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橋泵站井點(管井)降水施工技術方案(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47715
2022-07-12
8頁
82.26KB
1、南 京 江 寧 科 學 園楊橋污水提升泵站工程井點降水施工組織設計編制人: 審核人: 批準人: 南京潤華市政建設有限公司2008年6月楊橋泵站井點(管井)降水施工組織設計1、 工程概況楊橋污水提升泵站位于南京市內,處于竹山路南沿規(guī)劃中的北側,秦懷河以東。楊橋污水提升泵站總設計規(guī)模為17萬 m3/d ,土建部分一次建成(一期設備按2.5萬m3/d安裝),設備分期安裝。污水經(jīng)本泵站提升后,直接進入科學園污水處理廠,無須再次提升。楊橋污水提升泵站按遠期規(guī)模設計,同時能滿足近期排放流量和揚程的需要。泵站進水鋼管管徑為DN1500,管內底標高為1.6米,出水壓力管道采用兩根DN1200的玻璃鋼管。楊橋污2、水提升泵站采用沉井施工工藝,沉井呈半啞鈴形。本工程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第一組,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值為0.01g。南側距秦淮河約300米,場地分布一明塘,地形較平坦。2、 工程地質與地下水文情況根據(jù)浙江有色建設工程有限公司出具的江寧科學園楊橋泵站工程巖石工程勘察報告(工程編號:200803013),本工程所在地區(qū)地貌屬河漫灘。地層自上而下分述為:【B】層塘泥:黑灰色,流塑狀態(tài),含腐植物,有臭味,該層分布于明塘部位。【】層素填土:灰黃、黃灰色,主要由粘土組成。該層層厚:1.303.00m,層底埋深:1.303.00m,滲透系數(shù):6.67*10-6/s;【1】粉土夾粉砂層:灰色(頂部12 m為黃灰色3、),飽和,稍密狀態(tài),中等壓縮性,粉砂呈層狀或團塊狀分布。該層層厚:2.605.30m,層底埋深: 4.607.60m,滲透系數(shù):2.59*10-4/s 。【2】粉土夾粉砂層:灰色,飽和,稍密狀態(tài)為主,局部中密狀態(tài),粉砂呈層狀或團塊狀分布。該層層厚:8.411.80m,層底埋深:14.0017.60m。滲透系數(shù):3.32*10-4/s 【3】淤泥質粉質粘土層:灰色,飽和,流塑狀態(tài),高壓縮性。該層層厚:2.906.20m,層底埋深:19.0022.00m。滲透系數(shù):8.33*10-7/s。 根據(jù)工程地質勘察報告及我們在該地區(qū)的施工經(jīng)驗,場區(qū)內的水文地質情況,可概述如下: 層 次地下水類型水位埋深(4、)地下水位標高()第一層上層滯水1.303.006.56.67第二層潛 水15.0017.40-7.87-10.23 第一層上層滯水,水位平均埋深于0.50。主要含水層為素填土層;第二層潛水, 水位平均埋深于9.05,含水層深度范圍內主要為的粉土夾粉砂層。考慮本次施工基槽開挖和沉井下沉和封底質量,因此降水水位應大于+3.0,才對基槽開挖及沉井下沉和封底質量施工有利。3、降水設計方案 3.1.施工方法根據(jù)勘察報告,第一層上層滯水和第二層潛水對本次施工有直接影響。潛水含水層為粉土夾粉砂層,滲透均一,較容易抽降。但該層層底即為淤泥質粉質粘土層,對降水較為不利。 這種地層采用輕型井點或大直徑管井的方法5、降水。結合我們以往成功的降水經(jīng)驗,如采用輕型井點方法降水,根據(jù)實際槽深需要雙排雙層,占地面積大,大量增加了土方量且拖長了工期,是很不經(jīng)濟的;因此,本工程我們采用大直徑管井的方法進行降水,且適當增加降水井的數(shù)量,縮小井間距,使其排水量增大,能達到迅速降低地下水位高度的效果,保證沉井的正常施工。 3.2.排降水量估算 3.2.1.降水井深度 H H1+ h + IL = 11.00 + 0.5 + 1/1020 = 13.5m 本工程取H = 16 m式中:H1 井點埋設至坑底面的距離(m); h 降低后地下水位至基坑中心底面的距離 取h = 0.5 m。 I 地下水降落坡度,為1/10。 L 井6、點至基坑中心的水平距離,取20(m); 3.2.2.基坑涌水量估算 根據(jù)公式: = 1.366k(2HS)S/lgRlgx =1.3660.3(215 11.5)11.5/lg49 lg19 =212m3/d 其中: K 土的滲透系數(shù)(m3/d); 取k =0.3 m3/d。 H含水層厚度(m); 取H =15m。 S 水位降低值(m);取S = 6.0(-5.0) + 0.5 = 11.5m。 R 抽水影響半徑(m);取經(jīng)驗值 R=2S(KH)0.5=49 m。 X 基坑假想半徑(m); 取 X = 19m。 3.2.3.單井涌水量估算 q= 1.366k(2HS)S/lgRlgr =1.37、660.3(215 11.5)11.5/lg49 lg0.15 =34.7m3/d其中: r 濾管半徑(m); 取r =0.15 m3.3.井點布置按基槽排降水量及現(xiàn)場實際情況,降水井設在基坑開挖6.0m平臺上,距基坑壁2.50m,呈帷幕。降水井設計參數(shù)如下: 井距:1014米 井深:16米 井徑:600毫米 共設:12口其中設3口井設置在沉井內 成井:反循環(huán)鉆機 濾管:無砂濾水管300毫米 濾料:23毫米水洗豆砂 3.4.1.施工準備 3.4.1.1.測量放線測量放線依據(jù)現(xiàn)場控制點樁為基準,用精密全站儀,并根據(jù)井點布置圖放線定位。放線經(jīng)復核后報監(jiān)理部門確認方可進行施工。 3.4.1.2.施工8、用電、用水配置.依據(jù)投入的機械設備用電功率統(tǒng)計,抽水期間最大功率為926.4千瓦, 交叉作業(yè)期間,工程需用電如果不夠,請求業(yè)主配備120千瓦柴油發(fā)電機組或對工程用電再次申請增容。.依據(jù)用水設備和施工經(jīng)驗,需用水量2 5立方米/小時直徑30毫米管,就能滿足施工用水。 3.4.1.3.打井機械及井點設備打井機械可根據(jù)工期要求變更。井點設備是由井點管、連接管、排水主管及抽水設備等組成。具體如下:序號設 備 名 稱 規(guī) 格 單 位 數(shù) 量 1反循環(huán)鉆機 臺 1 2潛水泵QY120.75 2.2 套12(備用8臺) 3 動力總配電箱 200A 個1 4 動力分配電箱 100A 個2 5排水主管 4寸 米9、400 6排水膠管2420 米800 7彎聯(lián)管241.5 根24 8鋼絲繩6919 米420 9卡扣 個49 10空壓機63臺1 11止回閥個12 3.4.1.4.人員組織安排 .降水施工組織機構 項目經(jīng)理 技術主管 項目付經(jīng)理 安全、洗井負責人 打井隊負責人 .勞動力安排工種管理人員電工機械工打井人員降水工人數(shù)51162.職責工 種職 責項目經(jīng)理負責現(xiàn)場打井總協(xié)調,打井分包隊伍的管理,井料質量的控制和驗收。技術主管負責施工方案的編制。項目付經(jīng)理負責打井分包隊伍的現(xiàn)場管理,打井質量的控制。安全、洗井負責人負責現(xiàn)場施工的安全工作、安排洗井作業(yè)。打井隊負責人負責安排打井作業(yè),管理打井隊日常工作。機10、械工、降水工負責洗井、現(xiàn)場降水設備安裝、維護,更換壞泵。打井工負責打井工作,鉆孔、下井管、井料。電工 負責電箱、水泵接線,現(xiàn)場臨電、電箱的維護。 3.4.2.施工工藝 井位放樣作井口、安護筒鉆機就位、鉆孔吊放井管回填管壁與井壁間的過濾層安裝排水主管洗井試抽正常抽水 3.4.3.施工步驟 3.4.3.1.測量放線,定好井位,按管井布置平面施工圖放出井的中心點。 3.4.3.2.以定好的井位點為中心,600毫米為直徑作圓,向下開0.50米作為井口。 3.4.3.3.用反循環(huán)鉆機向下鉆孔,鉆至要求深度。.反循環(huán)是將壓縮空氣通管路送至氣水混合室,使其與鉆桿內的水摻混,從而形成比重小于的摻氣水流。在鉆桿11、外側水柱壓力的作用下,鉆桿內摻氣水流挾帶泥漿不斷上升,將泥漿水排出井外。.鉆進時要不斷向孔內大量供水,使孔內水位高出地下水位,利用水位差所產(chǎn)生的靜水壓力保持孔壁穩(wěn)定。.從加接鉆桿的數(shù)量和入水深度判斷鉆進深度。.待鉆孔達到設計深度并深入0.501時,停止鉆進。 3.4.3.4.成孔后,在井口搭設井字架,作為簡易提升架安井管。將直徑為300毫米無砂濾水管下入孔內。井底用粘土封口,井管接頭用塑料布包扎,要牢固以防反砂。.檢查井管有無殘缺、斷裂及彎曲情況。.將底層管堵與第一節(jié)井管接口接上,并用鐵絲固定兩圈。.將提升用鋼絲繩一頭固定在井字架上,另一頭套住管堵的凹槽穩(wěn)定后緩緩下降。.使井管居于井孔正中,避12、免傾斜,并固定牢固。.下降第二節(jié)井管時,注意連接接口,動作要輕緩,不能猛降猛放。 3.4.3.5.安裝完井管后,在無砂濾水井管外側與井壁之間填礫料。.礫料采用綠豆砂,填入時應緩慢填入,防止沖歪井管,一次不可填入過多。.接近井口1.50米處,用粘土封嚴,以防地面水、雨水流入。 3.4.3.5.成井完畢后,立即用空壓機洗井或清水抽洗,.將空壓機空氣管及噴嘴放進井內,先洗上面井壁,然后逐漸將水管下入井底。.打開空壓機,空氣將快速經(jīng)各管壁向井壁程漩渦狀噴射,借氣水混合沖力迅速破壞泥漿壁,并將泥漿及細沙攜帶到井外,直至水清沙盡。 3.4.3.6.在潛水泵出水口處綁上膠管,沉淀潛水泵至井底0.5米處。 313、.4.3.7.在井點管外側,布設排水主管,將潛水泵上的膠管與排水主管用彎聯(lián)管相連。 3.4.3.8.安裝抽水控制線路。 3.4.3.9.試抽水。 3.4.3.10.檢修漏水主管、翻轉、不出水的水泵組。 3.4.3.11.二次抽水,檢修水泵無漏水、反轉等現(xiàn)象為止。 3.4.3.12.正式抽水。 3.4.3.13.測定每個管井初始水位、流量。 3.4.3.14.日常監(jiān)控。 3.4.降水井質量要求 3.4.4.1.井管必須直立于井中心,上端應保持水平 3.4.4.2.井的頂角偏斜不得超過度,以保證泵組上下井道通暢。 3.4.4.3.無砂濾水管接口要用塑料布封堵。 3.4.4.4.每打完一口井要用量井14、器測井深,以保證井深偏差20厘米。3.4.4.5.成孔孔徑600毫米,偏差10厘米。 3.4.4.6.吊放井管,檢查管內外是否有雜物、粘土,以防影響透水性。 3.4.4.7.洗井后的泥沙量控制在10以內。 3.4.4.8.作好成井工序交接檢記錄3.5、工期安排工程進度計劃如下表所示 工期 進度計劃(天) 項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920打井洗井安裝排水管線安裝抽水控制線路試抽水正常抽水3.6、管井降水控制3.6.1.正常出水規(guī)律為“先大后小,先混后清”。為防范抽水帶走土層中的細顆粒。在降水時要隨時注意抽出的地下水是否有渾濁現(xiàn)象。抽出的水中泥沙含量過大不但會增加周圍的沉降,而且會使井管堵塞,井點失效。3.6.2.降水必然會形成降水漏斗,便及時了解沉降對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如果沉降較大應及時采取補救措施。3.6.2.在沉井工程施工期間降水工作需持續(xù)至沉井頂板澆筑完成后方可停止。附圖1:管井井點布置示意圖參考資料1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施工現(xiàn)場設施安全設計計算手冊2浙江有色建設工程有限公司出具的江寧科學園楊橋泵站工程巖石工程勘察報告(工程編號:200803013)3江寧科學園楊橋泵站沉井基坑開挖平面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