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節能中國建設節能戰略的必然選(2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45237
2022-07-11
2頁
22.11KB
1、擇21世紀頭20年,是我國建筑業的鼎盛時期,20年全國房屋建筑面積將接近2000年數量的2倍。目前我國建設高潮持續不斷,每年建成的房屋面積高達16億20億平方米,超過所有發達國家年建成建筑面積的總和,可見建筑規模極其巨大。遺憾的是,不僅既有的近400億平方米建筑中的99為高耗能建筑,新建建筑中95以上仍屬于高耗能建筑,單位建筑面積采暖能耗為發達國家新建建筑的3倍以上。2002年全國空調高峰負荷已達到4500kwh,相當于2.5個三峽電站建成后的滿負荷出力。這種只考慮眼前短期利益,放肆浪費能源的行為普遍存在。按照目前建筑能耗水平發展,到20年,我國建筑能耗將達到10.89億tce(噸標準煤)超過2、2000年的3倍;空調高峰負荷將相當于10個三峽電站滿負荷出力。問題相當嚴重,情況十分緊迫,建筑節能已是國家的重大戰略問題,如果國家從現在起就下定決心抓緊建筑節能工作,對新建建筑全面強制實施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并對既有建筑有步驟地推行節能改造,則到20年,我國建筑能耗可減少3.35億tce,空調高峰負荷可減少約8000萬kwh(大約接近4.5個三峽電站的滿負荷出力,相應可減少電力建設投資約6000億元),由此造成的能源緊張狀況必將大為緩解。如果再加大工作力度,要求20年建筑能耗達到發達國家20世紀末的水平,則節能效果將更為巨大。如果繼續放任自流,不給予高度重視,不采取堅決有效的措施,則將大大加重3、國家能源負擔,對我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產生嚴重阻礙,對能源安全和大氣環境造成重大威脅。建筑能耗現狀,按照國際通行的分類,建筑能耗是指民用建筑(包括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以及服務業)使用過程中的能耗,主要包括采暖、空調、通風、熱水供應、照明、炊事、家用電器、電梯等方面的能耗。其中采暖空調通風能耗約占左右。房屋建筑規模,我國房屋建筑規模十分巨大,近幾年每年建成房屋達16億20億平方米。如此巨大的建筑規模,在世界上是空前的;在我國歷,這幾十年是房屋建設高潮期,這段高潮過后,很可能不會再度出現。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指引下,我國城鎮化將加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21世紀頭20年內,建筑業仍將迅速4、發展。全國城鄉房屋建筑面積2002年底共計為388億平方米,其中城市131.8億平方米。預計到2010年底,全國房屋建筑面積為519億平方米,其中城市171億平方米;估算到20年底,全國房屋建筑面積達686億平方米,其中城市為261億平方米。建筑能耗現狀及展望我國由于人口眾多,生活條件不斷改善,建筑能耗數量十分巨大,所占全國能源消費總量的比例也在逐步升高。目前,全世界建筑能耗約占能源總消費量的30,其中住宅能耗約為商用建筑的2倍。建筑能耗與人民生活水平關系甚大,工業化國家建筑能耗占全球建筑能耗總量的52,東歐和前蘇聯占25,發展中國家占23。我國建筑能耗比例也將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逐步上升5、。近幾年,建筑能耗增長幅度較小,是由于許多家庭炊事和熱水用能由煤炭改為燃氣或電,能源效率有了很大提高,炊事、熱水用能有所減少,抵消了一部分其他建筑能耗的增加量。建筑能耗中,以采暖、空調用能所占比例較大,照明、家電用能也在不斷增加。今后,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中,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能耗必然較快增長,但其增長速度與節能工作進展關系甚大。盡管我國人均建筑能耗將成倍增加,但由于發展條件的限制,與發達國家相比,仍將處于較低水平。例如,美國1999年建筑能耗為12.5億tce,人均建筑能耗458tce,約為中國人均建筑能耗的16倍。我國不可能也不應該采用這種高能耗的發展模式。空調制冷與采暖高峰6、負荷冬季采暖與夏季空調,是造成電力負荷峰谷差最主要的因素。2002年全國各電網空調制冷負荷共達4500萬kw,相當于2.5個三峽電站的滿負荷出力。盡管加緊進行電力建設,2003年夏季,高溫酷暑,多數電網負荷連創歷史新高,全國電網差不多全面告急,至少有10個省市不得不拉閘限電。由于空調制冷的日益普及,預計到2010年,全國制冷電力高峰負荷將增加一倍以上,即達到約相當于5個三峽電站的滿負荷出力;預計到20年,全國制冷電力高峰負荷還要再翻一翻,達到約相當于10個三峽電站的滿負荷出力。因此,電力系統的峰谷差問題將更為嚴重。由此可見,抓緊建筑節能,認真執行建筑節能設計標準,不僅建筑冬暖夏涼,舒適性大為提高,空調負荷可降低一半,電力建設投資也可大為減少,電力工業的經濟效益可大大提高,安全運行也更有保障。 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