樁基礎專項施工方案PPT.ppt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46516
2022-07-12
20頁
236.50KB
1、樁基礎專項施工方案樁基礎專項施工方案 Page 2施工技術方案施工技術方案施工技術方案施工技術方案目錄目錄施工工藝流程施工工藝流程Page 3施工工藝流程施工工藝流程Page 4施工工藝流程施工工藝流程Page 5工程施工技術方案工程施工技術方案1.放線定位放線定位 灌注樁樁位按坐標法測放,測放前仔細復核設計部門所提供的樁位坐標無誤,準確無誤后用全站儀根據(jù)業(yè)主所交導線點及監(jiān)理工程師認可的本工程控制網(wǎng)點逐樁施測。報請監(jiān)理工程師復核合格后,護筒埋設前將樁位用四根控制樁引出樁外,便于護筒埋設后的鉆機及整個樁基施工過程中校核。2.鉆孔平臺搭設鉆孔平臺搭設 陸上樁施工可布置簡易的施工工作平臺,在鉆機下用2、枕木及方木墊牢,確保樁基在施工時鉆機不下沉及移位。Page 6工程施工技術方案工程施工技術方案3.埋設護筒埋設護筒 由于地表層為雜填土,土質(zhì)較差,為防止孔口塌落,保證孔內(nèi)水位,需埋設鋼護筒。鋼護筒直徑:120cm的樁,護筒直徑1.4m;150cm的樁,護筒直徑1.7m;160cm的樁,護筒直徑2.0m;壁厚5mm,護筒長24m,根據(jù)地表土質(zhì)的實際情況確定。護筒采用人工與機械相結合的方法施工,陸上樁在鉆機就位前先人工挖孔到深度后,將護筒就位,在護筒周圍用人工將土夯實。Page 7工程施工技術方案工程施工技術方案4.鉆機就位鉆機就位 先在樁位處測一定的距離,地面上垂直于橋的方向鋪木方,然后在木方上3、橫橋向再鋪設木方或軌道,樁機移動采用下墊滾筒卷揚機牽引就位,鉆架就位后確保上下共線(即樁中心、鉆架頂中心,鐵門中心三點共線),縱橫向水平(即鉆架底盤的縱橫向水平),用線墜校對垂直線,用水準儀校對水平線。鉆機就位復核準確無誤后將鉆架進行固定。Page 8工程施工技術方案工程施工技術方案5.泥漿池設備及泥漿制備泥漿池設備及泥漿制備 在樁孔位置設置泥漿池,作灌注樁的泥漿循環(huán)系統(tǒng)。鉆機開鉆前,先在泥漿池中進行人工造漿,作鉆孔前期的護壁作用,每個泥漿池平面尺寸約48m,分為沉淀池、儲漿池和吸漿池,從鉆孔中流出的帶有鉆渣的泥漿經(jīng)泥漿槽流入沉淀池,由沉淀池經(jīng)初步沉淀后流入儲漿池,再由儲漿池流入吸漿池供泥漿泵4、吸入,經(jīng)高壓軟管、鉆桿進入孔底沖擊土層。本工程在不影響泥漿沉淀的前提下,因場地有限,將儲漿池和吸漿池合并。泥漿池中沉淀池和吸漿池中各安裝一臺泥漿泵,沉淀池中泥漿泵起排除多余泥漿及鉆渣作用,吸漿池內(nèi)泥漿泵與高壓軟管相聯(lián)接,起循環(huán)作用。Page 9工程施工技術方案工程施工技術方案6.泥漿排放泥漿排放 鉆孔時當泥漿過稠、泥漿池內(nèi)鉆渣過多和鉆孔結束清理泥漿池時,將多余的泥漿及鉆渣排出泥漿池。泥漿排放場安排專人看護,及時予以加寬加高,以免造成環(huán)境污染。Page 10工程施工技術方案工程施工技術方案7.鉆孔鉆孔 鉆孔剛開時暫不落桿,先行空鉆以加強孔口的護壁固孔作用,等孔內(nèi)造漿達到設計要求后,再開始鉆進。鉆5、孔時的進尺速度及鉆速取決于土層分布情況,鉆孔過程中始終保證孔內(nèi)泥漿高度,及時檢查孔泥漿質(zhì)量。對照設計圖紙中地質(zhì)分布圖,詳細記錄實際土層分布,如有與設計不符情況,應詳細注明,并留取泥漿樣品及指標,便于比較復核,同時上報現(xiàn)場監(jiān)理工程師簽認。Page 11工程施工技術方案工程施工技術方案 鉆孔過程中泥漿指標控制在:相對密度1.051.45,粘度1622秒,含砂率48%。土質(zhì)較好的粘土層泥漿應略稀;遇有土質(zhì)較軟的土層時,應上下提升鉆頭,進行掃孔,同時適當增大泥漿濃度,以防縮孔;如遇有砂土層時,除增大入孔泥漿內(nèi)濃度,加強保護壁外,在出漿處泥漿溝內(nèi),不斷注入少量清水,或將泥漿溝改道加長,加速鉆渣沉淀。密切6、注意土層變化,按要求做好鉆孔記錄和換班記錄,鉆孔記錄上有每層土的起止標高及對應泥漿指標、鉆孔歷時等,換班時上一班當班人,在記錄上簽字。Page 12工程施工技術方案工程施工技術方案8.清孔清孔 當鉆孔達到預定深度時可將鉆頭提升3050cm,采用換漿法清孔,即用符合要求的優(yōu)質(zhì)泥漿把孔內(nèi)含有鉆渣的泥漿通過循環(huán)置換出來,以泥漿指標達到規(guī)范規(guī)定的要求為止。清孔半小時后,將泥漿池、沉淀池內(nèi)鉆渣清入泥漿排放場內(nèi),同時注入適量清水,清水量以確保循環(huán)泥漿濃度符合要求為準。Page 13工程施工技術方案工程施工技術方案 清孔結束后對樁的成孔質(zhì)量和沉淀層的厚度按技術規(guī)范的標準進行全面檢查,檢查分兩步:清孔后,拆鉆7、前主要檢查樁孔的深度(不小于設計值)及泥漿指標(相對密度1.031.10,粘度1720,含砂率2%),泥漿指標檢測方法同鉆孔時檢測方法,孔深用測繩吊錘測量。以上檢測本工程配合一臺泥漿比重計,一套含砂測定儀、泥漿粘度計。拆鉆后主要檢查樁徑(不小于設計值),垂直度(不大于1%)及沉淀厚度,垂直度及孔徑用孔規(guī)檢測,孔規(guī)用鋼筋加工制成,外徑同設計樁徑,長6m;孔底沉淀厚度用測繩吊錘測量比較,清孔后的孔深與砼灌注前孔深之差即為沉淀厚度。清孔后的成孔質(zhì)量經(jīng)監(jiān)理工程師檢查合格后拆鉆。Page 14工程施工技術方案工程施工技術方案9.鋼筋籠制作與安放鋼筋籠制作與安放1)鋼筋籠制作鋼筋籠制作 鋼筋籠在現(xiàn)場分節(jié)制8、作,主筋與加強筋全部焊接,螺旋筋與主筋采用隔點焊加固,鋼筋籠制作符合設計要求外,還應符合下表規(guī)定。鋼筋籠制作允許偏差表 序號 項目 允許偏差 1 主筋間距 10 2 箍筋間距 20 3 鋼筋籠直徑 10 4 鋼筋籠長度 50 制作好的鋼筋籠,即進行逐節(jié)驗收,合格后掛牌存放。Page 15工程施工技術方案工程施工技術方案2).鋼筋籠孔內(nèi)安放鋼筋籠孔內(nèi)安放 鋼筋籠在孔口焊接,單面焊10d,焊縫高度0.3d,焊縫寬度0.7d。兩段籠子應保持順直,同截面接頭不得超過配筋的50%,間距錯開,不少于35d。鋼筋焊接完好后,應緩慢下放至孔內(nèi),嚴禁砸籠,隔4m 在鋼筋籠四周均勻設立4 個水泥保護塊,鋼筋籠下放9、至預定位置后,應在孔口固定,以防其上竄或下沉。Page 16工程施工技術方案工程施工技術方案10.下導管下導管1)導管的選擇導管的選擇 采用絲扣連接的導管,其內(nèi)徑250,底管長度為4m,中間每節(jié)長度一般為2.5m。在導管使用前,必須對導管進行外觀檢查、對接檢查和壓水試驗。(1)外觀檢查:檢查導管有無變形、坑凹、彎曲,以及有無破損或裂縫等,并應檢查其內(nèi)壁是否平滑,對于新導管應檢查其內(nèi)壁是否光滑及有無焊渣,對于舊導管應檢查其內(nèi)壁是否有混凝土粘附固結。(2)對接檢查:導管接頭絲扣應保持良好。連接后應平直,同心度要好。Page 17工程施工技術方案工程施工技術方案(3)壓水試驗:在連接后導管內(nèi)先加7010、%的清水,然后一端密封,另一端通過空壓機加壓到0.50.6MPa,維持壓力不變,滾動導管看是否漏水,時間約為15min。經(jīng)以上檢驗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對于不合格導管應嚴禁使用。導管長度應根據(jù)孔深進行配備,滿足二次清孔及水下混凝土澆筑的需要,即二次清孔時能下至孔底;水下澆筑時,導管底端距孔底0.5m 左右,混凝土應能順利從導管內(nèi)灌至孔底。2)導管下放導管在孔口連接處應牢固,設置密封圈,吊放時,應使位置居中,軸線順直,穩(wěn)定沉放,避免卡掛鋼筋籠和刮撞孔壁Page 18工程施工技術方案工程施工技術方案11.二次清孔二次清孔1、二次清孔采用反循環(huán)法、二次清孔采用反循環(huán)法。將泥漿從已下的導管中注入樁底,從11、而形成流動,因為導管的內(nèi)斷面積大大小于導管外壁與樁壁間的環(huán)狀斷面積,便形成了流速、流量極大的反循環(huán),攜帶沉渣從導管內(nèi)反出,從而起到極好的清孔效果。2、二次清孔采用泵吸反循環(huán)法。、二次清孔采用泵吸反循環(huán)法。如發(fā)現(xiàn)孔底有大的碎塊,一般的反循環(huán)法無法清理,則可采用泵吸反循環(huán)清Page 19工程施工技術方案工程施工技術方案 孔是利用空壓機的壓縮空氣,通過風管(水管)送至孔內(nèi)氣漿混合器,高壓氣與泥漿混合,在導管內(nèi)形成一種密度小于泥漿的漿氣混和物,漿氣混合物因其比重小而上升,在導管內(nèi)混合器底端形成負壓,下面的泥漿在負壓的作用下上升,并在壓氣動量的聯(lián)合作用下,不斷補漿,上升至混合器的泥漿與氣體形成氣漿混合物后繼續(xù)上升,從而形成流動,因為導管的內(nèi)斷面積大大小于導管外壁與樁壁間的環(huán)狀斷面積,便形成了流速、流量極大的反循環(huán),攜帶沉渣從導管內(nèi)反出,從而起到極好的清孔效果。經(jīng)實際試驗,直徑在10 以內(nèi)的卵石及碎石都可從孔底反出。謝謝觀賞謝謝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