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杏樹的栽植施工方案(9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47999
2022-07-12
9頁
28.29KB
1、1、銀杏種植施工方案1.1苗木質量要求(1)銀杏的質量標準:樹干挺直,不應有明顯彎曲,小彎曲也不得超出兩處,無蛀干害蟲和未愈合的機械損傷.樹冠豐滿,枝條分布均勻、無嚴重病蟲危害,常綠樹葉色正常.根系發育良好、無嚴重病蟲危害,所有苗木均帶土球,土球大小落葉喬木為樹干胸徑的8-10倍,喬木樹冠較大的應使用草繩包扎土球;當土壤十分干燥時,起苗前2天應充分灌水;樹木在起掘前應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修剪;卸車后不能立即栽植時,要用草蓋土球或搬到陰涼處集中,避免爆曬,一般當天苗木當天栽完。(2)銀杏在起掘前后須進行修剪,修剪量視根群發育的疏密而定。修剪量宜在左右,剪去重疊枝、內向枝、徒長枝、甚至短截,常綠樹還需2、剪去部分嫩枝或葉片。栽植的樹木,根群生長較密,修剪量要在左右。苗木栽植遇干旱氣候或反季節栽植時,為保證苗木的成活率,苗木修剪量要在之間。保持全冠栽植,不截干。(4)修剪分兩次進行。第一次在起掘前后,剪去修剪量的,以減少水分蒸發;第二次在栽植后,剪去修剪量的,整理樹姿。1.2銀杏起掘運輸:1.2.1起掘裸根苗,應按根盤規格挖掘,挖夠深度(寬度的三分之二)后再向內掏底斷根、自然倒樹,不得強力搖倒、拉倒。倒樹后用鐵鋤尖頭疏去土坨。其掘時,不得將樹根用鋤劈裂或用鋤拉斷,直徑3厘米以上的粗根用鋸,楞根用剪刀切斷,切口必須平滑。起掘當天來不及完畢的銀杏,要用稻草等物將根部噴水蓋好。銀杏樹冠超過3米,在起掘3、前或裝運前應將樹冠捆扎圍攏。捆扎一般用1.1厘米草繩或細麻繩,收拉不能過緊,以免折斷椏枝。胸徑超過6厘米的喬木,起掘前須在離地0.61米內用草繩卷干一層。土球直徑在30厘米以下的苗木,可用稻草一束由底向上翻包,在植株徑基處捆扎牢實。土球直徑在30厘米以上時,須用草繩包扎;土球直徑在3040厘米之間時,可在坑外包扎;土球直徑在40厘米以上時,須在坑內包扎。包扎完畢后,須在苗木倒向一側挖寬溝槽然后用花撬切斷底根,放倒苗木。若土質過于松散,底土開裂松脫,倒苗后還要進行封底。起掘包扎完畢后應即出坑待運。若當天來不及裝運,須用物蓋好,灑水浸潤,以免根群受損。1.2.2苗木的裝運裝車前,押運人員應按所需苗4、木的種類、規格、數量、質量、數量、認真檢查核實后才能裝運。裝運裸根苗,應樹根向前,樹梢向后,順次碼放整齊。后車廂板應墊草袋,以免檫傷樹皮。樹梢不能拖地,超過后車廂的部分要用索整體捆扎。裝車高度不能超過駕駛室,寬度不能超過車身寬,并用繩索將樹苗和車廂聯結,聯結處應襯墊軟物。人工抬運帶土球的苗木,應將繩索套在土球中下部,另有人提住樹梢,切不可將繩索套在樹干莖部抬運。人工裝卸苗木,應輕拿、輕提、輕放,不得弄破土球,檫傷碰斷樹根、樹枝、樹皮。裝卸車,不得只提樹干,須有人提拉土球配合用力。卸車要從上往下依次搬動,不得亂抽,亂搬,更不得整車往下推卸,裝卸土球直徑在60厘米以上的苗木時,要使用跳板抬上抬下,5、不得滾動土球裝卸。運苗車輛行車時,應慢行,注意上空電線,兩旁樹木、建筑。樹木上不得坐人,超過車廂寬度的樹枝要系紅色標志。1.3銀杏種植1.4.1護樹樁、支架:喬木定植后,應用竹竿等材料捆扎呈三角支撐。1.4.2種植要求1.4.2.1挖坑換土1.4.2.1.1挖坑或挖溝槽,須嚴格按照定點放線所標定的位置及尺寸操作。1.4.2.1.2栽植坑的大小,以樹木品種、規格及栽植地點的土壤條件而定。在土質良好的條件下,坑徑比根盤或土球大40-60厘米;在土質較差的條件下,除設計另有規定的外,一般坑徑比根盤或土球大40-100厘米。坑深比根系深度或土球高度深20-40厘米。1.4.2.1.3挖坑或挖溝槽時,應6、把表土與底土、好土與壞土分別堆放,遇有3厘米以上的石塊,建渣和草根等物時,應予以清除。1.4.2.1.4坑壁直上直下,不得挖成“鍋底形”。穴底要放一定數量基肥或腐殖土,促進樹木生長。1.4.2.1.1換土應換肥沃的種植土或沙質土壤。挖坑、換土、栽植相隔時間不長時,客土可堆放在樹坑四周或溝槽兩側;若相隔時間較長時,應回填至坑內或溝槽內。土壤貧瘠地段,換土與施基肥應結合進行。1.4.2.1.6挖坑或挖溝槽時,如發現有文物或地下管道、電纜等設施,應停止操作并及時向有關領導報告。1.4.3栽植1.4.3.1栽植時期栽植的季節以春、秋最為適宜。二月上旬至三月下旬為落葉樹木栽植的最適宜時期,三月下旬至五月7、上旬和九月上旬至十月上旬為常綠樹木的最適時期,四月中旬至五月中旬為亞熱帶植物栽植的最適時期。夏季栽植,要加大土球直徑、多疏枝葉,盡量縮短移植時間,快挖、快運、快栽并選擇在陰天或降雨前進行。1.4.3.2栽植前應檢查坑的大小,深度是否達到標準,若不符時應及時修改。1.4.3.3栽植前應先將坑邊的栽植土塊碎細,揀去建渣及其他材料,并將表土回填使坑底成“包子行”。1.4.3.4栽植前要進行散苗。散前應按照設計位置放置在坑邊,要輕拿輕放注意保護根系、樹梢、土球不受損傷。行道樹散苗要順道路方向放置,不得橫放在路上影響交通。散苗的時間距栽植越近越好。1.4.3.1栽植前,對裸根的根群要進行修剪,剪去斷根、8、破根、腐爛根、過長根,剪口要平滑。土球苗在解除草繩后應進行剪根。1.4.3.6栽植前應將捆扎樹冠的繩索解除,整理好樹冠,入坑定位時應將豐滿完整的方向正對重要景觀線。1.4.3.7裸根苗下坑應一人提樹干,另一人手捧樹根,輕放坑中扶正,土球苗下坑應由兩個人以上手捧抬杠或手提草繩徐徐放下扶正,切忌推、滾下坑。1.4.3.8入坑后,應有一人扶干另一人回土夯實。栽樹要上下垂直,不得歪斜(特殊設計除外),有樹彎時以樹冠端正為準,行道樹的樹彎方向應與道路平行。1.4.3.9栽植裸跟苗時應注意根系舒展?;赝梁笠獙涓奢p提幾下,使根、土密接,扶正后再分層填土并用鋤把在坑壁夯實,切忌搗傷樹根。栽植深度應低于地面19、-10厘米。1.4.3.10栽植土球苗,應先擺正位置,底部用土填實,再解除包扎草繩,若草繩壓底難以解除,可剪斷草繩取盡斷節,壓底草繩可不予取出,再回填表土、心土分層搗實,每層填土厚度不得超過20厘米。栽植深度,土球表面應低于地面3-1厘米。1.4.3.11栽植行道樹、行列樹必須橫平豎直,樹干在一直線上,長距離栽植要每隔10-20米先栽標尺樹,然后再全面栽植。栽植行道樹應將一直線上的樹木按高度順序依次排列,不能呼高呼低,相鄰樹木的高矮不得超過10厘米。1.4.3.12栽植孤植樹,要照顧四方的觀賞面,栽植樹叢、樹群切忌等距排列、樹頂齊平。1.4.3.13栽植綠籬,株行距離要均勻,一般株距20厘米,10、行距11厘一窩3苗,高矮大小要搭配均勻,豐滿的一面向外,栽植時邊按苗邊填土,苗木四周須用鋤把搗實并刨平溝面。栽植后要進行第二次修剪,正修樹形。樹高超過2米時,修剪要用高凳,不能強拉樹干勉強操作。綠籬栽植后須修剪平。1.4.1非種植季節種植施工措施1.4.1.1苗木選擇(1)選移植過的樹木:最近兩年已經移植過的樹木,其新生的細根都集中在根蔸部位,樹木再移植時所受影響較小,在非適宜季節中栽植的成活率較高。(2)采用假植的苗木:假植幾個月以后的苗木,其根篼處開始長出新根,根的活動比較旺盛,在不適宜的季節中栽植也比較容易成活。(3)選土球最大的苗木:從苗圃挖出的樹苗,如果是用于非適宜季節栽種,其土球應11、比正常情況下大一些;土球越大,根系越完成,栽植越易成功。如果是裸根的苗木,也要求盡可能帶有心土,并且所留的根要長,細根要多。1.4.1.2苗木必須提前采取疏枝、環狀斷根或在適宜季節起苗用容器假植等處理,并增大土球體積。1.4.1.3修剪整形(1)裸根苗木修剪:栽植之前,應對根部進行整理,剪掉斷根、枯根、爛根,斷截無細根的主根;還應對樹冠進行修剪,一般要剪掉全部枝葉的,使樹冠的蒸騰作用面積大大減小。(2)帶土球苗木修剪:不用進行根部修剪,只對樹冠修剪即可,修剪時,可連枝帶葉都剪截,以大大減少葉面積的辦法來降低全樹的水分蒸騰總量,但不得傷害幼芽。1.4.1.4栽植技術處理(1)栽植時間確定:經過修12、剪的樹苗馬上栽植。如果運輸距離較遠,則根蔸處要用濕草、塑料薄膜等加以包扎和保濕。栽植時間最好在上午11時之前或下午16時之后,在冬季則只需避開最嚴寒的日子。(2)栽植:種植穴要按一般的技術規程挖掘,穴底要施基肥并鋪設細土墊層,種植土應疏松肥沃,把樹苗根部的包扎物除去,在種植穴內將樹苗立正栽好,填土后稍稍向上提一提,再插實土壤并繼續填土至穴頂。最后,在樹苗周圍做出攔水的圍堰。灌水:樹苗栽好后要立即灌水,灌水時要注意不損壞土圍堰。土圍堰中要灌滿水,讓水慢慢浸下種植穴內。為了提高定植的成活率,可在所澆灌的水中加入生長素,刺激新根生長。生長素一般采用奈乙酸,先用少量酒精將粉狀奈乙酸溶解,然后滲進清水,13、配成濃度為200ppm的澆灌液,作為第一次定植水進行澆灌。1.4.6大樹種植1.4.6.1移栽法大樹移栽工程,無論是常綠或落葉大樹,均采用帶土移栽法。1.4.6.2大樹移栽的準備工作1.4.6.2.1按設計要求的品種、規格及選苗標準號苗,號苗時要在樹的正北方向用紅漆劃上標志,并將樹木品種、規格分別記上卡片登記。1.4.6.2.2對所選大樹的土質、周圍環境、地下管線、交通路線及障礙物等進行詳細的調查,以確定是否有條件按規格標準掘起土球,是否具備安全運送到栽種現場的條件。1.4.6.2.3移栽前應準備的各種工具、材料、機械、運輸、安全標志以及通行證。1.4.6.2.4移栽前應進行第二次修剪,修剪量14、控制在三分之一左右,香樟提前兩周進行修剪。1.4.6.2.5修剪完畢后,要用麻繩將樹冠收攏,繩索著力點要襯墊軟物,以免檫傷樹皮。1.4.6.2.6要栽種的大樹比較高大,并略有歪斜,在挖掘前應用毛竹將樹支撐,以防倒伏。1.4.6.2.7挖掘前應用草繩將樹干圈圍,草繩間不留縫隙,卷干高度從地徑到分枝點。1.4.6.3起掘包扎1.4.6.3.1以樹干為中心比土球規格大3-1厘米劃一圓圈,土球大小為胸徑的8-10倍,灌木為樹高的三分之一。然后按圓圈線開挖,挖掘的寬度要能容納在溝內操作,一般為10-60厘米。1.4.6.3.2挖溝修球遇到樹根時,不能用鋤頭斬根,直徑在3厘米以下的樹根可用手剪或花撬斷根,15、3厘米以上的樹根要用手鋸斷根,切口要平滑。當切斷第一層的根系后,應用花撬修削土球,修去表土,呈外低內高的斜面,并將土球邊緣修成圓弧角。當土球挖到二分之一深度后,才能逐漸向內收縮,最后收底。土球要挖成“炸彈形”。切忌挖成“鍋蓋餅”。1.4.6.3.3土球修好后,先在土球中部用草繩纏一道寬20-30厘米的腰箍,再采用雙股軸桔子包法進行包扎,最后再纏一道腰箍并用花扣將橫豎草繩連接起來。土球直徑在1.1米以上的,應用麻繩包扎。1.4.6.3.4包扎完畢后,在倒向一側下挖20厘米左右,并用花撬將底部坐底根斬斷。同時以土球厚度為依據加寬倒向一側的溝槽,使土球能倒平在坑內。如系淺根性大樹,可直立坑內不放倒待16、吊。1.4.6.3.1倒樹須用花撬插底,背向樹干用力將樹推倒,倒樹后修平底土,用草袋栓緊封底。1.4.6.4人工裝卸1.4.6.4.5土球直徑在1.2米以下,又難以使用吊車的情況下,可進行人工裝卸。1.4.6.4.6人工抬運,須先檢查抬杠、抬繩是否牢固。抬杠如有裂痕,抬繩如有腐朽則不能使用。1.4.6.4.7人工抬運,抬繩必須用雙股活扣栓系在土球上,不得栓在樹干莖部。1.4.6.4.8起坑前,應在前進方向挖一斜坡,寬度要大于土球直徑60厘米。起坑時,前杠須有人扶撐上肩,后杠要同時挺腰,左右杠分別用左、右肩抬,樹干要有人抬平,緩緩處坑。1.4.6.4.9人工裝車須使用跳板,跳板厚度不小于6厘米,17、厚度不小于30厘米,長度不小于4米。安放跳板要平穩,左右不能搖擺,下端觸地處要墊草袋防滑,上端與車的接頭不能少于10厘米。兩個跳板之間的寬度為土球的直徑。上跳板時,樹干要抬正,并向上用力推行。上車后,土球應轉向車頭方向,待樹干轉順以后,才下肩落地。1.4.6.4.10人工卸車與裝車相同,但應注意下跳板時前杠要有人攙扶,抬樹干的要往后帶力,使前沖力不能過大。1.4.6.5吊裝1.4.6.5.1吊裝應用帶鉤鋼絲繩或雙股大繩捆土球,并在鋼絲繩或大繩里面墊上幾塊小木板,以免勒破土球。鋼絲繩應套在土球由上而下五分之三的位置上,活鉤的位置應視樹身重量而確定,以起吊后樹梢稍向上斜為度。若樹身特重,還應在樹干18、上栓一根大繩與鋼繩一起套在吊鉤上面“三角形”起吊。在樹干分枝點處應系一根導向繩,控制土球在空中的轉動方向,吊裝時要有專人指揮,起重臂下不準站人。1.4.6.5.2吊裝帶土球的大懸鈴木時,吊繩可栓在樹干莖部,以起吊后樹身能稍向上為度,鋼絲繩里應襯墊麻袋等軟材料,以免勒傷樹皮。在起吊離地前,隨著鋼絲繩的逐漸收緊,要用鐵榔頭邊收繩邊敲活扣,使吊繩與樹干緊密箍扎,避免在起吊時吊繩的滑動面拉破樹皮。1.4.6.6運輸、卸車1.4.6.6.1運輸大樹,須有專人在車廂上押運,隨車攜帶支舉電線用竹竿兩根,并隨時注意行車情況,如發現捆綁不牢、土球晃動、樹梢拖地和有障礙物時,應立即通知駕駛員停車處理。1.4.6.19、6.2行車要穩,車速要慢,一般保持在每小時20-30公里為宜,路面不好、情況復雜、障礙較多的路段,車速還應降低。1.4.6.7栽植1.4.6.7.1栽植前,應根據設計要求定好位置、測定標高、編好坑號,以便栽植時對號入座。1.4.6.7.2栽植坑的規格,應比土球大60-110厘米,深度比土球高度深30厘米,在下坑前應先用鋼尺檢查樹坑是否符合標準,若過小、過淺應立即擴坑挖深。1.4.6.7.3吊裝入坑時應轉動樹冠,使標有紅色標志的方向正對北向或標有最佳形態的方向朝向主要觀賞面,然后吊入坑中,安放在坑的中央,吊裝角度要盡量使樹身直立,入坑后不能使樹身橫倒地面,若樹身歪斜角度偏大,人力難以扶正時,須在20、歪斜方向另捆提繩使用吊車將樹扶正,填土搗實后才能松鉤。1.4.6.7.4樹木吊正后,要盡量取完包扎材料,修剪斷根、破根,再分層填土搗實,填土深度為球深度的五分之四。1.4.6.7.5夯實后用毛竹支撐,綁扎處須用軟材料襯墊,同時放開樹冠,進行第二次修剪整形。1.4.6.7.6大樹的定根水分兩次澆灌。第一次在支柱、修剪完畢后滿淹水至坑面,經檢查確定浸透后復土回填至地面平,并在坑的邊緣筑一水圈,高30厘米,再進行第二次澆水,直至揠土滿水不浸為止,澆水時,若發現漏水,則應填土堵漏后再補水。1.4.7建植草坪1.4.7.1除雜草雜草團直徑不能超過20cm,草坪上大量存在的雜草是一二年生雜草,人工除草時必21、須連續多次使用機具剪除,最后達到消滅的目的。采用化學除草法時應采用具有選擇性能的化學藥劑來殺死屬于雙子葉性能的雜草。1.4.7.2病蟲害防治必須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盡量采用綜合防治技術,化學防治時應把農藥污染控制在最低限度。草坪噴霧時應徹底噴透草坪,藥液達到地表及根莖部,每桶藥(11kg),噴霧面積不大于300m2。防治草坪地下害蟲需撒施毒藥時應達到300-410kg/萬平方米。草坪的發病率應控制在10%以下,且眼觀無明顯癥狀。1.4.8保水圈喬灌木種植完畢后,均需要在樹苗周圍淺挖一圓形保水圈,以直徑60-80cm為宜,灌木保水圈大小以40-60cm為宜,深度均以3-1cm為宜。1.1淋定根水作業指導書1.1.1工具配置水車、膠管等。1.7.2澆水1.1.2.1栽植后應把土踩實,并挖好水堰,堰高20-21厘米。綠籬溝槽土面不平時,還應在橫向每隔2米筑一擋水土埂。1.1.2.2栽植后,須立即澆足定根水。澆水量的多少視樹木品種,樹坑大小、土壤含水量而定,一般樹坑規格為60厘米、80厘米、100厘米、120厘米的澆水量分別為10公斤、100公斤、200公斤、400公斤。1.1.2.3澆水時水壓要低,沖力要小,應在溝內放土箕,避免水柱直沖樹溝。如有跑水漏水和塌陷下沉的情況,應填土堵漏補澆,并隨時注意利用土稀易動的時機將樹木扶正。 9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