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技術方案申報批復單(1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42647
2022-07-11
10頁
62.50KB
1、施工技術方案申報批復單合同號: 承包人:合肥市公路橋梁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編 號:SG02-2致S454潁上夏橋至楊湖段改建工程監理辦: 現報上 6%石灰改善土試驗段施工方案 ,方案詳細說明和圖表(見附件),請予審查和批準。附件:6%石灰改善土試驗段施工方案 承包人: 年 月 日專業監理工程師意見: 簽 名: 年 月 日總監理工程師意見: 簽 名: 年 月 日業主意見: 簽 名: 年 月 日S454潁上夏橋至楊湖段改建工程6%石灰改善土試驗段施工方案S454潁上夏橋至楊湖段改建工程項目部二一七年四月十七日6%石灰改善土試驗段施工方案我部擬定于2017年4月26日對K2+620K3+071右幅拼寬2、段進行6%石灰改善土試驗段的施工,并將該段的試驗、測量以及壓實設備的碾壓遍數進行收集整理。一、 編制依據(1)S454潁上夏橋至楊湖段改建工程招標文件、設計文件、修改圖紙及補充答疑;(2) 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范JTG F10-2006; (3) 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土建工程)(JTGF80/1-2004); (4)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術規程JTGF92015;(5) 公路路基路面現場測試規程JTG E60-2008;(6) 公路工程無機結合料穩定材料試驗規程JTG E51-2009;(7)現場踏勘的施工環境及地理條件; (8)潁上當地氣象資料。二、試驗段施工的目的本試驗段是為了驗證混合料3、的質量和穩定性,檢驗所采用的機械能否滿足備料、運輸、攤鋪、拌和及壓實的要求和工作效率,以及施工組織和施工工藝的合理性及適用性。通過試驗段的施工,確定施工人員組成及分工;確定灰土的含量;確定施工最佳含水量;確定壓實設備的類型及最佳組合方式;確定碾壓遍數、速度的工序;確定每層材料的松鋪厚度,以指導以后大規模的灰土土方路基施工。三、試驗段施工準備1、原材料素土采用1#取土場土方,顆粒最大粒徑不應超過53mm不得含有有機雜物及其他雜質。對進場石灰首先檢查石灰材料的質量是否符合標準要求,據施工公路路基路面施工技術規范要求,并對進場石灰進行檢測,石灰等級為II級標準。并由試驗室通過石灰土的標準擊實試驗確定4、其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經實驗得出試驗段6%石灰土的最大干密度為1.726g/cm,最佳含水量為17.5%。2、施工組織人員配置施工總指揮: 常前林 施工總負責:葉凡現場及技術總負責:金偉 試驗工程師:暴安東 安全員:潘磊 現場人員:席慶權、楊晨、李干 操作工人(含機械人員):25人3、施工機械的配置6%石灰改善土施工前,灰土拌合機、壓路機、平地機等主要機械設備均已進行了調試,使機械設備均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我部將針對6%石灰改善土試驗段配備以下主要施工機械:主要施工機械設備表序號機械名稱型號數量(臺)用途1裝載機ZL50F1石灰轉運2振動壓路機3Y18/211土方碾壓3三輪靜壓2Y18/25、01土方碾壓4平地機GR1651土方整平5挖掘機PC2002土方開挖6自卸汽車福田重卡5土方運輸7灰土拌和機BMZ211土料破碎、灰土拌合8小型灰拌機LY11001土料翻曬、破碎9灑水車程力EQ1401灑水、養生10四鏵犁1L-4201土料翻曬4、試驗檢測儀器的配置試驗室和測量組是保證工程質量的重要職能部門,已配備先進的檢測儀器,6%石灰改善土試驗段所需的試驗檢測儀器已安裝、調試完畢,并已經國家計量部門的檢驗校正,建立了儀器使用和保管制度,保證其業務正常運轉。6%石灰土施工配備的主要試驗及測量儀器表序號儀 器 名 稱單 位數 量用 途1液塑限測定儀臺1素土液塑限2電子天平臺2測定土的質量等3電6、熱鼓風干燥箱臺1含水量測定4電動脫摸機臺1脫模5電動擊實儀臺1最大干密度6灌砂試驗儀器套1壓實度檢測7折疊式3米直尺把1平整度檢測8分析天平、藥品、滴定設備及滴定架套1石灰、有效CaO含量劑量測定9全站儀臺1導線點聯測、中樁放樣10水準儀 臺1水準聯測、測量放樣、標高檢測5、技術控制要求(1)根據圖紙對本實驗段進行測量放線,采用打土墩掛線控制標高。(2)、松鋪厚度根據施工經驗暫定為30cm,擬定松鋪系數為1.5,則壓實厚度為20cm。(3)、本次施工石灰土的灰劑量設計要求為6%,實際施工中的灰劑量比試驗數據多1%為宜。(4)、6%灰土最大干密度為1.726g/cm,最佳含水量為17.5%,含水7、量施工控制在2%左右。(5)、壓實度不低于95%。四、試驗段施工方案1、施工工藝施工準備測量放線自卸車運土、整平并檢測松鋪厚度穩壓、整平備灰、鋪灰拌和、檢測灰劑量整平、輕壓整型、碾壓檢驗養生。2、施工方法(1)、測量組織測量人員用全站儀對填筑前下承層進行中、邊樁放樣,一個斷面測三個點,縱向每隔20m設一橫斷面。每個點都用石灰標記出來以后,再用水準儀測出各點的下承層高程。(2)、備料施工填土厚度為30cm,攤鋪厚度的控制采用小土堆法控制,每隔10m設置小土堆,在小土堆上撒白灰做標志,便于現場技術人員和推土機司機控制松鋪厚度。用振動壓路機穩壓一遍,再次整平,保證厚度一致,表面平整。石灰土的灰劑量按8、照設計要求計算每延米的用灰量,把生石灰的每延米灰劑量換算成袋數用于現場指導控制灰量。(3)拌和根據松鋪厚度30cm的要求,拌和采用灰土拌合機拌和,將拌和機先調整好拌和深度,由兩側向路中心推進拌和,每次拌和應有重疊,不得漏拌,拌和深度達到改善土層底,設專人跟隨拌和機,隨時檢查拌和深度,并配合操作手調整拌和深度,嚴禁在拌和層底部留有“素土”夾層,拌和時應破壞下路床1cm厚的表面,以利上下層粘結。拌和過程中及時檢測含水量,根據土性和天氣情況,控制混合料含水量,應使混合料等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在拌和機調頭處應及時整平翻松拌和,應隨時檢查拌和深度,發現問題及時調整處理。(4)整平碾壓老路拼寬段采用挖掘9、機整平,在石灰土拌和均勻后,先用振動壓路機快速穩壓一遍,使低洼處及時暴露,并且布設高程控制點,測量出控制土墩,人工挖出調平溝,再用平地機大面積整平。直線段平地機由兩側向路中心刮平;曲線段由內向外側刮平,局部低洼處用新拌的石灰土填平,平地機每次整平時都需要按規定的路拱和坡度進行,平地機精平至設計松鋪厚度的+5mm、-15mm方可進行下道工序。整平后立即用振動壓路機在路基寬度內進行碾壓,直線段由兩側向中間碾壓,曲線段由內側向外側碾壓,碾壓過程中應錯1/3輪進行壓實,石灰土的表面應始終保持濕潤,如表面過干,及時補充水分,如有“彈簧、松散、起皮”等現象,要及時翻開重新拌和晾曬,使其達到質量要求。(5)10、壓實機械組合先用振動壓路機由內到外靜壓一遍,從第二遍開始振壓,壓路機行駛速度為1.5km/h,輪跡重疊1/3輪寬,先弱振兩遍,再強振三遍,每強振一遍,試驗員檢測壓實度,直到壓實度達到規定的壓實度為止,最后再用三輪靜壓碾壓收面。碾壓過程中,嚴禁壓路機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壓的路段上急打方向或急剎車。(6)檢測為了保證壓實度達到設計要求,通過擊實試驗得到的含水量與干密度關系曲線,選擇灰土的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的2%之內,碾壓完成后試驗人員采用灌砂法檢測壓實度,壓實度控制在95%,檢測合格后方可進行下一層施工。 (7) 養生石灰穩定土在養生期間應保持一定的濕度,不應過濕。養生期一般不少于7d。養生方法可視11、具體情況采用灑水、覆蓋砂、低塑性土或瀝青膜等。在養生期間石灰土表層不應忽干忽濕。在養生期間未采用覆蓋措施的石灰改善土層上,除灑水車外,應封閉交通。在采用覆蓋措施的石灰改善土層上,不能封閉交通時,應限制車速不得超過30km/h。五、技術保證措施(1)、測量放線所用點位,需經常復測、平差后再用;(2)、加強圖紙復核,確保路基斷面符合設計;(3)、石灰土實際填筑寬度每側應超出路堤底設計寬度0.5m。(4)、石灰土壓實度的檢測密度符合規范要求,特殊地段加密測點;(5)、每層填筑結束后,頂面要留有2%排水坡;六、質量保證措施(1)、成立以項目經理為組長的質量管理小組,石灰土填筑質量責任到人;(2)、對不12、合格地段石灰土,在整改后仍不合格者,堅決推掉重來,確保填一層合格一層;(3)、下雨期間嚴禁石灰土填筑;(4)、嚴格控制石灰土設計頂面標高,確保路面結構厚度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 七、安全保證措施(1)、成立安全組織領導小組,分工明確責任到人;(2)、各種機動車輛必須持證上崗,對酒后駕車等違章行為從嚴處罰;(3)、工程機械在使用過程中,必須遵守安全規程。八、大氣環境及粉塵的防治措施(1)、為防止施工場地和運輸道路產生的揚塵,應進行灑水防護。(2)、車輛在運料過程中,對易飛揚的石灰用蓬布覆蓋嚴密,且裝料適中,荷載不超限;車輛輪胎及車外表用水沖洗干凈,不得污染道路。(3)、長期晴天進行石灰土施工時,灑水以保證材料潮濕,避免塵土飛揚。(4)、石灰土試驗段進行施工時,灑水以保證材料潮濕,避免塵土飛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