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小區灰土擠密樁地基處理施工方案(1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46400
2022-07-12
10頁
73.50KB
1、灰土擠密樁地基處理施工方案一、編制依據1、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93);2、濕陷性黃土地區建筑規范(GB50025-2004);3、孔內深層強夯法技術規程(CECS197:2006);4、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規程(JGJ104-97);5、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02);6、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94-2008);7、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JGJ79-2002);8、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2002);9、XX工程勘察院提供的地質勘察報告(工程編號2009010);10、工程施工部署情況,其他有關的國家現行規范、標準、規程和規定,公司現場的有關規定2、和要求。二、工程概況建筑名稱: XX省海湖新區電力住宅小區D4-1建設地點: 建設單位: 建筑面積:L1建筑面積:9332.89m2;L2建筑面積:9981.22m2;L3建筑面積:9433.79m2;L4建筑面積:13891.50m2;M1建筑面積:9601.79m2;M2建筑面積:9471.19m2;M3建筑面積:9681.79m2;N1建筑面積:9979.92m2;N2建筑面積:10010m2;N3建筑面積:9245.19m2;超市:3829.9m2;建筑層數: 地下層+技術夾層(0.000m以下)+1F18F+RF+水箱間(L1、L2、L3、L4、N1、N2、N3、M1、M2、M3、)3、。結構形式:均為剪力墻形式。高層建筑地下室耐火等級為一級;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 基礎樁數:L1灰土擠密樁數量:1207根;L2灰土擠密樁數量:1232+10根(含塔吊基礎樁);L3灰土擠密樁數量:1349根;L4灰土擠密樁數量:1714+15根(含塔吊基礎樁);M1灰土擠密樁數量:1620+24根(含塔吊基礎樁);M2灰土擠密樁數量:1428根;M3灰土擠密樁數量:1172+15根(含塔吊基礎樁);N1灰土擠密樁數量:1232根;N2灰土擠密樁數量:1232+15根(含塔吊基礎樁);N3灰土擠密樁數量:1172+15根(含塔吊基礎樁);場地土質工程特性簡述:層素土(Q42m1):場地內均有揭露4、,褐色和褐紅色,稍濕,稍密。其成份以粉土為主,含植物根系、磚塊、塑料袋。土質疏松且不均一,回填時間小于20年。該層厚度0.30-2.50米。層濕陷性黃土狀土(Q41(a1p1):褐紅色,成條帶狀分布不均勻。稍濕,稍密,其成分以粉粒為主,次為黏料。孔隙、蟲孔不發育,屬中壓縮性土,具濕陷性。褐紅色的粉土:稍濕,搖振反應中等,無光澤,干強度低,韌性低;褐紅色的粉土和粉質粘土:稍濕,稍密,無搖振反應,稍有光澤,干強度中等,韌性中等。該層埋深0.00-2.50米,厚度1.80-12.10米,頂板標高為2276.09-2280.44米。-1層非濕陷性黃土狀土(Q41(a1p1):該層為層濕陷性黃土狀土中的5、夾層,呈透鏡體不均勻的產出。褐紅色為主,濕,其成分以粉粒為主,次為黏粒。孔隙、蟲孔不發育,屬中壓縮性土,不具濕陷性。無搖振反應,稍有光澤,干強度中等,韌性中等。層非濕陷性黃土狀土(Q41(a1p1):該層擬建場地北TJ02、TJ03、TJ04、TJ05、TJ06、和擬建場地南TJ109、TJ107、TJ99、TJ100未分布外,其余地方廣布。褐黃色、褐紅色,少量灰綠色和黃綠色,以褐紅色為主,成條帶狀分布均勻。稍濕,稍密,其成分以粉粒為主,次為黏粒。孔隙、蟲孔不發育,屬中壓縮性土,不具濕陷性。無搖振反應,稍有光澤,干強度中等,韌性中等。該層埋深2.50-10.50米,厚度0.6012.00米,頂6、板標高為2267.96-2280.99米。擬建場地南部中間夾薄層石膏晶體的透鏡體,成礫砂和粗砂狀分布,在ZK103中取樣一組,做易溶鹽分析。-1層礫砂(Q41(al+p1):分布于擬建場地的北部和南部,在K02、ZK03、ZK04、ZK05、ZK06、ZK07和擬建場地南ZK125、ZK142中有揭露。其成份礫石占全重24.80-33.20,粗砂占全重34.80-43.00和中砂粒占全重13.80-18.60,細砂占全重9.50-13.60,粉粘粒占全重7.10-7.40,骨架顆粒巖性成份以石英巖、花崗巖為主。平均粒徑d5 0=0.707-1.2 1 mm、不均勻系數Cu=9.7912.05、7、曲率系數Cc=1.229-1.673,磨園度以亞圓狀為主,顆粒無風化,分選性差。該層埋深7.60-11.80米,厚度0.60-4.20米,頂板標高為2287.7 8-2269.47米。地基處理目的:1、消除地基土的全部濕陷性。2、提高地基土的承載力特征值,減少地基變形。地基處理設計:本工程設計處理采用DDC工法(孔內強夯),機械鉆孔,成孔直徑400mm,成樁后樁徑不小于550mm,樁底進入卵石層,樁中心距1000mm,排距866mm,按三角形布置。樁孔內用2:8灰土分層回填,分層夯實,樁體內的平均壓實系數均不得小于0.97,樁間土經成孔擠密后的平均擠密系數不得小于0.93,最小擠密系數不小于08、.88,按擊實試驗確定的樁間土最大干密度不小于18KN/M3,地基處理后地基土壓縮模量Es不小于15Mpa。三、現場勘察施工現場部分場地己實現了三通一平條件。基礎土方已挖至設計樁頂標高+1.00m。四、地基處理施工(一)工法特點1、機具設備簡單,主要有鉆孔機、打樁機、裝載機等。2、填充材料灰土。3、大部分填料的透水性良好,可加速地基固結,沖孔產生的振動效應,可增強地基抗液化能力。4、加固速度快,節約投資。(二)工藝原理用鉆孔機鉆直徑400孔,多次循環進行,直至形成達到預定深度的樁孔。分層填料并夯實,達到土體擠密的效果,形成復合地基。提高地基承載力。1、材質要求灰土擠密樁:土料選用非濕陷性黃土;9、石灰選用級以上新鮮塊灰,使用前47天澆水充分消解并過篩,顆粒直徑應小于5mm,不含未熟化生石灰塊(或購買生產廠家已熟化的石灰產品)。灰土配合比按設計要求,經試驗確定土料合理含水率,該含水率能使經拌合后的灰土基本達到最佳含水率的要求。每天施工前核定土的含水率是否為合理值,以保證拌和后灰土的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保證灰土施工含水量Wop3范圍內。灰土拌制根據回填要求隨拌隨用,已拌成灰土不得超過24小時或隔夜使用;被雨水淋濕、浸泡的灰土(水泥土)嚴禁使用,按作廢處理。下雨期間不進行灰土拌制。2、施工工藝流程及技術要求施工準備(1)、現場取樣送建設單位指定的檢驗部門復核地基土的含水率、飽和度,當地基土10、的含水率大于24、飽和度大于65時,應及時通知設計單位予以確認,由設計單位確定是否變更設計或調整配合比。對含水量達不到設計要求的要灑水濕潤。現場檢驗的方法是:手握成團,落地即散為宜。(2)、進行填料的輕型擊實試驗,確定施工用的相關參數,如最佳干密度、最佳含水量(注意實際施工時的最佳含水量低于輕型擊實試驗做出的最佳含水量)、配合比等。(3)、施工前清除地表浮土。平整場地,清除障礙物。(4)、測量放線,定出控制軸線、打樁場地邊線并標識。(5)、成孔機械表面應有明顯的進尺標記,以此來控制成孔深度。 (6)、施工前進行土方、成孔、夯填和擠密效果試驗,確定有關施工技術參數,并對試樁進行測試承載力和擠密效11、果等,對含水率較大的(如大于塑限含水率)應特別關注縮孔的問題,因縮孔影響樁長和樁徑時,應及時與設計單位協商予以解決。試樁數量應符合設計要求且不得少于2個施工單元(如按三角形布置每個施工單元7根樁)。2、施工順序本工程為整片基礎,處理時宜由內向外,進行隔排隔行,間隔12孔跳打,成孔后立即回填,以防止鄰孔之間互相擠壓造成相鄰孔縮孔或振動坍塌。當局部處理時,宜從外向里間隔l一2孔跳打進行。3、施工工藝放線定位鉆樁坑0機就位測量高程成孔撥鉆頭不合格返工成孔測驗樁機移位 夯實機就位填夯成樁夯實不合格承載力檢測壓縮模量檢測測(1)、施工前,根據基礎平面布置圖及樁位圖,通過坐標控制點,準確定出每個施工樁位點12、,并做好標識(小石灰柱),經檢驗無誤后,再進行施工,并做好記錄。樁孔中心點的偏差不超過5cm。(2)、施工前應在現場進行成孔,夯填工藝和擠密效果試驗,以確定分層填料厚度,夯擊次數。(3)、鉆機就位,使鉆桿對準樁位,調平機架,使鉆桿保持垂直,用線錘吊線檢查垂直度,確保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5%。(4)、成孔工藝:施工前在樁架或鉆桿上標出控制深度標記,以便施工中進行深度觀測,并應控制拔桿速度,深度控制按設計要求到卵石層,詳見地質勘察報告的卵石層標高(附后),成孔后進行孔中心位移、垂直度、孔徑、孔深檢查,合格后進行下道工序施工或用蓋板蓋住孔口防止雜物落入。(5)、填料的拌制與運輸灰土要求可采用現場拌合13、,各種用料計量準確,采用小型裝載機以斗為單位(按體積比),配合比符合設計值2:8,灰土混合料外觀顏色均一,灰土拌制根據回填要求隨拌隨用,已拌成灰土不得超過24小時或隔夜使用,被雨水淋濕、浸泡灰土嚴禁使用按作廢處理。下雨期間不進行灰土拌制。(6)、灰土回填夯實成孔后及時夯填,在向孔內填料前先夯實孔底。灰土分層回填夯實,逐層以量斗定量向樁孔內下料,每層回填厚度280320mm,采用電動提升式夯實機分層夯實。回填夯實,應針對施工機具錘重、落距,在工藝試驗中找出滿足密實度要求的夯擊次數,作為施工的參數。夯填前測量成孔深度、孔徑,作好記錄。灰土回填夯實采用連續施工,每個樁孔一次性分層回填夯實,填料時每014、.1m30.13m3夯擊八至十次,夯擊時夯錘采用1.5T重錘,落距70002000mm,每分鐘夯擊46次(落距和夯擊次數以現場孔內取樣達到設計密實系數0.97為準)。填料、夯擊交替進行時,必須做到均勻下料,均勻夯擊,不得間隔停頓或隔日施工以免降低樁的承載力。4、質量控制要點(1)、施工前應先進行工藝試驗性施工,確定施工控制參數,同時要嚴格操作工藝,確保灰土在初凝時間內完成拌和及回填。嚴禁使用過時、過夜灰土。對已成好的孔要及時回填夯實,不得長時間空孔放置。(2)、施工過程中,設專人監理成孔及回填夯實的質量。如發現地基土質與勘察資料不符,應立即停止施工,查明情況,待設計人員確認及采取有效措施(或變15、更設計)后,方可繼續施工,并詳細記錄錘擊次數和振動沉入時間、出現的問題和處理方法。(3)、在成樁過程中,隨時觀察地面升降和樁頂上升,樁頂上升過大就意味著斷樁,要調整成樁施工工藝。(4)、雨季或低溫季節施工,應采取防雨或防凍措施,防止灰土和土料淋濕后凍結。(5)、灰土擠密樁施工屬隱蔽工程,施工完畢報監理簽認后方可進行下一道工序施工。(6)、測量器具中的經緯儀、水平儀、鋼尺,天平儀等在施工前應進行報驗,合格后方可使用。(7)、質量控制項目質量檢驗標準表工程名稱項序檢查項目允許偏差或允許值檢查方法單位數量灰土擠密樁主控項目1樁體干密度設計要求現場取樣檢查2樁長mm500測量鉆桿長度或垂球測孔深3樁徑16、mm-20有鋼尺量4配合比設計要求2:8按拌和時體積比1土料有機質含量%5試驗室焙燒法2石灰粒徑mm5篩分法3樁位偏差mm50用鋼尺量4垂直度孔深1.5%用經緯儀測鉆桿5樁徑mm-20鋼尺量五、施工機具擬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施工機具(以一幢住宅樓為單位)工程名稱序號設備名稱型號與規格數量機械狀態灰土擠密樁1螺旋鉆機W-10011臺良好2夯錘梨形3臺良好3裝載機ZL-501臺良好4裝載機ZL-161臺良好5水管20按需良好6水準儀S-101臺良好7電焊機BX-3001臺良好8經緯儀J21臺良好9天平儀1000g1臺良好六、灰土擠密樁施工人員組成1、項目部人員安排項目經理;周萬軍 計劃統計:楊平 質檢17、員:尹湘君材料員:盧麗 安全員:李紅勛 試驗員:張建財施工員:王克雄 測量員:康道林2、施工作業人力組織(以下人員暫定,按土方開挖進度及時調整)按每日每機1個臺班(12小時)計進行人員組織,計15人。每個機組(每組每班含機長1臺,樁機操作機手1人,重錘工6人,記錄員1人,拌料1人,機修1人,電工1人,機動3人)。七、冬、雨季施工措施1、灰土擠密樁的防凍措施采用土壤覆蓋法和翻松耙平法,在樁頂標高上留1m土壤,樁基施工完后,用挖掘機翻松土壤500mm厚,經翻松的土壤中,有許多充滿空氣的空隙,降低土的導熱性能,可起到保溫作用。待來年開凍后開挖此土壤1.4m后作灰土褥墊層300厚。(詳見灰土褥墊層作法18、)2、遇下雨天應采取防雨措施(現場準備棚布),防止土料和灰土受雨水淋濕。3、下雨天、大風天禁止施工。4、當天完成的樁孔必須及時回填夯實。5、設置數臺工程抽水泵,以防雨大基坑積水時,應及時排除坑內積水。6、下雨天嚴禁使用測量機具,對需防雨機具必須蓋嚴,嚴禁雨水滲入。7、電氣設備應有防雨遮擋設置,接地并安裝漏電保護器。八、安全措施1、嚴格遵照施工安全規程施工。2、現場施工人員配戴安全帽。3、施工現場作好安全標識,特殊要求的地方作好警告牌示。4、成孔后,鉆機應撤離一定距離,并及時夯填樁孔。5、成樁夯實時其震動較大,注意觀察坡度較陡支護的位移,開裂現象,出現有塌方、滑坡趨勢現象時及時回避并通知有關人員19、處理。6、工程項目負責人為本工程安全的第一負責人,對整個工程安全負責。7、非施工人員嚴禁進入施工現場。8、施工中現場作業人員嚴禁酒后作業。9、對油料停放場于要嚴禁煙火,由專人管理,配備必須的滅火設施。10、安全檢查員每天對現場駐地的安全設施進行嚴格檢查,對現場施工人員定期進行書面安全交底和安全教育,加強安全意識。九、施工進度(見附圖)十、灰土褥墊層1、施工工藝素土檢驗熟石灰及土料質量機械拌合并攤鋪灰土碾壓及夯實找平驗收2、施工要點1、素土進行過篩碾壓進行2:8灰土回填2、對石灰及上料進行技術鑒定,石灰過篩,粒徑不得大于5mm,土料宜采用基坑中挖出的土,粒徑不得大于15mm。并將石灰土料拌合均勻20、,其質量均應達到設計要求或規范的規定。3、鋪筑灰土的厚度為30cm。4、灰土墊層底面宜鋪設在同一標高上,如深度不同按筏板底標高,接槎處應注意壓(夯)實,施工時應按先深后淺的順序進行。5、灰土施工時,應適當控制含水量,工地檢驗方法,是用手將灰土緊握成團,兩指輕捏即碎為宜,如土料水分過多或不足時,應晾干或灑水潤濕。6、碾壓夯實的遍數,由現場實驗確定,。壓路機往復碾壓一般不少于4遍,灰土分段施工時,避免在柱基下接縫,上下相鄰兩層灰土的接縫間距不小于50cm。基坑邊緣和轉角處應用人工或蛙式打夯機補夯密實,一般不少于3遍。7、施工時應及時分層找平,夯壓密實。最后一層壓夯完成后,表面應拉線找平,并且要符合設計規定的標高。十一、附圖1、 L1、L2、L3、L4、N1、N2、N3、M1、M2、M3住宅樓的樁基編號圖:2、 地質勘察報告中的探孔卵石層標高匯總圖(供樁基施工參考):3、 樁頂標高平面圖:4、 總控制進度節點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