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時期湘南木板房建筑特點的調查與研究(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43560
2022-07-11
5頁
351KB
1、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寒假社會實踐報告題目:明清時期湘南木板房建筑特點的調查與研究學生姓名: 郭金柱 學 號: 201210010417班 級: 道路1204專 業: 土木工程(道路方向)2013年 2 月明清時期湘南木板房建筑特點的調查與研究2008四川等省發生特大地震,很多新房都倒塌了,唯獨老式木板沒有倒。這引起我們對木板房的極大興趣。我們從小就生活在明清時期建的郭家大院里,為我們這次調查研究提供難得的素材。在這次活動我們發現木板房有以下幾功能,為現代建筑沒有的。一、木房的結構穩固功能首先,眾多庭院是長方形的相靠構架的布局 2、。這種庭院式的組群與布局,一般都是采用均衡對稱的方式,沿著縱軸線(也稱前后軸線)與橫軸線進行設計。郭家大院共一百零八座四合院,共一百零八個槽門,占地四平方公里。一百零八座四合院,大部分是緊密相靠,相依而建。比較重要的建筑都安置在縱軸線上,次要房屋安置在它左右兩側的橫軸線上。 其次,巧妙而科學的三角形的框架式結構 大院的梁柱等結結的最重要的一個特征。是其它地方的建筑所沒有的,而三角形呈穩定性。因為中國古代建筑主要是木構架結構,即采用木柱、木梁構成房屋的框架,屋頂與房檐的重量通過梁架傳遞到立柱上,墻壁只起隔斷的作用,而不是承擔房屋重量的結構部分。這種結構,可以使房屋在不同氣候條件下,滿足生活和生產3、所提出的千變萬化的功能要求。同時,由于房屋的墻壁不負荷重量,門窗設置有極大的靈活性。二、木房的防盜、防潮、采光、隔熱、防火的功能街巷是村落內部的主要交通系統。單體建筑之間的地面間隙,正、背立面之間為街,側立面之間為巷。湘南地區的街巷都比較窄,寬約12米,一般街比巷寬,有“大街小巷”之說。巷道狹長筆直,主要功能是交通,而街還有建筑門前庭院的功能,可以堆放一些雜物,亦可作納涼歇息等一些簡單活動的場所,因此較為寬敞。山區或者丘陵地區的村落,街巷的分布受地勢的影響富于變化,街一般隨著建筑物的前后錯落而彎彎曲曲。巷道則由于地勢的影響前低后高,有緩和的坡度,坡度較大處以臺階進行連接。由于建筑物外形十分相似4、,街巷也十分接近,較大的村落內部,街巷四通八達,蜿蜒曲折,像迷宮一樣,如果沒有村內部的人引路,外來人員不敢擅自進入。木房內非常干燥。排水系統非常科學,一般上高下低,任何一處的雨水均向左右下三方排水,并且院內的明水溝、暗槽三面均用整塊的石砌成,并石與石之間用摻入糯米的石灰糊好,雨水不能從縫間滲入地下。室內均采用棱形的厚青磚鋪砌,青磚有吸水功能,不易起潮。 門窗是不但是建筑的主要重要部分,還可以采光。大門外側部分設有廊道,內側部分設有過廳,均作交通停頓之用。如果是多進多天井建筑群,還會設有多重大門。 屋檐下的過道或獨立有頂的通道稱之為廊。廊在湘南民居中也很普遍,主要出現在較大公共建筑物的正面,暗間5、墻體向內收縮形成廊道。廊道地面稍作抬高,以石階與街道相連,一般為三級,公共建筑級數更多,更顯威嚴。廊道上空多以柱頭支撐,形成一個半敞開式的庭院,廊道內沿墻角處設有石凳或木凳,供人歇息。另一種廊道體現在受客家建筑影響較大的封閉的村落或大型民居中,此類建筑對外十分封閉,內部渾然一體,各單體建筑之間四通八達,相互連接。一些相互連接的街巷庭院上空設有屋頂。天井是木房必不可少的。它有時與廊結合在一起,有時位于廂房的中間,為廂采光、通風、隔熱之用。郭家大院的木房大都使用本地樟樹,木板厚實,梁柱高大,不易著火,還能防腐。并且院內空地寬廣,室內寬敞,火勢不易漫延。內有兩口明井,院外有兩口明井,四季常流。院內有6、一口水塘。院左右各有一口水塘,常年有水。這保證了撲火時的用水充足。又近又方便。郭家大院多年來沒有發生一次盜竊事件,沒有發生火災。三、木房的防震功能麗江1995年申報的遺產,1996年3月4日發生7級大地震,這個時候,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就認為,麗江的房屋都坍光了,你們還報什么遺產?麗江的房子都是老房子,中國建的老房子有很大的特點,叫墻倒,柱不倒,都是木結構體系,所以因此成功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成功了。我們發現木房的各種結構就好比人體關節一樣。中國的古代建筑,幾千年來形成了以木結構為主的建筑體系,用木柱、木梁、木構架搭建成遮雨避風防日曬的房屋。這種用木材及卯榫搭建的房屋整體是牢固的,從結構體系上說卻是柔7、性的,而不是剛性的,因為所有構件的節點都是絞結的,就像人的關節,可以允許小的活動的。一些大型建筑,柱頂上支撐著一個大屋頂,而這些屋頂的支點都是落在一個個斗拱上,這些斗拱也是用一塊塊木頭做成特殊的構件,巧妙的搭接在一起,托住了巨大厚重的屋頂。發生地震時,這些木構架的柱子和梁架,柱頭的斗拱就充分發揮出柔性的作用,可以減弱或抵抗地震的震波。古代傳下來的諺語說:墻倒柱不倒,房塌屋不塌。就是科學地說明了這些道理。地震發生時,不會壓死人。相比西方的石頭堆砌,顯然不可同日而語。這就是為什么中國的建筑遠比西方的建筑壽命長久的奧秘所在。木房結構的住宅空間分隔較方便,自重輕,并且施工工藝簡單,材料也比較單一。四、8、木房的環保功能我們在調查中發,郭家大院中,九十歲以上的七人,八十歲以上一百零二人。是遠近聞名的長壽村。這一切與這當地水土有關。與住木房也有著相當的關系。對于人類來說居住,木屋最佳,因為木屋可以使人延年益壽。環保專家的根據是,凡是在地球上生長的物體,以木最為長壽。樹齡達數千年的參天古木依然存活。木屋的優點還有:梅雨季節能調節濕度,當濕度大時木屋能夠自動吸潮,干燥時又會從自身的細胞中釋放水分,以起到天然調節的作用。近幾年來,室內裝修熱越來越升溫,幾乎已升到白熱化的程度。人們往往是在追求美觀、舒適和豪華的同時,卻忽視了室內小環境的環保、忽視了室內空氣品質的嚴重惡化。殊不知許多新型建筑、裝飾材料都屬于高分子化合物,都含有甲醛、苯、氨及放射性氡等,例如甲醛對人體健康影響主要表現在刺激眼睛和呼吸道,造成肺功能、肝功能和免疫功能異常。在簡易的木板房里其自然通風次數為3次/時;另一方面,在現代的高樓大廈中自然通風為4小時/次,那么它只相當簡易木板房通風次數的1/12。這個測試結果充分表明“對于采用新型建筑材料及新型建筑結構的現代建筑來說,其自然通風次數嚴重下降,還不及原來簡易房的1/10。 通過這次的調查與研究,發現古代的木房建筑凝聚著勞動人們的智慧,對現代建筑有著深刻的啟迪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