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挖樁施工工藝方案(8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47579
2022-07-12
8頁
55.81KB
1、鳳凰江物化污水處理廠(旋挖灌注樁施工方案)一、采用施工方法分析試樁情況:入場后,我方進行了樁基試成孔作業, 場地遭遇塌孔和無法成孔問題,旋挖至現有施工地面下 4米即遇地下水,挖出土質為雜色人工填土,在旋挖至地面下6-7 米時上方填土出現大規模坍塌,此時鉆頭已被坍塌下來的土方所覆蓋,提鉆時旋挖機十分吃力,幾乎提不上來,提鉆后樁孔再次坍塌,此時樁孔只剩下3米左右。二、無法成孔原因分析( 1)根據該勘察區巖土工程報告:該地塊位于邕江一級階地,原地貌主要為魚塘,局部為臨河旱地及養殖場,地面高程 67.3m68.5m,目前已經整平, 現場地地面高程 75m76m,場地為填方場地。( 2)地層巖性及分布特2、征根據鉆探揭露,擬建場地內土層由上至下由第四系全新統填土層(ml)及Q4第四系沖積層 (Qal )淤泥質粉質粘土及含粘性土砂卵礫石組成,下伏為新近系上新統( N2)砂巖與泥巖互層,本次勘察未揭露至該層。詳細描述如下:ml1、第四系全新統填土層(Q4 )填土:褐黃色、灰黃色為主,淺層局部為雜色、 黑色,松散稍密狀, 濕飽和,主要由粘性土及少量碎石、卵礫石組成,淺層局部混有建筑垃圾,土質不均,略經壓密,回填年限小于5年,為新近填土,壓縮性較高,該層于場地內均有分布,鉆探揭露厚度 8.0m8.8m。2、第四系沖積層( Qal )淤泥質粉質粘土:灰色深灰色,很濕,軟塑狀,土質不均,含有較多的粉細砂,局3、部夾砂土, 手捏糙手感較強, 韌性較差,干強度一般,略具有腥臭味。該層場地內均有分布,分布厚度1.0m1.5m。3、含粘性土砂卵礫石,灰黃褐黃色,稍密狀中密狀,主要成分為石英及硅質巖,底部含量可超過 30%,成分為石英,粒徑主要 220mm,次圓次棱角狀。該層場地內均有分布,該層揭露厚度 2.0m5.0m,該層未接穿。( 3)場地水文地質條件1、地下水類型與埋藏條件根據鉆探揭露, 場地地下水主要為上層滯水。 該層水賦存于第四系松散堆積層中,主要受大氣降水的補給,其水量小,受季節性影響。經鉆探揭露該場地地下水初見水位為 2.3m 7.0m,穩定水位 1.6m5.5m。不具統一穩定水位,地下水位年4、變幅 3m左右。場地地層包含有松散填土及卵礫石層,滲透系數較大,與附近的小河形成雙向補給。 地下水對基坑開挖影響較大, 若支護措施不到位, 坑壁可能會形成坍塌, 尤其雨季施工,河流的水位上升導致場地地下水上漲, 因此,應做好坑壁的支護及降排水、隔水措施。2、各巖土層滲透性本次工作未取樣做滲透試驗,參考附近場地資料, 結合當地經驗, 本場地各巖土層的滲透系數經驗值見下表3-1 :表 3-1各巖土層的滲透系數經驗值巖土層滲透性等級滲透系數經驗值(cm/s)填土中等透水5.0 10-4淤泥質粉質粘土弱透水5.0 10-5含粘性土砂卵礫強透水1.0 10-2石注:各巖土層滲透性等級劃分,系參考水利水電5、工程地質勘察規程( GB50487-2008)附錄下進行。3、抗浮建議由于場地地下水埋深一般 1.5m 5.5m,埋深較淺。荷載較輕的儲水構筑物,臨時施工及空載運營時場地的地下水變幅將可能對其造成不利影響。 建議抗浮設計水位可按勘察期間穩定地下水位加年最大漲幅考慮。工程實踐中常用的抗浮措施一般有抗力平衡型和降水疏排型。 抗力平衡型是通過自重、壓重、抗拔樁或抗拔錨桿等方式達到抗浮穩定狀態; 降水疏排型是通過有效的疏排水措施, 使地下水低于自重可平衡的地下水位, 常用的方式有砂石反慮層、降水井、排水盲溝、抗浮閥等。考慮到工程實際情況,建議考慮采取增加配重或設置抗浮樁等適當的措施以避免出現抗浮失穩問6、題。( 4)不良地質作用據現場踏勘、 鉆探揭露情況, 除場地內分布有軟弱土層外,在鉆探控制深度范圍內本場地未見有全新活動斷裂構造帶、采空區等不良地質作用存在, 場地周邊也未見泥石流、崩塌、滑坡等其他不良地質作用。三、擬采用施工措施本項目需要采用長護筒加泥漿護壁成孔施工方法施工,護筒長度 10 米 , 護筒需使用振動錘配合施工, 鋼護筒起到預防地下水和淤泥及質粉質粘土造成的孔內坍塌的作用, 能使樁基更好的成樁, 并且樁基質量得到更好的保證,能夠以最快速度完成基礎的施工任務。四、長護筒加泥漿護壁成孔施工方法( 1)工藝原理長護筒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是利用專用搖、振動設備使鋼護筒克服各土層間與護筒間的7、摩擦力,使護筒穿越樁機鉆孔施工中的不利地層直至到達穩定的樁端持力層,利用鉆孔設備掏空護筒內渣土,保證灌注樁成樁的施工技術。工藝原理流程圖如圖 1 所示。圖 1 灌注樁長護筒鉆孔施工工藝原理圖( 2)長護筒加工制作據施工現場和設計樁基要求, 800mm樁徑需要加工內徑 1000mm鋼護筒,而實際成樁樁徑為 1050mm,需要制作 4 套長護筒,每套配長度為 3 米、6 米、 10 米的長護筒各一個,護筒壁厚 25mm。在護筒頂端留有 20 20cm 的出水口,護筒頂端加焊 30cm 加強圈。材質為 Q345B 鋼板拼接時采用坡口滿焊,兩相鄰的對接焊縫位置錯開距離應不小于 20cm,焊縫質量達到 8、GB50205-2001 二級焊縫質量等級標準。埋弧自動焊接或半自動焊接采用 H10Mn2 焊絲,手工焊采用 E43xx 焊條,其性能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碳鋼焊條 (GB/T5117)或低合金鋼焊條(GB/T5118)的規定。( 3)施工工藝流程樁位放樣旋挖預鉆孔振動錘下長護筒旋挖成孔(沉渣清理) 鋼筋籠安裝二次清孔混凝土灌注振動錘拔起長護筒( 4)振動錘下長護筒用振動錘夾取護筒吊至樁孔位, 鋼護筒平面位置與垂直度應準確, 護筒中心與鉆機鉆孔中心位置重合, 護筒中心與樁位偏差 20mm。先預鉆孔 1m 左右,接著下沉 3m 長的護筒;后鉆孔至 23m,立即把 3m 長的護筒取出,然后下沉 6m 長9、的護筒;隨即鉆孔至 68m,把 6m 長的護筒拔出,立即下沉 10m 長的護筒;最后加入泥漿直至終孔。 下沉長護筒時用水平尺檢查, 使鋼護筒豎直, 檢查長護筒垂直度,護筒口高出原地面 30cm 左右。護筒長度較長, 在振沉過程中可能會因振動而使護筒傾斜。 在振沉過程中安排專人用水平尺進行垂直度檢查, 每下沉3 米檢查一次,發現情況及時糾偏,并反復提升、下沉進行糾正。振沉結束后,安排測量人員對護筒中心及樁位進行復核檢查,保證樁位偏差在設計允許范圍。圖 2 長護筒實例圖片( 5)長護筒成孔混凝土澆筑鉆進至設計標高后同傳統工藝, 進行鋼筋籠下放、 導管安裝、水下砼澆筑等。由于現行混凝土澆筑至護筒內,10、 護筒占有部分體積, 因拔起長護筒使得樁身直徑發生改變,會影響到砼頂面的標高, 所以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長護筒起拔對混凝土澆筑的影響。在護筒起拔前要先進行超灌彌補護筒起拔的影響。 800mm樁徑長護筒,護筒內徑為 1000mm,護筒外徑為 1050mm,拔出長護筒后樁徑變為 1050mm此直徑示為有效樁徑。( 6)振動錘拔起長護筒澆筑完成后,應在砼初凝前振動起拔鋼護筒 (一般在澆筑結束后 1 2 小時內),以免砼初凝后護筒無法拔出。振動錘設備重新就位,利用履帶吊配合振動錘將護筒拔出樁孔,護筒循環使用。拔護筒控制要點:1、拔除護筒過程中,振動錘應勻速操作,防止提拔速度過快,導致混凝土密11、實度下降,影響樁體質量。2、護筒拔出應保持垂直,在施工人員指揮下完成,保證護筒垂直度,防止護筒垂直度變化造成樁體局部夾泥。3、為保證樁頭質量,混凝土應超灌1000mm。護筒拔至最后一節時,應檢查護筒內混凝土標高, 如果混凝土樁頂標高不夠,應將護筒內泥漿清理干凈, 進行二次灌注。4、因灌注混凝土后長護筒所受摩擦力增加,護筒存在無法拔出可能。若出現無法拔出情況,應立即會同各相關單位協商解決。五 、質量要求及控制標準( 1)護筒安裝護筒宜高出施工地面30cm;頂面中心偏位小于5cm,護筒斜度小于1%。( 2)鋼筋籠制作與安裝1、材料:鋼筋、焊條的品種、牌號、規格和技術性能必須符合國家現行標準規定和設12、計要求。鋼筋進場時,以同牌號、同爐號、同規格、同交貨狀態的鋼筋,每 60T 為一批,不足 60T 也按一批計,每批抽檢1次,做力學性能和工藝性能試驗,其質量必須符合國家現行標準的規定。2、鋼筋安裝時,其品種、規格、數量、形狀,必須符合設計要求。3、鋼筋表面不得有裂紋、結疤、折疊、銹蝕和油污,鋼筋焊接接頭表面不得有夾渣、焊瘤。4、鋼筋籠吊放入孔后的位置容許偏差應符合下列規定:A、鋼筋籠中心與樁孔中心偏差不大于10mm;B、鋼筋籠底面高程偏差不大于50mm。( 3)成孔成孔達到設計深度后,必須核實地質情況,確認符合設計要求。孔徑、孔深應符合設計要求(不小于設計值) 。鉆孔樁垂直度 1%樁長且不大于 50mm。( 4)清孔清孔后的沉渣厚度應符合設計要求不應大于5cm。灌注水下混凝土之前, 應再次檢查孔內泥漿性能指標和孔底沉渣厚度,如超過規定,應進行第二次清孔,符合要求后方可灌注水下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