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發臣:道法“游閑”讓建筑更接近自然(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44728
2022-07-11
2頁
16.50KB
1、李發臣:道法“游閑”讓 建筑更接近自然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老鄭州”,對中原人的生活,我有著深刻的體會與了解。我們建造的不單單是一個適宜人們居住的地方,更是要倡導一種“游閑”生活方式:一種與大自然完全融合的居住,一種暗合了國際上的慢生活標準的生活方式。這種生活可以讓東奔西突的都市人放緩腳步,暢享“慢生活”,讓厭倦交通擁堵、渴望逃出圍城的現代人回歸自然,呼吸新鮮氧氣,讓江南風情花香滿徑,讓詩意棲居香飄中原。“天人合一”是中國古典哲學的根本觀念之一,是中國人最基本的思維方式,具體表現在自然與人的關系上。“天人合一”的觀點認為,人與自然不是處在一種主體與對象的關系,而是處在一種部分與整體、扭曲與原貌或2、為學之初與最高境界的關系之中。以老子為代表的道家哲學以其博大精深的思辨內涵,經過幾千年的傳承繁衍,已輻射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各個領域。“道法自然,無為而治”的天道觀是道家哲學的核心,是道家“天人合一”思想的基本原則,也是生態倫理傳統的理論基石。道家“天人合一”堅持人屬自然、人性自然,人就要服從自然規律。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作為萬物的本源和基礎,又內在于天地萬物之中,成為制約萬物盛衰消長的規律。人應效法天地之道,按天地本來的狀態生存,只有尊重自然,認識自然,不違背自然規律做事,才是明智的行為。故“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3、為”。意即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存在和生滅變化都有其自然的理由和規律,作為萬物之一的人,也理應順萬物之理而無為不作。因為“無為”才能使萬物滋生,繁衍昌盛,源源不斷,用之不盡。“天地固有常矣,日月固有明矣,星辰固有列矣,禽獸固有群矣,樹木固有立矣。”一旦有為(即人類刻意用外力改變這種狀態)就會失去其純真的本性(即自然狀態),必然會造成“云氣不待族而雨,草木不待黃而落,日月之光,益以荒矣”以及“災及草木,禍及止蟲”的災難性后果和生態危機。在環境生態問題日益突出的今天,越來越多的人提倡回歸傳統的“天人合一”理念。在傳統文化中,人與自然的和諧盡管是通過人的德性修養達到的,但是,這種和諧對今天的生態文明仍有重4、要意義。生態文明所追求的和諧并不是復原到自然經濟時代的那種人與自然的自在的統一狀態中去,而是要求通過肯定人對自然界的依賴建立一種人與自然的新型和諧,這是自為的和諧狀態。在這種和諧狀態中,人與自然和睦相處,自然資源會物盡其用,不存在浪費、過度開采的情況;人類的生存狀況也會越來越好。這種和諧和“天人合一”倡導的和諧盡管差別很大,但是其核心價值追求是一致的。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老鄭州”,對中原人的生活,我有著深刻的體會與了解。與歐美國家相比、與南方人相比,中原人活得太累了。雖然,無論是美國人還是我國南方人,每個人都是在兢兢業業地勞作著,但是中原人真正懂生活的人太少,活得太累的人太多。企業成立之初,我5、與我的團隊幾經考察、激烈討論,最終,不顧大家的反對,我拋棄了快速回籠資金的開發模式,毅然選擇了給家鄉人營造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那就是給人們選擇自然的權力。雖然近些年一直有人問我,老李,現在你后悔嗎?我想告訴他們,雖然這些年賺錢雖不多,但是我覺得很有成就感,我為我當初的選擇驕傲與自豪。企業發展就像一場馬拉松,眼光一定要放遠。我們建造的不單單是一個適宜人們居住的地方,更是要倡導一種“游閑”生活方式:一種與大自然完全融合的居住,一種暗合了國際上的慢生活標準的生活方式。這種生活可以讓東奔西突的都市人放緩腳步,暢享“慢生活”,讓厭倦交通擁堵、渴望逃出圍城的現代人回歸自然,呼吸新鮮氧氣,讓江南風情花香滿徑6、,讓詩意棲居香飄中原。之前曾有媒體記者不斷問我對“游閑”生活方式的理解。我覺得,“只有中道才能達到平衡,平衡才能和諧,和諧才能游閑。”與大家所熟知的休閑地產不同,“休閑”和“游閑”一字之差,“休閑”注重休息,而“游閑”注重游樂的參與。鄭州清華園企業作為一家城市運營商企業,我們不僅僅是城市的建設者,為大家提供種類繁多的建筑產品,我們更多的是城市的組織者,改變著城市的形態,更影響著市民的日常生活,為我們生活的這座城市注入更多的新鮮力量。“游閑”文化和“游閑”生活自2009年首次提出后,既可居住,又可賞景,還可游玩的“游閑”地產逐漸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話題。而“游閑”生活的成果在清華園業主們身上體現得最為明顯,因為選擇了什么樣的居所,也就意味著選擇了什么樣的生活。為踐行真切服務業主的承諾,在2013年初,我們提出了“2013客戶服務年”的目標,并專門成立了清華園客戶會,旨在通過一系列的業主積分兌換計劃,讓清華園業主充分享受到“游閑”生活的果實。清晨,在別人被叫醒的時候,你在清風鳥語中自然醒來;中午,在別人對著空調困覺的時候,你在自家香樟樹的濃蔭里享受著縷縷清香;傍晚,在別人困于擁堵的人流、車流中時,你在靜影沉璧的伴山湖邊悠然垂釣。敢問誰不向往這樣的詩意生活,誰不羨慕這份悠然自得?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0
22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