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結構基礎設計中應注意的幾個方面(3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45241
2022-07-11
3頁
39.30KB
1、建筑結構基礎設計中應注意的幾個方面摘要:圍繞建筑結構的基礎設計,歸納了建筑結構基礎設計中應注意的幾個方面,以供廣大結構設計人員參考 關鍵詞:基礎; 建筑結構; 設計Abstract: Centering on the foundation design of building structure, this paper sums up several aspects needing attention about the foundation design of building structure,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the structure designer2、s.Keywords: foundation; building structure; design中途分類號:TU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碼:1、地基基礎1.1 壓實填土地基處理:工程處于部分挖方、部分填方地段,填方地段采用壓實填土人工處理地基,其壓實填土地基的填料、施工、壓實填土的范圍以及壓實填土地基檢驗、壓實填土的密實度和地基承載力特征值等均應提出具體要求說明,以保證壓實填土地基施工質量及其地基承載力達到設計要求。1.2穩定性驗算問題:建造在斜坡上或邊坡附近的建筑物和構筑物,應驗算其地基穩定性。當地下水埋藏較淺,建筑地下室或地下構筑物存在上浮問題時,須進行抗浮驗算 。1.3 軟弱下臥層計3、算問題:天然地基擴展基礎持力層或樁基持力層下面存在軟弱下臥層,應進行軟弱下臥層地基承載力驗算、沉降驗算。2、樁2.1 單樁承載力:場地存在液化土層時,應對樁基礎的抗震承載力進行驗算,目前樁基礎大多通過現場靜載荷試驗確定單樁豎向承載力,對根據試驗確定的承載力如何考慮液化土層的影響規范未作出規定,抗震驗算時單樁承載力可參照樁基技術規范JGJ94-2008第5.3.12條的規定計算。2.2 負摩阻力:地面堆載、大面積填土需根據具體工程情況考慮樁側負摩阻力對基樁承載力的影響。2.3 布樁計算:樁基礎設計中,若僅按豎向荷載作用進行布樁,未驗算彎矩作用下承臺底部邊樁的反力,其計算結果偏于不安全,尤其是大跨4、度結構、框剪結構的剪力墻、剪力墻結構核心筒底部彎矩和剪力對基礎承載力的影響很大,不應遺漏。對于水位較高的地下室和短肢剪力墻、大跨度結構等彎矩較大的承臺底部樁基尚應驗算是否存在向上的抗拔力,大跨度結構如影劇院、廠房等,柱底彎矩很大,軸力很小,計算結果甚至會出現抗拔樁,這時應加大樁距,即加大反力力臂,盡量避免出現抗拔樁。小高層建筑由于布置較少的剪力墻,且墻肢長度小,墻底彎矩大,也容易出現抗拔樁,可同樣處理。2.4 抗拔樁:在地下水位較高的地下室、大跨度空曠結構、門式剛架輕型房屋鋼結構廠房鋼接柱腳,存在著抗拔樁受力狀態,在設計中應進行抗拔樁抗裂性驗算、抗拔樁靜載試驗及其配筋做法等說明。抗拔樁設計時,5、按裂縫寬度控制計算結果的配筋量遠大于按強度要求計算的配筋量。采用預制樁作為抗拔樁時,往往只注意樁身的抗拉強度要求,樁基與承臺間連接鋼筋的強度要求接樁段的裂縫寬度要求經常被忽視。3、承臺、基礎梁3.1基礎梁:單柱單樁或垂直于兩樁連線方向的基礎梁設計中,應考慮平衡該方向柱腳在水平風荷載或地震作用下所產生彎矩因素,基礎梁兩端箍筋應按框架梁抗震構造要求設置箍筋加密區,如果樁身考慮承受上部結構傳來的彎矩作用時也應進行抗彎承載力計算。3.2 承臺計算:應根據實際樁反力進行計算,有的工程樁反力統一取單樁承載力設計值進行計算不安全,應注意在偏心荷載作用下,邊樁允許反力設計值為單樁承載力設計值的1.2倍。3.36、 兩樁承臺抗扭設計:兩樁承臺上面承受可能產生扭矩的荷載,如布置L形墻肢,至少應在構造上考慮扭轉影響即按梁式配置箍筋。3.4 抗拔樁承臺配筋:抗拔樁承臺頂部為受拉區,有抗拔要求的承臺應按樁基受拉的承臺進行配筋,承臺頂部受拉區應配筋。3.5 承臺周圍土層處理問題:在未設置地下室的高層建筑部分,整體建筑的水平荷載作用主要由基礎埋深范圍內的土層承受,承臺高度范圍內的所有雜填土層均應進行壓實處理,以承受水平荷載作用,并且應采取措施保證承臺間和承臺底下1.0m范圍內土層為非液化土層。4、其它4.1 天然淺基礎與地下室底板變形協調問題:天然地基獨立基礎(或條形基礎)帶梁板式的地下室底板設計中,地下室底板與柱7、下獨立基礎埋置于同一持力層上,結構計算中一般僅按上部結構荷載全部由柱下獨立基礎承擔,而地下室底板僅按一般地下室底板受荷情況進行設計,實際上整個地下室底板與柱下獨立基礎在上部荷載作用下,將會一起發生沉降變形共同受力,按上述計算原則進行設計,對柱下獨立基礎是偏于安全,對底板而言是偏于不安全的,有可能會導致地下室底板承載能力不足而開裂。按照變形協調受力的原理,應當將地下室底板與獨立基礎連為一體按彈性地基有限元受力分析。4.2 片筏基礎設計:片筏基礎梁較多、斷面尺寸很大,且未上翻,應采取措施保證基礎梁基槽開挖時防止擾動持力層或基槽兩側土層松動影響承載力(砂、卵土持力層尤其應注意,基礎梁基槽開挖時基槽兩8、側土層肯定會松動)。片筏基礎設置沉降后澆帶,所在跨在后澆帶澆筑之前為懸臂受力狀態,有的懸挑長度很大,應進行施工階段驗算并滿足受力要求。4.3 天然地基錐體獨立基礎設計問題:有的基礎設計錐體斜面坡度大于1:3,該錐體部分砼很難振搗密實,現場施工往往是砼自然堆上,采用鏟子或抹灰刀拍搗成形,其錐體部分的砼很難達到設計強度要求。4.4地下室底板下基礎設計問題:高層建筑地下室設計時,當底板下的土質較好時,地下室底板自重、地下室隔墻和水池等荷載考慮由底板下的土層直接承受,應要求不擾動土層、對遇到軟弱土時的處理方法,超開挖或者標高變化處的回填土的施工應提出明確的要求,回填土未加處理將引起底板開裂。4.5 附9、屬建筑基礎設計問題:建筑物主體采用樁基礎,而室外坡道、臺階等附屬建筑常采用淺基礎,且附屬建筑淺基礎常落在回填土上,應對回填土的施工提出明確的要求,附屬建筑與主體結構間應設置調整沉降的后澆帶,或者采用后期施工的方法,并應注意附屬建筑的抗浮設計。5、結語以上主要闡述了基礎設計過程中的基本問題,當然實際工程可能會遇到更多問題,在此不再贅述。設計人員應首先對可能碰到的問題提前采取措施予以解決,并對所有計算結果認真分析、判斷,準確無誤后方可應用于實際工程。參考文獻:1 全國民用建筑工程設計技術措施(結構)20032 邱力,對地基結構設計與處理的探討 J 四川建材2006(6)3 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 5000720024 建筑樁基技術規范 JGJ942008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14
43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