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組織設計方案的針對性、完整性(8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43298
2022-07-11
8頁
16.13KB
1、12、施工組織設計的針對性、完整性12.1 新技術運用在本工程中,強化科技進步和科技推廣工作,成立以工程總工為領導的“科技進步與推廣小組”,本工程擬采用以下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12.1.1 智能張拉技術預應力張拉采用智能張拉系統控制施工。預應力筋按設計長度下料,并按設計要求根數綁扎編束。編束時,每隔11.5m 綁扎一道鐵絲,鐵絲扣向里,綁好的鋼絞線束編號掛牌堆放。成束穿拉鋼絞線束。鋼絞線束使用智能穿束機進行穿束。當梁砼強度達到設計要求后,啟動張拉系統,精確施加應力,進行同步張拉。張拉采用雙控,以鋼束伸長量進行較核。張拉全過程由智能系統負責操控,保證施工精度,保障作業人員人身安全。12、2.1.2 粗直徑鋼筋直螺紋機械連接技術本工程直徑 20mm 以上鋼筋,全部采用直螺紋機械連接。該鋼筋連接技術質量穩定,方便操作。直螺紋連接是采用滾壓機將鋼筋兩端直接滾壓出螺紋(或剝肋后再滾出螺紋),再用直螺紋套筒使鋼筋連接起來的一種先進的機械連接技術。其技術優點為:對鋼筋無特殊要求;接頭可靠性好;操作簡單;施工速度快;可全天候施工;可連接任意方向的鋼筋。12.1.3 建筑企業信息化管理技術信息化管理技術有助于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提高企業的綜合競爭力。我們將采用國際先進的P3E/C管理軟件,推行全面計劃動態管理,控制工程進度,建立主要形象進度控制點,運用網絡計劃跟蹤技術和動態管理方法,做到周保3、旬,旬保月,堅持月平衡,周調度、工期倒排,確保總進度計劃實施。12.2 信息化施工管理信息化施工就是利用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并采用相關的軟件搜索、整理、傳送、處理和反饋施工過程和管理過程中的信息,從而及時、準確的實施決策,并通過合理配置和優化組合生產要素,確保工程管理目標的實現。(1)文檔和合同管理系統使用文檔和合同管理系統,建立科學合理的文檔管理體系。所有文件、合同、協議等通過輸入或掃描手段存入微機,使各種來往的文件、信息以文字、圖片或聲音的形式存儲到計算機中。操作者或使用者可以快速查詢和調用,做到信息的完整和有序。(2)施工管理1)采用網絡計劃管理、工程計劃管理軟件,編制工程進度計劃,并4、對施工進度進行跟蹤管理,確保關鍵工序,并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對網絡計劃及時做出調整,保證施工工期達到預期目的。2)采用微機畫圖,出變更和工作聯系單、做工程技術資料,使工程技術資料完整、整潔、統一并易于管理、保存和查閱。3)采用鋼筋下料、工程量計算及工程成本管理軟件,對施工進行綜合管理。4)使用財務軟件。通過使用計算機進行財務處理,減少信息處理時間,使工程和總部對工程財務狀況有詳細的了解。12.3 創建文明標準工地的措施(一)總體布置(1)生產、辦公、生活區劃分明顯,布局合理,環境整潔,場區內車到人到的地方進行硬化,其他目光所及處必須綠化。(2)工程內設置固定圍護,固定圍護采用混凝土砌塊外包鋁塑板5、,全線設大型宣傳畫和標語,并配置警示、照明設施,臨時設施圍護采用彩鋼板材料,高度2.5 M,交叉口位置設置通透式圍護。(3)設置“施工現場在線監測系統”,按數字工地遠程監控系統要求,接入招標人現場辦公室及招標人總部、市建委工程處、市建設工程質安監總站、市城管執法局等,要求高清且傳輸通常。同時按照業主相關文件的要求設置民工學校,民工宿舍安裝空調,每間宿舍安裝一臺。(4)施工范圍要求全封閉,大門按照業主有關要求設置,工程部門前設置長度不低于 4m的電子顯示屏,出入口設置牢固,開啟方便的大門,門后平整,噴繪施工企業標識,有門衛和門衛制度,進入現場佩戴工作卡,大門及出入口保持整潔、美觀,各出入口設置洗6、車槽,并備有高壓沖洗設備。(5)門柱設工程工程部標記牌,大門左右兩側墻上噴繪工程告示與施工企業簡介,施工企業安全的質量方針,典型工程建設效果圖,內容設計簡約。(6)圍墻頂預留刀旗插口,各工程印制多色刀旗,刀旗和彩旗在重大活動時使用,及時收整清洗,保持整潔。(7)辦公區、生活區、停車場地有停車標牌。(8)現場管理、技術施工人員必須戴安全帽,管理、技術人員同時佩戴胸卡。(管理、技術人員戴大紅的安全帽,標記企業名稱清晰。)(二)生活區布置(1)生活區必須選址合理,搭建不得超過兩層,并滿足安全、衛生、保溫、通風、綠化等要求,原則上采用彩鋼板,生活區與辦公區可采用通透式鐵欄桿適當分離。(2)宿舍統一設置7、床鋪和儲物柜,通風照明良好,室內整潔,宿舍用電無私拉亂拉接情況,有保溫、消暑、防蚊叮咬措施,配備冷暖空調。(3)生活區具備引水、洗滌、學習娛樂等條件。(4)主要生活區具備滿足員工生活食堂。食堂設置符合食品衛生法法規的要求,做到位置適當,環境整潔,并取得衛生行政部門發放的衛生許可證,炊事員要定期體檢,持健康證上崗。職工膳食、引水供應等符合衛生要求。(5)食堂、住宿區、辦公區設置垃圾桶,每天及時清理。(6)有衛生責任區域牌設衛生保潔員。(7)宿舍區每棟房設1211 滅火器兩只,掛于便道旁1.5M 高處。消防責任牌“安全用電,注意防火”,“嚴禁亂倒亂扔垃圾,保護自然生態環境”警示牌掛于醒目位置。(88、)生活污水設沉淀池(大小自定),集中排放,排放標準符合環保要求。(9)分設男女廁所,廁所結構穩定、牢固、防雨、防風,并及時清掃保持清潔,不得污染環境。具備沖刷條件,及時消毒清理,防止蚊蠅孳生,保障正常使用。(三)辦公區布置(1)辦公區選址合理,辦公用房采用磚房搭設,并滿足安全、衛生、保溫、通風、綠化、防臺、防汛等要求。(2)辦公區設黑板,宣傳窗,消防安全平面圖。(寫明消防安全管理小組)現場平面布置圖,高度一致,辦公區正面和側面掛固定式紅底黃字標語宣傳橫幅。(3)辦公區車到人到地面硬化,其他目光所及之處綠化,有條件的設置國旗,院內適當種植花草,辦公區周圍有排水溝,排水暢通不積水。(4)辦公區每棟9、房子1211 滅火器不少于 2 只,掛于墻上。(5)會議室掛工程簡況,行政組織機構圖,施工形象進度圖,安全、質量、環保保證體系圖,質量目標、環保目標、職業健康安全目標。體系職能分配表。(高度統一,大小根據會議室定)。(6)各職能部門必須掛部門職責、負責人職責標牌。(7)會議室按三間板房標準設置,辦公室底樓鋪地磚,會議室內適當盆景點綴。(四)施工道路布置(1)進入現場,路邊設“進入施工現場請減速慢行”標牌和 5 公里限速牌。道路危險段有“危險地段,注意安全”警示標志。在圍蔽外設置立固定式的“道路施工,請注意安全”或“前方施工,車輛慢行”等標牌。(2)地面高架段沿施工用地紅線圍蔽,路面標準:采用施10、工場地平面布置參考設計提供的標準。(3)道路及時消除泥濘,灑水清洗,工地內任何情況下不允許出現揚塵。(4)進出拌合站便道采用20cm后 C20混凝土硬化,場地四周設排水溝。(五)材料庫布置(1)材料堆放設置專用場地,專用庫房,專人看管,臺賬齊全。(2)庫房采用彩鋼板或磚砌圍垟(外側粉刷,上有壓頂裝飾線),下有勒腳裝飾線。(3)收發料管理制度。材料管理員職責牌掛在庫區醒目位置。(4)設 1211 滅火器 2 只,滅火沙 2 方,鐵鍬 2 把,鐵桶 2 只。(5)材料分門別類,懸掛標識牌牌標明名稱、規格、型號、數量、批號、標號、廠家、出廠日期、檢驗狀態。(6)臨時存在物質、各類物品、半成品分類堆放11、有序,懸掛標識牌。(7)各種材料進場有合格證,化驗單。(8)材料堆放盡量靠近使用地點,預制件堆放力求直接裝卸到位。(9)模板、腳手架等固轉材料,按型號、直徑、用途分門別類墊方木擺放,用防雨布遮蓋。各種材料堆放要做到一頭齊、一條線、砂石堆放成堆、磚成方。(10)凡用于工程的砂石料按級配要求,不同粒徑、不同品種分場存放,醒目位置設材料標示牌,采用厚度不小于30cm的隔墻進行分割,隔墻高度確保不串料。(11)集料堆放搭設雨棚,禁止太陽直接照曬或雨淋,頂棚采用輕型鋼結構,高度滿足機械設備操作空間,滿足受力、防風、防雨、防雪要求。(六)加工棚布置(1)采用輕結構鋼搭設,可根據需要設置專門圍欄防護和門,各12、設備均設置崗位安全操作規程牌“加工重地,閑人免進”“安全操作,小心觸電”牌各一塊。(2)所有棚外電氣設備、配電箱、開關箱加鎖、有防雨措施。掛“有電高壓危險”牌。(3)各種氣瓶有標準色標或明顯標志,旁邊有“危險作業,請勿靠近”警示牌。棚邊設 1211 滅火器 2 只,滅火沙 2 方,鐵鍬 2 把,鐵桶 2 只。(4)切割機操作間有隔音垟,操作人員戴耳塞。(5)各類氣瓶非別存放,不得暴曬,各氣瓶間距大于5m,距明火大于 10m,氣瓶裝有防震圈和安全防護帽。(6)電焊機、平刨、園盤鋸、手持電動工具、鋼筋機械等經安全部門驗收合格后使用,有驗收記錄。(7)作業人員穿戴好防護用品,嚴格按照操作規程作業。(13、七)管線布置(1)配電箱統一安裝漏電器,掛“有電高壓危險”警示牌(0.4m0.4m)。(2)動力、照明線分開架設,采用絕緣線,并設橫檔絕緣子固定,線距 10cm,離地面 2.5 以上,高壓線離地面3.5m 以上,采用三相五線制。(3)所有設備必須做到一機一閘一保。(八)鋼筋木工制作現場(1)施工現場責任劃分牌,安全標準及保證措施,質量標準及保護措施,環境保護等文明施工措施牌各一塊(高度一致,大小與現場協調為準)。(2)鋼材加工搭設鋼筋棚,鋼材按規格放整齊,掛設產品標識牌,半成品標識牌生產棚采用輕鋼架屋層頂。(3)現場施工人員佩戴安全帽,工點保證有專職安全員一位,佩帶紅底黃字袖標巡視。安全員明白14、安全措施和職責,每天安全檢查并記錄。(4)起重機簡算和驗收,并有試吊和檢查記錄,架梁方案、特別是鋼箱梁架設經過充分論證,方案經領導審核后報有關部門批準實施,確保安全性。(5)高空作業戴安全帽,系安全帶(繩),設好安全網。(6)對腳手架,提升搭架,鋼筋繩每天進行檢查,并記錄。(7)工程照明用電專人管理,配電箱安裝門鎖,有雨棚或封閉措施,掛“有電高壓危險”警告標識牌。(8)鋼筋加工場地需硬化,危險場所和部位在醒目位置掛安全警示牌。(九)施工設備(1)設備邊掛安全操作規程和司機職責牌。(2)有機械設備管理制度,建立設備管理臺賬。(3)特種機具,設備經勞動部門檢查合格后使用,手續完整,檔案齊全。(4)15、設備操作人員經過培訓,由專業部門考核合格,持證上崗。(5)設專用維修間,專人維修養護設備,保證設備工作狀態良好。(6)有維修保養計劃,有維修保養記錄。(7)用電機械有可維修場地,漏電保護裝置。(十)其他(1)所有自行制作警示牌,區域標識牌,材料標識牌均為白底紅字,交通、電力消防、化學品等行業警示標志采用行業標志。(2)一個會議室或房間掛牌子,施工現場立牌子,高度統一,大小與現場環境協調(介紹工程簡況和宣傳企業的大標識牌,除外一般單獨制作)。(3)工程簡況內容:工程名稱,施工里程,主要工程量,開竣工時間,建設,設計,監理咨詢,施工單位等。(4)責任劃分牌內容:工程施工技術,質量,安全,環保負責人16、,各工序施工,技術負責人。制定固定長期標語,整齊美觀,場地內設置適量的標語。12.4 創建安全標準工地的措施工程施工過程中按照有關要求爭創安全標準化工地。進場后立即編制創建安全標化工地的專項方案;施工時主要采取組織控制、制度管理、技術交底等措施,加強目標管理,加強安全培訓教育、勞務管理及特種作業人員的管理,制定各項突發事故應急預案,定期開展安全活動,設立安全標準工地建設專項資金并做到專款專用,將本工程施工工地創建成安全的、文明的標準化工地。(一)建立健全安全組織機構,為創建安全標準工地提供宏觀條件(1)成立以工程經理為組長,工程技術負責人、工程副經理為副組長,各業務部門領導、工程隊長、技術主管17、為組員的安全領導小組,設置專門安全管理機構。(2)配備足夠專職安全員,主管領導和安全員在崗率100%,持證上崗率100%。(3)組織機構必須做到安全信息傳達反饋暢通,有溝通記錄。(二)實行安全生產責任制,將創建安全標準工地的責任落實到每個施工人員。工程經理部經理、工程工程隊隊長、班(組)長和干部、工人按公司辦法規定逐級建立安全生產責任制。經理部設安全質量監察工程師,工程隊設專職安全質量檢查員,班(組)設兼職安全員,做到分工明確,責任到人。(三)經理部和各工程隊在編制施工計劃方案時,要針對性的編制安全措施,并在開工前向有關人員進行交底。無安全措施和技術交底時,不得施工。(1)分部分項工程安全技術18、交底與下達施工任務同時進行。(2)特種設備的運輸、測試、加工等專門安全交底。(3)安全交底交接雙方簽字手續完備。(四)施工時明確安全目標,加強安全目標管理,對目標通過包保責任狀逐級分解,確保施工安全,每月進行安全目標責任考核,并記錄在冊。(五)制定并出臺各項安全管理制度,并裝訂成冊;涉及到本工程的各種安全技術操作規范必須齊全,并均處于受控狀態。(六)加強包括思想教育、法規教育及技術教育在內的安全培訓教育,堅持三級和三工教育,有教育記錄;施工過程中加強對特種作業人員專門的培訓考核,保證 100%持證上崗;對安全管理人員進行安全培訓考核,保證100%持證上崗;對施工人員崗前的安全教育率100%;對19、各項安全培訓教育記錄填寫真實認真。定期開展安全教育活動,有節前、季節性專題安全教育,有記錄。采用新產品、新工藝、新設備、新技術應用前進行安全操作和技術培訓,并有記錄。(七)制定、出臺并執行各項對外部勞務部門(必須是施工資質、營業執照及安全認證齊全的勞務公司)的管理規定,與外部勞務人員進行培訓并記錄在冊,簽訂安全協議,堅持開展班前三上崗(上崗交底、上崗檢查、上崗教育)和班后下崗檢查,每月開展安全講評活動,有活動記錄。(八)建立特種作業人員和中小型機械操作工花名冊,檔案齊全規范。特種作業人員全部持證上崗,持證人員必須滿足工程需要。操作證應按規定年限復審,不得超期使用。(九)成立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20、,制定各項可能發生突發事件的應急預案。對應急人員培訓應急方法,使其明確職責,掌握應急措施。各項應急預案進行演練,并有演練記錄。(十)定期開展安全活動,進行安全檢查。每周定期召開會議,分析安全狀況,有會議記錄。組織職工參加安全生產月、勞動競賽活動、有活動記錄。管理人員和現場安全人員每月對施工現場進行消防安全檢查,并有檢查整改記錄。安全員每天堅持自查,有檢查記錄。每周同監理檢查一次,有檢查記錄和安全小結。對查出問題定人、定時、定措施進行整改,并及時上報整改結果,并有上級復查記錄。日常安全檢查考核結果有通報、獎懲落實記錄。(十一)設立安全標準工地建設專項資金并做到專款專用。每年制定安全措施和經費計劃、落實并記錄在臺賬之上;勞動安全防護用品有購買、驗收、發放、更換、報廢等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