅實過程。向下灌裝搗產較方便,根據本工地的具體情況,該工地擬采用“由上至下,分層破碎”的施工方式,方便人工操作。(2)水平方向和向下方向的鉆孔,可用地鉆孔直徑略小的高強長纖維紙袋裝入藥劑,按一個操作循環需要的藥卷數量,放在盆中6、倒入潔凈水完全浸泡,3050秒左右藥卷充分濕潤、完全不冒氣泡時,取出藥卷從孔底開始逐條裝入并捅裝緊,密實地裝填到孔口。即“集中浸泡,充分浸透,逐條裝入,分條搗實。”也可將藥劑拌和后用灰漿泵壓入,孔口留5cm用黃泥封堵保證水分藥劑不流出。(3)裝藥完成后約3-5小時為巖石開裂時間,裂泡大約為2-3公分寬左右。巖石剛開裂后,可向裂縫加水后支持藥劑持續完全反映,可獲得更好效果。(4)本工程進行巖石破碎施工,操作人員的協調配合很重要。應采用多分灌裝小組的方式。每小組由主副兩名灌裝手組成。取藥攪拌時,主灌裝手負責取藥分量和攪拌,副灌裝手負責確保藥劑搗實,完成后舊麻袋覆蓋孔口。各小組采用“同步操作,小拌勤7、裝:的仿佛操作。即:每組施工工人在操作前必須穿戴好勞保用品,每次操作循環過程中負責裝孔的孔數不能過多。每次拌藥量不能超過實際能夠完成的工作量。各灌裝小組在取藥、加水、拌藥、灌裝過程中應基本保持同步和保持相對距離進行(以免相互影響和沖孔發生安全事故),可以每孔內藥劑的最大膨脹基本保持同期出現,有利于巖石的破碎。(5)每次裝填過程中,已經開始發生化學反映的藥劑(表現開始冒氣和溫度快速上升)不允許裝孔內。從藥劑加入搬和水到灌裝結素,這個過程的時間不超過五分鐘。5、藥劑反映時間的控制藥劑反映的快慢與溫度有直接關系,溫度越高,反映時間越快,反之則慢。實際操作中控制藥劑反映時間太快有兩種,一種是在拌和水中8、加入抑制劑,另一種方法是控制拌和水、干粉劑和巖石的溫度。夏季氣溫較高,破碎前應對被破碎物遮擋,藥劑存放低溫處避免爆曬。將拌和水溫控制在15度以下。藥劑(卷)反映時間過快易發生沖孔傷人事故,可用延緩反映時間的抑制劑。抑制劑放入浸泡藥劑(卷)的拌和水中。加入量為拌和水的5%6%。冬季加入促發劑和提高拌和水溫度。拌和水溫度不可超過50度。反映時間一般控制在3060分鐘較好,條件較好的施工現場可根據實際情況縮短反映時間,以利于施工。(二)、炮錘式挖掘機破碎一次靜態爆破完成后,爆破產生的一些相對較大的石塊,采用炮錘式挖掘機破碎到需要的大小,然后用挖掘機和自卸汽車配合,裝運石方到指定地點。四、臨邊防護山體9、在鄰近既有線一側5米之外采用堆碼沙袋進行線路防護,沙袋橫向及縱向交叉搭接堆碼,堆碼高度為1.5米,5米之外采用施工圍擋與社會車輛隔離,施工范圍內在既有路面上攤鋪1米后沙礫土,防止孤石滾落后對路面的損壞,減小沖擊力。在施工兩側200米位置分別布設“前方施工、減速慢行” “限速30km”在車輛進出口擺設防風錐形桶若干,施工期間兩側必須有專職人員24小時警戒,專職人員要戴袖章,帶標志牌,頭戴安全帽,手持小紅旗,并攜帶口哨到崗。負責對附近居民發布施工公告。公告內容包括:施工地點、時間、警戒范圍、警戒標志、各種信號及其意義,以及發出信號的方式、時間、安全措施等有關注意事項。五、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項1、無關10、人員不得進入施工現場2、必須戴好安全帽、防護眼鏡、穿好勞保工作吸、工作鞋和橡膠手套。施工人員未戴好勞保用品屬安全違章,發生沖孔是正常現象。也是不可預見和不可完全控制的現象。沖孔產生的原因較多,大致有以下幾種:1)操作人員操作不當,操作時間太長,包括藥劑已經發熱冒氣因仍在灌裝等,裝填不密實有空氣隔層等;2)溫度控制不當。氣溫高時,拌和藥劑、鉆孔壁溫度控制不當、抑制劑藥量不夠,致使藥劑反映過快等;3)布孔設計不當;孔距及低抗線過大;4)鉆頭選不當,鉆孔直徑過大;5)孔壁光滑等。沖孔時藥劑溫度較高且喲腐蝕性,沖入眼內可能回對角膜造成嚴重損害。為防止傷人事故,操作人員必須戴符合國家安全標準生產的防沖防11、塵PVC勞保眼鏡等勞保用品進行操作。3、在藥劑灌入鉆孔到巖石開裂前,不可將面部直接面對已裝藥的鉆孔。藥劑灌裝完成后,蓋上麻袋或棕墊,遠離裝灌點。觀察裂隙發展情況時應更加小心。此外施工現場應專門準備好請水和毛巾,沖孔時入藥劑濺入眼內和皮膚上,應立即用請水沖洗。親光嚴重者立即送醫院潔洗治療。4、在破碎工程施工中需要改變和控制反映時間,必須依照規定加入抑制劑或促發劑,并按要求配制使用,嚴禁擅自加入其它任何法學物品。5、嚴禁將破碎劑加入后裝入孔容器內(入直口玻璃、啤酒瓶等),否則非常危險。6、則鉆完的孔和剛沖洗孔的鉆孔,孔壁溫度較高,就確定溫度正常符合要求并清洗干凈后才能繼續裝藥。7、膨脹劑在允許和存12、放過程中應防潮、防暴曬。開封后應立即使用。如依次未使用完,應立即扎緊袋口,需要時再開封。8、使用膨脹劑前請確認操作人員對說明書已仔細閱讀并理解。六、突發事故的應急處理要求制定應急組織和人員職責、編制應急方案,其內容包涵:1)現場負責人立即組織人員疏散,使其它人員到達安全位置。2)現場負責人立即控制現場,防止事態進一步擴大。3)現場負責人根據現場控制情況,在保證現場搶救人員安全的情況下組織搶救。搶救醫院要就近并事先簽定和約、聯絡人和電話。4)現場負責人同時應立即向上級報告情況。5)施工前根據本工程情況制定的應急方案要進行交底和演練。交底包含基本的救護常識。當發生突發事故時,應立即成立事故調查組織機構和程序響應。其內容包涵:1)對事故現場實行嚴格保護,并及時向上級報告。2)立即組織保護現場,做到封鎖警戒。3)對現場應保持原位,并通過錄象,照相、測繪等固定現場原始狀態,如因救護、滅火、排險的需要移位時,要記錄原始狀態。4)嚴格保護現場物證,非專門的現場勘察人員不得提取和移動。5)迅速由事故單位及相關部門組建事故處理機構。碰到重大事故,必須成立指揮部,下設:情況調查組、警戒保衛組、急救組、排險施工組、后勤組、協調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