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行業出版融合實驗室是時代之需(3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43548
2022-07-11
3頁
40.45KB
1、建筑行業出版融合實驗室是時代之需關鍵詞:媒介 融合 建筑 出版 實驗室 摘要:隨著媒體融合上升為國家戰略,出版產業經營的核心任務由傳統的向受眾進行信息傳播轉為向用戶提供信息服務。建設出版融合實驗室是中國出版轉型的客觀需要,也是建筑行業新興出版形態內容資源的創新探索。作為一種促進建筑行業技術進步的革命性數字出版產品,出版融合實驗室順應了“互聯網+”時代建筑職業教育的行業需要。媒介融合的發展,使出版產業經營模式徹底轉變,核心任務由傳統的向受眾進行信息傳播轉為向用戶提供信息服務。信息產品不僅可以跨越多種媒體傳播,多次銷售與多種盈利模式還將成為傳媒經營的主要內容。出版融合實驗室是傳統出版業改革的關鍵與2、依托,從內容、資源、產品、服務等層面,來滿足傳統出版業改革的需要以及社會對建筑人才的需求。作為一種促進建筑行業技術進步的革命性數字出版產品,出版融合實驗室順應了“互聯網+”時代建筑職業教育的行業需要,也是出版社轉型的客觀需要。一、媒體融合上升為國家戰略,建設出版融合實驗室是中國出版轉型的客觀需要。媒體融合最初是一個技術概念,之后發展為業務概念。針對媒體業務而言,融合一開始指的是內容生產和產品的多格式化。再之后,指的是媒體融合延伸至建設融合型媒體組織,即一個媒體同時運營多種媒體。而如今,對媒體融合概念的理解已經發展到更本質的階段基于平臺化的媒體融合,即建設融合型的媒體運營和分發平臺?,F在的媒體融3、合實踐已經找到了清晰和長遠的目標,目前中國的媒體融合實踐在全球范圍內都處于領先地位,尤其在平臺化發展方面,我們的認識和實踐都更為創新,有助于解決傳統媒體如何在網絡空間中繼續生存和占據主導地位的問題。建筑領域虛擬現實技術應用實驗室,由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與北京建筑大學聯合共建,這個實驗室是圍繞著中國建筑行業出版融合發展的需要建立的。隨著媒體融合的深入發展,傳統媒體會越來越需要整體性的轉型解決方案。該實驗室就是在傳統出版基礎上,如何發揮圖書出版的內容優勢,利用虛擬仿真、虛擬現實等最新前沿技術并結合建筑設計、建筑結構、建筑施工、建筑設備等出版資源特點,打造一批可復制、能應用、能落地的生產、教學、科研成4、果及VR數字出版物,促進新興出版融合、提升整個建設行業設計的科技水平。例如,在內容數據庫的建設方面,我們過去的做法是建設建筑行業級的平臺與知識服務體系的配套實景視頻資源庫。這種做法在傳統媒體內容生產中是可行的,但在生產互聯網媒體內容時,以及未來在互聯網環境中進行傳播時,就需要具備迅速地聚合、調用和推送內容資源的能力。出版融合?驗室,將在資源庫的內容建設上,不僅有實景拍攝的高清視頻、平面動畫,還有通過三維建模、VR虛擬技術呈現的建筑施工流程、設備操作和建筑設計等方面的內容,不斷豐富建筑知識服務體系,滿足建筑行業教學與生產應用的實際需求。其次,在整合行業出版資源,開發涉及行業技術應用和教育培訓等的5、虛擬資源上,打造多形態、多渠道、多終端多媒體發布的立體化數字產品及知識服務模式的架構。另外,打通數字技術渠道,創造性地將三維激光掃描技術運用在代表性建筑和古建筑精細測繪、結構安全分析、施工過程控制與仿真的工程實踐和實驗科研中,實現逆向工程技術、虛擬現實技術和建筑技術三者之間的無縫連接,拓展虛擬仿真實驗資源,實現系統的高科技集成。二、出版融合實驗室,是建筑行業新興出版形態內容資源的創新探索。出版業始終存在“內容”與“渠道”之爭,從現實情況看,渠道資源稀缺和內容資源稀缺曾交替出現,當技術發展拓展了渠道資源后,內容稀缺便成為出版產業發展的瓶頸;當內容資源拓展后,渠道資源又變得相對不足。因而,兩種觀點6、都具有合理性,在不同時期成為不同出版主體的經營策略。媒介融合打破了原有的平衡,革命性地拓展了傳統紙媒的傳輸渠道,各類電子出版平臺迅猛發展,可以出版適應不同終端的多種數字化版本,導致內容稀缺。媒介融合時代,渠道稀缺讓位于內容稀缺,內容資源成為制約出版產業發展的核心資源。建工社與北京建筑大學聯合共建的“建筑行業新媒體融合發展重點實驗室”,將通過構建融建筑設計、施工、管理等全過程于一體的虛擬仿真實驗平臺與新媒體技術體系,搭建虛擬數據庫與網絡平臺、桌面及移動端的建筑行業虛擬平臺,建立基于VR的專業技術咨詢服務,來實現虛擬互動平臺的出版數字化應用。進而,推動建筑專業出版由提供產品向提供服務轉型,形成新的7、贏利模式,實現建筑出版的數字化轉型。未來三年,建筑行業的出版融合實驗室將依托虛擬仿真的先進技術手段,與出版社優質專業內容資源相結合,進行互動新媒體的研發,實現建筑領域相關科學內容的數字化及可視化,通過搭建重點實驗室的全媒體演播室、VR(虛擬現實)技術及內容研發平臺、三維建模、計算機模擬與仿真、機器人技術平臺等,對知識庫內容資源進行深度開發適合新媒體、新渠道傳播的新興出版形態內容資源。三、出版融合實驗室,是促進建筑行業技術進步的革命性數字出版產品。近年來,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進行了諸多多媒體出版方面的嘗試。為配合住房與城鄉建設部搞好農民工教育培訓工作,建工社編制出版了建筑業農民工業余學校培訓教學片8、DVD視頻光盤,2011年被評為北京市重點音像出版物。后來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一些單位在建工社的授權下利用自有的iTV平臺,與信息網絡公司合作,研發建設本地區建筑工地農民工業余學校遠程視頻教學和監控系統,在進行監管的同時為實施農民工教育的主體建筑企業提供內容規范、便于組織,且農民工朋友喜聞樂見的教育工作解決方案。建工社提供相應格式的視頻文件,系統則將視頻、圖片、文字等多媒體信息編輯轉換成統一的數字編碼,通過線上教學網絡,將視頻內容高質量地傳送到全省的建筑工地和農民工業余學校,農民工朋友則通過“電視機+機頂盒”的接收模式進行多媒體信息的接收與反饋。此外,項目經理電子書架收錄了行業內最新的法規、規9、范以及施工驗收、管理等兩百多本圖書,為項目施工提供“一站式服務”。該電子書收錄了出版社經過嚴格審校并得到市場驗證的專業紙質書籍,避免了行業內有些工程因為錯用規范而造成人員和財產損失。該產品將項目經理所需圖書濃縮進U盤進行隨身攜帶,對一線項目具有很大現實應用功能。同類U盤出版物巖土工程師電子書架在第三屆數字出版博覽會上被評為創新產品獎。國家重點電子出版物建筑施工手冊即將推出。這些都是與專業平臺鏈接的提供增值和持續服務的數字產品。伴隨著社會經濟和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建筑行業越來越多的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和大中專院校的師生們使用計算機和從網上獲取知識和技術,閱讀方式從傳統紙介質向新興媒體轉型正在進入快10、速發展期。為了適應數字化、網絡化的閱讀需要,建筑資料也需要數字化、系統化甚至是可視化。在這樣的背景下,為適應行業新業態、推動行業技術進步,構建具有時代性、先進性的建設行業數字資源建設,“出版融合實驗室”是對建筑行業中數量繁多、內容豐富的信息進行整合、提煉的過程,是一項重要的數字化實踐,也是一項能夠促進行業技術進步的革命性的數字出版產品,在未來十余年里,它將有力地促進建筑領域的科技進步,促進我國建筑設計、施工及文物保護水平不斷提升。四、出版融合實驗室,是順應“互聯網+”時代建筑職業教育的行業需要。建筑行業的出版融合實驗室,是一種新時代的建筑專業的實驗教學。實驗教學需要融合開放性、學術性、有深度,11、能夠化理論為實戰的綜合性平臺和載體,這就意味著實驗教學必然離不開實驗室。和理論教學相比,實驗教學更直觀、更綜合,實踐操作性和創造性都更強。一方面,在網絡平臺上,研發VR等虛擬現實的教學資源與網絡平臺相結合,并與相關專業內容的圖書資源進行立體捆綁,形成書網互動、互為促進的局面,豐富教育教學內容。另一方面,構建融建筑設計、施工、管理等全過程于一體的虛擬仿真實驗平臺與新媒體技術體系,通過計算機模擬出施工工藝及建筑設計中的真實環境,在讓受眾或學習者在充分掌握建筑結構原理的基礎上,依據實踐要求進行從設備使用、施工流程到故障排除等全部操作,更好地滿足現代建筑教育發展的需要。另外,“建筑行業新媒體融合發展重點實驗室”還建立和完善了人才培養機制,通過制定有效的人才培養與開發計劃合理地挖掘、開發、培養戰略后備人才隊伍,建立人才梯隊為建工社從傳統出版向新興出版融合提供智力資本支持。同時建立“統分結合”的人才培養體系,遴選建工社和北京建筑大學人員,進入重點實驗室參與項目組,由建工社建立人才檔案,通過重點實驗室項目鍛煉,并輔以繼續教育制度,對有潛力人員可進行學習深造,經考評后具備能力的將作為精英人才輸送至專業出版社,推動出版社自下而上的出版融合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