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繼間沉降縫防水層施工專項方案(1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46825
2022-07-12
10頁
383.50KB
1、端明路改建工程下穿京哈鐵路K152+303.048 2-12m框構橋中繼間沉降縫防水層施工專項方案 編制復核:審核:中鐵電化局集團唐山客車線工程指揮部二一五年四月目 錄1.編制依據、編制范圍31.1編制依據31.2編制范圍31.3編制原則32.工程概況43.施工組織安排43.1安全目標43.2質量目標43.3工期目標44.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44.1側墻修補44.2.頂板沉降防水處理54.3底板沉降防水處理54.4立墻沉降縫防水處理65.臨近營業線防護措施76.施工質量保證措施86.1質量要求86.2質量保證體系86.3施工質量保證措施91.編制依據、編制范圍1.1編制依據 K152+303(22、-12m)下穿京哈鐵路立交施工設計圖;高速鐵路橋涵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TB10752-2010);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TB10424-2010);鐵路工程基本作業施工安全技術規程(TB10301-2009);鐵路橋涵工程施工安全技術規程(TB10303-2009);鐵路路基工程施工安全技術規程(TB10302-2009);客運專線高性能混凝土暫行技術條件(科技基2005101號);鐵路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設計暫行規定(鐵建設2005157號);鐵路營業線施工安全管理辦法(鐵運2012280號);北京鐵路局 營業線施工安全管理實施細則(京鐵師2012755號) ;鐵路運輸保護安全保護條3、例;鐵路技術管理規程(鐵道部令第29號);鐵路工務安全規則(鐵運2006177號);我單位以往類似工程的施工經驗。1.2編制范圍本專項方案為中繼間沉降縫防水層施工專項方案。1.3編制原則確保營業線行車及施工安全的原則制定切實可行的技術方案和安全措施,定人定崗定職責,確保施工安全和人身安全,做到萬無一失。專業化施工原則本防水施工投入專業化隊伍施工,以確保工期和質量。確保工期的原則根據端明路頂進涵線路加固拆舊涵框構頂進專項方案施工計劃安排本方案施工計劃,并以此為前提配備施工隊伍、機械設備等,確保工期目標的實現。2.工程概況 本橋頂進就位后中繼間沉降縫位于機務段入庫線與豐潤唐遵聯絡線線間,東側距機務4、段入庫線線路中心最近距離為2.48m,該線后中繼間沉降縫位于機務段出庫、入庫線線間,西側距機務段入庫線線路中心最近距離為2.55m。3.施工組織安排3.1安全目標安全生產穩定可控。杜絕生產安全責任死亡事故,重傷率和輕傷率分別控制在0.3和6以下;確保鐵路營業線施工安全,杜絕鐵路交通責任事故;杜絕重大交通,杜絕一般火災、機械設備、鍋爐、壓力容器責任事故。3.2質量目標交驗工程質量達到國家、行業質量驗收標準,符合設計文件和有關技術規范要求。工程施工質量驗收合格率達到100%,單位工程一次驗收合格率100%。杜絕工程質量事故的發生。3.3工期目標預計2015年4月20日本橋頂進就位,2015年4月25、1日即可開始中繼間沉降縫防水施工,2015年5月20日最終完成驗收。4.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本方案為中繼間沉降縫防水施工,結合中繼間側墻修補措施進行中繼間沉降縫防水施工。4.1側墻修補按照中繼間側墻修補措施對本橋西側側墻進行修補,修補完成后待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70后進行防水施工。4.2.頂板沉降防水處理 頂板底部用4cm浸瀝青木板填塞,后從頂板頂向下灌注3cm的145-2膠水泥砂漿,然后是4cm的PZ-150橡膠膨脹條,其上是3cm的145-2膠水泥砂漿,其余部分為SS-1防水膏,防水膏涂抹至頂板頂部,以沉降縫為中心寬度為30cm,防水膏上鋪設寬度為30cm的防水卷材,接頭搭接不小于20cm6、,最后在頂面澆筑豆石混凝土,頂寬50cm高度為10cm。待施工完成后在底板底部沉降縫安裝不銹鋼接水盒,接水盒與頂板底部接觸部位涂抹雙組分聚硫密封膏。4.3底板沉降防水處理底板防水層從下往上依次填塞10cm的145-2膠水泥砂漿、4cm的PZ-150橡膠膨脹條、3cm的145-2膠水泥砂漿、10cm的PTP-1灌漿液、8cm的145-2膠水泥砂漿、55cm的SS-1防水膏、10cm的豆石混凝土。底板底部底板頂部4.4立墻沉降縫防水處理立墻防水處理從立墻外側開始處理,填充材料依次為7cm的145-2膠水泥砂漿、4cm的PZ-150橡膠膨脹條、3cm的145-2膠水泥砂漿、8cm的TPT-1灌漿液、7、3cm的145-2膠水泥砂漿、58cm的SS-1防水膏以及7cm的145-2膠水泥砂漿,待施工完成后在立墻內側沉降縫安裝不銹鋼接水盒,接水盒與頂板底部接觸部位涂抹雙組分聚硫密封膏。需要注意的是頂板接水盒兩端與側墻接水盒焊接成一體,不得滲漏,側墻接水盒距竣工后路面10cm 5.臨近營業線防護措施施工前對全體人員必須進行安全教育,安全員、防護員必須經過既有線施工安全培訓,并經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先與鐵路設備單位簽定施工安全協議和配合協議,由設備單位進行現場交底。進入現場以后,未經許可嚴禁移動或損壞現場設備。施工時逐級進行安全技術交底,開工前由技術負責人向全體職工進行交底,兩個以上施工隊或工種配合8、施工時,要按工程進度交叉作業交底,現場施工負責人每天向施工人員進行施工要求的技術交底施工時嚴格按照路局審批的施工等級進行施工,臨近既有線施工A、B、C類施工需要監護單位在監護的情況下進行施工。特殊工種作業,必須嚴格執行本工種的各項有關規定,上崗人員必須經培訓合格,并持有合格證書后,方可上崗,嚴禁無證上崗作業。派專職駐站人員,加強駐站人員與現場防護人員之間的聯系,做到及時溝通,確保列車行車安全。本工程安排1處駐站,在唐山北駐站。鐵路護網及圍墻打開后加強管理,營業施工過程中,施工單位應在鐵路限界外拉好防護繩并設專人防護,確保行車安全。6.施工質量保證措施把質量作為企業的生命之源,牢固樹立“百年大計9、質量為本”的質量觀念,貫徹以人為本,科學管理,誠信嚴謹,用智慧和汗水鑄就時代建筑精品的質量方針。依據本工程建筑和結構情況,按照招標文件精神,做到以下內容:6.1質量要求交驗工程質量達到國家、行業質量驗收標準,符合設計文件和有關技術規范要求。單位工程一次要收合格率100%。杜絕工程質量事故和工程質量問題。6.2質量保證體系加強質量管理,遵循全面質量管理的基本觀點和方法,開展全員、全過程的質量管理活動,建立施工質量保證體系,并在體系的運行中不斷完善。全標段施工嚴格按照設計圖紙及規范進行,并按照“施工進度橫道圖”控制施工進度。質量控制注重施工前和施工中的過程控制,以預防為主,加強對工作質量、工序質10、量和中間產品質量的檢查,以良好的工作質量來保證工序質量,確保工程質量。全面執行質量、環境、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標準,推行全面質量管理,廣泛開展群眾性的QC小組活動。重點部位和關鍵工序均設質量管理小組。實行逐級技術交底制度。做好生產班組的自檢、互檢和交接檢以及專檢工作。施工前對工程采用的原材料進行嚴格檢驗,并報請監理工程師審批后方可使用;施工中實行工序交接制,上道工序完成經檢驗合格后方可交接,進行下道工序施工。實行樣板引路制。每項工程都要根據設計、施工規范驗收標準做出樣板,以樣板引路,作為下步施工標準。實行質量分析制。對于施工當中的不合格現象堅持三不放過的原則,即:分析不清不放過;找不出責任者不11、放過;職工及本人沒有受到教育不放過。主管經理組織有關人員進行分析,找出問題的所在根源和責任者。對責任者,視情節輕重,給予批評和一定的經濟制裁,獎罰分明,確保各項工程不出現質量問題。6.3施工質量保證措施根據本標段工程的實際情況及主要特點,擬采取各種有效的質量保證措施,確保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的實現;同時根據各施工項目情況編制單項工序的質量保證措施,使施工的全過程均處于受控狀態。加強教育,建立健全規章制度。強化全員質量意識教育,組織施工人員學習施工設計圖紙、質量標準及施工驗收規范。 堅持崗前培訓及持證上崗制度,堅持“三檢、四按、五不準、六做到”,三檢:“自檢、互檢、交接檢”;四按:“按圖紙、按規范12、按工藝、按標準”;五不準:“資料不全不準開工、材料不合格不準進場、測量不閉合不準使用、上道工序不合格不準進行下道工序、達不到質量標準不準交工驗收”;六做到:“方案做到合理、技術資料做到齊全、質量檢驗做到可靠、施工試驗做到真實、測量數據做到準確、施工方法做到正確”。加強施工技術管理,嚴格執行以總工程師為首的技術責任制,使施工管理標準化、規范化、程序化。嚴格按照設計文件和施工設計圖紙施工,嚴格遵守施工規范,嚴格掌握施工技術標準、質量檢查及驗收標準。每道工序施工前進行技術交底,向施工人員明確工序操作規程、質量要求和標準。嚴把工序質量關,上道工序未經驗收合格不得進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嚴格執行工程監理制度:執行自檢、經理部復檢合格后即通知監理工程師檢查,隱蔽工程經監理工程師檢查簽認后再隱蔽。堅持三級測量復核制,保護好測量樁點。施工測量放線要反復校核,確保中線、水平及結構尺寸、位置正確,并按要求向監理工程師申報測量定位資料。施工除嚴格按照設計和有關施工技術規范、驗標等規定辦理外,還遵照招標文件有關要求施工。嚴格執行技術人員現場值班制度,及時解決施工中發生的技術問題。重點工序施工時制定切實可行的施工方案并嚴格遵照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