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傳人:正***
編號:447630
2022-07-12
6頁
42.50KB
1、新 建 鐵 路長沙至昆明鐵路客運專線長昆湖南段巖爆地段施工方案編制: 審核: 批準: 中鐵隧道集團滬昆客專長昆湖南段一、編制依據1、隧道施工圖紙;2、高速鐵路隧道工程施工技術指南(鐵建設2010-241號);3、批準的*隧道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二、工程概況*隧道315m設計為板巖、砂質板巖、炭質板巖、弱風化,裂隙較發育,巖體較完整。洞身深埋,有可能產生巖爆。設計圍巖級別為IIIc圍巖,支護參數為H150的格柵鋼架間距1.0m/榀,C25噴砼23cm,拱部設22中空組合注漿錨桿、邊墻設22砂漿錨桿,錨桿縱向間距1.5m,環向間距1.2m,呈梅花形布置。三、巖爆的形成原因巖爆是深埋地下工程在施工過2、程中常見的動力破壞現象,當巖體中聚積的高彈性應變能大于巖石破壞所消耗的能量時,破壞了巖體結構的平衡,多余的能量導致巖石爆裂,使巖石碎片從巖體中剝離、崩出。四、巖爆的特點 1、在未發生前,并無明顯的征兆,雖經過仔細尋找,并無空響聲,一般認為不會掉落石塊的地方,也會突然發生巖石爆裂聲響,石塊有時應聲而下,有時暫不墜下。 2、巖爆發生的地點多在新開挖的工作面附近,個別的也有距新開挖工作面較遠,常見的巖爆部位以拱部或拱腰部位為多;巖爆在開挖后陸續出現,多在爆破后的23小時,24小時內最為明顯,延續時間一般12個月,有的延長1年以上,事前一般無明顯預兆。 3、巖爆時圍巖破壞的規模,小者幾厘米厚,大者可多3、達幾十噸重。石塊由母巖彈出,小者形狀常呈中間厚、周邊薄、不規則的片狀脫落,脫落面多與巖壁平行。 4、巖爆圍巖的破壞過程,一般新鮮堅硬巖體均先產生聲響,伴隨片狀剝落的裂隙出現,裂隙一旦貫通就產生剝落或彈出,屬于表部巖爆;在強度較低的巖體,則在離隧洞掌子面以里一定距離產生,造成向洞內臨空面沖擊力量最大,這種巖爆屬于深部沖擊型。五、巖爆的分類巖爆按規模和烈度分為:輕微巖爆、中等巖爆、強烈巖爆三種類型。輕微巖爆規模小,一般多為彈射型、沖擊地壓型巖爆。巖爆坑較淺,厚度一般小于10cm,巖爆坑沿隧道軸向長度小于10m,呈零星分布。中等巖爆多為爆炸拋射型和破裂剝落型巖爆,巖爆坑呈三角形、弧形及梯形,連續分布4、,規模較大,巖爆坑一般幾十厘米深,最大達150cm,沿隧道軸線長1020m,成片分布。強烈巖爆多為破裂剝落性巖爆,巖爆坑連續分布,最深可達4.3m,沿隧道軸線長大于20m。剝落的巖塊尺寸大,數量多,生成大量超挖現象,洞形不規則,對正常施工影響大。六、 防治巖爆的施工方案及措施1、 巖爆地段的防護措施1.1結合超前地質預報技術,對掌子面及掌子面前方1520m的地段進行監測,推算巖石強度,并根據巖石強度及有關經驗公式判定存在巖爆的可能性。1.2在巖爆段開挖前,注意收集開挖過程中的巖爆地質資料,包括巖爆類型、規模、分布里程與巖爆具體位置,作到事先預報,提前做好巖爆防治的技術準備和施工準備工作。1.35、給施工人員配戴鋼盔、穿防彈背心,主要防止彈射型巖爆傷人。在支護區設專職安全員,隨時觀察圍巖狀態。如發現險情,及時向帶班干部匯報,作到及時支護或組織人、機暫時躲避。1.4對施工打眼臺車進行改造,在臺車上方及側面設立鋼筋防護網。在進行鉆眼施工時必要在掌子面處也設立鋼筋防護網,以確保施工人員的安全。1.5洞身爆破后立即向工作面噴水潤濕圍巖。2、 開挖施工方案2.1加強光面爆破,保證開挖輪廓圓順,避免造成局部應力集中而加劇巖爆。2.2在中等巖爆、強烈巖爆地段采取短進尺、多循環、弱爆破措施,控制循環進尺不大于2.5m。2.3針對巖爆類型及大小,提前打應力釋放孔或超前摩擦錨桿支護。超前摩擦錨桿采用40鋼管6、,長度3 m,安設的位置主要在拱頂及左右邊墻的上部,間距11.5 m。并在巖爆地段的洞壁上打應力釋放孔以達到減弱巖爆的強度。2.4改變開挖方式,預留巖爆層。施工中采用短進尺循環,預留2m厚的巖爆處理層,巖爆過后再進行二次擴挖爆破、支護。2.5應力解除法:從掌子面起沿拱部周邊向前方打超前斜孔,在孔底裝藥爆破形成一定厚度的人工破碎帶,且洞壁保持一定厚度的完整巖層作為安全距離。通過打設超前鉆孔或在超前鉆孔中進行松動爆破,在圍巖內部造成一個破壞帶,即形成一個低彈區,從而使動壁和掌子面應力降低,使高應力轉移至圍巖深部,施工時可在掌子面上打設56個超前鉆孔,深1520m左右,既可以起到超前鉆探地質的作用,7、又可以起到釋放掌子面應力的作用。超前鉆孔的布置形式及參數與地質預測預報孔相同。2.6改善圍巖性質:對于中等巖爆巖爆段, 在施工過程中,在隨開挖輪廓外1015m范圍內,邊墻及拱部打注水孔,孔內噴灌高壓水,軟化圍巖,加快應力釋放。從而消除或減緩巖爆程度。但這種方法在隧道施工中一般對隧道圍巖的穩定有一定的影響。3、 支護施工方案為減輕巖爆的危害,很重要一條就是在洞內開挖前和開挖后對圍巖進行支護措施,這樣做不僅可以改善應力的大小和分布,而且還能使隧道周邊的巖體從平面應力狀態變為空間三向應力狀態,從而達到減輕巖爆危害的目的,并且還能起到防護作用,防止巖石彈射和剝落造成事故。3.1發生輕微巖爆時,仔細對洞8、壁及掌子面進行危巖清撬后,及時噴3cm厚混凝土進行封閉圍巖。初噴完后進行鋼架、錨桿、掛網支護,及時復噴至設計厚度。3.2強烈巖爆對施工人員及施工設備的威脅最大,必要時進行避讓,等巖爆強度基本平靜下來再進行支護。七、質量控制要點1、使用光面爆破,并嚴格控制用藥量,以盡可能減少爆破對圍巖的影響。2、可選用預先釋放部份能量的方法,如松動爆破法、超前鉆孔預爆法,或噴射高壓水沖洗法,先期將巖層的原始應力釋放一些,以減少巖爆的發生。3、加強支護工作,支護的方法是在爆破后立即向拱部及側壁進行噴射砼,再加設錨桿及鋼絲網。襯砌工作要緊跟開挖工序進行,以盡可能減少巖層暴露時間,減少巖爆發生和確保人身安全。八、安全措施1、增設臨時防護設施,給主要的施工設備安裝防護網和防護棚架,給施工人員配發鋼盔等勞動保護用品,掌子面加掛鋼絲網。2、巖爆非常劇烈時,為了安全,應在危險距離范圍以外,躲避一段時間,直到巖爆平靜為止。3、設專人對圍巖進行監測,發現險情立即組織人員撤離到安全地方。4、加強巡回撬頂,及時清除爆裂的危石,確保施工人員安全。5、延長爆破后進入工作面的時間,巖爆嚴重時須2h后方可進洞撬頂排險。6、對滯后型巖爆要加強觀察,專人巡視,重點監視巖爆征兆,發現情況,立即處理。7、機械車輛易損部位,人員乘坐部位要加焊鋼結構防護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