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學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研究(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43935
2022-07-11
5頁
26KB
1、建筑學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研究【摘要】建筑學研究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應是研究生教育教學工作 的重中,也是教學模式改革的目標。創新能力培養面臨著一系列問題,針 對這些問題提出顯性和隱性培養環節并重、注重科研課題的跨學科延伸的 措施和途徑,以期對建筑學研究牛培養問題上提供理論依據?!娟P鍵詞】建筑學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顯性和隱性培養環節;跨 學科延伸1建筑學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面臨的問題我國城市化進程不斷快速發展,高校建筑學專業人才在迎來機遇的同 時,也面臨著嚴峻挑戰。創新成為社會發展的根本推動力,建筑學學科創 新型人才成為推動行業進步的稀缺資源。為滿足社會發展的要求,建筑學 學科教育從業人員應積極探索2、創新教育途徑,培養冇良好的理論基礎和實 踐能力,具備較強科研能力的創新型人才。建筑學是藝術與技術相結合的 學科,不同于以思想和文化現象為研究對象的社會科學學科,建筑學研究 生需要綜合運用科學原理,針對建筑設計、建筑藝術、建筑技術等方面的 工程實踐提出新見解、解決新問題。因此,善于發現實踐中的科學問題, 并能運用豐富的專業知識、科學方法、創新途徑解決問題,最終形成創新 的理論與實踐成果,是培養建筑學創新型人才的冃標。創新型研究牛應該是具有寬闊深厚合理的專業知識結構、不斷提升的實踐創新能力、勇于探索的創新個性品質,三者要有機統一。其中,寬厚 合理的專業知識結構應該包括建筑工程類專業知識、人文社會科3、學知識、 自然科學知識、實踐知識及計算機輔助分析軟件等工具類相關知識。實踐 創新能力是在專業實踐的創新活動過程中,用具有創新意義的方式發現、 研究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創新個性品質是指具有對科學問題的高度敏感性 與洞察力、獨立思考能力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見圖1-1。圖1-1創新型建筑類研究牛素質結構1建筑類研究生應該注重科研項目和工程實踐對創新能力的培養,參與 科研實踐是建筑類研究生培養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具有高水平、綜合素 質的導師和任課教師是培養建筑類研究生創新能力的必要保障,但是目前 師資隊伍水平參差不齊。應該營造濃厚的學術氛圍,提供豐富的學術交流 機會,這對于創新型建筑類研究生的培養是至4、關重要的。然而出于經費等 制約,研究生很少能有機會參與國內外學術交流,學術氛圍相對封閉,學 生只是被動接受教師課堂灌輸知識,缺乏對社會現實的關注和對學術問題 的探尋,難以對相關學科知識融會貫通,對創新能力的培養非常不利。目 前高校對建筑類研究生考核形式還主耍集屮在課程考試、發表論文、學位 論文等幾方面,而對于研究牛心理綜合素質、實踐訓練技能、科研創新能 力等缺少評價機制。2建筑學研究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途徑2. 1創造三構成理論在對創造力的研究屮,哈佛大學的阿馬比爾(Amabile)教授提出的 創造三構成理論較有影響力。他認為,創造三構成理論包括專業知識(Expertise)、創造技能(Creat5、ivitySki 11s)和工作動機。在阿馬比爾 的創造三構成理論中,專業知識是創造者創造能力和創造性工作的基礎, 而創造技能是開展創造的重要保障和手段,在這個過程中工作動機起到了 巨大的推動和促進作用2。見圖2-1。圖2-1阿馬比爾的創造力三構成理論22.2顯性和隱性培養環節并重在研究牛顯性培養環節中,課程的設置對研究牛知識的積累非常重 要。研究生在所修課程中不僅獲得了專業知識,提高了專業技能,而且通 過選修不同的課程完善了自身的知識結構,為其創造能力打下了堅實的基 礎。同樣一門課程,授課教師不同、所選用的教材和參考資料不同,其教 學內容就會在課程內容的前沿性、教學深度等方面有明顯的差別。教6、學方 法不同也將會影響教學效果,恰當的教學方法能引導學牛思考,并激發學 生的學習興趣。從創造三構成屮的專業知識來看,創造能力的培養并非天賜,而是必 須與扎實的專業知識的傳授緊密結合。顯性培養環節與隱性培養因素對研 究生的創造力培養幾乎同等重要。導師不僅應該關注研究生是否完成了實 踐環節,還應該關注其有效性,以明確顯性培養環節和隱性培養因素的效 果。創新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內容,而創造能力培養更是建筑學研究生教 育的重要目標,創造三構成理論為建筑學研究生創造力教育研究提供了理 論支持。2.3注重科研課題的跨學科延伸將建筑設計和科研實踐引入教學過程中,是培養研究牛創造性的重要 手段。研究生可通過建筑7、設計和科研實踐獲得多方面的綜合訓練,并在實 踐中整合和補充新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提高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 的能力以及綜合研究和設計能力,從而由一名學生轉化為符合需要的高層 次、應用型、復合型人才。建筑類研究生需要理論與實踐結合,針對實踐中科學問題,激發創新 意識,研究新方法、新技藝,提升創新能力。產學研結合的協作式培養模 式無疑是非常適合建筑類研究生創新實踐的途徑。導師要順應社會發展需 求,在新形勢、新變化下不斷更新知識,提高自身的學術水平。另一方面, 導師要鼓勵學生敢于質疑、大膽創新,將傳授知識轉為啟發思維、激發創 新潛能。在確定研究方向時,導師應鼓勵學生擴大閱讀范圍,拓寬專業知識面, 8、培養對學術問題的研究興趣,關注社會現實和學科的發展趨勢,在專業知 識的學科交叉點容易產生創新點,應重點關注。課題應具備研究意義和可 行性,同時要重視課題研究的技術路線的確立,從研究方法上對課題的順 利完成提供保障。建筑學研究生應熟悉建筑設計、建筑藝術、建筑歷史和 建筑技術等研究方向,面對新現實和新課題,能做到專業知識的熟練運用, 目光獨具,及時在紛繁復雜的現象中發現要解決的問題,并能夠總結凝練 成學術課題,通過調查研究和運用科學方法使之解決。3結語建筑學研究生應兼具理論研究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具有一定的獨立 開展科研課題研究的學習者。在有限的培養時間屮,教師應及早根據學生 的專業背景和研究特長9、確定科研課題的研究方向,傳授一整套研究方法, 向學生提出閱讀資料和提高研究技能的要求,督促研究生按時完成課題研 究。在這個過程中,應通過各種渠道,提高建筑學研究牛的獨立思考能力 和創造性的發揮,培養研究生的過程,就是對提高其創新能力的過程。這 中間導師發揮著主導性作用,師生應該是一種科研伙伴關系,相互信賴, 相互啟發,共同合作,以便順利完成建筑學研究生的培養工作。參考文獻:1 丁金華“五位一體”建筑類研究生創新型人才培養途徑研究J.四川建筑,2015, (2):54-562 楊青娟等.基于創造力構成的建筑學研究生教育研究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9):108-1123 黃明光等.中美研究生教育異同點比較初探J經濟與社會 發展,2015, (3): 170-1724 崔玳等.建筑學碩士學位研究生教育面臨的問題與對策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 (6):97-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