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液漿加固施工方案(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42972
2022-07-11
9頁
142.50KB
1、雙液注漿加固施工方案 目 錄一、工程簡述1二、高壓旋噴樁方案的實施效果分析1三、雙液注漿施工方案23.1 雙液注漿的特點23.2雙液注漿的原理23.3雙液注漿堵漏止水處理33.4雙液注漿施工工藝流程33.5注漿材料及配比參數3四、施工部署44.1 材料準備44.2施工作業條件4五、施工示意圖55.1金川河北側駁岸影響地下連續墻施雙液注漿示意圖5一、工程簡述本工程東南角區域軸線位置為1723/A軸區域MNL區域地下連續墻支護結構范圍。由于金川河北側駁岸改造工程施工侵入本工程紅線內1.3m,影響約34m,影響本工程地下連續墻成槽施工、以及地下連續墻外側接頭處的高壓旋噴加強施工。經過業主的幫助和協調2、金川河北側駁岸進行了局部拆除及清障工作,駁岸拆除和清障過程中發現南側駁岸的基礎結構有50cm碎石層。清障過程中滲水嚴重,這對地下連續墻成槽過程中必然存在槽壁坍塌、金川河河水滲漏槽內的隱患,為確保本工程地下連續墻成槽施工質量和安全,我司立即向設計提交相關加固措施和建議,經設計批復須立即組織評審,評審后方可實施,二、高壓旋噴樁方案的實施效果分析根據2011年5月26日專家評審及設計意見,確定采用旋噴措施進行東南角區域駁岸和地下連續墻槽壁的加固施工(MNL段地下連續墻)。根據2011年5月26日至6月12日期間施工狀況分析,高壓旋噴加固措施有一定效果,但也帶來了弊端。由于高壓旋噴壓力大于20MPa,3、且加固位置與河床之間駁岸僅有3距離,造成棧道內側有明顯涌砂現象,且對河道造成局部污染。期間我方與監理工程師及業主工程師進行技術探討,對旋噴樁壓力進行了調整,但效果甚微,注漿過程中河道北側駁岸周邊仍有涌砂現象,對此我司立即暫停施工,并于2011年6月6日向業主及監理工程師提交現場圖片資料。2011年6月7日下午監理例會,設計顧問現場進行踏勘,建議再降低注漿壓力著手,進一步觀測現場情況。為確保地下連續墻施工我司提出建議先將坑內加固施工完成后再進行地下連續墻兩側槽壁加固,首先是考慮坑內注漿到駁岸的滲透路線較長,考慮先施工清障區域高壓旋噴加固施工時,棧道底部的碎石層中水泥漿液可能硬化或封閉效果,施工地4、連墻槽壁加固方可施工有保證。2011年6月11日下午、2011年6月12日上午在東南角區域施工地下連續墻槽壁旋噴加固后,發現棧道周邊仍有明顯涌砂,由于東南角區域花壇及北側樓梯內回填圖下沉,花壇和樓梯側壁有明顯裂痕。2011年6月12日中午13點30左右接到河道改造單位和安監站通知,要求立即對該區段施工的旋噴樁停止施工,并采取相關的補救措施和可行方案后方可進行施工。與此同時我單位及業主值班工程師立即通知設計顧問進行現場處理,下午15:30左右安監站到場進行安全交底,并明確指出必須由設計重新明確方案后,方可實施。2011年6月13日下午監理例會,江蘇華東工程設計顧問、業主工程師及監理工程師針對此區5、域的加固措施進行洽商。會議商定采取雙液注漿進行加固施工,現我單位將雙液注漿施工方案及主要施工原理提交貴司。三、雙液注漿施工方案3.1 雙液注漿的特點3.1.1雙液注漿工藝具有良好的流動性、觸變性和擴散性。漿液初凝快且具可調性能,能適時提高強度,可以縮短土體沉降穩定時間,能克服注漿中引起的擾動和軟化效應。針對本工程東南角區域原市政河道改造侵入我工程紅線內的棧道底部碎石層結構起到有效的封閉作用。詳見附件一、二。3.1.2根據雙液注漿的特性,在地面超荷載情況下(擋墻上部承擔鋼筋籠重量),地下施工一般難于在短時間內控制建筑物下沉,而雙液注漿具有速凝性能,可以調節時間,縮短沉降周期,在瞬時間內能起到強化6、和加固作用,比單液注漿更能達到控制地面建筑下沉的效果。 3.1.3施工安全、簡便、快速,工期短,質量好,效果快。3.1.4該工法施工設備儀器體積小,調動靈活,比較適用于目前金川河駁岸內側延邊注漿和地下連續墻槽壁內側加固。根據施工場區和不同深度層次要求的加固,具有對周圍環境影響小等優點。3.2雙液注漿的原理雙液注漿主要具有克服注漿加固中引起的擾動和軟化作用以及縮短固結沉降,控制沉降的特點,因此當雙液漿及時充填到土體中的空隙(棧道底部的碎石層、粉土、粉砂層),尤其原金川河改造區域樓梯、花壇回填的種植土空隙,由于漿液具有速凝并可在瞬時內初凝的特點,因此能起到強化和加固作用。同時注漿過程中漿液流失少而7、且有效充填量提高,及時補充了由諸多原因造成的土體損失。限制了棧道板、樓梯土體的位移,減少地面沉降。同時當雙液漿在充填土體中的空隙達到一定飽和后,會在壓力作用下逐漸擴散不斷充填空隙,能對周圍土體(碎石層)產生擠壓并劈入土體的薄弱部位,形成交叉網狀凝固體,增強了土的密實度和壓縮模量,擴大了應力范圍,提高了一定的承載能力,從而減少了最終的沉降量。 3.3雙液注漿堵漏止水處理 針對內側駁岸棧道底部碎石層、粉砂層、粉土層滲水影響地下連續墻槽壁穩定的分析,并總結之前采用高壓旋噴樁加固的施工情況,合理選擇漿液配比,以確保灌入漿液有效的擴散半徑。擴散半徑控制在2m以內,混合漿液初凝時間控制在2min以內,注漿8、孔位布置應遵循“分段,分批,逐步加密”的原則,注漿深度自然地坪以下3m9m范圍加固(3m以上土體不作為加固部分),同時注漿時應遵循“先外后內、先稀后濃”的原則。我司建議在棧道內側先進行注漿,外側封閉后,再施工地下連續墻導墻一側加固(外側),即施工先從影響區邊緣向中心逐段逼近,灌注漿液濃度應由稀逐漸變濃。3.4雙液注漿施工工藝流程圖3.2-1 雙液注漿流程3.5注漿材料及配比參數3.5.1注漿材料選擇水泥-水玻璃雙液。水泥:選用P O42.5的普通硅酸鹽水泥;水玻璃:選用濃度Be=3040,模數M=2.83.1的水玻璃原液。 注漿壓力控制在0.73.5MPa。3.5.2 配比參數為控制水泥-水玻9、璃漿液膠凝時間及漿液擴散半徑,取得良好的注漿封堵效果。經試驗室配比試驗表明,水泥-水玻璃漿液膠凝時間可在幾秒至幾十分鐘內準確控制。其膠凝時間與水泥品種、水泥漿水灰比、水玻璃溶液濃度、水玻璃溶液與水泥漿的體積比等因素有關,如圖2和表1所示。表1 水泥-水玻璃漿液不同條件下的膠凝時間(M=3.0)水玻璃濃度Be=30Be=35Be=40W:C(重量比)水泥漿:水玻璃1:0.51:1.027502956341070.6:11:0.51:1.0315637112421320.8:11:0.51:1.04011247126521521:1在同一條件下,水泥中硅酸三鈣越多、水泥漿水灰比越低、水玻璃溶液濃度10、越低、水玻璃溶液與水泥漿的比例越小,漿液膠凝時間越短。四、施工部署4.1 材料準備1) 各類材料、工具、勞動力以及防護用具施工前到位。2) 根據施工期間的工程量,施工進度,確定材料的數量及進場時間。由專人負責,確保材料按時進場,并妥善保管。3) 對于受潮、過期、實驗不合格的水泥,及時組織退場。4) 原材料進場后,堆放整齊,上部覆蓋嚴密,下部墊起架空,防止日曬雨淋。5)進場水玻璃原液應單獨存放保管。4.2施工作業條件 1) 所需材料、鉆機、器具已經備齊。 2) 已根據圖紙要求放線定好樁位。 3) 施工現場應做好材料、機具擺放規劃,使水泥漿輸送距離最短,且輸送管鋪設時拐彎最少。五、施工示意圖5.1金川河北側駁岸影響地下連續墻施雙液注漿示意圖詳見附件一、二。上述方案提供設計,請設計出具最終設計方案,以便我方盡快施工。 附件一:附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