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幕墻防水及防滲漏系統的設計(3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45166
2022-07-11
3頁
40.16KB
1、建筑幕墻防水及防滲漏系統的設計【摘 要】 現代建筑物的設計中,具有獨立功能的建筑體一般由多種幕墻系統組成,并且立面轉角線多,需要處理的接縫位置多,這些因素導致了幕墻易發生滲漏的現象。通過對幕墻結構、材料方面設計,保證幕墻的氣密性、水密性、抗風壓、抗震性達到規范要求。 /1/view-12286364.htm【關鍵詞】 幕墻;防雨水滲漏;單元幕墻兩腔排水;框架幕墻防水一、引言隨著現代建筑業突飛猛進的發展,建筑幕墻在我國外裝飾行業中的廣泛應用。但是,由于幕墻產品的結構設計不合理,產品安裝使用后存在漏水現象,破壞室內裝修和居室環境,嚴重者使人無法居住。而建筑幕墻作為建筑的外圍護結構,防雨水滲漏是幕墻2、最基本的三大性能之一。因此,對建筑幕墻的漏水急需解決。本文對建筑幕墻的雨水滲漏的主要原因及防雨水滲漏的設計方案,特別是單元幕墻的兩腔防水防滲漏系統及框架幕墻防水系統的設計方案做詳細的闡述。二、幕墻滲水原因分析1、設計方案的缺陷(1)主要受力構件鋁型材柱未按規范要求設置20mm伸縮縫,鋁型材熱脹冷縮、主體結構壓縮變形產生的應力會使玻璃開裂,產生滲水現象。(2)設計時沒有采用伸縮量較大的密封膠,也沒有進行必要的計算。例如耐候硅酮密封膠其位移能力達25%,為普通密封膠的2 倍,必須按此數據計算預留注膠位置尺寸,否則密封膠適用變形能力差,受溫度變化會自行拉裂或鼓起,失去防水功能。(3)開啟窗防水密封處3、理失效或密封層數不足(一般要求二至三道密封),導致雨水沿幕墻流淌時直接進入開啟窗內,出現倒泛水。(4)與建筑物接合收口處理時,沒有與土建單位共同研究和配合,而是各自施工,各管一面。特別是幕墻頂部與女兒墻之間的幕墻壓頂連接不牢固,封閉不嚴,如螺絲孔、壓頂處不打膠或打膠不嚴密、遺漏等,都會形成滲水通道。2、材料設計的缺陷(1)鋁型材鋁型材表面不符合國家標準,表面涂層附著力不強,氧化膜太薄或過厚(規范規定陽極氧化膜厚度不應低于AA15 級),導致密封膠粘接失效。主要受力構件鋁型材主柱和橫梁的強度不足,剛度不夠,其截面受力部分的壁厚小于3mm,在風荷載標準值作用下,相對撓度大于L/180 或絕對撓度大4、于20mm,幕墻嚴重變形,出現移位和雨水滲漏。沒有采用優質高精度等級鋁型材(其中幕墻立柱采用超高精度等級),鋁型材不合格,其彎曲度、扭擰度、波浪度嚴重超標,造成整幅幕墻的平面度、垂直度達不到要求。(2)密封膠為節約成本,采用普通密封膠而沒有采用耐候硅酮密封膠進行室外嵌縫,在幕墻上經太陽光紫外線照射,膠縫過早老化,造成開裂。沒有注意工程所采用的結構硅酮密封膠、耐候硅酮密封膠、墻邊膠有效使用期已過,而引起膠縫起泡、開裂或不凝固,導致幕墻滲水。沒按規范進行結構硅酮封膠接觸材料相容性試驗,結果硅酮密封膠與鋁型材、玻璃、膠條等材料不相容,發生影響粘結性的化學變化,同時影響密封作用。(3)玻璃玻璃強度沒有5、進行驗算,玻璃沒有足夠的承載力,在臺風暴雨下開裂破碎,導致進水。玻璃沒有作熱應力驗算,大面積的玻璃吸收日照熱應力超過其容許應力,引起熱斷裂,幕墻漏水。玻璃尺寸公差超標,玻璃兩力嵌入量及空隙不符合設計要求,安裝到明框玻璃幕墻上時,玻璃偏小,槽口嵌入深度不足,膠縫寬度達不到要求,玻璃容易從邊緣破裂;玻璃偏大,則槽口嵌入位置過深不足,玻璃受熱膨脹容易被鋁型材擠爆導致滲水。尺寸不準確的玻璃安裝于隱框玻璃幕墻上,膠縫寬度不均勻,影響注膠質量。規范規定,隱框玻璃幕墻玻璃拼縫寬度不宜小于15mm,這樣才能保證拼縫間隙滿足幕墻因地震、溫度變化產生層間位移的要求,不會擠壞玻璃。玻璃沒有進行邊緣倒棱倒角處理,用作6、幕墻面材時玻璃容易產生應力集中,導致暗裂或自爆。此外,在現場安裝和實際使用過程中的缺陷同樣會導致幕墻的漏水、滲水現象發生,由于幕墻的結構設計防水及材料防水為幕墻防水的關鍵,因此本文主要針對前期結構、材料的設計為出發點對幕墻漏水、滲水進行解析。三、幕墻防滲漏應對設計保障措施除了對常規的防滲漏設計外,還重點對幕墻系統中最常見的框架式幕墻和單元式幕墻防水及防滲漏的設計分別進行解讀。1、常規設計保障措施幕墻的構造設計,是直接關系到幕墻的使用功能的設計,同時也關系到幕墻外觀美學的設計。幕墻防滲漏關鍵也在于此,防滲漏設計是保障不滲漏的關鍵。因此,在對幕墻進行構造設計時,應注意如下一些設計原則:幕墻構件之間7、的拼縫寬度不宜過大,過大影響美觀;也不宜過小,過小則容易因溫度變化而擠壓面板,拼縫應滿足變形要求,不至于破裂漏水。設計時首先考慮幕墻防水裝置設計構造,應用等壓原理,在幕墻鋁型材上設置等壓腔和特別壓力引入孔,這樣,等壓腔內部壓力通過特別壓力引入孔與外部壓力平衡,將壓力差移至接觸不到雨水的室內一側,于是有水處沒有風壓力差而有壓差的部位又沒有水,達到防止外部水利用壓力滲入幕墻的目的,這是積極防水的措施。在幕墻鋁型材上開設流向室外的匯水小孔,把通過細小縫隙進入幕墻內部的水收集排出幕墻外,同時排去玻璃、鋁型材與鋁扣條之間的等壓腔內的少量積水,這是行之有效的治水方法之一。設計時也可以考慮在玻璃幕墻上設置收8、集管道和排水管道,將滲入裂隙進入幕墻內的水收集在一起,通過排水管道通暢地排往室內某一指定的排水孔,這是另一種可靠的治水措施。2、單元幕墻的防水設計單元式幕墻主要采前腔、后腔的兩腔式排水,有效地通過兩腔的結構設計及披水膠條等將滲入的雨水排出。通過下述圖文闡釋,更加直觀的解釋兩腔排水的工作原理。(1)前腔排水:1)戶外少量雨水突破阻水膠條進入前腔(如圖A)2)雨水進入等壓腔后,由于重力作用順著豎框向下流動(如圖B)3)雨水流入下一個單元板塊橫框披水膠條上,隨后排到室外 (見圖C)(2)后腔排水:1)在風壓及毛細作用下會有極微量水進入后腔(如圖A),這微量水會在重力中用下順著豎框向下流到下面單元板塊9、插芯位置(如圖B)。2)水流滴落到插芯上之后會往兩側流向橫框進入凹型排水槽(如圖C)。3)水沿著排水槽流向豎框,并沿著豎框流向下一個板塊的披水膠條上,從而排到室外,達到隔層排水的目的。3、框架幕墻的防水設計框架幕墻的防水排水系統主要在壓板與玻璃表面之間采用三元乙丙膠條進行密封,同時在膠條外部打耐侯硅酮密封膠,水密氣密性能優良;另外還設排水通道,使從扣板頂部滲入的少量雨水不進入幕墻內部直接排到室外。如圖所示:幕墻防水性能和建筑效果與密封膠的質量和性能密切相關。選用優質結構硅酮密封膠、耐候硅酮密封膠、墻邊膠,而且要加強檢驗,防止過期使用。選用優質浮法玻璃,玻璃必須經邊緣處理,玻璃規格尺寸誤差符合標10、準要求。注意控制密封膠的使用環境,嚴禁下雨天露天進行耐候硅酮密封膠施工,結構膠的施工車間要求清潔無塵土,室內溫度不宜高于27 (不同品牌的結構膠其使用性能不同,對室內溫度的要求也略有不同),相對濕度不宜低于50%。結構硅酮密封膠、耐候硅酮密封膠、墻邊膠注膠前,應先將鋁框、玻璃或縫隙上的塵埃、油漬、松散物和其他臟物清除干凈,注膠后應嵌填密實、表面平整,加強養護,防止手摸、水沖等。四、結論毫無疑問,在過去的幕墻建造過程中所碰到的最麻煩的問題是找不到可靠的防止水滲漏的原因和方法,如今隨著幕墻工程技術的成熟,及一些性能優異的密封膠的出現以及設計上的改進,已經大大地減輕了這一問題。本文中單元幕墻的兩腔排水是一種新興、合理和可靠的方法,應用這一原理并不是取消密封膠的應用,而是通過幕墻結構的設計有效的將雨水排出,因而其耐久性要大得多,進而提高幕墻的防雨水滲漏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