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綜合體的防火與安全疏散設計研究(4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43556
2022-07-11
4頁
40.49KB
1、建筑綜合體的防火與安全疏散設計研究深圳市華藍設計有限公司南寧分公司 530011 摘要:建筑綜合體是當代城市建筑空間發展的必然趨勢,但由于內部功能和空間復雜,一旦發生火災疏散困難,容易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由此可知做好防火與安全疏散設計是預防建筑綜合體火災的關鍵一環。本文首先分析了建筑綜合體的火災特性,其次研究了影響建筑綜合體中人員安全疏散的因素,最后提出了建筑綜合體的防火與安全疏散設計方法。關鍵詞:建筑綜合體;安全疏散;防火前言城市建筑綜合體的發展不僅是城市發展的客觀需求,還是國家和城市經濟結構轉型、社會結構調整、文化結構改善等一系列問題的主觀需要。一方面,城市建筑綜合體必將作為城市2、建設的重要建筑類型;另一方面,我國城市建筑綜合體的建設有不少待深入研究的問題。因此,當下對建筑綜合體的防火與安全疏散設計進行研究分析,提出適合我國國情的建筑綜合體設計發展前景是有必要的。1.建筑綜合體火災分析1.1火勢蔓延途徑多,蔓延速度快大型建筑綜合體內部空間復雜,甚至有的內部還缺乏防火分隔,發生火災時,內部空間將形成強大的抽拔力,使熱氣流迅速上升,形成“煙囪效應”,成為火勢縱向迅速蔓延的重要途徑。為了保持室內空氣具有一定的溫濕度和清潔度,樓內設置的空調、通風管道縱橫交叉,幾乎延伸到建筑的各個角落,這給火災的擴大蔓延埋下了隱患,一旦發生火災,高溫煙氣進入空調通風管道,往往成為火勢橫向蔓延的重3、要渠道。1.2疏散困難,易造成人員傷亡建筑綜合體層數多,功能復雜、空間豐富多變,其內人員大多相對集中在建筑的中、上部,一旦發生火災,在“煙囪效應”的作用下,火勢和煙霧向上蔓延擴散快,容易形成一個高溫、有毒、濃煙、缺氧的火場環境,增加了人員疏散到地面或其他安全區域的時間和難度。并且空間元素的復雜多變,如果指示作用不夠清晰,容易造成人員迷失,進而導致火災時人們慌亂不知所措。1.3功能復雜,火災隱患多一些綜合性的建筑,功能復雜,用火、用電、用氣、用油設備多,尤其是多產權的綜合型建筑,消防主體責任不落實,消防意識淡薄,建筑內疏散通道阻塞不暢,安全出口鎖閉,消防設施不能完好有效,消防車道被占用,沒有統一4、的消防組織管理機構等,潛在火災隱患諸多1。2.影響建筑綜合體安全疏散的因素2.1疏散人員的心理與行動1)沖向經常使用的出入口和樓梯,在逃避路上如遇煙火又會帶著恐怖心情,尋求其他退路。2)習慣于沖向明亮的方向和開闊空間,人們具有朝著光明處運動的習性,以明亮的方向為行動目標。如從房間內出來后走廊里充滿了煙霧,這時如果一個方向黑暗,相反方向明亮的話,人們必然就向明亮方向沖去。3)對煙火懷有恐懼心理,越慌亂越容易追隨他人行動。對紅色火焰懷有恐懼心理是人們的習性,一旦被煙火包圍,則不知所措,因此,即使在安全之處,發現他人有行動,便馬上追隨。2.2起火后煙氣對人的威脅建筑綜合體起火后,煙氣往往難以散去,導5、致火災中煙氣中毒事件經常發生所致。同時火災時煙氣較大;疏散人員的行動和能見距離受到很大影響,迷失方向以至無法采取疏散行動而被圍困在建筑內2。2.3建筑結構的倒塌建筑構件耐火性能好,倒塌可能性就小,允許人員全部、安全地離開建筑物的疏散時間就越長。因此建筑綜合體件的耐火極限也是影響安全疏散,決定允許疏散時間的重要因素。3.建筑綜合體綜合安全疏散設計策略3.1加強火災預防措施(1)做好建筑標識及分區設計建筑綜合體結構復雜,所以應在大樓各房間內以及各樓層醒目的地方貼出疏散路線圖,以指導人們在火災發生時安全疏散。建筑綜合體功能復雜,因此還要做好合理的結構耐火能力設計;合理的防火、防煙分區設計;自動滅火系6、統和排煙設施設計等。此外還要提高業主消防意識,積極配合消防安全工作,共同降低生活環境的火災隱患。(2)做好火災救援由于建筑綜合體火災危害性大于一般建筑,因此還要加強內部自救措施:主要依靠內部安全管理和值班人員,同時應發揮內部其他工作人員的作用,特別是人員數量較多、規模較大的建筑內應有一支訓練有素的專業義務消防隊;消防值班人員應該對地下建筑內的布局和主要通道非常熟悉,了解各消防設施的位置及使用方法;制定不同火災情況下的火災確認、人員疏散和滅火救援的應急預案;加強日常的消防演練,減少人們對地下火災的恐懼心理,避免出現人流的混亂。(3)防煙分區構造在防煙分區內,利用擋煙設施把煙圍住,同時打開防煙分區7、內的排煙口如采光窗、通風豎井、孔洞等進行排煙。其排煙量大于或等于防煙分區內同時產生的煙量;擔負一個防煙分區的排煙風機,排煙量應不小于60/(h?);擔負兩個以上時,應不小于12 /(h?)3。3.2安全疏散設計(1)合適布置環形、雙向走道或無盡端房間的走道在建筑綜合體設計中.應根據建筑物不同使用性質、采用結構類不同等因素,盡量布置環形走道、雙向走道或無盡端房間的走道、“人”字型走道。這樣布置垂直交通的優點.既方便平時使用,火災時又能迅速地使人們安全疏散。(2)合理設計疏散路線在發生火災,人們緊急疏散時,一個階段比一個階段安全性高,即人們從著火房間或部位,跑到公共走道,再由公共走道到達疏散樓梯間8、,然后轉向室外或其他安全處所,如避難層(間),一步比一步安全,不會產生“逆流”情況,這樣的疏散路線即為安全疏散路線。因此.在布置疏散路線時,既要力求簡捷,便于尋找,辨認,不致因受某種阻礙反向而行,并要特別注意疏散樓梯布置的位置。 3.3消防電梯與疏散樓梯的設置(1)消防電梯的設置消防電梯宜設前室,前室應能防火防煙,為使平面緊湊,滿足兼用時的日常使用,消防電梯和防煙樓梯可合用前室。消防電梯間前室宜靠外墻設置,在首層應設置直通室外的出口或由不小于30m的安全通道通向室外。并且消防電梯井須與其他豎井分開單獨設置,不可將其他電纜設于梯井內。此外消防電梯井、機房與相鄰其他電梯井、機房之間,用耐火極限不小9、于2h的隔墻隔開,隔墻上設甲級防火門。消防電梯的井底應設排水設施,排水井容量不應小于2.0,排水泵的排水量不應小于10L/s。(2)疏散樓梯的布置火災時疏散樓梯是垂直安全疏散的主要工具。常用的疏散樓梯有封閉樓梯間、防煙樓梯間和室外疏散樓梯等。對于封閉樓梯間,應設置在建筑外墻部位,并在外墻上又可開啟的玻璃窗,以便樓梯間的自然通風和采光。如有條件還可把樓梯間適當加長,設置兩道防火門而形成門斗,這樣處理之后可以提高它的防護能力,并給疏散以回旋的余地。在建筑設計時,常把首層的封閉樓梯間敞開在大廳中。此時須對整個門廳作擴大的封閉處理,以乙級防火門或防火卷簾等將門廳與其他走道和房間等分隔開,門廳內應采用不10、燃化內裝修。防煙樓梯間可分為帶開敞前室的防煙樓梯間和帶封閉前室的防煙樓梯間。前者的布置形式可采用陽臺作開敞前室,還可將樓梯和消防電梯間結合布置,形成一個良好的安全區;后者可布置在建筑物內部,如靠外墻時應有向外開啟的窗戶。室外疏散樓梯的布置除了要符合相關要求外,還需注意平臺的耐火極限不應低于1.00h,一般應選用鋼筋混凝土制作;而樓梯段的耐火極限不應低于0.25h,則為采用鋼材制作樓梯段和樓梯梁提供了機會。若選用鋼材樓梯段和樓梯梁時應做好防火涂料或防火漆的處理。4.結語建筑能夠發揮其正常的功能作用,除了合理的功能分區之外,還必須有合理的防火與安全疏散設計。特別是建筑綜合體,功能多樣,建筑內部空間較為復雜。更要做到功能分區合理,交通路線流暢,人員安全疏散快捷,管理方便.反映出一個建筑綜合體的實用性和經濟性,才能保障人們生命財產的安全性問題。參考文獻:1黃鎮梁,陳遠博.超大規模商業建筑防火設計的研究和實踐J.建筑學報.2013(07).2黃德祥,陽世群.建筑防火性能化評估設計若干問題的分析J.消防科學與技術.2013(03).3歐陽浩,鐘紹華.淺析大型超市和室內市場的防火設計J.攀枝花學院學報.2014(06).作者簡介:滕思思(1986.5-),女,侗族,廣西南寧人,助理建筑師,本科,從事建筑設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