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污管施工方案(1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47302
2022-07-12
10頁
364.01KB
1、排水設計1、技術標準(1)、用水量標準:居住用地用水標準為60m3/ha.d,公共設施用地用水標準為70m3/ha.d, 商住用地用水標準為80m3/ha.d, 工業用地用水標準為90m3/ha.d,對外交通用地用水標準為40m3/ha.d,特殊用地用水標準為50m3/ha.d,綠地用地用水標準為15m3/ha.d,道路廣場用地用水標準為15m3/ha.d,市政用地用水標準為40 m3/ha.d。(2)、污水量標準:城市居民生活用量標準為120180(L/人d),污水總量按用水總量的80%計。2、排水布設(1)、排水體制區域內采用雨、污分流排水體制。(2)、管網布置排水管網采用重力流就近排入城2、市排水體系內,采用雙排水管布置在非機動道下。(3)、雨水管道起點起于機場A、B線交叉口(左幅樁號K0+160,右幅樁號K0+160)。,終于環城南路袁河大橋起點處(左幅樁號K1+040,右幅樁號K1+027)。管道出口位于起點。為滿足道路兩側雨水的收集,每間隔40米左右,采用Dg300、Dg600交叉設置雨水支管。支管坡度0.5%,最小覆土厚度0.8米,另外,為滿足道路兩側現有支路排水,在道路兩側每隔200300米布置Dg800Dg1000的雨水支管。(4)、污水管道起點起于機場A、B線交叉口(左幅樁號K0+160,右幅樁號K0+160)。,終于環城南路袁河大橋起點處(左幅樁號K1+028,右3、幅樁號K1+060)。管道出口位于起點、K0+208。為滿足道路兩側雨水的收集,每個污水檢查井預埋一節 Dg300污水支管。支管坡度0.5%,最小覆土厚度0.8米,另外,為滿足道路兩側現有支路排水,在道路兩側每隔200300米布置Dg400Dg500的雨水支管。(5)、為了確保工程施工期間以及工程竣工后順利排水,必須在填方地段敷設圓管涵。圓管涵坡度不得小于0.5%。(6)、施工期間排水:施工期間排水設施不完善,為了降低地下水位,確保工程質量,在人行道外設置邊溝排水,工程完工后,邊溝排水系統自行廢除。(7)、管道基礎:排水管覆土厚度小于4.0米時,排水管基礎均采用120角C10砼基礎;排水管覆土4、厚度大于4.0米時,排水管基礎均采用180角C10砼基礎。(8)、管材:采用鋼筋砼管,排水管砼標號為C30。(9)、管溝回填土必須分層夯實,其壓實度不得低于95%。(10)、雨水口的布置雨水口設置在道路匯水點,人行橫道上游,沿街單位出入口上游,直線段間距3050米等地段。雨水口型式采用偏溝式。雨水口箆面低于附近路面2cm,并使周圍路面坡向雨水口。雨水口的連接管管徑不小于30cm,坡度i0.5%,位置與檢查井位置相協調。雨水口采用M10水泥砂漿、100#紅機磚砌筑。3、檢查井的設置(1)、雨水檢查井:道路排水主干管800采用1250鋼筋混凝土檢查井,900-1000采用1500鋼筋混凝土檢查井,5、1100采用1400*1100鋼筋混凝土方形檢查井,1200采用1500*1100鋼筋混凝土方形檢查井,1350采用1700*1100鋼筋混凝土方形檢查井,1500采用1800*1100鋼筋混凝土方形檢查井,1650采用2000*1100鋼筋混凝土方形檢查井,1800采用2100*1100鋼筋混凝土方形檢查井,2000采用2300*1100鋼筋混凝土方形檢查井,2300采用3150*3150鋼筋混凝土方形檢查井。不同管徑雨水主管相交處,檢查井視主管管徑而定,詳見縱斷面圖。(2)、污水檢查井:道路兩側300排水支管采用700檢查井,400-500排水支管采用1000檢查井。道路排水主干管300-6、600采用1000鋼筋混凝土檢查井,700-800采用1250鋼筋混凝土檢查井,900-1000采用1500鋼筋混凝土檢查井。(3)、為了便于后期養護,雨、污水檢查井井蓋需印字區分。4、道路地下水的排除:常年地下水位接近或高于路槽底時,采用隔離層、封水層等隔離措施,以隔斷地下水的補給,并通過暗溝將水排出路基以外,路基含水量過高時,采用盲溝引水 、匯集,攔截流向路基的地下水,并排出到路基以外 ,以保證路基處于干燥狀態,具有足夠的強度與穩定性。4、雨、污管道工程施工方案(1)、施工要求管道選材及接口:雨水,污水管道均采用鋼筋混凝土管。均采用水泥砂漿接口。管道基礎:根據設計要求,挖方地段當管頂覆土為7、0.73.5米時,做120混凝土基礎;施工中溝槽應采取適當的排水措施防止基土擾動,遇到軟弱地基再另作處理。在填方地段填土至高于管頂0.5-0.8m時停止路基填筑,進行溝槽開挖。雨水口:路口雨水交匯處一般設偏溝式雙箅雨水口,雨水口采用鑄鐵箅圈,箅子,并應設混凝土邊框.雨水口深度為1米,并均以i=0.02坡向雨水檢查井。管道回填基槽回填土的密實度要求不得低于下列數值:機動車道和非機動車道范圍內管頂以上0.5米范圍以內回填砂,密實度95%,人行道和綠化帶范圍內管頂0.5米以上回填土,密實度92%,(要求用人工夯夯實)管頂上部0.5米以上至路面回填土要求分層壓實。(2)、施工方法施工主要工藝流程為:溝8、槽開挖基坑支護地基處理基礎施工管道安裝基坑回填土。根據施工安排采取平行流水作業,避免溝槽開挖后暴露過久,引起溝槽坍塌,同時可充分利用開挖土進行基坑回填,以減少施工現場的土方堆積和土方外運數量。雨水管道施工工藝和方法如下:管溝開挖:根據現況管線的分布和實際地質情況,擬采用人工配合機械開挖的方法。人工填土層用機械開挖和人工開挖,分別采用:0.25和1:0.33的放坡系數,開挖溝底寬,應比管道構筑物橫斷面最寬處側加寬0.5米,以保證基礎施工和管道安裝有必要的操作空間, 開挖棄土應隨挖隨運,以免影響交通;場地開闊處,開挖棄土應置于開挖溝槽上邊線1.0米以外,以減少坑壁荷載,保持基坑壁穩定;溝槽開挖期間9、應加強標高和中線控制測量,以防超挖。當人工開挖溝槽深度超過2.0米且地質情況較差時,需對坑壁進行支撐(詳見溝槽開挖及支撐方案圖)。當采用機械開挖至設計基底標高以上0.2米時,應停止機械作業,改用人工開挖至設計標高。 地基處理:管溝開挖完畢,按規定對基底整平,并清除溝底雜物,如遇不良地質情況或承載力不符合設計要求應及時與甲方、設計、監理單位協商,根據實際情況分別采用重錘夯實,換填灰土、填筑碎石、排水、降低水位等方法處理。經檢查符合設計及有關規定要求后及時施工基礎以封閉基坑。碎石墊層,鋼筋混凝土管基礎采用120砼帶狀基礎,鋼筋砼管枕,基礎砼標號為15。砼基礎施工時采用現場立模澆筑。管道安裝:管道安10、裝應首先測定管道中線及管底標高,安裝時按設計中線和縱向排水坡度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保持平順,無豎向和水平撓曲現象。雨水管、污水管的雨水管為鋼絲網1:3水泥砂漿捻縫。管道安裝時,管道接口要密貼,接口與下管應保持一定距離,防止接口振動。管道安裝前應先檢查管材是否破裂,接口內外工作面是否光滑。 回填:回填前應排除積水,并保護接口不受損壞。回填填料符合設計及有關規定要求,施工中可與溝槽開挖、基礎處理、管道安裝流水作業,分段填筑,分段填筑的每層應預留0.3米以上與下段相互銜接的搭接平臺。 管道兩側和檢查井四周應同時分層、對稱回填夯實。管道胸腔,部分采用人工或蛙式打夯機(基礎較寬)每層0.15米厚分層填筑夯實11、,管頂以上采用蛙式打夯機,每層0.3米厚分層填筑夯實,回填密實度嚴格按回填土的壓實度標準執行。管道開挖和支撐方案如下圖所示。人工開挖層人工開挖層碎石墊層C15混凝土(圖中方木沿溝槽縱向間距為.m,支撐僅用于不良地質處。)管道中心線溝槽支撐方案示意圖1.5m1.5m512cm木板2020cm 方木2025cm 方木(3)、排水管道的閉水試驗排水管道閉水試驗是在試驗段內灌水,井內水位不低于管頂經上2m(一般以一個井段為一段),然后,在規定的時間里,觀察管道的滲水量是否符合標準。試驗前,用1:3水泥砂漿將試驗段兩井內的上游管口砌24cm厚的磚堵頭,并用1:2.5砂漿抹面,將管段封閉嚴密。當堵頭砌好后12、,養護34d達到一定強度后,方可進行灌水試驗。灌水前,應先對管接口進行外觀檢查,如抹帶有裂縫,脫落等缺陷,以便及時進行修補,以防灌水時發生漏水而影響試驗。漏水時,窨井邊應設臨時行人便橋,以保證灌水及檢查滲水量等工作時的安全。嚴禁站在井壁上口操作,上下溝槽必須設置立梯、戴上安全帽,并預先對溝壁的土質、支撐等進行檢查,如有異常現象應及時排除,以保證閉水試驗過程中的安全。(4)、工藝和安全要求管道安裝前,宜將管、管件按施工設計的規定擺放,擺放的位置應便于起吊及運送,起重機下管時,起重機架設的位置不得影響溝槽邊坡的穩定。管道安裝應采用專用工具起吊,裝卸時應輕裝輕放,運輸時應穩、綁牢、不得相互撞擊;管節13、堆放宜選擇使用方便,平整、堅實的場地,堆放時應墊穩,堆放層高應符合有關規定,使用管節時必須自上而下依次搬運。管道應在溝槽地基,管基質量檢驗合格后安裝,安裝時宜自下游開始,承口朝向施工前進的方向,管節下入溝槽時,不得與槽壁支撐及槽下的管道相互碰撞,溝內運管不得擾動天然地基。管道采用天然地基時,地基不得受擾動;槽底為堅硬地基時,管身下方應鋪設砂墊層,其厚度須大于15cm;與槽底地基土質局部遇有松軟地基,流沙等,應與設計單位商定處理措施。管道安裝時,應將管節的中心及高程逐節調整正確,安裝后的管節應進行復測,合格后方可進行下一工序的施工。管道安裝時,還應隨時清掃管道中的雜物,管道暫時停止安裝時,兩端應14、臨時封堵。雨期施工時必須采取有效措施,合理縮短開槽長度,及時砌筑檢查井,暫時中斷安裝的管道應臨時封堵,已安裝的管道驗收后應及時回填土;做好槽邊雨水徑流疏導路線的設計,槽內排水及防止漂管事故的應急措施;雨天不得進行接口施工。新建管道與已建管道連接時,必須先檢查已建管道接口高程及平面位置后,方可開挖。給水管道上采用的閘閥,安裝前應進行啟閉檢驗,并宜進行解體檢驗。沿直線安裝管道時,宜選用管徑公差組合最小的管節組對連接,接口的環向間隙應均勻,承插口間的縱向間隙不應小于3mm。閘閥安裝應牢固、嚴密、啟用靈活、與管道直線垂直。鋼筋混凝土管節安裝前應進行外觀檢查,發現裂縫、保護層脫落、空鼓、接口掉角等缺陷,15、應進行修補并經鑒定合格后,方可使用。管座砼采用分層澆筑,管座平基混凝土抗壓強度應大于5.0N/mm2,方可進行安管。管節安裝前應將管內外清掃干凈,安裝時應使管節內底高程符合設計規定,調整管節中心及高程時,必須墊穩,兩側設撐桿,不得發生滾動,管節中心,高程復驗合格后,應及時澆筑管座砼。鋼筋砼管安裝時,插口進入承口后,應將管節接口環向間隙調整均勻,再用水泥砂漿填滿、搗實、表面抹平,接口必須平直,填料密實,飽滿、表面平整、不得有裂縫現象。檢查井底基礎與管道基礎同時澆筑,排水管檢查井內的流槽,宜與井壁同時砌筑,表面采用水泥砂漿分層壓實抹光,流槽應與上下游管道底部接順。給水管道的井室安裝閘閥時,井底距承16、口或法蘭盤的下緣不得小于10cm,井壁與承口或法蘭盤外緣距離不應小于25cm(DN400mm)。井室砌筑應同時安裝踏步,位置應準確,踏步安裝后,在砌筑砂漿未達到規定的強度前不得踩踏,砌筑檢查井時還應同時安裝預留支管,預留支管的管徑、方向、高程、應符合設計要求,管與井壁銜接處應嚴密,預留支管的管口宜采用低強度等級的水泥砂漿砌筑封口抹平。檢查井接入的管口應與井內壁平齊,當接入管徑大于300mm時應砌磚圈加固,圓形檢查井砌筑時,應隨時檢測直徑尺寸,當四面收口,每層收進不應大于30mm,當偏心收口時,每層收進不應大于50mm。砌筑檢查井、雨水口的內壁應采用水泥砂漿勾縫,內壁抹面應分層壓實,外壁應采用水泥砂漿搓縫擠壓密實。檢查井及雨水口砌筑至設計標高后,應及時澆筑或安裝頂板、井圈、蓋好井蓋。雨期砌筑檢查井及雨水口時,應一次砌起,為防止漂管,可在側墻底部預留進水孔,回填土前應封堵。雨水口位置應符合設計要求,不得歪扭,井圈與井墻吻合,井圈與道路邊線相鄰邊的距離應相等,雨水管的管口應與井墻平齊。管道施工完畢,在回填前,雨水管道則應采用閉水法進行嚴密性試驗,試驗可分段進行,管道試驗合格后,方可進行回填。回填時,槽底至管頂以上50cm范圍內不得含有機物及大于5cm的磚、石等硬塊,應分層回填,分層夯實,每層厚度不得大于25cm,回填土的密實度必須滿足有關要求。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4-05-06
19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4-07-29
13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