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業新老項目過渡政策(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43775
2022-07-11
4頁
18.50KB
1、(瑞眼看稅絕對原創)忽如一夜春風雨,千絲萬縷全弄清顧瑞鵬與你聊聊建筑企業新老項目過渡政策國家稅務總局自頒布財稅2016 (36號)文以來,全國上下掀起 了一股許久未見的學習的浪潮,學習型社會終于日漸雛形,照此下去, 我泱泱中華的“中國夢”豈有不圓之理。但看著這份文件,總是感覺特別凌亂,無從下手,甚至看了后文, 卻忘前語。在一個夜深人靜之夜,月黑風高之時,本人抽完一包中華 煙之后,終于看懂了其中的玄機,真正能感悟我大中華稅總局之人才 濟濟! ! !卜面就本文件附件二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有關事項的規定 中關于建筑企業新老項目過渡政策中所發現的一些規律和諸君分享, 個人意見,不當之處,不要譴責。但至2、少看文本,你就會清楚的掌握 建筑企業的凌亂的過渡政策,讓你一秒變格格。規律一:無論是否新老項目,只要采取“一般計稅”方法,其計 稅銷售額都是“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為銷售額”,而采用“簡易 征收”方法的其計稅銷售額都是“以取得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 扣除支付的分包款后的余額為銷售額”。呵呵,你記住了沒有?那么,這又是為什么呢?(說明:由于本 人沒有參與文件的制定工作,下面分析純屬個人意見,胡說八道)因為采用一般計稅方法的建筑企業是可以抵扣進項稅額的,那么 其支付給分包商的分包款將來會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并將之抵扌II 了 進項稅額,而采用“簡易征收”的建筑企業是不能抵扣發生的進項稅 額,因此,為了考慮3、稅負的均衡,則對簡易征收的企業采用了 “扣減 銷售額”法,先將其支付的分包款在其銷售額中扣除后在計算銷項稅 額,達到了與一般計稅相同的效果。但是,我想問一下,如果下游分 包商不是一般納稅人,所開具的分包款發票是增值稅普通發票,那施 工企業不就糧大了。規律二:凡是涉及異地跨縣(市)提供建筑服務的,都會涉及異地預繳,并且,無論采用一般計稅的企業還是采用簡易征收的企業異 地預繳的計稅依據是“取得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扣除支付的分包款 后的余額”那為什么采用一般計稅的企業異地預繳的計稅銷售額是“取得的 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扣除支付的分包款后的余額”,但在機構所在地 納稅申報時采用的計稅銷售額是“取得的全部4、價款和價外費用”,這 兩者有不一樣了呢?因為異地一般計稅企業在項目終了在機構所在地納稅中報時,最 終是以銷項稅額減去進項稅額來計算增值稅,但異地預繳吋尚不允許 抵扣其在預繳其發生的進項稅額,為了確保預繳稅款的真實性和準確 性,不加重企業納稅負擔,因為預繳的稅款也是最終稅款的一部分。 則預繳時采用了“減額征收法”的計稅原理,在確認預繳的計稅依據 是扌II除了 “支付的分包款”。這樣,項目終了納稅申報時用全部價款 和價外費用作為銷項稅額的計稅依據,并扣除分包商開具來的增值稅 發票中的進項稅額,不會出現重復計稅的問題。那么,同樣問題,如 果下游分包商不是一般納稅人,所開具的分包款發票是增值稅普通發 5、票呢?規律三:異地跨縣(市)提供建筑服務的施工企業,采用一般計 稅的預征率都是2%,而采用簡易征收(包括小規模納稅人)的異地征 收率為3%。從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有關事項的規定中可見,不管是采 用一般征收,還是簡易征收,只要是跨縣(市)提供建筑服務的施工 企業都要在服務發生地預繳。但預繳的比例確實不同的,并有很大的 “玄機”,細心的朋友會發現,采用一般計稅的叫“預征率”,采用簡 易征收的叫“征收率”(見文件第10頁),預征率為2%,征收率為 3%,那么這乂是為什么呢?大家都知道,建筑企業采用一般計稅的適 用稅率為口,而稅收中的很多跨期管理有一個慣例,大多是5年, 如果按照這個思路分析下來,11%的稅款用最多用五年來征收,平均 每年2%也是合適的。這跟我2015年講課中的預計是吻合的。而簡易 征收和小規模納稅人因為進項稅額不能抵扣,即使項目終了納稅申報 時,進項稅額也不能抵扣,因為采用3%的全比例預征,(這里不是一 次收全的意識,由于銷售額是慢慢形成的,仍然是階段征收的),那 么期末也不會出現兩地的稅差了。說明文件的潛臺詞就是簡易征收和 小規模納稅人異地提供服務的稅款就全部在勞務發生地繳納了。以上規律肯定正確,之后分析純屬個人意見,如有不同,歡迎溝 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