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測量修改方案(6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42465
2022-07-11
6頁
42.50KB
1、施工測量方案 第 6 頁 共 6 頁4.2 施工測量方案4.2.1 本工程施工測量特點(1)本工程部分圖形為非矩形曲線,平面放線數據計算復雜、施測方法特殊,必須采取有效的測量手段,使工程定位準確;(2)建筑物超長,對施工放線的定向與距離測設精度要求高,常規量距手段很難完成;(3)鋼結構施工精度要求高,首先要提高控制測量精度,同時細部軸線以及結構預埋件定位線要求也非同一般工程;(4)構件安裝過程中的校測是保證結構精度的重要環節,必須要有相應的 技術措施;(5)基坑施工期間邊坡穩定的安全監測尤為重要,自土方工程伊始,就應不間斷定期監測邊坡變形,發現異常,及時采取有效措施,確保施工安全;(6)建筑物2、的變形觀測屬精密測量工程,對測量人員及觀測設備均有特殊要求。4.2.2 編制依據(1)城市測量規范(CJJ 8-99);(2)工程測量規范(GB 50026-93);(3)建筑工程施工測量規程(DBJ 01-21-95);(4)建筑變形測量規程(JGJ/T 8-97);(5)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 50205-2001);(6)相關體育場館施工驗收規范。4.2.3 施測準備4.2.3.1 主要測量儀器設備配置計劃儀器設備名稱精度指標數 量備 注電子全站儀2(2+210-6D)1臺電子經緯儀21臺電子水準儀0.4mm/km1臺自動水準儀1mm/km1臺自動水準儀2mm/km2臺激光垂準3、儀1/450002臺鋼卷尺級4把對講機2對便攜式計算機1臺4.2.3.2 測量儀器設備計量檢定(1)按照計量法及測量儀器檢定規程的要求,對所有工作崗位上使用的B類儀器設備進行周期檢定,光電儀器送國家光電檢測中心、光學儀器送市級檢定站、鋼卷尺送市級長度檢定中心檢定;(2)按照企業管理標準,對C類測量器具進行對比檢定;(3)在測量儀器檢定周期內,每季度對儀器主要軸線關系進行自校準,確保測量數據準確、有效。4.2.3.3 熟悉、校核設計圖紙(1)對建筑總圖的定位條件進行校核,正確選擇主要條件,必要時要對施工現場條件進行實測實量,核對實地與圖紙尺寸是否一致,確保定位條件唯一、正確;(2)對各專業圖紙中4、的測量放線數據進行重點校核,包括:坐標與邊長、夾角對應,角度、邊長條件對應,曲線各要素對應,不同圖紙中相同部位尺寸一致等等,若發現問題,及時與設計人員聯系,務必在施工之前妥善解決;(3)對設計高程與鄰近路面、管線接口實際高程進行核對,以確認其合理性。4.2.3.4 校核定位依據樁(1)對定位樁的坐標數據與設計條件進行校算;(2)實地校測樁位精度應符合有關規范要求;(3)對兩個(或以上)水準點進行附合校測,精度符合要求后,取中值使用;(4)定位樁經校測后采取保護措施,以保證施工期間正常使用。4.2.3.5 編制施工測量專項方案(1)在設計文件具備后,根據施工組織總設計的綱要,分階段編制測量施工方5、案(包括曲線放樣、鋼結構安裝測量、運動場地測量等),經主管技術領導審批后,作為本工程測量施工的指導文件;(2)施工測量方案應具有規范性、針對性、可操作性,一經批準,應認真檢查落實情況,確保施工過程自始至終受控。4.2.4 控制測量4.2.4.1 平面控制測量(1)根據建筑物的幾何特點,矩形部分控制網采用矩形網,曲線部分采用主軸線網;(2)選擇定位依據的主點及主要方向作為起測點、起測邊,懸掛、獨立閉合,然后進行軸線加密,邊長不宜超過50m;(3)控制網用電子全站儀施測,精度等級采用一級(測角中誤差9、邊長相對中誤差1/24000);(4)控制樁位置應選擇在基坑變形區之外,地面預埋鋼板,劃線、打孔6、做永久標記;(5)控制網在使用期間應定期復測,周期一般為三個月,若發現變形,及時調整坐標成果。4.2.4.2 高程控制測量(1)復測水準點后,以指定一點作閉合水準網,控制點間距不大于75m;(2)控制網用電子水準儀施測,精度等級采用三等(4mm );(3)水準網基點應選擇在降水及基坑變形區之外,數量為3個,作為施工中校測控制點高程的依據;(4)控制點用20鋼筋埋入地下1.2m,四周澆筑混凝土,并做砌磚保護;(5)控制網在使用期間應定期復測,凍融及雨季后各測一次。4.2.5 基礎施工測量(1)高程傳遞。用鋼尺豎直向基坑內傳遞高程,用全站儀三角高程校測,精度為3mm;(2)在護壁四周測設臨時水準點7、,較差3mm,作為基礎施工的高程依據;(3)挖土施工的高程控制,應事先與結構設計人員商議,預留建筑變形下沉量,以保證工程竣工時符合設計高程要求;(4)軸線投測。平面控制網經校測后,向墊層上投測四廓主軸線,閉合調整后加密細部軸線。混凝土基礎軸線精度為1/8000、20mm,鋼結構基礎軸線精度為L/20000、3mm;(5)地下各層放線,均以相同軸線控制樁投測,以保證分劃流水施工的相對精度。4.2.6 結構施工測量4.2.6.1 平面放線(1)以控制軸線投測地上各棟建筑主軸線后,平行借線,在首層底板上設置內控基準點,形成級控制網,作為結構施工各層放線的軸線基準;(2)內控點標志預埋鋼板,劃線、鉆孔8、后作永久保留;(3)內控點的布置原則,根據施工流水段的劃分,每段34點,以便施工層校核;(4)軸線豎向投測采用激光垂準儀,精度按不同建筑高度分別為:每層3mm總高(H)H30m5mm30mH60m10mm60mH90m15mm90mH120m20mm(5)曲線部分采用極坐標法放線,將曲線點設計直角坐標均轉化為以控制點為原點的極坐標,用電子全站儀施測曲線輔點。4.2.6.2 高程測設(1)在首層結構立面設置起始高程線,用鋼尺豎直量至施工層;(2)用水準儀在施工層校測兩個傳遞點,較差小于3mm時取中使用;(3)高度超過鋼尺長度后,再設第二條起始高程線,不得逐層累計傳遞;(4)除鋼結構外,鋼尺量距均9、應計算溫度改正數,并使用標準拉力;(5)高程傳遞精度同軸線豎向投測精度。4.2.6.3 鋼結構安裝測量(1)構件吊裝前,檢測構件制作的幾何尺寸精度符合相應規范要求;(2)吊裝過程中,用經緯儀校測安裝精度;(3)構件焊接后,復測其位移量及鉛直度,并做記錄;(4)網架安裝測量時應事先考慮預變形量,確保拆除支撐及施加屋面荷載后達到設計要求。4.2.7 裝修施工測量4.2.7.1 平面放線(1)裝修放線除依據結構軸線外,還應顧及結構現狀,統籌考慮,消化施工誤差;(2)放線精度應根據不同裝修等級及不同作法選擇相應的限差標準。4.2.7.2 高程測設(1)裝修水平線應根據結構高程線逐層閉合引測;(2)在大10、開間地面裝修施工中,除墻、柱面抄平外,還應適當加密控制點;(3)大面積樓地面施工中,采用激光掃平儀輔助控制高度及平整度。4.2.7.3 鉛直控制(1)外裝修飾面分格線用經緯儀投測,局部配合鋼尺量距;精度滿足分項質量標準;(2)幕墻施工用激光準直儀輔以線墜垂吊,線墜重量要根據不同高度分別選擇,符合相關規程要求。4.2.8 變形監測4.2.8.1 降水監測(1)根據建筑與市政降水工程技術規范(JGJ/T 111-98)的有關規定進行監測;(2)監測內容:鄰近建筑、鄰近構筑、鄰近地面;(3)觀測儀器:精密水準儀因瓦水準尺;(4)觀測精度:二等水準測量;(5)基準點布置:變形區以外,按規程中測量控制點11、標志埋設;(6)觀測點布置:按規范(GB 5002693)有關規定,點位具有代表性;(7)觀測周期:自降水前初始觀測,直至降水結束后回彈為止。(8)對觀測記錄及時計算、整理,為施工提供分析依據。4.2.8.2 地基回彈觀測由于此項觀測設備、方法特殊,只有勘測單位具備觀測條件,故基坑開挖前,應事先提醒業主及早安排觀測事宜。4.2.8.3 護坡變形觀測(1)基坑開挖后,護坡變形以水平位移或傾斜為主要觀測內容,以變形量為參考依據,分析護坡的安全度;(2)監測儀器:電子全站儀、電子經緯儀;(3)監測方法:測角法;(4)基準點布置:每邊坡設基準點兩個,方向點4個;(5)觀測點布置:間隔不大于30m,在邊12、坡上埋設固定觀測標記;(6)觀測周期:自開挖一步土后至基礎回填土結束,根據不同的變形趨勢,每隔15天觀測一次,若遇特殊情況,隨時增加觀測次數。4.2.8.4 建筑物沉降觀測本工程按國家有關設計與施工規范要求,應在工程施工及使用期間進行沉降觀測,此項觀測應由專業測量單位進行,總包單位協助、配合。4.2.9 組織與管理4.2.9.1 機構組織(1)項目部生產與技術主管領導全面負責工程的測量施工質量及工序協調;(2)項目部設專職測量工程師負責工程的測量管理,包括編制測量方案、組織測量作業人員學習技術規范與設計圖紙、施測數據計算審核、組織各部位驗線等;(3)設專人負責技術資料管理,包括圖紙、測量成果的13、交接與收集,填寫預檢及監理報驗表,整理、歸檔技術資料等;(4)設測量放線組,由測量技師、高級工、中級工、初級工5人組成,負責工程中所有部位的測量放線工作,作業人員均應持證上崗;4.2.9.2 儀器管理(1)執行公司的儀器領用制度,測量儀器專人使用、專人保管;(2)儀器存放必須入柜上鎖,按時自檢,隨時保養;(3)儀器出現故障及時上報送修,不得私自拆卸。4.2.9.3 驗線制度(1)各部位放線完成后,經自檢、互檢、技術主管部門驗線合格后,提請監理單位驗線;(2)驗線工作應獨立進行,與放線施工不相關,驗線精度應高于放線精度,并根據規程相關精度指標給出結論;(3)根據2001.01.01起施行的北京市建設工程規劃監督若干規定(北京市人民政府令第86號),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以下部位必須由市(區)規劃主管部門驗線合格后方可繼續施工:定位基槽放線、基礎底板放線、首層結構放線、竣工實測,以上各部位放線完成后,施工單位應及時通知業主,到測繪院辦理申請驗線手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