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建筑及綠色建筑的發展現狀(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43372
2022-07-11
4頁
15.50KB
1、綠色建筑及綠色建筑的發展現狀 摘要:隨著人類的文明、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以及對住房的需求,房屋建設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設當中,而以犧牲環境、生態和可持續發展為代價的傳統建筑和房地產業已經走到了盡頭。發展綠色建筑的過程本質上是一個生態文明建設和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過程。其目的和作用在于實現與促進人、建筑和自然三者之間高度的和諧統一;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三者之間充分的協調一致;國民經濟、人類社會和生態環境又好又快地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土木工程;綠色建筑;發展狀況 1.綠色建筑 1.1綠色建筑的概念 綠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節能,節地,節水,節材),保護環境和減2、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所謂“綠色建筑”的“綠色”,并不是指一般意義的立體綠化、屋頂,花園,而是代表一種概念或象征,指建筑對環境無害,能充分利用環境自然資源,并且在不破壞環境基本生態平衡條件下建造的一種建筑,又可稱為可持續發展建筑、生態建筑、回歸大自然建筑、節能環保建筑等。 1.2綠色建筑的特征 綠色建筑主要有以下幾點特征:建筑本身較傳統建筑,其耗能大大降低。綠色建筑尊重當地自然,人文,氣候,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因此沒有明確的建筑模式和規則。綠色建筑充分利用自然,如綠地,陽光,空氣,注重內外部的有效聯通,其開放的布局較封閉的傳統建筑的布局有很多區別。綠3、色建筑過程中,對整個過程都注重環保因素。 1.3綠色建筑的內涵 1.3.1節約環保 節約環保就是要求人們在構建和使用建筑物的全過程中,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呵護生態和減少污染,將因人類對建筑物的構建和使用活動所造成的對地球資源與環境的負荷和影響降到最低限度和生態的再造能力范圍之內。 1.3.2健康舒適 創造健康和舒適的生活與工作環境是人們構建和使用建筑物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要為人們提供一個健康、適用和高效的活動空間。對于經受過非典SARS肆虐和甲型H1N1流感全球蔓延困擾的人們來說,對擁有一個健康舒適的生存環境的渴望是不言而喻的。 1.3.3自然和諧 自然和諧就是要求人們在構建和使用建4、筑物的全過程中,親近、關愛與呵護人與建筑物所處的自然生態環境,將認識世界、適應世界、關愛世界和改造世界自然和諧與相安無事地統一起來,做到人、建筑與自然和諧共生。只有這樣,才能兼顧與協調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才能實現國民經濟、人類社會和生態環境又好又快地可持續發展。 1.4綠色建筑的意義 節約能源和資源,減CO2少污染建筑本身就是能源消耗大戶,同時對環境也有重大影響。據統計,全球有50%的能源用于建筑,同時人類從自然界所獲得的50以上的物質原料也是用來建造各類建筑及其附屬設施。盡管諸如道路,橋梁,隧道等不能以綠色建筑去衡量,但是居住區,辦公大廈,公寓等對資源的利用時周而復始的。另外,建筑5、引起的空氣污染,光污染,電磁污染占據了環境總污染的1/3還多,人類活動產生的垃圾,其中40%為建筑垃圾。對于發展中國家而言,由于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對住宅,道路,地下工程,公共設施的需求越來越高,所耗費的能源也雨來越多,這與日益匱乏的石油資源,煤資源產生了不可調和的矛盾。 2.綠色建筑的發展現狀 2.1在全社會的環保意識在不斷增強,營造綠色建筑、健康住宅正成為越來越多的開發商、建筑師追求的目標。 人們已不但注重單體建筑的質量,也關注小區的環境,不但注重結構安全,也關注室內空氣的質量,不但注重材料的堅固耐久和價格低廉,也關注材料消耗對環境和能源的影響。同時,用戶的自我保護意識也在增強。今天,人們除6、了對于煤氣、電器、房屋結構方面可能出現的隱患日益重視外,對一些慢性危害人體健康的東西的認識也在加強,人們已經意識到“綠色”和我們息息相關。 2.2開發生產了一批“綠色建材”。 通過引進、消化、借鑒,先后開發出環保型、健康型的壁紙、涂料、地毯、復合地板、管道纖維強化石膏板等裝飾建材,如“防霉壁紙”是壁紙革命性的改變。“塑料金屬復合管”,是國外20世紀90年代剛開始的替代金屬管材的高科技產品,其內外兩層為高密度聚乙烯,中層為鋁,塑料與金屬鋁之間為兩層膠,具有塑料與金屬的優良性能,它有不會生銹,不使水質受污之優勢,目前國內已研制成功。 2.3重視施工過程中環境問題。 目前建筑行業主要的環境因素有噪聲7、的排放、粉塵的排放(揚塵)、運輸的遺撤、大量建筑垃圾的廢棄、油漆、涂料以及化學品的泄露、資源能源的消耗如生產生活水電的消耗,裝修過程中引起投訴較多的油漆、涂料、膠及含膠材料中甲苯、甲醛氣味的排放等。一些企業已通過150l400l環境管理標準認證。 參考文獻: 1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GB/T503782006綠色建筑評價標準S.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6. 2王有為.實施綠色建筑對環境保護的重要意義J.浙江建筑.2008(9). 3薛明.綠色建筑發展現狀及其在我國的應用探討J.后勤工程學院報.2009(5). 4黃寧建筑環境評估體系及比較建筑學報,2005(1) 5智能與綠色建筑文集編委會智能與綠色建筑文集A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4 6綠色奧運建筑研究課題組綠色奧運建筑評估體系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