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間系梁施工工藝方案(6頁).doc
下載文檔
1、施工工藝方案1 工程概況南渡江大橋5#墩左幅墩系梁長5.2m,高1.5m,寬1.2m,混凝土標號為C30,鋼筋總重1.11t。主筋為25螺紋鋼,單根長度為7.92m,共34根,箍筋為8光圓鋼筋,單根長度為5.36m,共35根,間距為15cm。2施工方案系梁采用廠制整體式大塊鋼模,單塊模板尺寸為1.5*1.5m,鋼筋加工場集中加工,將半成品運輸至現場綁扎成型。混凝土由拌合站集中供應,攪拌運輸車運輸,吊車提升料斗入模,插入式搗固棒振搗。柱系梁與墩柱同時綁扎鋼筋。柱系梁施工采用墩身預留孔穿100mm鋼棒,用I36b工字鋼做梁的方式進行施工。2.1模板制作安裝及加固柱系梁模板根據其高度、截面及平面尺寸2、進行設計。模板采用工廠定制大塊定型鋼模,鋼模及其配件由專業廠家設計加工。鋼模板板面平整,面板厚=5mm,變形不大于1.5mm,鋼模板的鋼棱、鋼箍變形不超過3.0mm,接縫嚴密,尺寸準確,具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模板采用人工配合吊車安裝,人工配合立模、校模。模板安裝完畢后,對其平面位置、頂部標高、接段連接處橫向穩定性進行檢查。模板加固采用鋼管支撐加固。灌注混凝土之前,模板內側均勻涂刷脫模劑,同一座橋各墩臺使用的脫模劑為同一品種。2.2鋼筋加工系梁鋼筋在加工場地集中下料加工,將半成品運至墩位旁綁扎成型。鋼筋焊接嚴格按照規范要求施工,應符合鋼筋焊接及驗收規程(JGJ18)的規定,單面搭接焊搭接3、長度不小于10d,雙面搭接焊不小于5d(d為鋼筋直徑),鋼筋綁扎采用扎絲綁扎,必要時螺旋筋與主筋隔孔采用電焊加固。鋼筋加工允許偏差應符合下表要求。項 目允許偏差(mm)受力鋼筋順長度方向加工后的全長10彎起鋼筋各部分尺寸20箍筋、螺旋筋各部分尺寸5鋼筋安裝允許偏差應符合下表要求。檢查項目允許偏差(mm)受力鋼筋間距兩排以上5同排梁、板、拱肋10基礎、錨碇、墩臺、柱20灌注樁20箍筋、橫向水平筋、螺旋筋間距0,-20鋼筋骨架尺寸長10寬、高或直徑5彎起鋼筋位置20保護層厚度柱、梁、拱肋5基礎、錨碇、墩臺10板32.3混凝土灌注灌注混凝土前,對模板、鋼筋和預埋件進行全面認真檢查,模板內的雜物、積水4、和鋼筋上的污垢清理干凈;模板所有縫隙均填塞嚴密。砼施工嚴格按照施工規范進行,加強各工序的控制,確保系梁砼內實外美。灌注時,發現模板有超過允許偏差變形值時,及時予以糾正恢復。混凝土采用罐車運輸,吊車起吊料斗入模,插入式振搗器振搗。混凝土分層進行澆注,每層厚度不大于30cm,采用插入式搗固器振搗,搗固器摻入下層混凝土深度不小于50cm。每一處振搗完畢后應邊振搗邊徐徐提出振動棒,搗固時避免搗固棒碰撞模板、鋼筋或其他預埋件。混凝土搗固時間不能過短,也不能過長,一般每個振搗點的搗固時常在15-20秒左右,時間不夠會導致混凝土不密實,過長會出現翻砂現場。判定混凝土是否密實的標志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氣5、泡,表面平坦、泛漿。混凝土應連續進行,不得中斷,當氣溫低于25時,間歇時間不大于210min,氣溫高于25時,間歇時間不大于180min。系梁砼澆筑完畢終凝后,即可進行灑水養護。2.4拆模混凝土強度達到2.5MPa時可拆除側模,在混凝土強度達到75%后方可拆除底模,拆模時應保證不損壞結構棱角、表面等。2.5混凝土養護 混凝土終凝后,立即進行灑水養護,使混凝土表面始終保持濕潤狀態,養護周期不小于7天。模板安裝允許偏差表項目允許偏差(mm)模板標高基礎15柱、墻、梁10墩臺10模板內部尺寸上部構造所有構件5,0基礎30墩臺20軸線偏位基礎15柱或墻8梁10墩臺10模板相鄰兩板表面高低差2模板表面平6、整53受力檢算柱間系梁受力驗算考慮串棒和工字鋼與蓋梁通用,柱間系梁施工平臺支撐橫梁和預留件分別采用I36b工字鋼長9m及10cm碳圓長2.5m,工字鋼上鋪15*15方木,方木上鋪鋼模。15*15方木技術參數Wx=bh2/6=562.5cm3,Ix= bh3/12=4128cm3。3.1 I36b工字鋼受力檢算總荷載=系梁自重+模板+人員機具+振搗、傾倒砼等動載=9.662.510+33+43+43=360.5KN;q=53.0KN L=6.8m W截面抵抗矩查表=215MPa;滿足要求。3.2 10串杠受力驗算D=10cm碳圓(尺寸及參數:d=100mm, Ix =491cm4,wx =98.2cm3,截面面積=78.5cm2,理論重量=61.7(kg/m)3.2.1剪力驗算:滿足要求。3.2.2彎曲應力驗算:滿足要求。3.2.3剛度驗算: (懸臂構件,計算跨度取實際長度2倍。L=0.072m)滿足要求。3.2.4方木(15*15cm)受力檢算即每米均布2根15*15cm方木滿足受力要求,施工時為確保安全,采用15*15cm方木按30cm間距施工。3.2.5 方木撓度檢算滿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