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建筑發展(修改)(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44482
2022-07-11
2頁
17.01KB
1、國外綠色建筑發展(綠色建筑的發展簡述)發展概況:(發達國家的綠色建筑是從建筑節能起步的。上世紀七十年代的sh.1石油危機,是使發達國家經濟遭受重創的根源.各發達國家開始意識到節約能源的重要意義,并不約而同地推出各種強制性地節能措施,太陽能、地熱、風能、節能圍護結構等新技術應運而生。)1. 上世紀六十年代,美籍意大利建筑師保羅索勒瑞(Paola Soleri)把生態學和建筑學兩詞合并,提出了著名的生態建筑(綠色建筑)的新理念。2. 1963年V奧戈亞在設計結合氣候 建筑地方主義的生物氣候研究中,提出建筑設計與地域、氣候相協調的設計理論。3. 1969年美國風景建筑師麥克哈格在其著作設計結合自然標2、志著生態建筑理論的正式確立。4. 20世紀70年代,石油危機使得太陽能、地熱、風能等各種建筑節能技術應運而生,節能建筑成為建筑發展的先導。5. 1980年,世界自然保護組織首次提出“可持續發展”的口號,同時節能建筑體系逐漸完善,并在德、英、法、 加拿大等發達國家廣泛應用。6. 1990年世界首個綠色建筑標準在英國發布7. 90年代之后,綠色建筑理論研究開始走入正規。1991年布蘭達威爾和羅伯特威爾合著的綠色建筑:為可持續發展而設計提出了綜合考慮能源、氣候、材料、住戶、區域環境的整體的設計觀。阿莫里B洛溫斯在文章東西方的融合:為可持續發展建筑而進行的整體設計中指出: “綠色建筑不僅僅關注的是物質3、上的創造,而且還包括經濟、文化交流和精神等方面。8. 1992年巴西的里約熱內盧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的召開,使可持續發展這一重要思想在世界范圍達成共識。綠色建筑漸成體系,并在不少國家實踐推廣,成為世界建筑發展的方向。 30多年來,綠色建筑的由理念到實踐,在發達國家逐步完善,形成了較成體系的設計方法、評估方法,各種新技術、新材料層出不窮,在住區建設與生態環境協調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國內綠色建筑發展國內的綠色建筑這一概念從上世紀九十年代起引入了中國,為了推進、規范綠色建筑的發展,相關部門陸續出臺了一系列相關的辦法和規范文件。 1.1992年巴西里約熱內盧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以來,中國政府相4、續頒布了若干相關綱要、導則和法規,大力推動綠色建筑的發展. 2.2004年建設部 “全國綠色建筑創新獎”的啟動標志著我國的綠色建筑發展進入了全面發展階段。 3.2005年召開的首屆國際智能與綠色建筑技術研討會暨技術與產品展覽會,同年發布了建設部關于推進節能省地型建筑發展的指導意見。 4.2006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正式頒布了綠色建筑評價標準。標準的實施,貫徹落實完善資源節約標準要求、總結近年來我國在綠色建筑方面的實踐經驗和研究成果、借鑒國際先進經驗而制定的第一部綠色建筑綜合評價標準。 5. 2007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又出臺了綠色建筑評價技術細則(試行)和綠色建筑評價標識管理辦法,逐步完善適合中國國情的綠色建筑評價體系。 6.2008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組織推動綠色建筑評價標識和綠色建筑示范工程建設等一系列措施。 7.2009年,我國政府發布了關于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決議,提出要立足國情發展綠色經濟、低碳經濟。同年,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環境測控優化研究中心成立,協助地方政府和業主方申請綠色建筑標識。 8.2010年頒布了建筑工程綠色施工評價標準為國家標準。【參考文獻】1.王若竹,錢永梅. 吉林建筑工程學院學報, 長春: 吉林建筑工程學院土木工程學院 2.劉浩.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 廣州: 廣州市城市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