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外圍護結構防水措施初探(3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44517
2022-07-11
3頁
39.91KB
1、建筑外圍護結構防水措施初探摘要:本文主要探討了建筑外圍護系統的現狀與問題,以及建筑外圍護系統的防水措施,以供與大家交流學習。 關鍵詞:建筑,外圍護結構,防水,措施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d the building periphery of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 problems of the system, as well a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ystem outside waterproof measure for communicate learning.Keywords: b2、uilding, the outer structure, waterproof, measures中圖分類號:TU31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引言我國建筑普遍存在著嚴重的滲漏現象,雖然已經采取了許多治理措施,但是由于防水材料、防水設計、施工技術、管理水平中的諸多問題,屋面和墻面滲漏至今得不到根治,嚴重影響著人民的生活和經濟建設的順利進行。圍護結構是一棟建筑物構成的主體,而外圍護結構包括了外墻、外門窗、屋面和地面四個部分,其作用是使室內受到遮護,以不受室外氣候變化的影響。如果建筑外圍護因為水的侵入而造成損壞,將對整個建筑的使用產生災難性影響。建筑外圍護的意義更多表現為包覆“骨肉”的“皮”3、而非偽裝的“外衣”,建筑的外圍護系統在滿足功能需要的同時也要體現建筑的本質功能空間和支撐結構等。2、建筑外圍護系統的現狀與問題建筑圍護結構是一棟建筑物構成的主體,而外圍護結構包括了外墻、外門窗、屋面和地面四個部分,其作用是使室內受到遮護,以不受室外氣候變化的影響。如果建筑外圍護因為水的侵入而造成損壞,將對整個建筑的使用產生災難性影響。建筑外圍護墻體能耗較大,占建筑全部耗能的25%左右,同時高層建筑的造型及其體形系數對耗能也有很大的影響。在對建筑的造型和環境進行推敲時,國外事務所往往利用計算機模擬并計算風、聲、光、熱等物理環境及指標,從而確定建筑的造型、外觀和材料等。但是,從國內建筑節能的設計水4、平來看,大多數設計單位所掌握的用以優化建筑圍護結構的建筑能耗模擬軟件,都不能反映氣象參數沿高度變化的規律和表面熱交換能力的差別,無法準確計算建筑的能量消耗;同時,中國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和評價體系尚不完善,各地環境和氣候數據并不完備,給深入設計與模擬計算帶來很大的難度和不精確性,需要相關技術人員和機構共同努力,予以提高和完善。3、建筑外圍護系統的防水措施3、1綜合措施強化建筑外圍護工程防水設計,提高防水設計水平,即強調把防水設計作為總體設計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一項建筑外圍護工程防水方案,在考慮材料選擇、做法等的同時,還要綜合考慮外部環境,做到因地制宜、綜合防治。進一步提高結構自防水技術水平,做到5、依靠混凝上結構自防水解決建筑外圍護工程的防水問題。為此,我們應該對建筑外圍護結構自防水的設計、材料、施工工藝等方面進行深入研究,把結構自防水作為發展方向之一。完善建筑外圍護工程防水方法,確保防水工程施工質量,使防水施工規范化,以滿足各類建筑外圍護工程的需要。3、2屋面防水新措施(1)平屋頂天溝旁路溢流系統的設置。在女兒墻內檐天溝排水方式中,屋面可以根據房屋的跨度和外形需要,做成單坡、雙坡或四坡排水形式,同時相應的在單面、雙面或四面設置排水天溝。雨水從屋面排至天溝,順天溝內坡度把雨水匯集到各雨水口,再經排水立管排向地面散水或明溝或集水井或城市排水系統中。為防止天溝盡端流水蓖子被堵塞而導致的天溝積6、水現象,應在屋面的女兒墻、山墻上的天溝上方設置溢流口,溢流口必須高出溝底100200mm(高度視容許的積水深度而定),同時溢流口還必須用溢流管與排水立管相連,形成旁路雨水溢流系統。這樣一來,即使天溝出現積水現象,屋面高過溢水口的積水會由溢水口排走,經溢流管流至雨水斗,再沿排水立管排走,使屋面免受水淹的災害。(2)坡屋面檐溝溢流口的設置。近年來許多新建的工程,為了滿足某種建筑功能需求或是為了營造某種文化氛圍,其屋面大多采用坡屋面。坡屋面的排水方式一般有兩種:外檐自由落水形式及外檐溝排水形式。外檐自由落水形式是坡屋面伸出外墻,使屋面的雨水經外檐自由落下至地面。這種做法構造簡單,又經濟實惠,但落水時7、,雨水將會濺濕鞋腳,有風時雨水還可能沖刷墻面。一般適用于低層及雨水較少的地區。更新采光板連接方式,對安裝節點制定了詳細的安裝步驟,另外取消采光帶附加邊用普通鉚釘的做法,引用新型的防水鉚釘,以進行更好的防水。將屋面板搭接方式進行技術革新,采用在搭接處增設搭接墊板做法,避開了板連接在檁條上打釘,增加搭接處的強度,更好的預防滲漏。3、3墻體防水新措施(1)挑窗的防水措施。首先,為防止懸挑結構構件根部容易產生的眾多微裂紋,將上下窗臺板及上下窗臺板四周(即窗洞四周)100mm范圍內的實體,均采用密實混凝土材料進行澆筑,以增加構件的密實性;其次,在上下窗臺板澆筑密實混凝土時,事先預留出上下框槽的位置,使防8、水效果不再受到砂漿開裂的困擾,以確保防水效果。(2)門窗的密封處理。在進行門窗安裝前,確保門窗洞口邊與門窗框邊的間隙在20-25mm后,方可正式安裝門窗。門窗框固定好經驗收合格后可打發泡劑,發泡劑要求在門(窗)與墻之間填嵌到窗框外口留進15-20mm。打發泡劑應從下向上連續進行,必須密實,絕不能有透光現象出現。發泡劑驗收到位后用防水砂漿對窗框周邊進行塞縫,塞縫前先刷一道水泥防水膠漿以利于砂漿粘結,塞縫要壓實、飽滿。(3)砌體結構墻體的施工。當外墻為砌體結構時,要按規程要求分段施工,一般層高的磚墻分2次砌筑,間隔時間12d,墻體頂磚1周后再砌筑,以使使墻體的砂漿充分收縮。頂磚要按要求進行施工,必9、須充分頂緊,勾縫密實。在外墻的找平、抹灰過程中,抹灰結厚度大于設計要求時,必須分層抹灰,并且在抹灰層加滿金屬網。抹灰層厚度超過設計要求太多的,需另做特殊處理以保證抹灰質量。抹完灰后要及時淋水養護,以使砂漿不會因干縮變形、溫度應力作用引起起殼、開裂。(4)墻身孔洞處理。對于外墻為混凝土剪力墻的孔洞,抹完前一定要按防水要求進行封堵,不能隨便處理。封堵時要將孔洞的兩端鑿成錐形,深度不小于50mm,清理干凈后,用膨脹水泥砂漿堵實。4、結束語在提倡節能、環保、綠色的思想指導下,建筑防水己經不能再停留在只是為了解決自身的防水效果的水平上,而應將建筑防水與建筑節能密切結合,即在滿足防水的功能外,同時還兼有保溫、隔熱等多項功能,使建筑防水能夠帶動建筑其它功能的實現。同時,建筑防水技術還應該從提高人們生活質量,美化人們生活環境的高度出發,來加以研究,才會有更廣闊的發展前景。參考文獻1、葉琳昌,曲慧。高層建筑屋面構造組合與分析J,施工技術,2004年03期2、鄭卓鋒。建筑外圍護結構防水方法探討J,工會博覽:理論研究,2011年第6期3、張濤。建筑外圍護結構防水新措施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5注:文章內所有公式及圖表請用PDF形式查看。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4-07-29
22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