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測量方案(24)(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42236
2022-07-11
9頁
61.50KB
1、施工測量專項方案花園項目部目 錄一、 工程概況二、 測量放線依據三、 平面導線控制網的建立四、 層間軸線的控制五、 標高控制六、 建立立面內控網七、 結構施工測量允許偏差八、 主要測量儀器配置表附一 普通測量成果(測繪院)附二 1# 樓、3# 樓及4# 樓軸線控制圖附三 3# 樓軸線控制圖附四 4# 樓軸線控制圖附五 1# 樓(南)軸線控制圖附六 4# 樓段軸線控制圖 測 量 方 案一、工程概況花園一期東三環和東四環之間,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投資興建,設計中心設計。本工程3#樓層數為9層,建筑高度分別為、30.85m,層數分別為18層、8層,建筑高度分別為70.1m、28.05m,除4#段為高層2、外,其余各樓均為多層板式樓,剪力墻結構。二、測量放線依據1、 根據北京市測繪研究院2000年1月9日測量成果資料,繪制定 位坐標圖,作為該工程軸線控制的依據(見附一)。2、 根據規劃局提供的建筑物高程控制點D1=(66.93M)3、 根據建設部城市建設研究院1#、3#、4#樓施工圖,工程編號01A038。4、 根據國家有關規范、規程。三、平面導線控制網的建立根據北京測繪研究四院2002.1.9測量成果,地下室施工時,在施工現場建立外部控制點,將引測點引至不易被破壞處,并在20鋼筋上劃出十字線打入土中。周邊用C20砼進行保護,四周用磚砌內徑500500磚墩進行圍護。依據地下室部分主軸線控制樁,放3、出建筑物的四周軸線,經閉合校核,再進行細部尺寸測放(見附二)。四、層間軸線的控制1、 地上部分,軸線控制方法由外控改為內控法(見附三、四、五、六)。2、地下室頂板砼澆筑時,在設置的控制線位置預埋200200鋼板,在頂板砼澆筑施工完畢后,將建筑物的控制軸線網精確地投測到施 工面上。在經緯儀的觀測下彈出十字交會點控制線,并進行控制點內部閉合,誤差不應大于2秒。然后報監理單位審核。審核結束后,在鋼板上劃出十字,并在外圍砌磚保護,上蓋模板 。以此作為樓層垂準測量的基準點。3、樓層間縱橫軸線的傳遞: 在每層樓面現澆板上,以縱橫軸線 坐標控制交匯點為中心,預留200200mm方洞作為交會點的傳遞觀測孔,采4、用DJ3型激光精緯儀,天頂法垂準傳遞。測量時將儀器精確對中 ,儀器縱軸完全鉛垂后打開激光器將儀器旋轉一個圓周,直至上方光斑不在左右移動,穩定射定在十字 分劃板中,鎖定十字 分劃板,在觀測孔四邊定軸線點。按此方法將其軸線點傳遞到各樓層上。在施測前,經緯儀必須進行校核。4、樓層間縱橫軸線的傳遞:在各樓層的軸線控制交匯點傳遞、標定完畢后,利用室外平面控制導線網和量尺、測角三位控制法校驗(測距時間內溫差應小于20C)。經檢驗合格后,以此線作為各樓層投測的控制線,也是各樓層細部放樣的基準線,待此墨線干燥后,涂刷隔離劑作保護,以防澆筑混凝土時水泥漿覆蓋而無法使用。依據控制線按圖紙和洽商數據用大鋼尺整尺段分5、出墻線、建筑50cm控制線,模板就位線、門口、窗口、預留洞口線等。5、垂直度的校核:將軸線平行引測至建筑物外側,用經緯儀投測來檢驗垂直度。6、建筑物外墻陽角的控制:采用每角兩邊從下向上彈測10控制線,模板上也彈出10CM控制線,在陽角模就位時用經緯儀跟蹤控制的方法,保證陽角的順直。五、標高控制:1、水準點位置:在施工現場引測不少于三個水準點,通過校核后加以保護。2、鋼筋標高抄測:在模板就位后和墻體砼施工之前進行,利用水準儀和塔尺或鋼尺從標高控制點處引測,抄測點主要分布在墻體結點處,用紅油漆標注。用于控制墻體砼標高。3、墻體+0。50m線抄測:在墻體模板拆除后和頂板支撐之前用水準儀和塔尺和鋼尺從6、標高控制點處引測出兩個標高,一個標高點作為標高抄測,另一個標高點作為復核用。給每段墻體施工段引23個點(點位分布在每段墻體的兩端)。經校核合格后彈墨線,并在樓梯間用紅油漆標注相對標高。依據墻體+0.50m線放出頂板模板線、樓梯模板線,并要比模板上口高3mm控制線,然后距此控制線分出門口線、預留洞口位置線、隔斷墻線、砌筑墻線,作為檢查墻體鋼筋、門口偏位情況和控制預留洞口、預埋管線位置。4、鋼筋+0.50m標高抄測:在頂板模板施工過程中進行,用準儀和塔尺依據墻體+0.50m上標高控制點先對已抄完的標高進行檢查校對,然后在門窗洞口處加測標高點,用紅油漆標注。作為以后控制門、窗、預留洞、預埋件和水電預7、埋標高。六、建立立面內控網: 以平面內控網為基準線,通過用經緯儀投測、平行移動等測量手段,將平面控制網引測至墻柱立面上,形成立面內控網,完成建筑物各分項工程施工過程的立面位置控制任務。1、圍護墻砌筑階段在橫向填充墻砌筑前,將圍護墻軸線引測至柱墻等側面,每層上下各一點,并彈線連接,使圍護墻砌筑由傳統的平面控制改為立面形象控制,在砌筑過程中,以立面軸線為準隨時用小鋼尺檢測墻身的垂直度,便于隨時糾正,解決了以往控制、檢查不便的問題。2、門窗安裝階段 采用與前面同樣的投測方法,按相應的外裝飾類型,預先確定門窗框內皮精確位置彈線于門窗洞口側面墻體上。安裝時,依據此線拉上下各一道橫向墨線,使門窗框內皮嚴格8、地處于墨線位置上,以提高窗框內皮精確位置彈線于門窗洞口側面墻體上。安裝時,依據此線拉上下各一道橫向墨線,使門窗框內皮嚴格地處于墨線位置上,以提高門窗安裝的整體預控精度。3、墻裝飾階段用經緯儀定出外墻距角10cm大角垂直線,確定出貼餅厚度,豎向每層在樓板上平設一點,水平向每3m設一 點,然后以此貼餅為準,再拉線加密貼餅(一般水平與豎向間距1.5m),一層高度為一施工段,克服了風力、高度、外腳手架對貼餅精度的影響。4、內墻粉刷階段 內墻面抹灰前,將平面控制網投測至墻身上,并按擬定抹灰厚度在兩端陰角處彈測抹灰控制線,抹灰時以此線為準,拉線、貼餅、沖筋,有效降低抹灰層的厚度,提高了表面平整度。七、結構9、施工測量允許偏差:序號項 目允許偏差測量標準1軸線控制網測角中誤差12邊長相對中誤差1/150002基礎墊層標高15 mm3軸線豎向投測每層3mm總高H30 m(30H60)5 mm (10mm)4主軸線長(L)L30 m時5 mm30 mL60 m10 mm60 mL90 m15 mm90L20 mm5局部軸線2 mm6門窗洞口線3 mm7標高豎向傳遞每層3 mm總高H30 m5 mm30 mH60 m10 mm60 mH90 m15 mm八、主要測量儀器配置表序號名稱型號數量檢驗編號及運行狀態1經緯儀TDJ2E1臺長字第081號、良好2激光垂準儀DZJ31臺長字第082號、良好3水準儀DS31臺長字第025號、良好450m鋼卷尺1把長字第147號、良好55m鋼卷尺1把長字第148號、良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1-04-30
24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