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縮機房設備基礎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方案(8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47679
2022-07-12
8頁
97.34KB
1、一、編制依據1、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2 2、大體積混凝土施工規范GB50496-2009 3、建筑施工手冊四版4、混凝土外加劑GB8076-97 二、工程概況中國石油獨山子石化公司改擴建煉油及新建乙烯工程新增石腦油火車、輕烴汽車卸車設施土建工程-新增輕烴儲罐壓縮機房內有兩設備基礎95-C-6001AB,該設備基礎尺寸為6.6m*4.1m*2.15m,屬大體積混凝土;該基礎鋼筋配置:架立筋HRP335 181000,水平三層雙向HRP335 14200;基礎頂預留螺栓孔(250*100*450)共計 24 個,預埋件共計16 個;混凝土強度等級C30。大體積混凝土2、定義:混凝土結構實體最小幾何尺寸不小于1m的大體量混凝土,或預計會因混凝土中膠凝材料水化引起的溫度變化和收縮而導致有害裂縫產生的混凝土。三、施工總體方針建筑工程中的大體積混凝土結構中,由于結構截面大,水泥用量多,水泥水化所釋放的水化熱會產生較大的溫度變化和收縮作用,由此形成的溫度收縮應力是導致鋼筋混凝土產生裂縫的主要原因。這種裂縫有表面裂縫和貫通裂縫兩種。表面裂縫是由于混凝土表面和內部的散熱條件不同,溫度外低內高,形成了溫度梯度,使混凝土內部產生壓應力,表面產生拉應力,表面的拉應力超過混凝土抗拉強度而引起的。貫通裂縫是由于大體積混凝土在強度發展到一定程度,混凝土逐漸降溫,這個降溫差引起的變形加3、上混凝土失水引起的體積收縮變形,受到地基和其他結構邊界條件的約束時引起的拉應力,超過混凝土抗拉強度時所可能產生的貫通整個截面的裂縫。這兩種裂縫不同程度上,都屬有害裂縫。本方案即以防止有害裂縫產生為目的,貫徹以防為主(保溫保濕養護為主要措施),抗放兼施的原則。為了有效地控制有害裂縫的出現和發展,從控制混凝土的水化升溫、延緩降溫速率、減小混凝土收縮、提高混凝土的極限拉伸強度、改善約束條件和設計構造等方面全面考慮,結合實際采取措施。降低水泥水化熱和變形1選用低水化熱或中水化熱的復合水泥品種配制混凝土。2使用粗骨料,盡量選用粒徑較大、級配良好的粗細骨料;控制砂石含泥量;摻加粉煤灰等摻合料或摻加相應的減4、水劑、緩凝劑,改善和易性、降低水灰比,以達到減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熱的目的。3在基礎內部預埋冷卻水管,通入循環冷卻水,強制降低混凝土水化熱溫度。降低混凝土溫度差1選擇較適宜的氣溫澆筑大體積混凝土,盡量避開炎熱天氣澆筑混凝土。采用低溫水攪拌混凝土,對骨料進行覆蓋或設置遮陽裝置避免日光直曬,以降低混凝土拌合物的入模溫度。2摻加相應的緩凝型減水劑,如木質素磺酸鈣等。3在混凝土入模時,采取措施改善和加強模內的通風,加速模內熱量的散發。加強施工中的溫度控制1在混凝土澆筑之后,做好混凝土的保溫保濕養護,緩緩降溫,充分發揮徐變特性,減低溫度應力,避免曝曬,注意保濕。2采取長時間的養護,規定合理的拆模時間,延5、緩降溫時間和速度,充分發揮混凝土的“應力松弛效應”。3加強測溫和溫度監測與管理,實行信息化控制,隨時控制混凝土內的溫度變化,內外溫差控制在 25以內,基面溫差和基底面溫差均控制在20以內,及時調整保溫及養護措施,使混凝土的溫度梯度和濕度不至過大,以有效控制有害裂縫的出現。4合理安排施工程序,控制混凝土在澆筑過程中均勻上升,避免混凝土拌合物堆積過大高差。在結構完成后及時回填土,避免其側面長期暴露。改善約束條件,削減溫度應力1采取分層澆筑大體積混凝土,減少每次澆筑長度的蓄熱量,防止水化熱的積聚,減少溫度應力。提高混凝土的極限拉伸強度1選擇良好級配的粗骨料,嚴格控制其含泥量,加強混凝土的振搗,提高混6、凝土密實度和抗拉強度,減小收縮變形,保證施工質量。2采取二次投料法,二次振搗法,澆筑后及時排除表面積水,加強早期養護,提高混凝土早期或相應齡期的抗拉強度和彈性模量。四、施工計算澆筑混凝土采用天山筑業提供的預拌商品混凝土,澆筑混凝土水泥用復合硅酸鹽水泥、PC32.5。1、混凝土的水化熱絕熱溫升值一般按下式計算:T(t)=CQ/c(1-mt)式中 T(t)澆完一段時間t,混凝土的絕熱溫升值();C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m3)Q每公斤水泥水化熱量(J/),可查表求得;C混凝土的比熱,一般0.92 1.00,取 0.96(J/K)混凝土質量密度,取2400/m3常數,為2.718 m 與水泥品種、7、澆搗時溫度有關的經驗系數,一般為0.2 0.4;t 齡期(d)。每公斤水泥水化熱量Q 水泥品種水泥強度等級水化熱 Q(kJ/kg)3d 7d 28d 硅酸鹽水泥42.5 314 354 375 32.5 250 271 334 礦渣水泥32.5 180 256 334 2、實際結構構件外表面是散熱的,混凝土導熱差,其內部最高溫升值一般都略小于絕熱溫升值,因此計算值偏于安全。用 32.5 復合硅酸鹽水泥水泥配制混凝土C=350 /m3,Q=334 J/,c=0.96(J/K),=2400/m3。求混凝土最高水化熱絕熱溫度及1d、3d、7d 的水化熱絕熱溫度。2.1 混凝土最高水化熱絕熱溫度:Tm8、ax=350335/0.96 2400(1-)=50.89 2.2 混凝土 1d、3d、7d 的水化熱絕熱溫度:當 t=1 T(1)=350250/0.96 2400(1-2.718-0.3 1)=9.85 T1=T(1)-0=9.85 當 t=3 T(3)=350271/0.96 2400(1-2.718-0.3 3)=24.43 T3=T(3)-T(1)=14.58 當 t=7 T(7)=350334/0.96 2400(1-2.718-0.3 7)=44.52 T7=T(7)-T(3)=20.09 3、以理論值為參考,對比后期測溫結果,采用對應的處理措施。4、溫控指標規定:4.1 混凝土9、澆筑體在入模溫度基礎上的溫升值不宜大于50;4.2 混凝土澆筑塊體的里表溫差(不含混凝土收縮的當量溫度)不宜大于25;4.3 混凝土澆筑體的降溫速率不宜大于2.0/d;4.4 混凝土澆筑體表面與大氣溫差不宜大于20;五、施工部署1 混凝土的材料、配比、配置和運輸1.1 原材料選用1.1.1水泥進場時應對水泥品種、強度等級、包裝或散裝倉號、出廠日期等進行檢查,并應對其強度、安定性、凝結時間、水化熱等性能指標及其它必要的性能指標進行復檢。1.1.2細骨料宜采用中砂,其細度模數宜大于2.3,含泥量不大于3%;粗骨料宜選用粒徑531.5mm,并連續級配,含泥量不大于1%;所有外加劑的質量及應用技術,應10、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外加劑GB8076-97 和有關環境保護的規定。1.2 配合比設計1.2.1采用混凝土60 或 90d 強度作為指標時,應將其作為混凝土配合比的設計依據;1.2.2所配置的混凝土拌合物,到澆筑工作面的坍落度不宜低于160mm;1.2.3拌合水用量不宜大于175kg/m3;1.2.4參加適量粉煤灰以及緩凝減水劑;1.3 混凝土配置和運輸因混凝土澆筑期間為炎熱天氣,需采用遮蓋、灑水等降低混凝土原材料溫度措施,混凝土入模溫度控制在 30以下。2 混凝土施工2.1 施工技術準備2.1.1施工前,與當地氣象臺、站聯系,掌握近期氣象情況,避開不利天氣;2.1.2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應在混11、凝土的模板和支架、鋼筋工程、預埋管等工作完成并驗收合格的基礎上進行;2.1.3施工現場設施應按施工總平面布置圖的要求完成,場區內道路通暢;2.1.4施工現場的供水、供電應滿足混凝土連續施工的需要,當有斷電可能時,應有雙路供電或自備電源措施;2.1.5大體積混凝土的供應能力應滿足混凝土連續施工的需要,不宜低于單位時間所需要的1.2 倍;2.1.6用于大體積混凝土施工的設備,在澆筑混凝土前應進行全面的檢修和試運轉,其性能和數量應滿足大體積混凝土連續澆筑的需要;2.1.7混凝土的測溫監控設備按有關規定配置和布設,標定調試應正常,保溫用材料應齊備,并應派專人負責測溫作業管理;2.1.8大體積混凝土施工12、前,應對工人進行專業培訓,并應逐級進行技術交底,同時應建立嚴格的崗位責任制和交接班制度。2.2 模板工程2.2.1采用合膠板,保溫性能良好,可將其直接作為保溫材料考慮;2.2.2模板和支架系統在安裝、使用或拆除過程中,必須采取防傾覆的臨時固定措施;2.2.3大體積混凝土的拆模時間,應滿足國家現行有關標準對混凝土的強度要求,混凝土澆筑體表面與大氣溫差不應大于20,本工程模板作為保溫養護措施的一部分,其拆模時間應根據規范規定的溫控要求確定。2.3 混凝土澆筑2.3.1本次澆筑設備基礎厚度2.15 米,整體分四層連續澆筑施工。層間最長的間歇時間不應大于混凝土的初凝時間。2.3.2本次澆筑使用插入式振13、動棒,配置四臺,采用二次振搗工藝,即在混凝土澆筑后即將凝固前,在適當的時間和位置給予再次振搗,以排除混凝土因泌水在粗骨料、水平鋼筋下部生成的水分和空隙,增加混凝土的密實度,減少內部微裂縫和改善混凝土強度,提高抗裂性。振搗時間長短應根據混凝土的流動性大小而定。2.3.3大體積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應采取措施防止受力鋼筋、定位筋、預埋件等移位和變形,并及時清楚混凝土表面的泌水。2.3.4大體積混凝土澆筑面應及時進行二抹壓處理。2.3.5混凝土試塊留置:共留置 6 組試塊,其中標養2 組,同條件3 組,備用1組。2.4 混凝土養護2.4.1混凝土澆筑完成后,首先覆蓋塑料薄膜兩層,塑料薄膜上覆蓋毛氈兩道保14、溫保濕,然后再用不透氣塑料布覆蓋整個基礎(根據需要增減)保溫。2.4.2應專人負責保溫養護工作,保濕養護的持續時間不得小于14 天,應經常檢查塑料薄膜的完整情況,保持混凝土表面濕潤。2.4.3保溫覆蓋層的拆除應分層逐步進行,當混凝土的表面溫度與環境最大溫差小于20,可全部拆除。2.4.5在保溫養護過程中,應對混凝土澆筑體的里表溫差和降溫速率進行現場檢測,當實測結果不滿足溫控指標的要求時,應及時調整保溫養護措施。2.4.6大體積混凝土拆模后,地下結構應及時回填土,不宜長期暴露在自然環境中。3 大體積混凝土內循環水降溫構造3.1 在基礎內部預埋2 層螺旋式 32 的薄壁冷卻水管,通入循環冷卻水,強15、制降低混凝土水化熱溫度。詳見下圖3.2 該部分基礎高度為2.15mm,采用內部降溫的方法降低混凝土的內外溫差,在基礎混凝土內部預埋外徑 32mm 薄壁鐵管作冷卻水管,通入冷卻水,強制降低混凝土內部的水化熱溫度。冷卻在混凝土剛澆完后就開始進行,冷卻水管布置:將鋼管制作成螺旋形形,鋼筋綁扎時進行預埋,鋼管焊接連接,水管設置進水口和出水口,在總進水口安裝閥門控制水的流量。通過冷卻降溫測出水溫,應避免大于10溫差以防止水管周圍產生溫度裂縫,冷卻水管出水口鋼管引出排放出施工現場。當混凝土內外溫差大于25時,將閥門打開用冷水置換鋼管中的熱水,降低混凝土的內部溫度。4 混凝土測溫4.1 大體積混凝土澆筑體里16、表溫差、降溫速率以及環境溫度及溫度應變的測試,在混凝土澆筑后,每晝夜可不應小于4 此;入模溫度的測量,每臺板不小于2 次;4.2 監測點的布置范圍應以所選混凝土澆筑平面圖對稱軸線的半條軸線為測試區;混凝土澆筑體的外表溫度,宜為混凝土外表以內50mm 處的溫度;混凝土澆筑體底面的溫度,宜為混凝土澆筑體底面上50mm處的溫度。4.3 本次混凝土測溫采用預埋測溫管,水銀溫度計測量。4.4 測溫管采用PVC管制作而成,內徑 17mm,長度按埋設位置的基礎厚度加工,下口塞入長600mm 的16 紫銅管,紫銅管下端用鋼板焊死,PVC管上露 200,澆筑混凝土前插入一根 14 的鋼筋防止塑料管變形,塞緊管口17、后膠布密封;表面溫度測量點直接用25cm長鍍鋅管點焊在上層鋼筋網上。4.5 預埋測溫詳細布置見下圖:4.6 溫度記錄表時間階段大氣溫度上部溫度中部溫度下部溫度上中溫差中下溫差上表面與大氣溫差4.7 測溫數據分析:及時描繪出各點的溫度變化曲線和斷面的溫度分部曲線,監測溫控各項指標,包括溫升值、里表溫差、降溫速率、混凝土澆筑體表面與大氣溫差。如發現溫控數值異常應及時報警,并采取本應措施。下面為附送畢業論文致謝詞范文!不需要的可以編輯刪除!謝謝!畢業論文致謝詞我的畢業論文是在韋xx 老師的精心指導和大力支持下完成的,他淵博的知識開闊的視野給了我深深的啟迪,論文凝聚著他的血汗,他以嚴謹的治學態度和敬業18、精神深深的感染了我對我的工作學習產生了深淵的影響,在此我向他表示衷心的謝意這三年來感謝廣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汽車工程系的老師對我專業思維及專業技能的培養,他們在學業上的心細指導為我工作和繼續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在這里我要像諸位老師深深的鞠上一躬!特別是我的班主任吳廷川老師,雖然他不是我的專業老師,但是在這三年來,在思想以及生活上給予我鼓舞與關懷讓我走出了很多失落的時候,“明師之恩,誠為過于天地,重于父母”,對吳老師的感激之情我無法用語言來表達,在此向吳老師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真誠的謝意!感謝這三年來我的朋友以及汽修0932班的四十多位同學對我的學習,生活和工作的支持和關心。三年來我們真心相待,19、和睦共處,不是兄弟勝是兄弟!正是一路上有你們我的求學生涯才不會感到孤獨,馬上就要各奔前程了,希望(,請保留此標記。)你們有好的前途,失敗不要灰心,你的背后還有汽修0932班這個大家庭!最后我要感謝我的父母,你們生我養我,縱有三世也無法回報你們,要離開你們出去工作了,我在心里默默的祝福你們平安健康,我不會讓你們失望的,會好好工作回報社會的。致謝詞 2 在本次論文設計過程中,感謝我的學校,給了我學習的機會,在學習中,老師從選題指導、論文框架到細節修改,都給予了細致的指導,提出了很多寶貴的意見與建議,老師以其嚴謹求實的治學態度、高度的敬業精神、兢兢業業、孜孜以求的工作作風和大膽創新的進取精神對我產生20、重要影響。他淵博的知識、開闊的視野和敏銳的思維給了我深深的啟迪。這篇論文是在老師的精心指導和大力支持下才完成的感謝所有授我以業的老師,沒有這些年知識的積淀,我沒有這么大的動力和信心完成這篇論文。感恩之余,誠懇地請各位老師對我的論文多加批評指正,使我及時完善論文的不足之處。謹以此致謝最后,我要向百忙之中抽時間對本文進行審閱的各位老師表示衷心的感謝。開學自我介紹范文:首先,我想說“榮幸”,因為茫茫人海由不相識到相識實在是人生一大幸事,更希望能在三年的學習生活中能夠與大家成為好同學,好朋友。其次我要說“幸運”,因為在短暫的私下接觸我感覺我們班的同學都很優秀,值得我學習的地方很多,我相信我們班一定將是團結、向上、努力請保留此標記。)的班集體。最后我要說“加油”衷心地祝愿我們班的同學也包括我在內通過三年的努力學習最后都能夠考入我們自己理想中的大學,為老師爭光、為家長爭光,更是為了我們自己未來美好生活和個人價值,加油。哦,對了,我的名字叫“*”,希望大家能記住我,因為被別人記住是一件幸福的事!)查看更多與本文高中生開學自我介紹相關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