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穩層施工技術方案.(9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43082
2022-07-11
8頁
54.95KB
1、水穩層施工技術方案一、材料1、原材料水泥:采用業主統供發42.5 級普通硅酸鹽水泥,宜采用初凝時間3h以上,終凝時間在6h以上。粗集料:采用壓碎值不大于30%,單個顆粒的最大粒徑不大于37.5mm,硫酸鹽含量應超過0.25%,有機質含量應不超過2%的級配碎石。細集料:采用碎石料加工過程的細料部分,及潔凈的天然砂,有機質含量不超過2%。塑性指數小于 6%,液限小于 28%。水:采用潔凈的飲用水。2、石灰土碎石墊層混合料的級配范圍通過以下篩孔( mm)的質量百分率(%)層位液限 % 塑性指數37.531.526.5169.54.751.180.60.0755墊層 1008510065 8542 62、720 4010 278 200 10 25 8183、水泥穩定碎石基層混合料級配范圍通過以下篩孔(方孔篩mm)的質量百分率(%)層位31.519.09.54.752.360.60.075墊層10068 8638 58223216 288 150 34、水泥穩定碎石底基層混合料級配范圍通過以下篩孔(方孔篩mm)的質量百分率(%)層位37.531.5199.54.752.360.60.075墊層10093 10075 9050 7029 5015 356 200 55、水泥碎石混合料技術要求根據施工規范、試驗規程進行配合比試驗并按監理工程師批復的配合比進行施工:混合料水泥劑量根據配合比確定,7天3、浸水(試件在 25 2條件下保濕養生6天后,再浸水 1天)的無側限抗壓強度的標準值大于或等于2Mpa。按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97%(重型擊實)制備試件,按無側限抗壓強度進行鑒別,選出兩種試件強度合格、水泥劑量合適的配合比進行重復試驗。如試驗結果與原試驗一致,則報監理工程師進行審批。若實驗結果同原試驗有差別,則分析原因,增加試驗次數,直至結果穩定為止。三、施工現場人員、設備配置為確保施工工期,水穩層施工時采用三班制/ 天,為便于施工管理整段路基水穩層施工,共1個負責人和 1個現場管理技術員,共12人,同時每個班需配備3人輔助機械進行平整和嵌縫工作,共18人。安全人員 2人,共需投入人員為32人4、。水穩層施工擬投入設備如下:機械設備配置表序號機械名稱型號單位數量1重型壓路機25T臺32重型壓路機18T臺33自卸汽車15T臺204振動夯實機ZH-5臺105攤鋪機臺26灑水車LS-16-8臺2考慮施工過程中資金周轉、資金積壓及施工協作隊伍的承受能力,水穩層施工設備采取租賃與購買相結合的方式解決施工中的設備問題。三、施工工藝1 、施工工藝流程圖檢查底基層作好原材料混合料的試驗施工放樣穩定料廠拌、運輸檢測混合料拌和質量攤鋪、整型穩壓找補、整型碾壓檢測、驗收養生水泥穩定碎石底基層施工工藝框圖2、準備工作面應在施工前一天準備好工作面,交驗合格并報請監理工程師檢查驗收。對于路基,表面應平整、堅實,具5、有規定的路拱,沒有任何松散的材料和軟弱地點;對于碎石層,表面應平整、堅實、干凈,具有規定的路拱,沒有坑洞、搓板、轍槽以及任何松散材料。3、施工放樣應在施工前做好施工放樣。恢復中線時,直線段每1520m設一樁,曲線段每1015m設一樁,并在兩側路肩邊緣外設指示樁,在指示樁上用明顯標記標出邊緣的設計高掛基準線。要用白灰劃出邊緣線。4、拌和與運輸水泥穩定碎石底基層采用集中拌制,拌和站設在百丈互通轉盤內的空地上。拌和前應測定各種規格的含水量,根據含水量、天氣情況和運距的長度調整用水量,確保混合料的含水量均勻、合適。夏季施工時可先對碎石進行灑水濕潤。含水量要比最佳含水量大1.0%,使混合料運到鋪筑地段,6、攤鋪后在碾壓時的含水量不小于最佳值。灰劑量按照規范規定的檢測頻率和方法進行,灰劑量不足時要及時加灰,保證灰劑量按大于配合比0.5 控制并符合技術規范要求,及時取樣進行試件成型。料倉的加料要有足夠數量的裝載機,以確保拌和樓各倉集料充足并且相互之間數量協調。拌和樓每天結束使用前應清理干凈,檢查并進行適當維護,尤其要注意避免水泥結塊而堵塞水泥下料口。混合料運輸應采用15t 自卸車,車況良好,數量應滿足運輸要求,裝料時應前后移動。拌成的混合料應盡快運送到鋪筑現場。當攤鋪現場距拌和場較遠時,混合料在運輸過程中應加覆蓋,減少水分損失。5、側模板在施工水穩層前在硬路肩及沒有設計路緣石的部位先進行側模板支立,7、防止水穩層澆筑施工時水穩層澆筑出設計邊線。側模支立時要先進行立模放樣,模板加固后進行校模、驗模。確認模板符合設計要求并經監理工程師認可,準許進行水穩層澆筑后方可進行水穩層澆筑施工。6、攤鋪在水穩層正式開工之前,應在監理工程師批準的地點鋪筑長度為100200米的試驗路段。 在鋪筑試驗路段的過程中,應設專人掛線量測,做好觀察和記錄,研究、解決發現的各種問題。試驗路段應在監理工程師的監督下進行,如果試驗路段經監理工程師批準驗收,可作為永久工程的一部分。如試驗段任何部分不合格,則將該部分挖除,再進行試驗段的試驗至達到復合要求的標準為止。通過鋪筑試驗路段來確定集料的配合比、混合料的松鋪系數(攤鋪機行走速8、度、振幅、頻率),集料數量的控制、混合料攤鋪方法和機具的配備,混合料含水量的增加和控制方法,壓實機械的選擇和組合,壓實順序、壓實的速度和遍數,使施工過程中的拌和、運輸、攤鋪和碾壓能夠協調的配合。現場攤鋪采用兩臺攤鋪機階梯式聯合攤鋪作業,攤鋪機前后相距510m,攤鋪速度 5km/h 。攤鋪過程中應根據拌和能力和運輸能力確定攤鋪速度,避免攤鋪機停機待料的情況。設一個三人小組跟在壓路機后面,及時消除粗集料帶或蜂窩,并及時補充細混合料,攤鋪平整,嚴重部位挖除后用符合要求的混合料填補,挖除深度不小于15cm。7、碾壓(1)、在攤鋪、修整后立即用壓路機跟在攤鋪機后在全寬范圍內進行碾壓。按靜碾弱振強震靜碾的9、程序進行碾壓施工,碾壓施工過程中壓路機行駛速度控制在1.5km/h 3km/h。(2)、碾壓程序應按試驗路段確認的方法施工。碾壓時,應重疊1/2 輪寬,后輪必須超過兩段的接縫處。各部分碾壓到的次數應該相同,兩側應多壓23遍。壓實厚度為15cm,壓路機碾壓不到的地方用人工夯實。( 3)、嚴禁壓路機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壓的路段上調頭或急剎車,保證水穩層表面不受破壞。( 4)、壓實后的表面應做到平整,無輪跡或隆起,不得產生“大波浪”現象,碾壓后對邊線進行人工拍打,使邊坡整齊、密實,坡面平整、不松散。8、接縫處理施工中盡可能減少橫縫的發生,在終凝前能進行處理的,按翻松一部分共同找平碾壓的方法處理,終凝前10、不能處理的按留設橫縫處理。兩工作段的橫向接縫,采用對接方法。具體處理方法如下:( 1)用與底基層壓實厚度及長度相等的方木作支撐,人工將末端混合料弄整齊,用方木做端模緊靠混合料,以保證端部壓實度。( 2)重新開始攤鋪混合料前,將端部不平整部分鑿除,并將下承層頂面清掃干凈。( 3)攤鋪機到已壓實層末端,重新開始攤鋪混合料。9、養生每作業完成后,采用灑水養生,保持其表面在養生期限內濕潤,養生期為七天,直到達到足夠強度,養生期封交通。養生期間如發生破壞及時進行修整,直至達到要求標準。修整不得采用“貼補法”。10、質量檢測底基層外觀要求表面平整密實、無坑洼、無明顯離析。施工接茬平整穩定。質量檢查項目、檢11、查方法及檢驗標準見下表:項規定值或檢查項目檢查方法次允許偏差壓實度代表值96按 JTG F80/1-2004 附錄 B檢查,每 200m1( %)極 值92每車道 2處2平整度( mm)123m直尺:每 200m測 2處 10尺3縱斷高程( mm)+5,-15水準儀:每 200米4個斷面不小于設4寬度( mm)尺量:每 200米4處計值厚度代表值-10按 JTG F80/1-2004 附錄 H檢查,5( mm)合格值-25每 200m每車道 1個點6橫坡( %)+0.3水準儀:每 200米4段面符合設計7強度按 JTG F80/1-2004 附錄 G檢查要求四、質量控制措施平整度可以通過兩側立12、模來保證,并在路中間位置每5m 打一高程樁,設立方格網,以利及時檢測和發現偏差情況。 每層初壓后用3m 鋁合金直尺檢查平整度,及時進行鏟修、整平、低凹處應翻松后修整,翻修深度不得小于10 cm 。接縫處理車行道采用半幅施工,要采用階梯斜接接縫。上下層的接縫要錯開。橫向接縫亦采用垂直接縫形式,嚴禁斜接,垂直接縫的制作要嚴格按照規范執行。 在基層施工養護期間出現的收縮、開裂及施工接縫,要采用 400g/m2土工布進行處理,同時在裂縫內灌油防止裂縫反射到瀝青面層上,裂縫產生嚴重部位進行返工處理。施工流程:清掃基層 灑布粘層油鋪設土工布并固定灑布粘層油瀝青路面施工。拌和好的混合料應盡快攤鋪,做到自第一13、次加水至完成壓實的時間不超過2h,并不小于終凝時間。在碾壓施工過程中嚴格控制壓路機行駛速度及碾壓遍數,確保水穩層壓實度。水穩層施工時選擇天氣晴好的時間段進行施工,若遇小雨天氣及時調整水穩層配合比,并對已完成碾壓施工部位進行覆蓋保護。水穩層施工完成后未達到設計強度要求之前不允許車輛在水穩層上行駛,防止對已施工完成的水穩層造成破壞。經監理工程師檢查合格的水泥穩定碎石底基層養生期不小于7天,養生期間用專門灑水車不停灑水始終保持表面潮濕狀態。必要時鋪以草袋覆蓋灑水。養生期間如出現病害應及時挖補,挖補壓實的厚度不小于8cm。養生期間做好交通管制工作。只允許灑水車輛通行,行車速度不超過15km/h 。無法14、管制時,應限制車速,且嚴禁重型車輛及履帶車通過。七、安全控制措施1、設立專職安全員建立24小時旁站制度及時糾正和消除施工中出現的不安全隱患。2、對施工人員定期進行安全教育和安全知識考核。3、工地設立明顯的安全警示牌和安全注意事項宣傳欄。4、各類機械設備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無證人員或非本機人員不得上機操作。非機械操作人員不得爬乘裝載機、翻斗車等施工機械,機械操作人員嚴格遵守安全規范,按程序操作,文明駕駛,禮貌行車。嚴禁機械帶病運轉,超負荷作業,夜間作業應有足夠的照明設備,工作視線不清時不得作業。5、場內的電路布置要規范化,電器開關設在防雨防曬的電氣箱柜內,距離地面不小于1.5m。五、環境保護措施1、在機械化施工過程中,要盡量減少噪音、廢氣、廢水及塵埃等的污染,以保證周圍人民的健康,運轉中塵埃過大時要及時灑水。2、對清理場地的表層腐殖土,砍伐的荊棘叢林等廢料,要運至指定的地點進行廢棄。3、清理施工機械、設備及機械的廢水、廢油等有害物質以及生活污水,不得直接排放于河流、池塘或其他水域中,也不得傾斜于飲用水源附近的土地上,以防污染水源和土壤。六、施工計劃本工程路面水穩層施工擬于2009年 12月 12日開工, 2010 年 2月 19日完工,共計69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