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談建筑裝飾材料防水材料分析(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45054
2022-07-11
3頁
36.51KB
1、略談建筑裝飾材料防水材料分析摘要文章淺談了隨著產業政策的相繼出臺和行業協會的宣傳、引導,企業不斷完善管理,提高技術,淘汰落后的產品和生產工藝,新型防水材料生產和應用比例進一步提高,生產技術和能力迸一步擴大。建筑防水材料的發展目標和技術路線,防水行業的整體發展趨勢是以國家產業政策為基本導向,向加強節約資源、降低能耗和減少排放方向發展。關鍵詞防水材料;裝飾材料質量進入21 世紀以來,中國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穩定增長,處于一個前所未有的良好發展環境中。據國家統計局數字,1999 年至2006 年,我國工業企業累計實現利潤總額71773 億元,是1979 年至1998 年的3.4 倍。伴隨著整個國民經濟的2、快速、健康發展,近些年我國建筑業也得到快速發展,特別是北京奧運工程帶動整個建筑行業和房地產快速發展,發展質量和效益穩步提升,全市2007 年l9 月房屋開復工面積1.25 億m2,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繁榮,作為建筑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建筑防水行業也充分享受了經濟增長和建筑業繁榮的成果,整個行業獲得了快速發展的良機,新型防水材料,新的應用技術層出不窮,材料的應用領域也在不斷拓寬,北京市的建筑防水行業獲得了極大的發展。我國現代防水事業從二十世紀的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尤其改革開放以來得到迅猛發展。目前我國防水材料己形成包括SBS、APP 改性瀝青防水卷材、高分子防水卷材、建筑防水涂料、剛性防滲和堵漏材3、料,包括高中低檔品種和功能比較齊全的完整系列,并形成材料、生產、設備制造、防水設計、專業施工、科研教學、經營網絡為一體的工業化體系。但是,與先進國家比較,我們在產品質量、應用技術、市場培育等方面還存在許多問題,尤其高品質的產品所占比例較小,整體水平不高更為突出。這些都需要我們在新的世紀里不斷努力。從企業情況看。自1992 年起北京市建委對進人本市建筑工程市場的防水材料實行準用證管理開始,標志著北京市建筑工程防水材料管理進入規范管理階段。當時北京市生產企業20 多家,北京奧克蘭防水材料有限公司引進德國防水卷材生產線成為當時全國防水企業一面旗幟。其他企業無論從生產規模、技術和設備水平都很落后。經過4、十幾年的發展,建筑工程防水材料管理由認證管理、準用證管理、備案管理、告知性備案管理,管理形式由強制管理逐步轉變為服務型和推廣型,政府管理職能的轉變已充分體現了防水行業、防水企業已逐步步人規范發展的軌道。北京市防水企業由15年前的20 家左右發展到現在的150 家,企業已由原來的一枝獨秀,發展到百家爭鳴,由原來的家族性企業,逐步發展為社會型企業。從產品種類上看,隨著產業政策的相繼出臺和行業協會的宣傳、引導,企業不斷完善管理,提高技術,淘汰落后的產品和生產工藝,新型防水材料生產和應用比例進一步提高,生產技術和能力迸一步擴大。產品已發展有聚合物改性瀝青防水卷材、高分子防水片材、瀝青基防水涂料、高分子5、防水涂料、建筑密封材料、剛性防水和注漿堵漏材料、各種瓦類材料等新型材料為主的高、中、低檔不同品種,功能齊全的防水工業體系,新型節能、環保防水材料應用已占主導。制造防水材料的原材料大部分可以自給,設備制造能力大大提高,新型防水材料在建筑防水上的應用技術也不斷改進和提高,防水功能已從單一的防滲漏發展為防水、防腐、保溫、環保多種功能。從標準和規范上看,新材料標準不斷出臺,老材料標準不斷完善。2000 年以前的標準都已修訂或正在修訂,2000年以后又新出或修訂的材料標準超過幾十種,新修訂的產品標準從技術要求和試驗方法上都達到和接近了國際先進標準水平,新出臺了屋面工程技術規范、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范、屋面6、工程質量驗收規范、地下防水工程質量驗收規范、坡屋面工程防水技術規范、種植屋面工程技術規程,這些標準和規范有效地指導了我國屋面防水及地下防水工程設計、選材、施工與質量驗收,同時新出臺了27 個防水卷材試驗方法標準,防水涂料試驗方法標準正在修訂,這些方法標準的出臺代表著防水行業標準已成體系并在逐步完善。標準和規范的出臺和修訂是我國建筑防水發展的見證。從產品質量上看,企業產品監督抽查合格率每年都有所提高。從防水工程質量上看。隨著新材料不斷出現,產品的升級換代,施工應用技術不斷提高,施工技術由原來以手工施工為主,逐步向機械化施工轉變,施工質量有了很大保障,同時政府對工程管理制度的出臺,工程質量隨機抽查7、力度的加大,防水工程質量也明顯提高,房屋滲漏率逐年降低,目前防水工程滲漏率已控制在10%以內,房屋嚴重滲漏現象已得到有效的遏制,涌現了很多無滲漏工程和小區,這都標志著我國防水事業不斷進步。與發達國家相比,目前防水行業的產品同質化程度過高,重復建設情況較為突出,企業數量較多,生產規模小,生產能力過剩,導致市場競爭激烈,不正當的市場競爭,使一些低劣產品充斥防水工程,影響工程質量。掌握科技信息少,科技投入少,對知識經濟認識不足,研究開發能力差,產品結構調整、產品升級換代步伐緩慢。據統計我國生產企業研究和開發的支出只占企業銷售收入的0.56%,遠遠低于發達國家企業的科技投入,且這些投入80%以上都用于8、已經充分開發、趨于飽和、競爭激烈的產品上,企業短期行為多,產品技術含量低,經濟效益不高,企業運作困難。防水行業目前施工工法較為單一,應用技術相對落后,防水系統施工配套性差,施工機具缺乏,手工作業較為常見,施工人員素質不高,工程質量難保障。企業對產品的標準化重視不夠,制約產品的發展,產品性能不突出,往往一種產品應對所有工程,造成應用不當,給工程帶來隱患。防水行業很多企業還是高能耗、高污染型企業,管理水平相對較低、生產操作環境差,落后于社會發展。防水工程設計、選材、施工和使用管理常常脫節,難以規范防水施工作業,給工程質量帶來隱患。各行業競相制訂標準,防水材料標準出口不一,部分標準制訂缺乏行業代表性9、,給標準執行帶來隱患,造成低劣產品充斥市場。資本運作能力和融資能力與國外先進型企業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限制了行業的發展速度。產品質量也存在著問題。如企業抽樣產品、工程抽樣產品。2007 年北京市企業產品質量監督抽查中,抽樣的防水涂料類產品主要是拉伸強度和產品的固體含量存在問題,分析不合格企業的主要原因是企業技術能力相對落后,產品配方存在問題,或是為了競爭降低成本,偷工減料。防水卷材類產品中高分子卷材不合格項目是拉伸強度;瀝青類防水卷材不合格項是可溶物含量。2007 年監督抽查防水涂料類產品合格率低于防水卷材類產品,瀝青類卷材產品合格率低于高分子類防水卷材類產品。從抽查產品合格率上看,企業抽查10、產品合格率普遍比工地抽查產品合格率高,工地抽查產品質量問題不排除故意行為。推進行業進步應采取的措施。調整企業經營思路,鼓勵、引導企業進行創新,提高企業整體水平,完善技術創新體系、生產管理體系、市場供需和售后服務體系,從而推動行業技術進步和企業發展,以創新求發展,以技術求進步。防水行業逐漸進入品牌競爭時代,品牌展示了企業的綜合形象,具有不可估量的市場價值,它的形成始終貫穿于企業發展之中,是企業綜合素質的標識。樹質量責任意識,打造行業品牌,已成為防水企業的發展方向。家族性企業向社會型企業轉變,通過所有制的調整,提高企業的融資能力。開展企業合作,使資金得到有效的運用;通過優勢企業上市等辦法,向社會籌11、集資金,促進防水材料生產企業向規模化、專業化發展,增強企業在市場中的綜合競爭力。加強行業人員的培訓力度,提高行業專業技術水平的同時,企業應當建立起一套能夠吸引人、留住人的人力資源政策。重視人的素質、人的協調、人的激勵、人的控制,重視人力資源合理配置,重視人的潛能開發,提高行業人員的整體素質。鼓勵防水施工應用技術的研究,推行機械化施工工藝。機械化施工一方面可以減輕工人的施工強度、改善工人的工作環境,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控制施工質量,加快施工進度,總之,推行機械化施工是文明、進步和與國際接軌的一種體現。建立完善的標準化體系,隨著技術進步和市場需求的變化,標準、規范還需要不斷完善、配套和提高技術水平,與12、國際接軌,使防水產品進步和升級,推進行業健康發展。加強政府部門的聯合整治,加強行業自律,加強政策導向和行業管理,進一步規范市場秩序。建筑防水材料發展目標和技術路線,防水行業的整體發展趨勢是以國家產業政策為基本導向,向加強節約資源、降低能耗和減少排放方向發展。以節約資源、降低能耗、節能減排為中心,發展與之配套防水產品。建立循環經濟,資源綜合利用是我國的國策,利用工業廢料生產環保類防水材料將成為今后防水產品開發的熏點。積極發展和大力推廣應用新型、高性能,與工程應用功能配套產品(深化產品配方,細化產品功能)。經濟全球化和科技現代化是當今世界的兩大趨勢,如何應對國內外防水市場的嚴峻挑戰,以科技促發展,以質量求生存,在挑戰和競爭中把握先機,不斷創新技術、持續發展,這是我國建筑防水行業的艱巨任務。展望未來,隨著國家建設事業的穩定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不斷改善,將要求我們提供更多質量好的防水材料和建造眾多防水工程精品。我們相信,經過努力,我國新型防水材料將占主導地位,產品結構會更趨合理,產品質量和應用技術也將接近世界先進水平。我國防水事業可持續發展,大有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