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鋼板及碳布施工方案(6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47354
2022-07-12
6頁
21.50KB
1、粘鋼板及粘貼碳纖維布施工方案拆除措施1、 根據施工圖現場放線安位。按實際情況,放寬工作位。工作位一般周邊寬0.5m,但也按實際情況而定。2、 墻體、樓板拆除時,在所需拆除的部位用墨線或直尺劃出所拆除的位置。用 機在線上錘深0.02m,然后用錘從上往下拆(錘重4-6磅),墜下物的體積不得大于0.01m3。3、 在拆除前,地面要鋪墊彩滌布,彩滌布面鋪上膠合板,防止拆除物墜落時,損壞地面。4、 建筑垃圾的運輸,應從建筑外墻用膠合板組成流槽,流槽要密封,并從各層所需留一個落料口(所裝位置雙方商定),建筑垃圾的運輸必須在地板的面層鋪設膠合板作路基,確保地磚安全穩定。(一)粘貼鋼板施工方案一、 施工程序:2、1、施工程序表定位放線及復核 砼表面處理 粘貼 固定及加壓 固化 檢驗2、操作方法21定位放線 在需粘貼的平面位置上,用墨線或直尺畫出粘貼位置,將經典漆或其它顏色作出標記,并標出長度、寬度,粘貼位置與設計位置,平面上的誤差不超過5。22砼表面處理 在混凝土表面劃線,確定粘鋼板位置。 在該范圍除去粉刷層,清除結構表面剝落、疏松、蜂窩等、劣質混凝土,零出混凝土結構層,混凝土表面凸出部分應鑿掉,使其盡可能平整,必要時可用修補材料(如環氧砂漿等)將表面修復平整。 被粘貼混凝土面打磨平整,除去表層浮漿、松散物及油污等雜質,直至露出混凝土新面。 用丙酮或工業酒精清洗混凝土表面,要求無灰塵、無油污、并保持清3、潔、干燥。對于濕度較大或齡期在3個月以內的混凝土構件,尚需進行人工干燥處理。一般用紅外線燈加熱,根據現場條件也可采用其它加熱方法。23粘貼鋼板 按產品說明書,甲、乙雙方按比例配膠。 粘貼:膠粘劑配制好后,用抹刀同時涂抹在已處理好的混凝土表面和鋼板貼合面,為使膠能充分浸潤、滲透、擴散、粘附于表面,宜先用少量膠于結合面來回刮抹數遍,再添抹至所需厚度(13),中間存邊緣薄,然后將鋼板貼于預定位置。若是立面粘貼,為防止流淌,可加一層脫蠟玻璃絲布。鋼板粘貼后,用手錘沿粘面輕輕敲擊鋼板,如無空洞聲,表示已粘貼密實,否則應剝下鋼板,補膠,重新粘貼。 固定與加壓:鋼板粘貼好后立即用卡具、支撐或膨脹螺栓等固定,4、并適當加壓,以使膠液剛從鋼板邊緣擠出為度。膨脹螺栓一般兼作鋼板的永久附加錨固措施,其埋設孔洞與鋼板一道于涂膠前配鉆。固化:結構膠粘劑都是在常溫(20)下固化,24小時即可拆除夾具或支撐,3d即可受力使用,若氣溫低于15,應采取人工加溫,一般用紅外線燈加熱。固化期中不得對鋼板有任何擾動。檢驗:加固構件的粘鋼質量,一般采用非破損檢驗。即外觀檢查鋼板邊緣溢膠色澤、硬化程序,以小錘敲擊鋼板檢驗鋼板的有效粘結面積。錨固區有效粘結面積不應小于90%,非錨固區有效粘結面積不應小于70%。鋼板粘貼完畢后,應及時對鋼板、角鋼進行防火,防腐保護和表面噴砂糙化處理(可粘一層鋼絲網或噴砂豆石或粗砂)。24注意事項進場5、原材料要進行檢驗,檢驗合格方可使用,不合格品就地封存、銷毀。施工時,要嚴格按照施工工藝流程進行施工,嚴禁顛倒。一定按規定要求精配制結構膠,保證施工質量和安全。抹膠前要清理干凈,不得有灰塵。使用結構膠時,如不慎濺入眼中應立即用清水沖洗后盡快到醫院進行救治。施工現場保持良好通風。現場施工人員應采取相應的勞動保護措施。材料使用后,應將殘余物及包裝用品進行妥善處理,注意環境保護。(二)粘貼碳纖維布施工程序:1、施工程序表混凝土表面處理 涂抹底膠 涂抹找平膠(混凝土表面修補整平) 涂抹浸漬膠 粘貼碳纖維布 涂抹浸漬膠 養護 表面防護2、操作方法21混凝土表面處理(1)在混凝土表面劃線,確定粘貼碳纖維布位6、置。(2)在該范圍除去粉刷層,清除結構表面剝落、疏松、劣質混凝土,露出混凝土結構,混凝土表面凸出部分應鑿掉,使其盡可能平整,必要時可用修補材料(如環氧砂漿等到)將表面修復平整。(3)轉角粘貼處進行倒角處理,并打磨成圓弧狀,圓弧半徑不應小于20。(4)被粘貼混凝土面打磨平整,除去表層浮漿、松散物及油污等雜質,直至露出混凝土新面。(5)清洗混凝土表面,要求無灰塵、無油污、并保持清潔、干燥。(6)對于濕度較大或齡期在3個月以內的混凝土構件,尚需進行人工干燥處理。一般用紅外線燈加熱,根據現場條件也可采用其它加熱方法。 22涂刷底膠 在混凝土表面劃線,確定粘貼位置。 在該范圍除去粉刷層,清除結構表面剝落7、疏松、蜂窩等、劣質混凝土,零出混凝土結構層,混凝土表面凸出部分應鑿掉,使其盡可能平整,必要時可用修補材料(如環氧砂漿等)將表面修復平整。 被粘貼混凝土面打磨平整,除去表層浮漿、松散物及油污等雜質,直至露出混凝土新面。 用丙酮或工業酒精清洗混凝土表面,要求無灰塵、無油污、并保持清潔、干燥。對于濕度較大或齡期在3個月以內的混凝土構件,尚需進行人工干燥處理。一般用紅外線燈加熱,根據現場條件也可采用其它加熱方法。23找平處理(1)配制找平樹脂膠,按比例將A、B兩組分布均勻地攪拌,用電動攪拌機攪拌5分鐘,用膠量少時也可用人工攪拌,攪拌要充分均勻。(2)底層樹脂膠手觸干燥后對混凝土表面凹陷部分用找平膠修8、補填平,應使混凝土面達到光滑、平整。(3)轉角處應用找平膠修復為光滑的圓弧形,半徑不少于20。(4)找平膠手觸干燥后進行下一工序。24粘貼碳纖維布根據設計圖紙和構件實際尺寸編制各構件纖維布裁剪尺寸及數量計劃表。按計劃表裁剪纖維布,為便于粘貼和保管,裁好的碳纖維布應卷在小圓棍(筒)上(圓棍或圓筒直徑應大于20),并編號以備使用。在裁剪、剪布存放過程中應保持碳纖維布表面無灰塵、雜物。(2)配制浸漬液根據需要粘貼的碳纖維布數量(面積)確定所需浸漬膠的數量。按配合比例將A、B兩組分別裝入容器中,用電動攪拌機充分攪拌,攪拌時間不少于5分鐘。用膠量少時可用人工攪拌,必須攪拌充分均勻。每次攪拌的膠當次使用,9、超過時間不可使用。(3)涂抹底層浸漬膠將配制好的浸漬膠用橡皮刮刀或滾筒均勻地涂刷在構件表面。L300C:底層涂量為500600g/根據施工時的溫度,涂膠量可適當調整。粘碳纖維布涂刷底層浸漬膠后立即將預先裁剪好的碳纖維布均勻地敷設在底層浸漬膠上。用專用的橡皮刮刀或橡膠圓沿纖維方向滾壓或刮平,應注意不要來回滾壓,應沿一個方向滾壓刮平,排除氣泡和多余的膠液,使浸漬膠充分滲透碳纖維布并與混凝土表面牢固粘接,滾壓刮平時不得損傷碳纖維絲。多層粘貼時重復上述步驟。待碳纖維布表面指觸干燥時即可進行下一層粘貼。涂抹上層浸漬膠待碳纖維布指觸干燥后,再在碳纖維布面上涂刷浸漬膠,上層浸漬膠量一般為:L300C:面膠涂10、量為200300g/若需粘貼多層碳纖維布時,重復上述步驟。25養護、固化碳纖維布粘貼后需一定條件下進行養護達到需要的硬度。當環境溫度保持在20以上時,一般需24小時固化,有一定硬度后57天后方可承受荷載。若低于15時,需48小時固化,有一定硬度后1015天后方可承受外力作用。若環境溫度較低時,可采取人工加溫,保持溫度在1520,一般使用紅外線燈加熱。碳纖維布粘貼后應防止雨淋或受潮,并防止風沙、污染物弄臟及保護施工面不受硬物損作。26表面防護根據設計要求對最后一層碳纖維布表面進行防護,防護措施可為粉刷水泥砂漿保護層,涂抹防護涂料等。3、施工安全及注意事項碳纖維復合材料為導電材料,使用時應盡量遠離11、電氣設備及電源。使用中應避免碳纖維布的彎折。碳纖維布配套樹脂膠的原料應密封儲存,遠離火源,避免陽光直接照射。樹脂膠的配制和使用場所,應保持通風良好。現場施工人員應采取一定的勞動保護措施。工作場所應配備必要的滅火器。現場施工電器、照明用電必須安全、可靠。4、質量檢驗與驗收在開工之前,應確認碳纖維片材及配套樹脂類粘結材料的產品合格證。采用碳纖維片材及配套樹脂類粘結材料對混凝土結構進行加固修復時,應嚴格進行各工序隱蔽工程檢驗與驗收。如施工質量不能滿足要求時,應立即采取補救措施或返工。碳纖維片材實際粘貼尺寸不應少于設計量,位置偏差不應大于2。碳纖維片材與混凝土之間的粘結質量可用小錘輕輕敲擊或手壓碳纖維片材表面方法來判斷,總有效粘結面積不應低于95%。當碳纖維布的空鼓面積小于100時,可采用針管注膠的方式進行補救。空鼓面積大于100時,宜將空鼓處的碳纖維片材切除,重新搭接貼上等厚的碳纖維片材。惠州鵬政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2012年1月5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