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設備自動化系統教學大綱(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44706
2022-07-11
3頁
52.50KB
1、 建筑設備自動化系統課程教學大綱課程代碼:07010046 課程名稱:建筑電氣施工技術課程類別:職業技術課 適用專業:建筑設備工程技術總課時數:30 執筆人:李睿編寫日期:2012年2月 審核人:李睿一、課程說明(一)編制依據與適用專業此教學大綱是依據建筑設備工程系建筑設備工程技術專業教學計劃編制的。本教學大綱適用于三年制高等職業學院建筑設備工程技術專業,教學對象是高職高專院校三年制二年級的建筑設備工程技術教學,課時范圍30學時。 (二)課程性質及任務本課程是高等學校專科非電類專業的一門職業技術課程,近幾年來,智能樓宇技術作為智能建筑的系統集成之一,在我國乃至世界都在快速的發展。本課程的作用和2、任務是:使學生通過本課程的學習,獲得有關樓宇智能化技術的必要的和較寬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理論知識的掌握以“必需,夠用”為原則,并強調實踐、強化基礎、突出重點。(三)本課程同其他課程的關系本課程的先行課為電工電子技術、建筑電氣和建筑與電氣識圖,要求學生掌握有關電的基本知識。 (四)教學內容的設置,由于本課程為職業技術課,內容為智能建筑的概念、現場控制器及末端設備的原理和應用,智能樓宇工程的設計、編程、組態,消防技術,安全防范技術,智能小區,智能建筑信息集成系統等。(五)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的采用根據本課程的性質與特點,教學方法應采用啟發式、討論式、實操式等方法教學,重視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充3、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要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要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設備組織教學,以加強學生直觀、形象的認識及實踐動手能力。(六)教材的選用樓宇智能化技術, 牛云陞主編,天津大學出版社,2008年8月第一版二、教學時數及分配表單元單元名稱課時學時分配理論習題實踐機動1建筑設備自動化系統工程認知22建筑設備自動化系統的主要硬件設備423給排水系統的控制44空調系統的控制45冷熱源系統的控制426其它建筑設備的控制27BAS系統集成29復習210機動合計30264三、教學內容與要求單元1建筑設備自動化系統工程認知1. 了解智能建筑的定義、組成和要素2. 了解智能建筑環境34、. 掌握建筑設備監控系統的定義、組成、功能和適用范圍4. 了解建筑設備自動化系統的工程實施流程單元2 建筑設備自動化系統的主要硬件設備 1. 掌握自動控制系統、計算機控制系統的基本知識2. 掌握DDC控制器的作用、分類,掌握并理解I/O通道等接口的外在特性,了解當前市場的主流產品,理解四種基本的控制規律3. 了解BAS中主要傳感器的工作原理,掌握其作用、信號特點和安裝方法,掌握傳感器與DDC之間的接線方法,理解傳感器的選型依據4. 掌握執行器的功能作用,了解其工作原理,理解電動調節閥的流量特性和口徑選擇,理解電磁閥、兩位旋轉閥、電動調節風門的應用知識單元3 給排水系統的控制 1. 了解給排水系5、統構成2. 掌握給排水系統監控設計3. 掌握室內熱水供應系統的監控設計單元4 空調系統的控制 1. 了解暖通空調系統工藝流程的基本知識。2. 理解半集中空氣調節系統的控制原理,掌握相應的監控點位設計和監控原理圖的繪制。3. 理解集中式空調系統的控制原理,掌握相應的監控點位設計和監控原理圖的繪制。單元5 冷熱源系統的控制 1. 了解冷凍站的工藝流程。2. 理解冷凍站的控制原理,掌握冷凍站監控原理圖設計3. 理解BAS對水泵、風機等機電設備的控制原理,會設計二次回路圖。4. 理解冷水機組群控實現的策略和方法5. 理解空調冷凍水循環系統的控制原理,掌握監控原理圖設計6. 理解空調冷卻水循環系統的控制6、原理,掌握監控原理圖設計7. 理解熱源設備及熱交換系統的控制原理,掌握監控原理圖設計單元6 其它建筑設備的控制 1. 了解智能建筑供配電系統控制原理。2. 熟悉供配電、照明、電梯監控系統主要功能3. 掌握供配電、照明、電梯監控系統的工作原理4. 理解冷水機組群控實現的策略和方法單元7 BAS系統集成1. 了解智能建筑的系統集成。2. 熟悉建筑設備自動化系統集成設計3. 掌握建筑智能化子系統的集成模式4. 系統集成下的通信標準四、考試、考核方式該課程采用考查方式,采取開卷考試方法進行考核。成績組成:平時成績40%,測驗考試60%。五、教學參考書1 余志強 智能建筑環境設備自動化 第一版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2年2 牛云陞 樓宇智能化技術第1版天津大學出版社2008六、補說明建筑設備自動化課程作為一門職業技術課,課程的性質應是學生通過本課程的學習,獲得必要的和較寬的自動化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并能用此“三基”解決本專業的實際問題。教學應該重理論、重實踐、重視新技術與現代分析手段的應用;為學生學習后續從事工程技術工作和終身學習打下基礎,并具有可持續發展的能力;以培養適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具有一定建筑設備自動化技能素質的綜合性創新性工程技術人才。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