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建筑設計說明專篇居住建筑(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45020
2022-07-11
2頁
64.13KB
1、附件1-2 綠色建筑設計說明專篇(居住建筑)參考版本2設計依據1.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50378-20062.民用建筑綠色設計規范JGJ/T229-20103.建筑采光設計標準GB50033-20014.建筑照明設計標準GB50034-20045.民用建筑熱工設計規范GB50176-936.民用建筑節水設計標準GB50555-20107.建筑幕墻GB21086-20078.建筑外窗氣密、水密、抗風壓性能分級及其檢測方法GB7106-20089.建筑門窗玻璃幕墻熱工計算規程JGJ/T0151-200810. 國家、省、市現行的相關法律、法規、規范性文件一、工程概況1. 項目用地面積: m2 2.2、項目建筑面積,其中地上: m2 地下: m2 3. 是否有舊建筑:有 無 二、綠色建筑設計技術措施匯總三、綠色施工的技術要求建設目標及關鍵綠色設計指標建設目標一星B 一星A 二星B 二星A 三星一、規劃設計技術措施必須說明內容1. 應說明對場地保護方面的技術措施,包括原有地形地貌的維持、森林及古樹的保護、水系的保護以及改造后必要的生態復原措施;2. 應說明對場地內部危險源的避讓措施;3. 應說明確保人均用地面積指標達標的措施,包括控制戶均住宅面積,增加中高層住宅和高層住宅的建設比例等,此處應有具體數據說明;4. 應說明本項目綠地的構成以及各構成部分的面積,包括公共綠地、宅旁綠地、公共服務設施所3、屬綠地和道路綠地(道路紅線內的綠地);5. 應說明本項目在確保建筑日照方面的技術措施,包括建筑間距的控制、戶型的設置等措施。自選說明內容1. 說明本項目公共服務設施按規劃配建情況,包括設施種類、500m范圍內幼兒園和會所的布置情況;2. 說明住區聲環境的測評結果(數據應取自有檢測資質機構的環評報告),包括測點晝間和夜間的噪聲值;3. 說明改善小區室外熱環境的設計措施,包括建筑布局設計、小區通透設計、室外下墊面和建筑立面的熱物性改性設計以及室外綠化設計、生態修復設計等方面的措施;4. 說明改善小區室外通風效果的設計措施,包括小區通透設計、建筑朝向設計、建筑間距控制、建筑高度排列等方面的措施;5.4、 說明選址和住區出入口的設置充分考慮方便居民充分利用公共交通網絡,包括住區出入口數量、出入口距離公交站點的距離;6. 說明地下空間的利用措施,包括地下空間的具體用途、地下空間建筑面積與建筑用地面積的比例;7. 如項目的建設用地屬于廢棄場地,說明廢棄場地的原有狀況和改造措施。二、建筑設計技術措施必須說明內容1. 應說明建筑節能設計的要點,簡要描述窗墻面積比的控制、外墻和屋頂的隔熱措施、外遮陽設置以及玻璃的種類選擇;2. 應說明裝飾性構件和功能性構件的設置情況;3. 應說明主要功能房間的窗地面積比和玻璃的可見光透射比;4. 應說明外墻、內墻、樓板和外窗的構造做法及隔聲措施;5. 應說明住宅功能房間5、的布局對改善室內空氣品質的效果、外窗開啟面積和開啟方式、室內穿堂風組織的設計措施。自選說明內容1. 如有舊建筑的利用,說明舊建筑的改造和加固措施;2. 說明在選擇建筑材料時,盡可能考慮金屬材料(鋼材、銅、玻璃、鋁合金型材、石膏制品、木材等材料的使用情況;3. 說明不同住宅樓之間的防視線干擾措施和所有衛生間的外窗設置情況;4. 說明本項目外遮陽(外窗、屋頂、外墻)設置情況。對于固定遮陽,應重點描述南向和東西向的外遮陽設置及平均外遮陽系數;對于活動遮陽,應說明活動遮陽的類型及設置活動遮陽的外窗面積比;5. 說明權衡外窗采光和遮陽的綜合措施;6. 說明設備間、管道井的設置便于維修、改造和更換的措施;6、7. 說明建筑外墻和屋頂的強化隔熱措施。三、結構設計技術措施必須說明內容無自選說明內容1. 說明是否全部采用預拌混凝土,預拌砂漿的使用是否符合本地區相關規定;2. 6層以上鋼筋混凝土建筑說明高強鋼的使用情況,包括哪些鋼筋采用了高強鋼;3. 6層以上鋼筋混凝土建筑說明高性能混凝土的使用情況,包括混凝土的等級和使用部位;4. 說明結構體系的優化情況,簡要描述優化后的結構體系現狀、優化措施和效果。四、園林設計技術措施必須說明內容無自選說明內容1. 分喬木、灌木、草本及地被、藤本植物、竹類和水生植物列舉主要的鄉土植物;2. 對喬、灌、草皮相結合的復層綠化進行說明;對喬、灌木等樹種的配置進行說明;3. 7、對紅線范圍內非機動車道路、地面停車場和其他硬質鋪地采用的透水地面的措施進行說明。對利用建筑陰影、高大喬木和庇護景觀為室外人員活動區、人行道路提供遮陽的措施進行說明。五、給排水設計技術措施必須說明內容1. 應簡要敘述住區水系統規劃方案,包括生活給水方案、生活排水方案、雨水排放方案、雨水和中水利用方案;2. 應說明住區管網防漏損的主要措施,包括供水壓力的選擇、閥門的選用、管材及連接方式、用水的分項分級檢測等;3. 應說明主要給水系統的節水措施和節水器具的主要用水參數;4. 如住區內部存在景觀用水,應說明景觀用水的合理補水方式。自選說明內容1. 說明室外場地降低地表徑流,增加雨水滲透的措施。包括可滲8、透的管溝、旱溪、生態沖溝、透水鋪裝等措施;2. 如住區采用了雨水、再生水等非傳統水源,簡要敘述住區內部的水量平衡情況,雨水的收集、調蓄和處理方法,中水的收集和處理方法、雨水和再生水的水質安全保障措施;3. 說明生活熱水的熱源形式,如采用可再生能源,說明滿足的用戶比例。六、暖通設計技術措施必須說明內容1. 對于住區采用集中空調系統時,應簡要敘述集中空調系統的技術經濟可行性,包括空調系統形式、冷水主機、輸送系統、能量回收、自動控制與冷計量以及經濟效益。還應說明冷水機組效率、水泵輸送能效比和風機單位風量耗功率滿足節能設計標準的要求。自選說明內容1. 如住宅有空調設計,注明空調系統形式、機組的能效等級9、和新風的解決方法 。 七、建筑電氣設計技術措施必須說明內容1. 應說明住戶水、電、燃氣的分戶、分類計量與收費方式。自選說明內容1. 說明住宅公共場所的光源、燈具及附件形式、照明的節能控制方法。 三、綠色施工的技術要求1.綠色施工對環境影響控制的要求1)施工單位需制定施工現場環境保護計劃;2)施工單位需提供環境保護結果自評報告;3)施工單位需做好現場環境保護措施取證工作,如相應記錄表及照片。2.綠色施工對廢棄物的管理的要求1)施工單位需編制廢棄物管理計劃;2)施工單位需按建筑施工、舊建筑拆除和場地清理時產生的固體廢棄物分類處理,并盡量將其中可再利用材料、可再循環材料回收和再利用;3)施工單位需按廢棄物管理技術做好現場取證工作,如相應記錄表及照片。3.綠色施工室內空氣質量管理的要求1)施工單位需制定室內空氣品質管理計劃;2)施工單位采購材料需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GB50325中的有關規定;3)室內施工現場保證良好自然通風或采取強制排風措施。4)施工單位需做好室內空氣質量管理措施取證工作,如相應記錄表及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