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行業特殊作業的危害辨識及風險控制(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44144
2022-07-11
3頁
14KB
1、建筑行業特殊作業的危害辨識及風險控制建筑行業是一個高風險行業,臨時性強,作業條件變動大,現場環境復雜,很多作業活動在危險性高、條件特殊的區域進行,如受限空間作業和動用明火作業。受限空間作業是指在相對密閉的、通風不良的有限空間內,有可能引發窒息、中毒、爆炸、火災的作業,如容器內作業、地下通廊作業。由于施工的需要,焊接、切割、燒瀝青等動用明火作業常常在易燃、易爆等危險場所進行。應加強對這些特殊作業的風險管理。1作業前的危害辨識和風險控制策劃根據建筑行業工程項目的獨特性、變動性的特點,要針對每個工程項目和施工工地的實際情況進行危害辨識,保持危害辨識的動態性和具體化。作業前,必須充分辨識受限空間作業和2、動用明火作業中,物的不安全狀態、人的不安全行為、作業環境的缺陷和安全健康管理幾方面存在的危害和可能造成的風險。例如:在物的不安全狀態方面,受限空間內含氧量低于19%,有毒、有害氣體濃度超標,易燃、易爆氣體的狀態超過其燃燒、爆炸臨界值,焊接、切割工具的性能有缺陷;在人的不安全行為方面,操作人員不了解受限空間內可能存在的有毒、有害液體與氣體介質的理化性能、毒性、易燃性、爆炸性及相應的防護措施,作業前未進行含氧量分析;在作業環境方面,動用明火作業涉及到的區域內有可燃物而無防護;在安全健康管理方面,受限空間內個體作業而無人監護、無必要的通訊工具,作業程序有錯誤,有易燃、易爆氣體時未用N2等惰性氣體進行3、置換、通風等。在充分辨識所有的危害及其可能造成的事故如窒息、中毒、爆炸、火災等之后,要進行風險評價,找出不可承受的風險,制定控制計劃并予以實施。控制計劃包括運行控制和管理方案兩個方面。需要增加硬件措施或進行整改的問題,制定具體的目標和管理方案,落實資金、人員、技術措施和有關責任,按預定的時間完成,以確保工作系統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對于經常性或周期性的問題,不需要增加硬件措施,但要規范有關過程和操作要求的,要制定或修訂工作程序或作業指導書,并嚴格執行。2主要控制措施2.1建立嚴格的工作程序作業前,要了解受限空間內可能存在的有毒、有害液體與氣體介質的理化性能、毒性、易燃性、爆炸性及焊接、切割工具的性4、能,進行含氧量分析和可能存在的有毒、有害氣體含量的分析。氧含量必須在19%21%范圍內,有毒、有害氣體濃度必須低于有關標準的規定,易燃、易爆氣體必須低于其燃燒、爆炸臨界值。當受限空間存在有毒、有害液體、氣體或含氧量不足時,要事先進行通風置換;有易燃、易爆氣體時必須先用N2等惰性氣體進行置換,再進行通風。存在有毒、有害液體時,應先排出液體物質,再用高壓水大量沖洗。實行作業人員輪換工作制度,適當縮短作業時間。在動用明火作業中,要事先確定安全防火間距,建立作業許可制證度。2.2建立許可證制度進行受限空間作業和危險區域動用明火作業前,應向相關主管部門申請。相關人員應對將要作業的場所進行檢查,進行氣體含5、量或濃度的監測,確認采取的預防措施的有效性,緊急情況處理設施和器材如:消防車、滅火器、防毒面具、氧氣呼吸器等的配備情況。認可后方可發放作業許可證。許可證注明適用的場地和操作類型,對每一個新地點均需取得新的許可證。2.3加強人員培訓建筑行業屬勞動密集型產業,由于人的不安全行為和控制風險能力不足構成諸多風險。由于受限空間作業和動用明火作業的危險性和特殊性,要求人員具備足夠的安全意識和安全技能。所以,對從事這些作業活動的人員,除了常規的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訓外,還需要針對危害辨識的結果進行專門培訓,如進入危險區域的許可條件、危險區域的危害、控制方法、進入的程序及緊急狀態下的營救程序。2.4加強監護加強作6、業前、作業過程中、作業后的監護及有關設施的監護:作業前無焊、割工操作證明和作業許可證不準施工;無專門監護人員和預防設施不準施工;操作人員不了解作業環境和使用設備是否安全不準施工,曾盛裝可燃、易爆氣體及液體的各種容器、管道、倉間、罐柜等未經清洗和測爆不準施工,作業人員未作個體防護不準施工。作業過程中要設專人監護,隨時對作業點和作業區域的氣體濃度或含量進行監測,發現異常及時停止作業;對違章作業要及時制止,配備必要的通訊工具,隨時與作業人員取得聯系,作業人員定期輪換。作業后,要對作業點和相關現場進行檢查,確認無殘留物品、火種和火災隱患后方可離開。消防器材、CO監測儀等設施要放置在明顯和便于取用的地方,要有專人管理,負責檢查、修理、保養、更換、添置,保證其完好和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