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業發展循環經濟的探討(4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43682
2022-07-11
4頁
23.87KB
1、建筑業發展循環經濟的探討文章首先分析了建筑業發展循環經濟的必要性,并在研究循環經濟的內涵及建筑業發展循環經濟的障礙的基礎上提出了建筑業發展循環經濟的具體措施,包括培養循環經濟意識,加強技術研究、開發和推廣,形成建筑業循環經濟技術支撐體系,健全運作體系等。關鍵詞:循環經濟,3R原則,資源消耗中共十六屆四中全會決議提出:“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節約型社會。”循環經濟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方向。2006年6月10日,建設部汪光煮部長提出,建筑業應節約資源、回收利用被拆除建筑的建材。這表明中國建筑業將加快發展循環經濟,實踐中央提出的建設“節約型社會”。一、建筑業發展循環經濟的必要性建筑業目前已成為我國資源消2、耗的重點領域。建設部統計數字顯示,全國既有的近400億m2建筑中,99%為高耗能建筑,每年新建房屋面積1620億m2,其中95%以上是高耗能建筑。21世紀前20年是我國建筑業發展的鼎盛時期。2001年,世界銀行在中國促進建筑節能的契機的報告中提出,從2000年到2015年是中國民用建筑發展鼎盛期的中后期。預測到2015年民用建筑保有量的一半是2000年以后新建的,到2020年,全國房屋建筑面積將接近2000年的兩倍。建筑業在不遠的將來會成為我國第一耗能大戶。因此,建筑業轉變發展模式,發展循環經濟,降低建筑能源消耗,是建筑業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選擇。從建筑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建筑業自身的行業技術特3、征來看,建筑業應當成為國家發展循環經濟的重要領域:建筑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我國GDP中,有萬億固定資產投資是靠建筑業來實現的,全國萬億基本建設投入,占GDP的20%;由于建筑業的行業特點和技術特性決定了建筑業必然是鋼材、水泥、平板玻璃、木材等物質資源的直接消耗大戶。目前,建筑耗能和工業耗能、交通耗能已經成為我國能源消耗的三大猛虎,尤其是建筑耗能伴隨著建筑總量的不斷攀升和居住舒適度的提高,呈急劇上升趨勢。目前我國單位建筑面積能耗是發達國家的23倍以上,因此,建筑業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發展節能與綠色建筑,在建筑業中發展發展循環經濟對于有效節約資源使用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我國傳統的建筑觀念,認4、為建筑產品的生命周期是從建筑的設計、建造、使用、維護直到建筑的報廢,且認為這個過程是開環型的。這種開環型結構導致了資源和能源的大量浪費,并引起了外界生態環境的嚴重惡化。如果能在建筑領域引入一種新的理念,改變現行的節能觀念,將會極大地推動建筑業的發展。二、循環經濟的內涵及建筑業發展循環經濟的障礙循環經濟與傳統經濟活動的“資源消費產品廢物排放”的開放型物質流動模式相對應,它把經濟活動組織成一個“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反饋式流程,對所有物質都進行合理和持久的利用,最大限度地減少經濟活動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形成“資源消費產品再生資源”閉環型物質流動模式。循環經濟要求以“減量化、再利用、再循環”為社會經濟活5、動的行為準則,所有物質和能源在這個不斷進行的經濟循環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使經濟活動對自然生態環境的影響降低到盡可能小的程度的一種生態經濟和與環境和諧的經濟可持續發展模式。循環經濟是一項復雜的社會系統工程,它是在社會生產、流通、消費和產生廢棄物的各個環節循環利用資源,以提高資源的利用率。我國建筑節能的發展落后于發達國家,要實現我國建筑節能跨越式發展,緩解能源約束的壓力,應把循環經濟的理念引入建筑領域,以推動建筑節能的發展。但在目前在建筑行業中,發展循環經濟還存在一些障礙首先是經濟性問題,建筑業實施“減量化”,采用新型高強度材料,新材料價格高,造成費用超支,使用不經濟;同時,我國資源稅普遍較6、低,造成資源價格偏低,再生建材的價格高于原生建材。經濟性問題使循環經濟在建筑業難以推廣。其次是.觀念問題,認為發展循環經濟不符合我國國情。循環經濟是發達國家提出來的,他們已完成了基礎建設,而我國是發展中國家,建筑業為發展提供物質基礎,應首先考慮的是發展,而不是環保。這種認識把發展經濟和環境保護對立起來,其實循環經濟就是要在理論與實踐的層面解決兩者的矛盾,實現兩者的統一。最后是執行標準問題。建筑物體積龐大、組成構件多、使用時間長,安全間題意義重大,國家頒布了嚴格的標準,但是循環經濟在建筑業中缺乏具體的執行標準。建筑法和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規定等法規對建筑節約資源、建筑垃圾的減量化以及綜合利用做出了規7、定,但是這些規定都是原則性的,如何執行卻沒有涉及。三、建筑業發展循環經濟的具體措施解決上述提到的建筑業中資源的高消耗以及發展循環經濟的障礙等問題,需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培養循環經濟意識按目前的發展,建筑業的發展是不可持續的。要宣傳資源環境的代際公平,人類發展是一個連續過程,后代人擁有與當代人相同的發展權,當代人不應提前消耗后代人的資源,而應給后代人留下發展所需的資源。還要宣傳循環經濟在國外建筑業的應用。比利時用廢棄物建造“回收屋”,砌內墻的磚是用建筑工地回收的混凝土和破碎水泥塊合成的灰砂磚,屋頂的瓦片是由回收的塑料和紙制成的合成瓦,地窖墻壁的防潮隔層則是由回收的橡膠碎片合成,建筑“回收屋”8、所采用的回收垃圾達150種以上。通過廣泛宣傳,使大家認識到建筑業發展循環經濟的必要性,接受資源循環利用這種發展的新模式,培養循環經濟的意識。加強技術研究、開發和推廣,形成建筑業循環經濟技術支撐體系要研究和開發與建筑產業相關的減物質化技術、綠色規劃技術、最優化設計技術、資源和能源高利用率技術、廢棄物回收再利用技術、污染治理技術、污染物監測技術、環境工程技術、清潔生產與施工技術等,通過采用和推廣節能建筑、綠色建筑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降低能源和原材料消耗,實現投入少、產出高、污染低,盡可能把污染排放和環境損害消除在生產源頭和過程之中,以達到保護生存環境和節約資源的目標。健全運作體系建筑業發展循環9、經濟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它要求設計、施工、拆除等階段密切配合,才能達到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目的。設計階段,考慮到將來的維修和發行,實行大跨度,預留開放端口,采用可再生材料,并對方案進行整體優化,盡可能減少資源的使用。施工階段,采用新技術,優化施工方案,加強對施工人員的操作培訓,完善施工工藝,降低材料的消耗量,利用雨水或施工廢水拌料,節約水資源,回收利用施工中產生的碎磚塊、混凝土、沙漿等廢料,提高資源的利用率。拆除階段,采用人機混合拆除方式,盡量保持材料的完整,使其能夠被再利用,并在原址利用廢棄物加工粗骨料、再生混凝土等低等級建材。加強以機制和政策對企業的引導、支持力度充分利用建筑市場機制的激10、勵和約束功能,使建筑經濟活動當事人基于自身收益的最大化,按照循環經濟的要求采取理性的決策行為,調整自己的生產經營活動。根據現代建筑業的特點和發展趨勢,完善和實施積極的建筑業產業政策,鼓勵企業節約和合理利用、再利用資源,創造與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相融合的建筑產品,營造健康舒適的人居環境。循環經濟是我國建筑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當前我國建筑業發展循環經濟雖然存在很多障礙,但是國家正在依據循環經濟的原則制定法規和制度,為循環經濟的實施創造條件。隨著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進一步實施,節約型社會的創建,循環經濟必將在我國建筑業得到全面應用。1相玲.城市生態住宅的發展觀念與技術路線J.住宅科技,仇保興.發展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刻不容緩J.金融信息參考,2005(4).馮之浚.循環經濟導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王容光,等.可再生能源利用與建筑節能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4.于樂群,等.循環經濟的基礎理論和運行模式研究J.東北電力學院學報,2005(6). 4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