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衛生陶瓷釉缺陷的解決方法(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44421
2022-07-11
3頁
53.18KB
1、建筑衛生陶瓷釉缺陷的解決方法建筑衛生陶瓷制品與人們生活密切相關,是裝飾生活空間和維系人類健康生存的必需品,在美化和凈化城鄉生活環境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否采用或者使用什么樣的建陶和衛生潔具產品,也往往成為衡量現代化生活質量高低的標準。常言道:“貨賣一張皮”。建筑衛生陶瓷制品的釉面質量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近年來,建陶瓷磚發展的方向呈現大規格化趨勢;衛生陶瓷潔具則是造型愈加豐富,釉料色彩更為斑斕奪目。因此在陶瓷生產中,產品的釉缺陷現象及解決技術問題亦越發受到重視。陶瓷釉實際上是一種附著在瓷胎的玻璃物質,在燒成熔融階段及后期階段經常發生一系列的釉缺陷,從而影響到制品的質量。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經濟2、效益。由于產品的釉缺陷在不合格產品中占據大的比重,目前陶瓷發達國家很重視解決陶瓷釉缺陷問題。從工藝技術意義上講,改善釉面的功能必須做到無缺陷,找到產生缺陷的起因,并從本質上給以克服。因此科技人員必須搞清釉本身缺陷和釉燒成的缺陷,然后再找出解決辦法。釉的缺陷是否影響產品的外觀和品質價值,均應根據其外觀顯露結果與嚴重的程度加以判斷。該及時鑒別出釉缺陷的特征進行補救或改進,避免再次發生。釉缺陷的種類較多,其中有釉裂,剝釉,釉泡,釉痕與針孔,斑點,滾釉,薄釉等,都是期待解決的生產技術問題。想在此做一些探討:1、釉裂:亦稱釉龜裂。屬于釉內細微裂紋網絡的缺陷形式。此類裂紋極易從釉坯界面擴展到釉表面。釉龜裂3、通常集中與釉厚部位,某些裂紋因太細不宜發覺。在建筑衛生陶瓷產品中,龜裂嚴重損害制品外觀,降低產品的性能,尤其易造成產品的后期吸濕膨脹,導致釉面起翹。釉龜裂不論前期或后期均因釉料應力過大引起,由于釉與坯的收縮相互不適應,釉承受的壓力大于張力所致。解決的方法是將釉調成輕微的壓應力。前期龜裂是開窯后即發生龜裂現象。后期開裂亦稱二次龜裂。屬于坯吸濕膨脹引起的龜裂缺陷。如果在配料中加入少量的滑石,白云石或鍛燒菱鎂礦約2%左右可降低吸濕膨脹,也不會影響氣孔率。滑石有助以某些微量石英轉化成方石英,方石英的存在會增加坯體的熱膨脹系數,從而增加釉的受壓程度,因此能提高產品的抗龜裂性。2、剝釉:當釉與坯體處在適當4、的壓應力條件下時,呈現為機械穩定狀態。釉的壓力是燒成冷卻時坯體的收縮大于釉的收縮形成的。若坯體的收縮超過釉太多時,而且坯體本身不能經受該壓力,即會發生剝釉缺陷。我們日常看到許多低檔的瓷磚產品包括偽劣產品,釉面掉塊即屬于剝釉缺陷。剝釉常出現于邊緣或有明顯的彎曲面部位。釉從坯面脫落或剝落,通常是沿著中間層進行。或者開裂的邊緣重疊進入臨近的釉中。當釉產生的壓力大于其下面的坯體的強度時就會產生剝釉的缺陷。不過,強度很大的瓷坯如玻化瓷坯較少出現剝釉趨向。因此適時提高燒成溫度,促進多孔坯基體形成較大的玻璃結合層,就會大大減少剝釉缺陷,提高產品的實物質量。近年來建陶產品與衛生陶瓷制品已經實現質地瓷質化,加之5、熔塊釉的推廣,釉剝落現象已大量減少。不過,現在有許多企業,即使坯釉燒成后的性能與物理特性均符合標準,仍然有可能發生剝釉現象。分析其原因在于坯系統的設計欠合理,而不是釉本身的缺陷。有時原料中的可溶性鹽類在干燥時朝邊沿與明顯彎曲的黏土坯面析出,在坯面形成一層薄膜,在施釉時它會影響釉料的粘附并引起剝釉。如果能在坯料內加入少量易反應的鋇鹽,即可減少坯體內可熔鹽的含量,減少剝釉缺陷。此外,車間內空氣中的灰塵如沉積于素坯表面的話,也會導致坯釉結合不良,出現剝釉現象。在對衛生陶瓷坯體修坯時如果用海綿修坯的水不常加更換時,也會造成剝釉。原因是海綿修坯水中的細顆粒黏土易形成粘附層,該粘附層將影響坯釉之間的結合。6、提高釉料抗剝落性的方法有:1增加釉的熱膨脹性;2降低釉的高溫軟化點;3減少坯體的熱膨脹率;4將可溶性鋇化合物引入坯料內,減小可溶性鹽的副作用。引入量在0。05%-0。50%之間5注意廠房的工藝衛生條件,要求無塵化生產環境;6經常更換修坯水;7盡量提高燒成溫度,使瓷坯形成較多的玻化物質。3、釉泡:陶瓷的玻璃釉和熔塊原料在燒成玻化過程中產生出大量的氣體,其中一部分被熔解,一部分則以不同尺寸大氣泡存在,形成釉泡缺陷。在建陶與衛生瓷釉料中幾乎都含有不同程度的氣泡。但這些氣泡有的數量少且尺寸很小,有的則數量多且直徑大于釉的厚度。在同一種釉內,通常垂直面的釉層所含氣泡數量與尺寸要小于水平面燒成的釉層。不同7、直徑的釉泡其直徑和外觀類型如下:外觀 氣泡直徑 微米特大氣泡型釉泡 400微米-800微米桔皮狀釉泡 200微米-400微米蛋殼狀釉泡 100微米-200微米明顯型釉泡 80微米 -100微米用放大鏡可見氣泡 60微米 -80微米放大鏡幾乎見不到氣泡 40微米 60微米許多輕微的氣泡并不完全影響到釉面的質量,尚在容許范圍。不過按照國際陶瓷產品質量的要求,屬于明顯型的釉面氣泡及針孔者均在貿易限制范圍內。形成釉泡的氣體來源有以下幾項,必須在工藝生產中予以注意。玻璃熔塊內的水分。在玻璃熔塊的結構內,小范圍的水分子常以溫度不同包裹在類似石英或磷石英的四氧化硅SiO4的四面體內。某些熔塊在重新加熱時由于8、水蒸氣的分離而出現膨脹現象,導致釉泡的產生。在上釉生產操作時使用大量的濕潤劑與太用力的機械攪釉動作,會導致氣泡埋入釉內。某些未經煅燒的釉料顆粒之間存在的空氣,如無鉛釉料亦常殘留氣體,燒后形成釉泡。碳酸鹽,氟化物,黏土與有機物等,在燒成時對于已經分解或已經存在的氣體和空氣具有固定作用,使其成為氣泡的來源。在燒成中由于過度加熱或元素變價引起某些組成原料的分解,也會造成氣泡。如氧化鐵在晶形轉變時將產生氣泡,形成釉泡缺陷。在燒成方面,進行低溫快燒時,結晶水容易迅速陷入已封閉的釉層內形成釉泡。比如某些結晶水的水蒸氣直到900度時才被釋放干凈,而此前有些釉已經開始軟化,排除不凈的水分即形成釉泡缺陷。此外,9、產品的釉層厚度,釉料的表面張力,釉熔融后的高溫黏度及釉料的總體選配等,都會對釉泡的形成產生影響。4、釉疤與針孔:釉的凹痕與針孔是釉泡破裂后形成的痕跡。針孔指最大直徑小于2毫米的小孔眼。凹痕亦稱釉疤,是由于大氣泡破裂后釉液的流動變慢已無法填充造成。產品在生燒及過燒時都會造成釉的凹痕。當釉面被針孔和釉疤完全破壞時,形成如蛋殼或桔皮類的外觀。解決的方法是增加或減少釉的黏度。具體的措施是:檢查與控制好熔塊的質量,注意熔塊料內是否存在未完全熔融的成分,如釉料內是否有粗顆粒原料,還是由于熔塊熔融溫度太低使熔塊夾生引起。如果釉料熔融過早很容易形成阻擋層使氣體無法排出,形成釉疤與針孔缺陷。5、斑點:陶瓷產品中10、的異色斑點比較普遍,大多數斑點呈現黑色。透明釉中的白色斑點也是缺陷。如出現在乳濁釉內倒也無大妨礙。但在釉最厚處及釉過燒時出現的斑點卻很明顯。建陶產品出現斑點的原因,主要是形成斑點的原料,在熔塊或釉內出現不熔性。尤其是鐵等物質最容易形成黑色斑點缺陷。克服的方法是采用高強高磁除鐵設備,多次進行除鐵操作。特別是黏土原料,含鐵礦物成分很高,但如通過釉漿除鐵法即可將絕大部分的鐵除掉。不過還須防止釉漿在使用過程的再次鐵污染。特別注意來自球磨粉碎與釉料貯存過程的雜質污染。除了鐵之外,鋁質金屬作釉料加工器具時,磨損下來的顆粒屬非磁性而難以驅去除,也會形成斑點缺陷。乳濁釉中的白斑是由乳濁劑分散不均勻造成,透明釉11、中的各類白斑是由于石灰球顆粒造成的。在燒成時各種粉塵顆粒很可能通過循環風機或其他途徑傳播至輥道窯內的坯體上,形成斑點。因此搞好與維護好廠區的工藝衛生極為重要。6、滾釉:建陶制品發生滾釉時,局部缺釉,使產品釉的完整性受到損害。滾釉存在有兩個主要原因,一是技術問題;二是制瓷工藝問題。滾釉是由于熔融的釉對坯體缺乏柔潤性或者粘性而造成的。如果坯體表面引起坯釉結合不好,即會發生滾釉現象。在日常生產中如果坯體表面被灰塵,油污或鹽類物質粘附,燒成后均會出現滾釉現象。因配料與加工原因形成滾釉的機理如下:釉料配方中如果含有高比例低可塑性的黏土,或者由于磨釉過細產生大量細顆粒時,就會在干燥過程或釉燒初期形成釉面的開裂,導致后期滾釉產生;釉料在貯存時氧化鋅在顆粒表面形成水化層,顆粒因此直徑變大,當顆粒在連續脫水時因收縮過大導致裂縫產生。裂縫已表明坯釉的結合性遭到破壞,進行燒成時裂縫連續擴展而形成滾釉;如果施釉的釉層過厚亦會形成釉裂和滾釉;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4-10-31
12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