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形體規則性判定報告(范本)(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43874
2022-07-11
5頁
8.55MB
1、建筑形體規則性判定報告項目名稱:編制單位:(公章) 編 制 人:校 對 人:審 核 人:編制時間: 二0一六年八月三日一、項目概況項目名稱建設地點建設單位設計單位圖審單位建筑面積/建筑占地面積39061.43/11594.33 m2建筑主要功能創意設計中心及研發中心建筑分類二類設計使用年限50年建筑層數12F建筑高度53.2m結構類型框剪結構基礎形式樁基礎建筑抗震設防類別丙類抗震設防烈度6度設計地震分組第一組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0.05g建筑物場地類別II類抗震等級四級地面粗糙度B類基本風壓0.45 KN/m2基本雪壓0.45 KN/m2結構計算軟件及版本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 PKPMCAD工程部2、 PKPM(2010版本 )二、綠建評價標準要求1. 根據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 50378-2014的要求,應對建筑形體規則性進行判定,依據判定結果,賦予相應的評價得分。2.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 50378-2014條文原文如下:7.2.1 擇優選用建筑形體,評價總分值為9分。根據國家標準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 50011-2010規定的建筑形體規則性評分,建筑形體不規則,得3分;建筑形體規則,得9分。3. 評分表評價內容得分(滿分9分)建筑形體規則9不規則3特別不規則0嚴重不規則0三、建筑形體規則性的判定1. 主要依據結構計算書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 50011-2010超限高層建筑工程3、抗震設防專項審查技術要點2. 依據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 50011-2010第3.4.1、3.4.3條及條文解釋,建筑形體規則性的定義和參考指標如下:表3.4.3-1 平面不規則的主要類型不規則類型定義和參考指標扭轉不規則在規定的水平力作用下,樓層的最大彈性水平位移(或層間位移),大于該樓層兩端彈性水平位移(或層間位移)平均值的1.2倍凹凸不規則平面凹進的尺寸,大于相應投影方向總尺寸的30%樓板局部不連續樓板的尺寸和平面剛度急劇變化,例如,有效樓板寬度小于該層樓板典型寬度的50%,或開洞面積大于該層樓面面積的30%,或較大的樓層錯層表3.4.3-2 豎向不規則的主要類型不規則類型定義和參考指標4、側向剛度不規則該層的側向剛度小于相鄰上一層的70%,或小于其上相鄰三個樓層側向剛度平均值的80%;除頂層或出屋面小建筑外,局部收進的水平向尺寸大于相鄰下一層的25%豎向抗側力構件不連續豎向抗側力構件(柱、抗震墻、抗震支撐)的內力由水平轉換構件(梁、桁架等)向下傳遞樓層承載力突變抗側力結構的層間受剪承載力小于相鄰上一樓層的80% 表3.4.1 特別不規則的項目舉例序不規則類型簡要涵義1扭轉偏大裙房以上有較多樓層考慮偶然偏心的扭轉位移比大于1.42抗扭剛度弱扭轉周期比大于0.9,混合結構扭轉周期比大于0.853層剛度偏小本層側向剛度小于相鄰上層的50%4高位轉換框支墻體的轉換構件位置:7度超過5層5、,8度超過3層5厚板轉換79度設防的厚板轉換結構6塔樓偏置單塔或多塔合質心與大底盤的質心偏心距大于底盤相應邊長20%7復雜連接各部分層數、剛度、布置不同的錯層或連體兩端塔樓顯著不規則的結構8多重復雜同時具有轉換層、加強層、錯層、連體和多塔類型中2種以上3. 依據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 50011-2010第3.4.1條及條文解釋,建筑形體規則性分為:規則、不規則,特別不規則、嚴重不規則,判定標準如下:規則性判定標準規則類型判定標準規則指表3.4.3所列舉的不規則類型,均不存在。不規則指表3.4.3所列舉的不規則類型,存在二個(含)及以下。特別不規則指具有較明顯的抗震微弱部位,可能引起不良后果者,6、其參考界限可參見超限高層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專項審查技術要點,通常有三類:其一,同時具有表3.4.3所列六個主要不規則類型的三個或三個以上;其二,具有表3.4.1所列的一項不規則;其三,具有表3.4.3所列兩個方面的基本不規則且其中有一項接近表3.4.1的不規則指標。嚴重不規則指的是形體復雜,多項不規則指標超過建筑抗震設計規范第3.4.4條上限值或某一項大大超過規定值,具有現有技術和經濟條件不能克服的嚴重的抗震薄弱環節,可能導致地震破壞的嚴重后果者。4. 本項目建筑形體規則性判定表樓棟號簡要描述存在的不規則類型、個數判定結果9#扭轉不規則、凹凸不規則2項不規則四、結論綜上所述,本項目建筑形體規則性判定為不規則,評價得分為3分。
建筑施工
上傳時間:2024-10-30
12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