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鍋爐安裝施工方案03排版(7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47372
2022-07-12
7頁
17.47KB
1、1 鍋爐及配套產品安裝施工方法 1.1 鍋爐安裝( 1)鍋爐的進場檢驗:鍋爐運到現場后,由建設單位組織,包括監理、施工單位、生產廠家或其代理商根據鍋爐出廠設備清單對鍋爐及其零部件進行清點驗收,如有缺損件,應作好記錄,由各方簽字備案( 2)基準線定位:根據鍋爐設計平面圖和鍋爐基礎, 標出以下安裝基準線。鍋爐縱向中心基準線或鍋爐支架縱向中心基準線。鍋爐前面板基準線。鍋爐基礎標高基準線,在鍋爐基礎上或基礎周圍選有關的若干點分別作標記,各標記的相對偏移不超過1mm。( 3)鍋爐就位:調整門口的結構,使左、右及上方各保留 50cm 做為移動的空間。在進口地面上鋪設 160X200X2500mm 雙排間距2、 2m 普通枕木作為下滾道,選取 D89X11 的無縫鋼管作滾杠。使用滾杠搬運時應有專人負責指揮, 并設專人傳遞和布置滾杠及下滾道。滾杠應按計算數量和規定間距擺布整齊, 需要轉彎時可將滾杠擺成扇形,采用撬杠和大錘調整。下軌道枕木放置時,應有 300500長的搭接長度且應在同一水平面上放置滾杠人員不得戴手套操作,擺放和調整滾杠時大拇指在外,其他四指放在滾杠筒內,以免壓傷手指。( 4)鍋爐就位應注意的事項鍋爐就位前應對鍋爐采取可靠的保護措施,防止拖運過程中對鍋爐外部表面的劃傷。具體做法,可根據鍋爐進場的包裝情況采用塑料面保護。鍋爐在水平運輸時,必須使道木高于鍋爐基礎,確保基礎不受損壞。當鍋爐運至基3、礎座后不撒滾杠進行找正,并要達到如下要求:、鍋爐前軸線中心線應與基礎前軸中心基準線相吻合,允許偏差 2mm;、鍋爐縱向中心與基礎縱向中心相吻合或鍋爐支架縱向中心線與基礎縱向中心線相吻合,允許偏差 10mm。鍋爐就位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位移用千斤頂校正至允許偏差范圍內。鍋爐安裝應留有 3 的坡度,坡向鍋爐排污端以便排污。當鍋爐橫向不平時,用千斤頂將鍋爐一側支架同時頂起,在支架下墊以適當厚度的鋼板,墊鐵的間距為5001000mm(如鍋爐本體設計已考慮排污坡度,則鍋爐為水平安裝)。設備找平、找正后進行地腳螺栓孔澆注砼,邊灌邊搗實,防止地腳螺栓傾斜待砼齡期 15 天后方可擰緊地腳螺栓,在緊地腳螺栓時應進行4、水平復核。鍋爐就位后,報告監理現場查看驗收,合格后進行下一道工序。1.2 鍋爐工藝管道安裝方案鍋爐工藝管道由鍋爐給水、熱力、排污泄放管道管件及閥門等組成。( 1)管材的進場檢驗管材進場后應檢驗其檢測報告、合格證、出廠質量證明書,同時在管材使用前按照設計要求核對其規格、型號、材質及鋼號,并作外觀檢查,要求其表面應光滑無裂紋、劃痕、夾渣、折疊、重皮等缺陷,不得有超過壁厚負偏差的銹蝕或凹陷。管徑和管壁厚應符合國標 GB8163 87 要求。應檢查管子的彎曲度及橢圓率。對管件的檢驗:彎頭、三通、異徑管、堵頭、法蘭等表面缺陷及尺寸的偏差應符合現行國家頒布的制造標準,并按設計要求,查明核對所適用的公稱通徑5、和公稱壓力。管件連接用螺桿及螺母的螺紋要完整、無傷痕、無毛刺等缺陷。管件所用各種墊片要符合要求。材料自檢合格后,報監理單位,經監理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 2)管道安裝安裝前的準備: 管道安裝前應檢查管道的設計標高和安裝尺寸是否符合,預埋件及預留孔洞的位置是否正確,管道交叉點以及管道與設備儀表安裝是否有矛盾,對于圖紙上無法確定的標高、尺寸應進行實測實量。安裝步驟:工藝管道安裝應根據圖紙來確定干管的標高、位置、坡度、并正確地按尺寸埋好支架或吊架。待支架穩固后,可架設預先制好的管段、管件,以起重設備吊起輕輕落在支架上,并用支架上的卡環固定好。待全部吊裝完畢后即可對口焊接,焊口應在地面預制時考慮好,選6、定在較合適的部位,便于焊工的操作,管段安裝后調直校正。( 3)熱力管道安裝前必須進行管道的除銹工作, 使管道外表面現出金屬光澤,再刷防銹漆。熱力管道均應設坡度,坡度及坡向按設計要求安裝。水平管道變徑宜采用偏心變徑,輸送液體的管道使管頂平齊,以利于放氣。接至排水地漏的排水管,末端應稍高出地漏平面。法蘭、焊縫及其它連接件的設置應便于檢修,不得貼緊墻壁、樓板或管架,法蘭連接時應保持平行。安裝墊片時,對大口徑的墊片需要拼接時,應采用斜口搭接或迷宮形式不得平口對接。管道焊縫位置應符合下列要求:A 直管段兩環焊縫間距不小于 100mm 且 DN 。B 焊縫距彎管起點不小于 100mm,且不小于管外徑。C 7、環焊縫距支、吊架凈距不小于 50mm。在管道焊縫上不得開孔,如必須開孔時,焊接應經無損探傷檢查合格。(4)布線應注意的問題:管道不應擋住門窗,應避免通過電機、配電盤和儀表箱上方。管道布置應盡量避免在液體管道上產生上凸或氣體管道上產生下凹現象管道布置不應妨礙設備和閥門的檢修。不應把閥門和管線的重量加在設備的接口法蘭短管上,當閥門直接與設備法蘭短管連接時對于DN80 以上的閥門應設置支架或吊架。(5)管道焊接:焊接工人必須持證上崗,嚴禁無證上崗;管道焊接采用對口焊接,管壁厚度大于 5mm 時管道斷面應開 ”V”字坡口,兩坡口坡度約為60,若用氣割開坡口,對焊之前應用磨光機將坡口表面的氧化皮打磨干凈8、,直至露出管道金屬本色。焊縫要求表面無裂紋、 氣孔、弧坑和夾雜,焊接咬邊深度不得超過0.5mm,兩側咬邊長度不超過管道周長的1 5,且不超過 40mm。焊接的檢驗:管道焊后必須對焊縫進行外觀檢查,焊后應將妨礙檢查的渣皮、濺物清理干凈,且外觀檢查應在無損探傷、強度試驗及嚴密性試驗之前進行。1.3 閥件安裝管道閥門的種類、規格、型號、工作壓力應根據設計的要求來選擇。閥門應有產品合格證, 檢測報告,進場應做進場檢驗、主控閥門應 100做強度嚴密性試驗,非主控閥門應抽查 5進行試驗,強度試驗壓力為公稱壓力的 15 倍,嚴密性試驗壓力為工作壓力,并做好試驗記錄。閥門的強度嚴密性試驗應在專門試驗臺上進行。9、閥門安裝位置及高度應便于操作,成排閥門的安裝應在同一高度、手輪方向一致1.4 鍋爐附件安裝( 1)壓力表安裝:對于工作壓力小于2.45MPa 的鍋爐,壓力表精度不低于2.5 級,并經計量部門重新校驗,合格后方可進行安裝。壓力表表盤刻度為工作壓力的1.53 倍。鍋爐本體的壓力表直徑不少于 150mm,表體位置端正,便于觀察。壓力表應有存水彎,壓力表與存水彎之間應裝有三通旋塞。壓力表應垂直安裝,墊片表面應涂機油石墨,絲扣部分涂白鉛油連接嚴密。安裝完后在表面上或表殼上畫出明顯的標志,標出最高工作壓力。( 2)溫度表安裝:鍋爐本體、熱力管道的測溫元件采用壓力式電接點溫度表以控制熱水出水溫度,安裝時應注10、意溫度表的絲扣部分應涂白鉛油,密封墊應涂機油石墨,溫度表的感溫器端部應裝在管道中心,溫度表的毛細管應固定好,防止斷裂,多余部分固定在安全處。溫度表的表盤應安裝于便于觀察處,安裝完后應在表盤上或表殼上劃出正常和最高運行溫度的標志。( 3)排污閥安裝:鍋爐排污閥不允許用螺紋連接, 排污管應盡量減少彎頭, 所用彎頭應煨制,其半徑 R 應不小于管直徑的 1.5 倍。排污管應按設計要求,接到室外安全排放位置,明管部分加固定支架。( 4)煙囪安裝用吊裝設備把煙囪就位后進行找正,其垂直度的要求為 1 1000,全高不超過 20mm,找正后固定煙囪,檢查螺絲等。1.5 水泵安裝設備運到現場后,由建設單位組織,11、包括監理、施工單位、生產廠家或其代理商根據鍋爐出廠設備清單對鍋爐及其零部件進行清點驗收,如有缺損件,應作好記錄,由各方簽字備案。嚴格按照水泵說明書中要求的安裝方式、安裝方向、角度進行安裝。為使泵體不承受管道重量,壓出管和吸入管均應有固定裝置。管道和泵的連接應同心,水泵吸入管道應非常嚴密,以免泵內產生汽蝕,吸入管的彎曲部位應盡可能平緩并應盡量減少彎管。1.6 水壓試驗:( 1)鍋爐本體水壓試驗:試驗前準備工作:將鍋爐,集箱內的污物清理干凈后,封閉人孔、手孔,檢查鍋爐本體的管道,閥門有無漏加墊片,漏裝螺栓和未旋緊等現象。對接排污閥、上水閥、安全閥的管道應用盲板封閉,并在最高處管座的盲板上安裝放氣閥12、,放氣管的長度應超過鍋爐的保護殼。裝兩塊經檢驗的壓力表。以上工作完成后, 報監理單位及甲方, 核定無誤后報技術監督局到場驗收。水壓試驗:檢查無誤后打開自來水閥門向爐內上水,待鍋爐最高點放氣管見水無氣后,關閉放氣閥。然后把自來水閥門關閉,用試壓泵緩慢升壓至0.30.4MPa 時,暫停升壓,進行一次檢查和必要的緊固螺栓工作。待水壓升至工作壓力 0.6MPa 時,停泵檢查各處有無滲漏。 待水壓升至試驗壓力 0.9MPa 后停泵,保持試驗壓力 20 分鐘后緩慢降至工作壓力進行檢查, 檢查期間壓力不變, 達到下列要求為合格:A 受壓元件金屬壁和焊縫上沒有水珠和水霧。B 水壓試驗后沒有發現殘余變形。水壓試13、驗結束后,開啟放氣閥將爐內水全部放干凈,并拆除所加的全部盲板。水壓試驗結果記錄在工業鍋爐工程質量證明書中,并且參加人員簽字齊全,并存檔。1.7 鍋爐工藝管道系統水壓試驗管道系統施工完畢,確認符合設計要求和管道安裝施工的有關規定,支架配置正確,堅固可靠時,可進行管道系統的壓力試驗。向管內灌水時,應打開管道高處的排氣閥,待水灌滿后關閉排氣閥和進水閥。滿水檢查管道有無漏水現象,確認無滲漏后,方可升壓,一般分2-3 次升至試驗壓力,保持10 分鐘,如管道未發生泄漏,壓力不下降,且目測管道無變形,則認為強度試驗合格。然后將壓力降至工作壓力進行嚴密性試驗,在工作壓力下對管道進行全面外觀檢查,檢查時用 1.14、5kg 圓頭小錘在距焊縫 15-20mm 處沿焊縫方向輕敲, 如壓力下降,管道焊縫及法蘭連接處未發現滲漏認為合格,系統試驗合格后將水排至合適地點1.8 管道及設備的保溫:管道、設備的保溫材料按設計選定,使用前應檢查其規格性能等是否符合設計要求,且必須具有產品質量證明和出廠合格證。 保溫層的厚度按設計選用、設計未注明時可參照國標熱力保溫結構選擇合適的保溫厚度。保溫工程應在管道試壓及油漆合格后進行。管道保溫要求保溫層厚度均勻一致,非水平管道保溫應自下而上地進行,閥門或法蘭處保溫層結構應單獨進行且易于拆裝,法蘭一側應留有螺栓長度加 25mm 的空隙。金屬保護層施工時應使其緊貼到保溫層上,不留空隙,并15、使縱縫搭接口朝下。水平鋪設的管道,其環向應沿管道坡向,搭向低處,其縱向接縫宜布置在水平中心下方的 1545處,縫口朝下,接頭與直管段上的金屬殼搭接尺寸, 高溫管道應為 75-150mm,中低溫管道應為50-70mm,金屬保護層的接縫除環向活動縫外,應用抽芯鉚釘固定。1.9 鍋爐運行前的準備工作:( 1)管路沖洗鍋爐范圍內的設備及其管道一般采用清水沖洗,沖洗速度不宜小于3m/s,沖洗時應加固支撐。沖洗時的壓力,一般為鍋爐工作壓力的 75,各段管路每次沖洗時間宜在 15 分鐘左右,直到將管道內雜質沖洗干凈且進水水質目測無明顯雜質為止。( 2)總體驗收分項調試完畢后,鍋爐應全負荷連續試運行 72h,16、以鍋爐及全部附屬設備運行正常為合格。在鍋爐試運行末期,建設單位、安裝單位和勞動局、環保局共同對鍋爐及附屬設備進行總體驗收。1.10 電氣工程( 1)配電箱的安裝工藝流程:彈線定位 箱體安裝一盤芯安裝 固定 絕緣搖測。按設計要求將配電箱安裝在圖紙所示位置,安裝高度嚴格按照設計要求進行,本工程內同類配電箱安裝應致,掛式明裝箱用膨脹螺栓固定;配電箱帶有器具的鐵制盤面和裝有器具的門均應有可靠的軟銅 PE 線接地;配電箱上的配線應排列整齊,并綁扎成束,在活動的部位應用長釘固定,盤面引出引入的導線應留有適當的長度,以便檢修;導線剝皮處不應損傷線芯或線芯過長,導線壓頭應牢固可靠,多股導線不能盤圈壓接,應加裝17、壓線端子,多股導線應涮錫壓接,不得減少導線的股數;檢查配電箱的盤面上安裝的各種刀閘及自動開關等當處于斷路狀態時,刀片可動部分均不應帶電;配電箱安裝應牢固、平正、其垂直度偏差為 3mm;固定面板用的機螺絲,應采用鍍鋅圓帽機螺絲,其間距不得大于 250mm;配電箱的全部電器安裝完畢后,用 500V 兆歐表對線路進行絕緣搖測,搖測項目包括相線與相線之間,相線與零線之間,相線與地線之間,零線與地線之間,兩人進行搖測同時作好記錄。電控部分分步調試完成后,報告監理單位及甲方驗收。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下一步工作。( 2)送電:分步調試完成自檢合格并經監理單位、甲方檢查合格后,請甲方將電源送進室內。經過驗電、較相后無誤;合上開關后,檢查各電流、電壓表等指示是否正常; 驗收送電空載運行 24 小時,無異常現象,請監理單位、甲方進行驗收,辦理驗收手續,整理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