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空間施工方案(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47077
2022-07-12
9頁
39KB
1、施工方案一、工程概況xxxxxxxx有限公司位于北京市潭柘寺鎮魯家灘村,為保證生產有序運行,提高生產效率,擬實施垃圾池滲瀝液收集間污泥清理項目。其主要實施內容為:清理東、西兩個垃圾池滲瀝液收集間地面衛生、排水溝內的雜物和淤泥、滲瀝液收集池中的垃圾和淤泥。二、施工部署 1、安全管理小組人員配置為保證作業工人的安全施工,項目部選擇了一支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施工隊伍,制定了安全生產管理職責。施工前,確認有限空間作業負責人、監護人員和作業人員。其中作業負責人為施工單位現場負責人,監護人為項目及施工單位專職安全員。項目部由項目經理帶頭,成立了有限空間施工安全管理小組組長:xxxx 聯系電話 xxxx副組長2、:xxxx 聯系電話 xxxx2 安全管理小組人員職責2.1組長職責a.項目經理是項目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負責建立、健全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生產責任制,明確有限空間作業負責人、作業單位、監護者職責。b.組織制定專項作業施工方案、安全作業操作規程、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安全技術措施等有限空間作業管理制度。2.2副組長職責a.組員是項目安全生產直接責任人,負責督促、檢查本項目有限空間作業的安全生產工作,落實有限空間作業的各項安全要求。b.保證有限空間作業的安全投入,提供符合要求的通風、檢測、防護、照明等安全防護設施和個人防護用品。c.提供應急救援保障,做好應急救援工作。d.及時、如實報告生產安全事故。項目3、技術負責人職責:負責編制有限空間施工方案,制定消除、控制危害的措施,負責對工程部現場施工作業人員進行技術交底。2.3工程部職責a.在安排有限空間施工作業前,認真閱讀施工方案、如對施工方案有疑問必須立即向項目負責人反映、不得有誤。b.對凡是進入有限空間進行施工、清理作業的從業人員必須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對未進行安全技術交底的人員嚴禁其進入有限空間作用。c.嚴格執行有限空間作業審批制度,凡未經項目經理、技術負責人簽署審批,任何人不得進入有限空間作業。 d.在有限空間進入點附近設置醒目的警示標志標識,并告知作業者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和防控措施,防止未經許可人員進入作業現場。2.4安全組職責a.負責對有限4、空間作業從業人員進行安全生產培訓教育,全過程掌握作業期間情況,保證在有限空間外持續監護,能夠與作業者進行有效的操作作業、報警、撤離等信息溝通;在緊急情況時向作業者發出撤離警告,必要時立即呼叫應急救援服務,并在有限空間外實施緊急救援工作;防止無關作業人員進入。b.應了解整個作業過程中存在的危險危害因素;確認作業環境、作業程序、防護設施、作業人員符合要求后,授權批準作業;并及時掌握作業過程中可能發生的條件變化,當有限空間作業條件不符合安全要求時,命令終止作業。c.應對有限空間作業負責人員、作業者和監護者開展安全教育培訓,培訓內容包括:有限空間存在的危險特性和安全作業要求;進入有限空間的程序;檢測儀5、器、個人防護用品等設備的正確使用;事故應急救援措施與應急救援預案等。2.5作業負責人職責掌握整個作業工程中存在的危害因素;確認作業環境、作業程序、防護設施,作業人員符合要求后方可作業;及時掌握作業過程中可能發生的條件變化,當有限空間作業條件不符合安全要求時,立即終止作業。2.6監護人員職責接受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生產培訓;全過程掌握作業者作業期間情況,保證有限空間外持續監護,能夠與作業者進行有效的操作作業、報警、撤離等信息溝通;在緊急情況時向作業者發出撤離警告,必要時呼叫應急救援,并在有限空間外實施緊急救援工作;防止未經安排無關作業人員進入。2.7有限空間作業者職責接受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生產培訓教育6、;遵守有限空間作業安全操作規程,正確使用有限空間作業安全設施與個人防護用品;應與監護者進行有效的操作作業、報警、撤離等信息溝通。三、作業前準備1、危險有害因素識別識別應當由具相應專業資質的人員分析識別,按照下列(但不限于)危險有害因素進行分析識別:1.1 有限空間內結構是否復雜、狹窄等,是否存在分隔、斜坡、其他復雜結構,是否導致限制作業,是否存在機械傷害等;1.2 空間內是否存在機械動能設備,是否能夠有效鎖定或者連鎖;1.3 是否存在可燃性化學品、有毒化學品或者其蒸氣;1.4空間與外部的物質連接是否有效隔絕;1.5作業照明條件是否達到要求;1.6是否存在高熱、高濕,導致作業人員疲勞現象;1.77、是否存在缺氧或者富氧現象,是否存在通風不良情況;1.8是否會存在交叉作業現象;1.9其他危險有害因素。2.0驗證或者判定危險有害因素的存在2.1對各項危險有害因素進行集中分析,制定出進入有限空間作業程序以及相應的安全技術防護措施。2、明確所有有限空間作業人員的職責要指定指揮人員、作業人員、看護人員、救援人員。2.1明確信息溝通的工具、方式和內容,可行的條件下,可以采用安全先進的通訊工具協助。2.2所有參與有限空間的作業人員應參加相關培訓。須明確在作業中的工作職責,掌握安全作業知識和技能、信息溝通方式、應急救援方案、防護用品使用和要求等;2.3根據安全技術防護措施,檢查安全防護用品和應急物資(包8、括應急藥品)的有效性、充分性等;四、施工安全技術措施1、通風要采取措施,保持有限空間空氣良好流通。 1.1存在自然通風局限時,須采取機械強制通風。 1.2作業時適宜的新鮮風量應能夠達到。不準向有限空間充氧氣或富氧空氣。 1.3定時監測2、清點施工工具及材料進入受限空間作業,完成離開時應清點作業工具、材料的數量并全部帶出,不準留在有限空間。3、照明和防護措施 3.1進入有限空間作業時,必須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 3.2在缺氧、有毒環境中,應佩帶正壓式空氣呼吸器,有條件可以使用長管壓縮空氣呼吸器。 3.3在易燃易爆環境中,應使用防爆型低壓電器燈具及不發生火花的工具,穿戴防靜電等防護服裝。 3.4進入9、有限空間作業應使用安全電壓和安全行燈。 3.5 在檢查井口明顯位置懸掛警示牌,必要時派專人監護。 3.6應搭設安全梯或安全平臺,必要時由監護人用安全繩拴住作業人員進行施工。 3.7有限空間作業過程中,不能拋擲材料、工具等物品,要防止落物傷害作業人員。 3.8有限空間外要備有必要的充足的安全防護用品、消防器材和清水等相應的應急物資。4監護 4.1有限空間作業必須有專人監護。 4.2作業監護人應熟悉作業區域的環境和工藝情況,有判斷和處理異常情況的能力,懂急救知識。 4.3作業監護人在作業人員進入有限空間作業前,負責對安全措施落實情況進行檢查,發現安全措施不落實或安全措施不完善時,須阻止作業。 4.10、4作業監護人應清點出入有限空間作業人員人數,并與作業人員驗證或者確定聯絡信號,在檢查井口處保持與作業人員的聯系,嚴禁離崗。當發現異常情況時,應及時制止作業,并立即采取救護措施。 4.5作業監護人員在作業期間,不得離開現場或做與監護無關的事。 4.6必要時,進入有限空間作業人員應系上安全繩,以便緊急時被拖曳施救。4.7發生有限空間事故,救護人員確保做好自身防護后,方可進入有限空間實施搶救。5施工將施工人員分為2組,每組設置一名現場施工負責人,2組輪流進入施工現場進行施工,輪流負責進行污泥清運工作。五、有限空間作業應急預案為提高抗御安全事故的快速反應能力,防止一旦發生中毒或窒息現象發生,保障施工安11、全的人身安全,最大限度的減少事故損失,維護社會穩定,迅速采取應急救援措施,減少損失,特制定本預案。1、組織部署1.1現場成立以項目經理領導的有限空間應急救援小組,出現緊急情時及時進行搶救。另外派專人在有限空間作業過程中認真負責檢查,做到有問題及時發現,及時上報項目部,及時采取救援措施,避免重大安全事故發生應急搶救應急隊伍,負責現場的緊急搶救工作。有限空間作業過程中要確保應急隊伍保持隨時待命狀態,一旦險情發生,確保搶救小組人員及時到位,搶救及時。1.2有限空間作業環境易導致的潛在事故a.中毒事故b.缺氧窒息事故1.3事故危害范圍及后果a.發生中毒事故,其危害范圍主要涉及到在有限空間作業環境中的作12、業人員、監護人員、救援人員;其危害后果主要會導致中毒人員昏迷,情況嚴重時可能會導致人員死亡(根據可能存在的危險物質)。b.發生缺氧窒息事故,其危害范圍主要涉及到在有限空間作業環境中的作業人員、監護人員、救援人員;其危害后果主要會導致中毒人員昏迷,情況嚴重時可能會導致人員死亡(根據有限空間氧氣含量及消耗量的不同,其后果有輕有重)。1.4搶險救援現場應急指揮負責人和應急人員首先對事故情況進行初始評估。根據觀察到的情況,初步分析事故的范圍和擴展的潛在可能性。搶險人員穿戴好必要的勞動防護用品(呼吸器、工作服、工作帽、手套、工作鞋、安全繩等),系好安全帶,以防止搶險救援人員受到傷害。在發現受傷人員后,將其抬上擔架迅速轉移至安全區,在轉移過程中避免影響其呼吸或觸及受傷部位。 在搶險過程中,有限空間內搶險人員與外面監護人員應保持通訊聯絡暢通并確定好聯絡信號,在搶險人員撤離前,監護人員不得離開監護崗位。 將救出傷員轉移至安全區后,對傷員進行現場急救,情況嚴重時將傷員轉送醫院救治。1.5恢復現場搶救活動結束后,對出入口進行清理,保持搶救通道通暢。加強對作業人員及監護人員的安全教育工作,同時檢查作業人員身體情況,有禁忌癥人員,禁止其進入現場作業。作業人員統一檢查自己的防護設備及滅火器等物品,確保安全可靠。積極配合有關單位、部門調查、統計事故損失,避免事故再次發生,盡快恢復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