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工藝實驗方案(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42625
2022-07-11
4頁
32KB
1、施工工藝實驗方案一、編制依據根據茌平縣東邢水庫工程施工設計指標二、圍壩填筑試驗1、土料試驗土方填筑前,對土料進行取樣試驗,以確保土方填筑符合設計要求。試驗項目包括:含水量、液限、塑性指數、自然密度及最大干密度等。2、壓實試驗土方填筑前在土場進行土料的碾壓試驗,確定鋪土方式、鋪土厚度、壓實機具類型及重量、壓實遍數、填筑含水量、壓實土的干密度施工方法及參數,寫出土料碾壓試驗報告提交監理工程師,經監理工程師確定后,嚴格遵照執行。3、碾壓機具的選擇主要碾壓機械采用振動碾,選用三種鋪土厚度作為碾壓試驗參數:H1=30cm、H2=35cm、H3=45cm。選用碾壓遍數:碾壓遍數選用3遍、4遍兩種參數,控制2、機械碾壓速度。三、施工方法土方填筑須在基礎處理、隱蔽工程和基坑清理等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1、土料運輸回填土料運輸主要采用推土機或自卸車進行,土料運輸與庫區土方開挖、裝料和回填卸料等工序持續和連貫進行,以免周轉過多而導致含水量的過大變化。2、土料攤鋪卸料采用進占法卸料,推土機平整振動碾壓實,填筑層厚控制在30cm左右,具體根據試驗確定。卸料時將填筑料按要求填至規定部位,要注意控制填料中土塊粒徑中樹根雜物,并設專人清除土料中的樹根雜質。3、填筑要求開挖線以下的所有低于基礎設計高程的部位,均按施工圖紙尺寸和要求的壓實度或相對密度進行回填壓實。相鄰施工段的作業面均衡上升,若出現高差時,采用斜坡面相接。3、已鋪土料表面在壓實前被曬干時,灑水濕潤。壓實粘性土填筑層新層鋪料前,對壓光層面作刨毛處理。填筑層檢驗合格后因故未繼續施工,因擱置較久或經過雨淋干濕交替使表面產生疏松層時,復工前進行復壓處理?;靥盍系姆謱雍穸雀鶕捎玫氖┕C械現場試驗確定,每層在50m2范圍內有一個壓實度或相對密度檢測點,不足50m2至少有一個檢測點,要求每個檢測點都合格。由于氣候、施工等原因停工的回填工作面加以保護,復工時必須仔細清理,經監理人驗收合格后,方準填土,并作記錄備查。如填土出現“彈簧”、層間光面、層間中空、松土層或剪力破壞現象時,根據情況認真處理,并經監理人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下一道工序。鋪料厚度和土塊直徑的限制尺4、寸,通過碾壓試驗確定。鋪料時,在設計邊線外側各超填一定余量:人工宜為10cm,機械宜為30cm。4、填筑碾壓所有填筑基礎面或接觸面的表層腐植土、草皮、樹根、雜物、垃圾等均清除。基礎清理完成后進行碾壓,底基范圍內的坑、溝、槽等按堤身填筑要求進行回填處理。工作業面加強統一管理,作業面做到統一鋪料、統一碾壓,嚴禁出現界溝。分段填筑時,相鄰的分段作業面均衡上升,減少施工接縫。分段位置要注意壓實,防止漏壓、欠壓。上下層分段位置要錯開。根據填筑部位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壓實方法。建筑物周圍至少0.5m范圍內采用打夯機夯實。推土機鋪土時,對邊坡處要進行逐坯開蹬,開蹬寬度按開挖邊坡系數和鋪土厚度計算確定。鋪土厚度5、不允許超出經試驗確定的鋪土厚度。對于碾壓中出現的漏壓及欠壓部位以及碾壓不到位的死角均采用人工夯實方法進行補救。分段碾壓時接茬處作成大于1:3 的斜坡,上下層錯縫距離不小于1m。嚴格控制鋪土厚度及土塊粒徑。人工夯實每層不超過10cm,土塊粒徑不大于5cm;機械壓實每層30-50cm,土塊粒徑不大于8cm?;靥盍系匿伭吓c壓實工序連續進行,以防止回填料被曬干,影響填筑質量。對表面風干的回填料層,作灑水處理。對已經檢驗合格的填筑層,如間隔時間較長再在上面填筑新回填料時,作表面灑水處理后方可繼續鋪料、碾壓。分幾個作業段施工時,如兩個相鄰段交接處不在同一時間填筑,則后填作業段先挖除預先填作業段交接處的未壓6、實部分(順路線方向不少于1.5m),然后再按1:3的坡度分層開挖臺階進行填筑;如兩段同時施工,則分層相互交疊搭接,搭接長度不小于2m。分段碾壓時,相鄰兩個工作面碾跡的搭接寬度,平行與堤軸線方向不小于0.5m;垂直與堤軸線方向不小于3m。對碾壓不到的死角,用輔助夯具進行夯實。碾壓過程中如出現“彈簧土”、層間中空、松土層或剪切破壞等現象時,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處理后再上新回填料。機械碾壓不到的部位,用打夯機夯實,采用連環套打法,夯跡雙向套壓,夯壓夯1/3,行壓行1/3,分段、分片夯實時,夯跡搭壓寬度不小于1/3夯徑。砂礫料壓實時,灑水量為填筑方量的20%40%;中細砂壓實的灑水量,按最優含水量控制。 山東黃河工程集團有限公司 南水北調茌平縣續建配套工程1標項目經理部 二0一五年十二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