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至合川高速公路隧道路面面層施工方案(1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46742
2022-07-12
9頁
59.50KB
1、國道212線重慶至合川高速公路J2合同段西山坪右線隧道K36+235K34+847段路面面層施工方案編 制:復 核:監 理:*隧道工程有限公司第二公司渝合路J2合同段項目經理部二OO一年五月八日K36+235K34+847段隧道路面面層施工方案一、 工程概況 我合同段承建的西山坪右線隧道出口段合同里程K36+235K34+900,最終貫通里程為K34+847,即我合同段實際施工隧道全長1388m,起止里程為K36+235K34+847。(1)隧道平面線型設計:圓曲線進洞63.27m,圓曲線半徑為700m ,緩和曲線長160m,與之相接的直線段長1164.73m。(2)隧道縱面線型設計:豎曲線進2、洞204.95m,豎曲線R=9000m(凸曲線),K36+489.95K36+030.05段縱坡由-2.41%漸變為2.7%;K36+030.05K35+007段縱坡為2.7%;K36+007K34+595段縱坡由2.7%漸變為0.4%,豎曲線R=18000m(凹曲線)。(3)隧道橫坡:為單向坡,K36+235K36+171.73段為4%;K36+171.73K36+043.73段由4%漸變為0%;K36+043.73K36+011.73段由0%漸變為-1%;K36+011.73K34+847段為-1%。隧道路面面層為C35水泥砼,加減水劑,28天抗折抗壓強度分別不小于4.5Mpa和35Mpa3、。隧道路面面層正常段寬8.5m(20.5m路緣帶+23.75m行車道),厚24cm;加寬段寬11m,厚24cm;車行橫通道寬4.5m,厚16cm。現我合同段隧道二次襯砌、電纜溝、路面基層已施作完畢,并驗收合格,準備施作路面面層。二、 施工工期隧道路面面層施工工期計劃 77天,即計劃從2001年5月10日開工至2001年7月25日結束。其施工形象進度計劃見橫道圖。三、 工程數量K36+235K34+847段隧道路面面層工程數量為:C35砼2906m3,級鋼筋2.630 t, 級鋼筋3.090t,聚氯乙烯膠泥0.9m3,2.0cm厚木板0.52m3,30塑料套管42m,瀝青30kg。四、 施工準備4、工作1、 施工班組及所需勞動力已進場。2、 新設備已添置并進場,所有設備均已作檢修、保養和試運轉,現場混凝土拌和站已安裝、調試,并接通水、電。3、 所有原材料均試驗合格,前期施工所需材料已進場,已委托重慶市質量檢測中心設計C35砼配合比,其強度、水灰比、砂率均滿足設計和規范要求。4、 控制點 隧道路面面層施工所需導線點及水準點均已布設和聯測。5、 基層檢查及整修 路面基層經測量組檢查,對不符要求處,已整修。6、 現場清理 洞內不需要的設備、材料已清理出場,并在指定地點擺設。洞內浮渣及塵土先用人工鏟松,自卸汽車運輸,再用高壓水沖洗干凈。7、 鋼筋加工 鋼筋部分已進場,并作了調直、除銹處理,現已按5、設計要求加工了部分傳力桿、拉桿、鋼筋支架及角隅鋼筋。五、 路面施工工藝及施工方法隧道路面面層由洞內向洞外施作。隧道正常段路面右幅寬4.3m,左幅寬4.2m,施工時先澆兩側路緣帶0.4m,作為振搗梁拖移平臺,然后先澆左半幅300m,以后左右半幅交替施作,隧道路面每次半幅施作100m。隧道路面面層施工工藝見流程圖。(一)澆筑路緣帶為保證施工質量和便于施工,路面施工先澆筑兩側路緣帶0.4m,并作為振搗梁拖移平臺。路緣帶澆筑前應將基層清洗干凈,由測量組每5m測量放線,用紅油漆在隧道內兩側電纜溝壁作“T”型標記標出高程,“T”型標記上口比設計路面高0.1m,安裝模板時,應從“T”型標記上口向下量0.1m6、 ,模板安裝經檢查合格后方澆筑砼。路緣帶澆筑后應進行找平和收光,并用3m直尺檢查平整度,符合要求后方可進入下道工序。安裝路緣帶模板時應預留沉砂池位置,澆筑路緣帶在隧道加寬段其加寬部分應一同澆筑。(二)安裝行車道模板路緣帶澆筑0.4m后,隧道路面半幅施工僅需在縱縫及端頭處安裝模板即可。模板采用22槽鋼,安裝前由測量組放出平面位置及高程控制線,并將基層清洗干凈,安裝時將模板放在預先標定的基層位置上,兩側用手提電鉆打眼,眼中安裝16鋼筋加以固定,16鋼筋間距模板內側1.01.5m,模板外側0.51.0m。模板安裝應牢固、緊密、直順,由于路面面層厚24cm ,槽鋼高22cm,加上基層有部分不平整,因此7、模板與基層間存在空隙,應用砂漿或木條填塞,對板間小縫隙貼膠帶加以密封。模板安裝后應在內側刷脫模劑,以便脫模。(三)安裝傳力桿、拉桿及角隅鋼筋1、接縫構造及布置情況縱縫:為平縫加拉桿式,拉桿為16鋼筋,單根長80cm,間距0.75m,兩端錨固在混凝土中,縱縫隧道通長布置,平行于路面中線。橫向脹縫:為傳力桿式,傳力桿為25鋼筋,單根長45cm,間距0.3m,一端錨固在混凝土中,另一端為滑動端,安裝10cm長30mm塑料套管,套管底部留3cm空隙填充木屑與彈性材料,滑動端沿脹縫交錯布置。脹縫上部寬2cm,深4cm內留縫隙澆灌填縫料,下部設高20cm,寬2cm的油浸或瀝青浸制的軟木板嵌縫。脹縫沿隧道縱8、向約100m設置一道,脹縫與路面中線垂直。橫向縮縫:為鋸縫式,一般不設傳力桿,即僅在板上部設寬0.8cm,深6cm的縫隙澆灌填縫料。渝合路交通量大,為防止板被損壞,在靠近脹縫兩側的一條縮縫應布設25傳力桿,傳力桿單根長45cm,間距0.3m,全部錨固在混凝土中。縮縫沿隧道縱向間距4.5m設置一道,縮縫與路面中線垂直。橫向施工縫:每天工作結束或澆筑工序中斷超過30分鐘混凝土已初凝時應設置橫向施工縫。施工縫在脹縫處用脹縫代替,在其余位置則應設普通傳力桿,上留寬0.8cm,深6cm縫隙澆灌填縫料,傳力桿為25鋼筋,單根長45cm,間距0.3m,一端錨固在混凝土中,另一端涂刷瀝青后澆筑在混凝土中。橫向9、施工縫應與路面中線垂直。傳力桿及拉桿均布置在板厚中間,且應平行于砼板面,并垂直于接縫。2、安裝傳力桿及拉桿當模板安裝好后,即在需要設置傳力桿或拉桿處安設傳力桿或拉桿。脹縫傳力桿安設,在嵌縫軟木板上預留圓孔讓傳力桿穿出,嵌縫軟木板上面設木制壓縫板條,按傳力桿位置和間距將傳力桿穿過模板預留孔,傳力桿兩端固定在鋼筋支架上。其余接縫傳力桿或拉桿的安設,在安裝模板處,按設計位置和間距將傳力桿或拉桿穿過模板預留孔,兩端固定在鋼筋支架上;在未安裝模板處,傳力桿則直接固定在鋼筋支架上。3、安裝角隅鋼筋在脹縫兩側板的角隅處設置角隅鋼筋,角隅鋼筋用兩根長2.4m的14mm鋼筋彎制,用8mm鋼筋連接而成。角隅鋼筋設10、在板的上部,距板頂7cm,距脹逢和板邊緣各為10cm。角隅鋼筋固定在鋼筋支架上,支架應插入基層內。(四)制備和運送混凝土混凝土在工地攪拌站拌和,攪拌站附近設有砂、碎石堆料場及水泥庫房,并設有隔離標記。混凝土攪拌應將設計配合比換算成施工配合比,施工人員嚴格按施工配合比配料。每天開始拌和前,應根據天氣變化情況測定砂、石材料含水量,以調整配料實際加水量。每次拌和所用材料應過秤,要求配料精度水泥為1.5%,砂為2%,碎石為3%,水為1%,每一工班應檢查配料精度至少2次,每半天檢查坍落度2次。混凝土采用自卸汽車運送。混凝土從攪拌機出料后運到鋪筑地點澆筑完畢的允許最長時間,應根據試驗室的水泥初凝時間及施工11、氣溫確定。裝運混凝土的容器不應漏漿和能防止發生離析,混凝土出料及鋪筑時卸落高度不應超過1.5m,若超過時,應設溜槽卸料。每工班混凝土攪拌和運送后,應將使用設備及現場清理干凈,以便下次使用。(五)攤鋪、振搗和砼表面整修當混合料運送至攤鋪地點后,一般直接倒向安裝模板的路槽內,采用人工攤鋪法,人工攤鋪嚴禁拋擲和樓耙,防止離析。攤鋪時應考慮砼振搗后的沉降,虛高可高出設計高度的10%左右,使搗實后的面層標高同設計相符。混凝土面板設計厚為24cm,分兩層攤鋪,下層厚14.4cm,上層厚9.6cm。混凝土先采用插入式振搗器振搗,然后采用平板振搗器縱橫交錯全面振搗。振搗每一位置處的持續時間以混合料停止下沉,不12、再冒氣泡并泛出水泥漿為準,不宜過振。振搗時應避免碰撞鋼筋和預埋件,振搗時應鋪以人工找平,并隨時檢查模板有無下沉、變形或松動。混凝土用平板振搗器振搗后,再用帶振搗器的振搗梁一端擱在拖移平臺上,一端擱在模板上,沿攤鋪方向振搗拖平。拖振過程中,多余的混和料隨著振搗梁的拖移而刮去,低陷處則應隨時補足。最后用100mm無縫鋼管制成的滾筒沿縱向滾壓平整,并泛出水泥漿為止。混凝土用滾筒滾壓平整,多余砼鏟至新砼中,砼不夠處應加較細的碎(礫)石混合料,提漿后,用抹面機抹平,鐵板收光,最后用橡膠布去掉抹痕。用3m靠尺檢查平整度,若不符合要求,則繼續用電動抹面機在混凝土終凝前抹平,直到符合規范要求為止。找平時,嚴禁13、用純砂漿找平。(六)筑做接縫 1、橫向脹縫先澆筑脹縫一側混凝土,取去脹縫側模板后,再澆另一側混凝土,鋼筋支架及縫隙內油浸或瀝青浸制的軟木板不再取出。壓縫板條使用前刷脫模劑,在另一側混凝土振搗后,先抽動一下,而后最遲在另一側混凝土終凝前將壓縫板條抽出,抽出時為確保兩側混凝土不被擾動,可用木板條壓住兩側混凝土,然后輕輕抽出壓縫板條,再用鐵抹板將兩側砼抹平整。2、橫向縮縫及脹縫以外部位的施工縫橫向縮縫及脹縫以外部位的施工縫,均應在其上部設寬0.8m,深6cm的縫隙澆灌填縫料。縫隙的預留采用切縫法,即在結硬的混凝土(混凝土強度達到25%30%時)上采用砼切割機切割出要求深度的縫槽,切割產生的粉末在其干14、焊前應清除干凈。碎石混凝土的最佳切割抗壓強度為6.012.0Mpa。3、縱縫縱縫采用平縫加拉桿式,施作時在先澆筑的一側埋設拉桿的一半,拆模后,澆筑另一側前,應先在混凝土板縱縫側壁涂抹瀝青。(七)防滑措施為保證行車安全,混凝土表面應具有粗糙的抗滑表面。經監理同意,我合同段決定采用刻紋的方式對混凝土表面進行防滑處理,即在已硬結的混凝土表面用刻紋機刻成深56mm,寬23mm,間距20mm的小橫槽。(八)養生與填縫混凝土抹面以后,當表面已有相當硬度,用手指輕壓不現痕跡時即可開始養生。養生采用濕治養生法,每天均勻灑水數次,使其保持潮濕狀態。養生時間不少于14d。填縫應在混凝土養生期滿后及時進行,填縫前應15、將縫隙內泥砂雜物清除干凈,經檢查合格后方可澆灌聚氯乙烯膠泥。填縫料應與混凝土縫壁粘附緊密,其灌注濃度宜為34cm,當深度大于34cm時,可用多孔柔性材料填塞縫底,然后再澆灌聚氯乙烯膠泥。在夏季應使填縫料灌至與板面齊平,在冬季則應稍低于板面。填縫料充分硬結,且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90%以上時,方允許開放交通。六、勞動力組織及安排隧道路面面層施工共安排管理人員11人(見附表),生產工人38人,分別為:基層檢修及沖洗4人,模板安裝、折卸6人,鋼筋工2人,焊工2人,混凝土澆筑17人(攪拌站司機2人,裝載機司機1人,上水泥2人,砼運送2人,砼攤鋪2人,砼振搗2人,拖振搗梁4人,拖滾筒、抹面2人),鋸16、縫2人,刻紋2人,填縫2人,養護1人。七、主要材料施工所需主要材料見附表。八、主要機械設備及測量儀器施工所需主要機械設備及測量儀器見附表。九、質量安全保證措施1、組織圖紙會審、技術交底,作好現場放樣,做好施工中的原始記錄。2、健全和完善質量安全保證體系,成立質量安全管理小組,崗位責任落實到人頭。3、嚴格按照圖紙和方案施工,根據施工情況不斷調整和優化施工方案。4、進場原材料經檢查合格后方可使用,進場設備應進行試安裝、試運行。5、特殊工種作業人員必須有多年工作經驗,并持證上崗。6、編制質量安全保證措施,開展質量活動,進行質量安全培訓、教育,提高質量安全意識。7、堅持“三檢制”及“三不放過原則”,上17、道工序不合格,絕不進入下道工序。8、對存在的質量安全事故開專題會進行分析,并提出糾正預防措施,限期整改。9、路面開放交通前,應設專人看守和立標識牌。10、施工現場管理人員及操作工人必須戴安全帽,并嚴禁穿拖鞋。11、作好現場文明施工。主要材料工程數量序號材料名稱規格或型號單位數量備注1級鋼筋8t0.45825t2.2382級鋼筋14t0.77116t2.3963聚氯乙烯膠泥m30.924木料m30.625塑料套管30mmm426瀝青Kg307槽鋼22m3008水泥普硅42.5Rt12799碎石540mmm3235410砂渠河砂m3596機制砂m3596主要機械設備及測量儀器序號設備或儀器名稱規格或型號單位數量備注1砼攪拌機IDYSOOA-SM臺22裝載機ZLC-50D臺23振動棒50mm根24振搗器臺25平板振搗器臺26刻紋機臺17振搗梁(帶振搗器)臺18滾筒100mm(L=4.3m)根19電動抹面機臺110砼切割機QHL-12臺111元撬把512自卸汽車2t臺413電鉆臺114焊機臺115鋼筋切割機臺116鉆床臺117鋼筋彎曲機臺118全站儀尼康DTM530臺119自動安全水準儀Spring32臺120直尺3m根221鋁合金塔尺5m根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