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省地型住宅與公共建筑的選材原則(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43601
2022-07-11
5頁
16.50KB
1、節能省地型住宅與公共建筑的選材原則 “發展節能省地型住宅與公共建筑”對指導我國社會和經濟的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是提高城鄉發展質量和效益的重要決策。發展“節能省地型住宅與公共建筑”涉及到規劃、設計、材料、施工等方方面面的工作,對建筑材料的選用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個方面。 1、綠色建材是節能省地型住宅與公共建筑選材的最佳目標 1.1 綠色建材的主要特征 1999年我國首屆全國綠色材料發展與應用研討會上提出綠色建材的定義:綠色建材是采用清潔生產技術、不用或少用天然資源和能源,大量使用工農業或城市固態廢棄物生產的無毒害、無污染、無放射性,達到使用周期后,可回收利用,有利于環境保護和人體健康的建筑材料。2、 根據綠色建材的定義及綠色建筑對建材的要求,綠色建材應包括以下主要特征: (1)少用或不用天然資源,大量使用各種固體廢棄物作為原材料; (2)生產工藝應節能、節材、環保,排放的廢棄物不對周圍環境造成污染; (3)產品及其配套材料和施工技術應不損害人體健康和安全; (4)產品品質達到較高標準,其耐久性能優良; (5)對節能、節水有明顯作用; (6)產品使用后應盡可能的循環和再生利用,不產生污染環境的廢棄物。 總之,綠色建材的特征可歸結為六個字,即:環保、節約、耐久。1.2 綠色建材能滿足節能省地型住宅與公共建筑對建筑材料的基本要求。 建設部領導指出節能省地型住宅與公共建筑的重點是“四節一環保”,3、即“節能、節地、節水、節材和環境保護”,從上述綠色建材的特征表明,綠色建材能滿足這些要求。 綠色建材的生產工藝是低能耗的,與建筑物的保溫隔熱性能相關的材料有明顯的節能作用;綠色建材的原材料要求是不用或少用黏土;綠色建材的品質和耐久性均應有明顯的提高,可節約材料的用量和延長使用壽命;綠色建材提倡利用廢棄物,其生產工藝是環保的,其使用期間不損害人的健康,其最終廢棄物不對環境產生污染。 因此,綠色建材應成為節能省地型住宅與公共建筑的最佳選材目標。但目前我國市場上由國家環保局認證的綠色建材不多,而且突出的是環保要求,只是環保產品。而相關協會開展的綠色建材評定工作,突出的是對材料有害物質的控制評定,只是4、健康產品。這些都不能完全反映綠色建材的特征,也不能完全滿足節能省地型住宅與公共建筑對建筑材料的要求。完善此項評定工作還需要一段時間。因此為了指導相關企業能正確地選用材料,依據上述綠色建材的特征,結合節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要求,探討幾條選材原則。 2、節能省地型住宅與公共建筑的選材原則 對建筑材料的選用不僅是一個技術問題和經濟問題,更有一個觀念問題。通常房地產開發商和施工單位是從保障房屋結構安全的角度及應付工程竣工驗收的要求出發,以較經濟的價格來選購材料,完全是從企業和項目的自身利益來考慮。但發展節能省地型住宅與公共建筑要求企業更新觀念,跳出這種狹小的圈子,在考慮企業自身經濟利益的同時,更要5、從有利于我國社會經濟持續發展的角度,從建設節約型社會的角度來思考問題。 建議在選用建筑材料時考慮以下九項原則: 2.1 符合國家的資源利用政策 2.1.1 禁用或限用實心黏土磚、少用其它黏土制品 我國人均耕地只有1.43畝,為保證國家糧食安全的耕地后備資源嚴重不足。據統計我國實心黏土磚的年產量仍高達5500億塊左右,每年用土量約十億立方米,其中占用了相當一部分的耕地,是造成耕地面積減少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當前實心黏土磚的價格低廉和對砌筑技術要求不高的優勢仍有極大吸引力的情況下,用材單位一定要認真執行國家和地方政府的規定,不使用實心黏土磚。空心黏土制品也要占用土地資源,因此在土地資源不足的地方也應6、盡量少用,而且一定要用高檔次高質量的空心黏土制品,以促進生產企業提高土地資源的利用效率。 2.1.2 選用利廢型建材產品 這是實現廢棄物“資源化”的最主要的途徑,也是減少對不可再生資源需求的最有效的措施。利用工農業、城市和自然廢棄物生產建筑材料,包括利用頁巖、煤矸石、粉煤灰、礦渣、赤泥、河庫淤泥,秸桿等廢棄物生產的各種墻體材料、市政材料、水泥、陶粒等,或在混凝土中直接摻用粉煤灰、礦渣等。絕大多數利廢型建材產品已有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可以放心使用。但這些墻體材料與黏土磚的施工性能不一樣,不可按老習慣操作。使用單位必須做好操作人員的技術培訓工作,掌握這些產品的施工技術要點,才能做出合格的工程。 27、.1.3 選用可循環利用的建筑材料 目前除了部分鋼構件和木構件外,這類產品還很少,但已有產品上市。例如連鎖式小型空心砌塊,砌筑時不用或少用砂漿,主要是相互連鎖形成墻體。當房屋空間改變需拆除隔墻時,不用砂漿砌筑的大量砌塊完全可以重復使用。又如外墻自鎖式干掛裝飾砌塊,通過搭疊和自鎖安裝,完全不用砂漿,當需改變外裝修立面時,能很容易被完整地拆卸下來,重復使用。 2.1.4 拆除舊建筑物的廢棄物與施工中產生的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 這在國內還處于起步階段,這是使廢棄物“減量化”和“再利用”的一項技術措施。例如將結構施工的垃圾經分棟粉碎后與砂子混合作為細骨料配制砂漿。將回收的廢磚塊和廢混凝土經分棟破碎后作為8、再生骨料用于生產非承重的墻體材料和小型市政或庭園材料。將經過優選的廢混凝土塊分棟、破碎、篩分和配合混勻形成多種規格的再生骨料后可配制C30以下的混凝土,其抗壓強度可滿足設計要求,其它力學 性能指標和耐久性指標與普通混凝土接近,和易性可滿足施工要求,甚至可配制泵送混凝土。在修路現場用70%的舊瀝青混凝土和30%的新瀝青混凝土經特殊工藝配制成性能合格的鋪路材料。用廢熱塑性塑料和木屑為原料生產塑木制品,具有木材的觀感,可鋸可釘,用于制作家俱、樓梯扶手、裝飾線條和柵欄板等。對于此類材料的再生利用一定要有技術指導、經過試驗和檢驗,保證制成品的質量。 2.2 符合國家的節能政策 2.2.1 選用對降低建筑9、物運行能耗和改善室內熱環境有明顯效果的建筑材料 我國建筑的能源消耗占全國能源消耗的27%,因此降低建筑的能源消耗已是當務之急。為達到建筑能耗降低50%的目標,必須使用高效的保溫隔熱的房屋圍護材料,包括外墻體材料,屋面材料和外門窗。使用此類圍護材料會增加一定的成本,但據專家計算只需通過57年就可以由節省的能源耗費收回。在選用節能型圍護材料時,一定要與結構體系相配套,并重點關注其熱工性能和耐久性能,以保證有長期的優良的保溫隔熱效果。 2.2.2 選用生產能耗低的建筑材料 這有利于節約能源和減少生產建筑材料時排放的廢氣對大氣的污染。例如燒結類的墻體磚比非燒結類的墻體材料的生產能耗高,在滿足設計和施工要求的情況下,就應盡量選用非燒結類的墻體材料。 2.3 符合國家的節水政策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8
14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