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建筑將成未來發展方向(3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42945
2022-07-11
3頁
18.88KB
1、綠色建筑將成未來發展方向綠色建筑,就在我們身邊 6月29日,長沙熱浪灼人,走進中南大學綜合教學樓里,記者頓時感到眼前一亮樓內沒有開燈,但光線無處不在;置身室內,格外清爽舒服。 這棟大樓的設計者、湖南省建筑設計院總建筑師楊瑛介紹說,這主要得益于大樓形體變化與周邊的水面形成了良性互動,既可保證樓內自然通風,又能保證均勻的自然光射入,使樓里的溫度舒爽怡人。 “樓內多種多樣的庭院空間解決了各區域房間的采光與通風問題,通過底部架空,加速空氣的流動來調節局部的小氣候,這種設計非常適合湖南冬冷夏熱的氣候條件,從建筑空間布局的策略上有效節約能源。” 楊瑛進一步介紹,大樓還充分利用和保護原有地形、地貌、自然植被2、資源,堅持人與自然共生共融、建筑與藝術相得益彰的核心理念和實踐,為校園創造出一個和諧共存的生態環境。 “在我看來,綠色建筑最大的特點是節約資源、環保,通過適宜技術、材料的運用、更合理的空間設計、完善的功能布局,打造更宜于人居、更符合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建筑。” 作為一位長期關注和研究綠色建筑的國家一級注冊建筑師,楊瑛對綠色建筑情有獨鐘,“只要有機會,我就會向業主極力推薦綠色低碳設計理念。” 楊瑛告訴記者,所謂綠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節能,節地,節水,節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 綠色建筑,并不陌生,它3、就在我們身邊。目前,我省有長沙保利麓谷林語、太陽星城2個項目被列入住建部綠色建筑示范工程,3個項目獲得住建部授予的綠色建筑評價標識,11個項目列入全省綠色建筑創建計劃,綠色建筑創建面積累計達362萬平方米。同時,長沙大河西先導區梅溪湖片區、洋湖垸片區、濱江新城片區、高鐵新城片區、株洲市云龍示范區、常德市北部新城等6個片區也已開展綠色建筑集中示范區創建工作。 推動建筑產業轉型升級 建筑是發展觀的具體體現。綠色建筑的出現,體現了人類社會對新發展觀的追求。選擇綠色,就是選擇了一種新的生活方式,選擇了可持續發展的未來。 “發展綠色建筑,這既是建筑產業發展規律的要求,更是我省建設兩型社會的需要。”湖南省4、建筑設計院院長陳忻表示。 日前,財政部和住建部聯合發布關于加快推動我國綠色建筑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將通過建立財政激勵機制、健全標準規范及評價標識體系、推進相關科技進步和產業發展等多種手段,全面加快推動我國綠色建筑發展,提出到2015年我國新增綠色建筑面積10億平方米以上,到2020年綠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超過30%。 陳忻認為,建筑業覆蓋和涉及的行業多,綠色建筑產業將對我省發展低碳經濟和建設兩型社會起到重要的引導和帶動作用。湖南的建筑設計行業已經迎來最好的轉型發展時機,要抓住當前發展綠色建筑的大好機遇,推動我省建筑設計行業的轉型升級、綠色發展。 湖南省建筑設計院副總建筑師殷昆侖則向記者表示,發5、展綠色建筑將成為未來建筑業的發展方向,將成為我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一個新突破口。 綠色設計引領綠色建筑。據陳忻介紹,作為我省建設領域的一家有著60年歷史的大型綜合性設計院,近年來,該院大力推進綠色環保、低碳節能技術的研發與應用,組織骨干力量成立了綠色建筑研究小組,深入開展綠色建筑的設計與研究工作,在綠色建筑實踐應用方面的技術水平處于全國領先地位。 下一步,他們將把綠色、低碳技術的研發和實踐作為全院技術工作的主攻方向,繼續大力推進綠色建筑在全省的推廣應用,為實現我省“十二五”節能減排目標和兩型社會建設做出更大的貢獻。 為加快推進我省綠色建筑的發展,規范綠色建筑的規劃、設計、建設和管理,由省住6、房和城鄉建設廳組織、省建筑設計院主編的湖南省綠色建筑評價標準、湖南省綠色建筑評價技術細則等,一批與綠色建筑相關的地方行業標準也已相繼出臺。 推廣依然任重道遠 毋庸置疑,綠色建筑的環境效應和社會效應顯而易見,但是額外的成本卻往往讓投資方或建筑企業望而卻步,綠色建筑的推廣、發展仍任重道遠。 “一般設計師會建議我們做綠色建筑,但是成本是擺在眼前的最現實問題。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大部分開發商的共性,環境和生態效益已經超出了他們所考慮的范圍。”采訪中,一家房地產企業的總建筑師坦言。 據調查,盡管國家關于鼓勵支持綠色節能建筑的政策力度很大,但實際效果尚需時間發酵,一些開發商還在觀望。 楊瑛介紹,由于綠色建筑的7、諸多“優點”,一般要在項目建設完成交付給消費者使用之后才會逐漸顯現出來,而很多房地產開發商并不參與后期的物業管理,他們在感受不到綠色建筑的長期效益的情況下,自然缺乏對綠色建筑的積極性。所以大部分開發商并不愿意為此提前“埋單”。 陳忻院長認為,綠色建筑本身應使用適宜的技術,因地制宜。不可否認,綠色建筑的確存在成本增量,但是這部分增量放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來看,所占到總成本中的比例就非常小。從長期運營成本、綜合生態效益、居住舒適度考慮,綠色建筑性價比更高。 除了建筑成本,老百姓對綠色建筑不了解,或是認知度不高也是綠色建筑推廣難的另一大主要因素。 現在,許多人認為所謂的“綠色建筑”就是綠化好,綠化面積大的建筑。 殷昆侖表示,現在社會上對綠色建筑的認知度并不高,這就需要加大對綠色建筑的宣傳力度,讓公眾心中有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意識,這樣大家才會更加理性、主動地選擇綠色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