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空移動平臺施工方案(8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47597
2022-07-12
8頁
451KB
1、童泰服飾工程船頭裝飾工程懸空移動平臺施工方案根據上述特點,裝飾部技術人員認為腳手應設計為高空橋式懸掛移動腳手。腳手為橋式,其懸掛在屋架上部鋼管端頭上,操作人員站在上面操作,橋式腳手兩邊設有護欄。橋式腳手的具體尺寸應根據具體的工況,材料及具體結構形式應依據設計的荷載、尺寸和其他使用要求。1.實際工況(1)核心區的每片鋼屋架每榀之間的距離為6m左右,據設計要求鋁制天花板是沿著順軌的方向整體布置,所以安裝天花單元時,處于工作狀態的橋式腳手應該布置在順軌方向,每個工作區長為6m左右;同時考慮到二名施工人員的操作及部分施工材料的堆放,所以寬度宜為 0.8m-1m 寬為宜。所以整個腳手全長應該至少6m,寬2、度為0.8 m。(2)在施工完一跨之后,要進行下一跨施工,腳手要在空中平移過去。考慮用手拉葫蘆作為平移工具,在平移前和平移后放置和拆卸葫蘆時需要一定的操作空間,同時平移時吊點應該以在東西順軌方向布置,故吊藍的受力點在長方向的二端。(3)在船頭側面的地方,由于吊藍過于傾斜,施工人員在上面行走不便,最后我們把吊藍底部平臺改為臺階狀,臺階根據斜度大小,以施工階段施工人員行走與地面垂直為宜,同時把吊藍的欄桿改為斜面(見下圖)。2.設計內容(1)設計依據高空橋式滑移腳手架的設計,是根據實際工況,嚴格按照建設部JGJ5999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GB19155-2003高處作業吊籃國家標準,參照JG5023、7-92高處作業吊籃安全規則、及相關鋼結構設計規范標準,結合外墻腳手架的施工經驗設計而成。(2)結構的材料要求為了保證安全施工,文明施工,必須要控制移動平臺所需部件和材料的質量,要求各種鐵件和螺栓均必須符合國家標準,采購的材料要求有出廠合格證,并抽樣進行力學性試驗,對不合格的材料嚴禁使用。(3)結構形式空中移動腳手的結構形式采用橋式,其由橋面與兩邊護欄組成,橋面采用橫、縱梁形式,護欄采用平面桁架結構。對于不同的工況,腳手在長度上及局部結構上有所調整。腳手在工作狀態和平移狀態下,運動狀態有差異,其受力情況也不同。工作狀態下,二跨都要受力,在每跨的端部由上部鋼梁上懸掛的吊帶吊住移動吊藍下側主受力C4、型鋼,共 4個吊點;平移狀態下,只有另一端部的2 個吊帶受力,移動這側的2 個吊帶不受力,此時移動這一側的手拉葫蘆受力。(4)結構強度保證措施整個移動吊籃由C180 x50 x20 x3 C 型鋼作為主龍骨,30 x50 x2.5 方鋼作為副龍骨,使用連接件將主龍骨連接成為主要骨架,副龍骨焊接在主龍骨之上,安全護欄使用30 x30 x3方鋼焊接而成,移動吊籃內滿鋪壓型鋼板。各部件焊接焊縫必須達到二級焊縫,連接件與主龍骨連接使用規格為M12x30高強六角螺栓連接,所有螺栓應有防松墊片,絲口突出螺帽4-5 扣以上;所有使用的鋼材必須為Q345B低碳合金鋼,且檢驗必須全部合格。(5)結構剛度保證措施5、結構的縱梁為單根槽鋼通過橫梁背向組合,橫梁為單根薄板鋼組成。在施工荷載的作用下,縱梁的撓度較大,為了克服這一薄弱環節,在兩側用 30 x30 x3 低合金方鋼鋼管焊接1.2m高護欄同時設置斜向支撐組成三角桁架,從而有效地增加架子的縱向剛度。(6)結構穩定性保證措施結構的穩定性包括縱向穩定和橫向穩定,縱向穩定通過安裝在移動平臺兩端的四根高強尼龍吊帶來保障(每根尼龍吊帶可承重2T),并固定在屋頂網架下弦桿;同時為了結構的橫向性,在移動過程中為了防止移動吊藍晃動,二端的四根吊帶在鋼管網架上纏繞鋼結構至少兩圈,以防止吊帶滑動,并且同時與吊藍的欄桿的中間橫向方管用鋼絲繩鎖緊。(7)荷載要求吊藍的荷載有吊6、藍自重、施工材料荷載、施工人員荷載和吊點荷載。因吊籃受力基礎在屋面下弦桿上,因此應先征求鋼結構設計師的意見以及我們自己的吊藍設計圖紙計算重量,確定吊籃自重不超過500KG 施工材料荷載指施工中所需的材料要堆放在腳手上,這里按一跨6m所需材料,為二根直徑 140mm 長為 6000mm 的鋼管,重量約為180,還有工作狀態下其它輔助材料,共計不超過 500。每榀腳手架施工人員荷載在工作狀態下定位1-2 人,滑移狀態下為2 人,共計不超過500。吊點荷載考慮在工作狀態4個吊點,滑移狀態下3 個吊點,滑移狀態最不利情況下吊繩受力不均勻時只有二點受力,每個吊點的荷載設計為2000。綜合上述分析結果,腳7、手架的額度荷載設計分為工作狀態和滑移狀態兩種情況,工作狀態下為均布荷載1500,移動狀態下為均布荷載1000。3.受力分析(1)移動吊籃組成件及自重分析主龍骨:C18050203 低碳合金鋼,6m長 2 根,0.8m 長 2 根:自重:(62+0.9 2)7.25/m=100.05 副龍骨:30 x50 x2.5 低碳合金鋼,每根長0.9m,每組移動吊籃用副龍骨6 根:自重:0.9 62.94/m=15.88 轉接件:1501501605 低碳合金鋼,每組移動吊籃用4 個:自重:(0.15+0.15)0.16 439.25/=7.54 0.8 厚壓型鋼板滿鋪,上鋪鋼絲網防滑:每組移動吊籃需5.8、4 自重:5.4 6.4/=34.56安全護欄,30 x30 x3 低碳合金鋼,每組移動吊籃須38.6m 自重:38.6 2.54/m=98.0其它配件:密目安全網、各種螺栓、鋼絲繩等自重:約 30 起吊、移動狀態工作人員:每組2 人。自重:285/人=170 合計總重量:100.05+15.88+7.54+34.56+98+30+170=456.03(2)施工狀態荷載分析“十字撐”鋼構施工狀態:一個網格內材料及附助工具不超過130:2套吊籃組合使用;因“十字撐”鋼構與鋁制管簾天花分段施工,固荷載計算時,取兩者最大值,即取:130kg。(3)移動吊籃各狀態下主結構受力分析圖:上升及移動過程受力9、分析圖圖:施工狀態下受力分析圖4.移動平臺應用4.1 本移動吊籃以長6m,寬 0.8m 的構造設計為主,根據現場的實際工況,靈活設計,要求施工方便,使用安全。移置動吊籃的布置特點(1)根據本項目的特點,采用環鏈手拉葫蘆作為移動吊籃的上升、下降工具。(2)根據現場情況布置,船頭底面使用2 榀移動平型吊籃進行施工。(3)移動吊籃直接用高強尼龍吊帶懸掛在鋼結構下弦桿上。(4)移動吊藍移動方向為南北方向(垂直于軌道方向)。(5)移動吊藍在坡度大宜采用特制的異型吊藍。(6)當鋼網架順軌方向的尺寸為4 米左右時,宜采用4 米*0.8米的吊藍。4.2 移動吊籃的移動本移動吊籃施工的主要部位為主核心區網格屋面10、鋁管天花及“十字撐”鋼結構,局部難以施工部位也使用本移動吊籃。大體原則為難以施工及使用方便的部位都使用本移動吊籃,異型吊籃主要用于中央拱區鋁管天花施工,每兩組配合使用。移動吊籃的移動由二組環鏈手拉葫蘆及二組高強吊帶互相配合完成,每端布置一組手拉葫蘆,分別布置在鋼絲繩的中間,首先在指揮人員的指揮下,先將鋼絲繩中間的手拉葫蘆拉緊,使兩端的手拉葫蘆處于松馳狀態,二端的高強吊帶受力,然后將其中一端的一組手拉葫蘆往上拉,使這一端的吊藍往上上升,這時候吊帶沒有受力,手拉葫蘆受力,此時讓這端的高強尼龍帶移至移動方向位置,以小步移動為宜,每步移動的距離宜不大于人的單臂的最大伸長,慢慢一步一步移動到使用位置,然11、后用手拉葫蘆扣緊高強尼龍帶,將中間手拉葫蘆鏈條緩慢放下,直至鏈條不受力為止,這時此端的二根吊帶受力,此時的吊藍應為傾斜狀態,反復上述步驟,移動另一端的手拉葫蘆,至移動到施工部位為止。(下圖顯示移動吊籃各種擺放的位置及施工狀態下擺放位置)圖 4-1“十字撐”施工時移動吊籃擺放位置圖 4-2 移動吊籃移動狀態圖 4-3 鋁板施工時吊籃擺放位置4.3 移動吊籃的升降(1)上升移動吊籃的上升過程主要使用加長型環鏈手拉葫蘆完成,在主拱區最二端的低處,用高強吊帶固定于主鋼結構下弦桿的垂直軌道方向,然后把加長型手拉葫蘆的主掛勾掛于吊帶上面,下勾掛于吊藍二端的已固定的鋼絲繩上面,吊籃兩端地面各站一名操作工人,12、并指定一人作為指揮,勻速拉動葫蘆,使移動吊籃緩慢上升,另外再安排一人拉動吊藍上設置的保險繩,以免吊藍突然升空而失控,直至所需施工高度。至所需高度后馬上把吊藍四點用吊帶固定,然后用2M長手拉葫蘆換下加長型手拉葫蘆。同時,在上升的過程中,吊藍地面區域要拉安全繩做警戒,并指派專人看護。(2)下降在指揮人員的統一指揮下,先將吊藍移動到主拱區最低處,用高強吊帶固定于主鋼結構下弦桿的垂直軌道方向,然后慢慢解開兩側四組吊帶,將中間兩組加長型環鏈手拉葫蘆緩慢向下拉,移動吊籃放至地面,下降過程中,速度必須基本一致,同時,也要安排一名工作人員拉動吊藍上設置的保險繩,以免速度不均勻導致移動吊籃傾斜。同時,在下降的過13、程中,吊藍地面區域要拉安全繩做警戒,并指派專人看護。4.4 日常使用管理及維護(1)方案編制與審批1、吊籃方案編制者必須熟悉我國關于吊籃操作的技術規程、規范,引用標準。在吊籃方案編制過程中,要正確引用現行、有效的相關條款。2、吊籃方案編制完成后,必須經公司總工程師審批后才能往外部單位報審。(2)吊籃制作1、吊籃開始制作之前,方案編制者必須組織對方案實施者進行技術交底;方案實施者在接受交底后,必須組織對施工作業人員進行技術交底。2、制作吊籃材料進場時,方案實施者必須對每批次材料進行驗收,符合設計方案的材料才能使用,不符合設計方案的、不合格的,嚴禁使用并立即清理出場。(3)吊籃驗收1、方案實施者在14、每制作完成一個吊籃后,必須保證對每一個螺栓、每一道焊縫進行自檢,自檢合格后,報項目經理、方案編制者,由項目經理組織技術部、安全部共同進行驗收。2、驗收合格,由技術部出具驗收合格證,并懸掛于吊籃外立面,制定責任人、使用人后,吊籃才能被允許使用。3、驗收不合格的,立即予以整改;對已經不能整改或無整改余地的吊籃,立即予以拆除。(4)吊籃使用1、吊籃在經過驗收合格、并懸掛驗收牌后,才能被允許使用;在吊籃使用前,方案實施者必須組織對吊籃操作人員進行操作技術交底、安全技術交底,而且該交底資料必須經過方案編制者同意。2、在經過技術交底、安全技術交底后,方案實施者必須組織對操作人員進行操作培訓,課時不得少于115、 小時,包括吊籃理論知識、操作規程等。3、在操作人員經過技術交底、安全技術交底、操作培訓后,才能進行吊籃操作實驗,課時不得少于8 小時。4、經過培訓后的、被認為有能力進行吊籃操作的施工人員才能正式使用吊籃進行施工作業。5、每臺吊籃必須明確責任人、使用人。6、操作人員必須遵守移動吊籃操作規程,嚴禁違章作業。A 施工前對吊籃的操作人員進行技術交底和安全教育。B 鋼絲繩安裝前必須先進行全面檢查,若有斷股及表面磨損均不的使用。在每班作業前,仔細檢查吊籃系統的鋼絲繩和卸扣連接情況,并做好檢查記錄。鋼絲繩接頭的編接長度必須大于24d,為了萬無一失,在編接位置用3 個鋼絲夾進行加固。C 拉緊鋼絲繩的手拉葫蘆16、吊鉤必須有保險扣,拉緊后檢查手拉的受力情況,以防手拉葫蘆鏈條拉出或拉斷。D 將吊藍的所有吊點全部掛設在鋼絲繩上,并且安裝好防墜落鋼絲繩后作業人員才能進入吊籃施工。E 在吊籃上方與吊籃平行方向設置兩根獨立的8 鋼絲繩作為作業人員的生命繩,鋼絲繩兩端與鋼結構用鋼絲繩鎖扣連接固定,生命繩的每端鎖扣數量不少于3 個。上吊藍作業的施工人員必須佩戴雙鉤安全帶,安全帶的雙鉤分別與兩根8 的鋼絲繩各自扣接,做到雙保險后才能開始工作。F 吊藍在滑動前,藍內所有物件,應一律先行撤出或加以固定,施工人員必須從吊籃轉移到剛結構上的馬道上,并將安全帶扣在鋼構上以后才能開始牽拉吊籃上的尼龍繩進行水平滑動。G 每臺吊籃作業17、時只能安排4 名作業人員同時配合施工,不得單獨作業和超遠作業。吊籃內的工具,材料重量不得大于80 公斤。施工工具隨手放入工具袋,嚴防高空墜物。H 吊籃使用期間,定期對吊籃與鋼絲繩連接的卸扣加潤滑油,以減輕摩擦力和鋼絲繩磨損。I 為防止安裝工人或安裝工具在高空安裝過程中出現高空墜落的危險,在吊籃底部四周用細鋼絲網和安全網封閉。J 室外飄檐施工遇大風天氣吊籃晃動大時應停止作業,固定好吊籃。K 焊接作業時必須有焊斗,吊籃上配備滅火器,并專人跟焊。L 吊籃施工作業區域地面設置警示牌并做必要的圍護,安排專人看守,嚴禁他人進入。(5)吊籃維護1、吊籃在使用過程中,施工人員必須每天在施工前對吊籃進行一次自檢18、,發現吊帶燙傷、燒傷的、承重鏈出現異常及其他異常情況的,必須停止使用吊籃,并立即予以更換吊帶、承重鏈,更換后才能再次進行施工。2、吊籃吊帶每使用十五天必須強制性更換。3、吊籃每使用三十天必須放至地面進行一次檢修,并在經過驗收合格后才能再次使用。(6)吊籃管理1、方案實施者必須每天對吊籃操作人員根據吊籃驗收牌上的責任人、使用人實行點名制,非操作人員嚴禁上籃操作。2、方案實施者必須在每天下午上班前,對吊籃操作人員進行防暑降溫藥品攜帶情況檢查,對未攜帶防暑降溫藥品的嚴禁上籃作業。3、方案實施者必須每天在上班前對吊籃操作者實行身體健康情況盤查制,對操作人員出現身體異常、身體疲勞、酒后進場的嚴禁上籃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