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和樁基礎施工專項方案(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48008
2022-07-12
9頁
33.50KB
1、 目 錄第一節 工程概況 -2第二節 施工場地自然條件、區域地質概況 - 2一、 場地地理位置-2二、 氣候條件-2三、 區域地質概況-2第三節 工程地質條件-2第四節 施工工藝及控制要點-3節五節 施工質量控制-4第六節 預防與進行-5第七節 沖孔灌注樁施工控制要點-6第八節 安全保證、及文明施工措施-7第九節 監測措施 -8第十節 施工記錄-8第一節、工程概況本項目工程為桂林市耀和置業有限公司耀和榮裕北區人防地下室及5#、6#、8#、9#商住樓,建設地點位于桂林市機場路以南,機場路與中隱路交匯處。為框架、框剪結構商住樓。由福建省來寶建設工程有限公司承擔該項目工程施工。本項目工程地下室/軸;2、樓長軸122.556m,寬軸119.52米;地下建筑占地面積為18418;該項工程總建筑面積約48602m2。底層為公共停車用房,戰時為人防地下掩體室。上部共15層,一層為商業區,二至十五層為住宅,地下室一層,設計使用年限50年。本項目工程一層層高3.8米,二層以上層高為2.80米,地上每層設一個樓梯間及二個電梯間,房屋以變形縫為界,按5-1軸5-25軸5-A軸5-w軸; 8-1軸8-25軸8-A軸8-w軸;9-1軸9-25軸9-A軸9-w軸;6-1軸6-25軸6-A軸6-w軸四個區域設置。0.000相當于絕對標高152.60M,室外標高:-0.150,室內外高差150。地下室頂板標高-0.93、5M,地下室車庫底板完成地面標高-4.750M ,地下室商場底板完成地面標高-5.150M(相當于絕對標高147.45M)。本項目工程屬于二類高層住宅建筑,耐火等級地下為一級,地上部分為二級;抗震設防為六度;屋面防水等級為二級。地上分為5#、6#、8#、9#樓四棟商業住宅,十五層檐高為43.0m;房屋最高處48.2M,建筑面積36180.51m2。項目工程地基采用人工挖孔樁及沖孔灌注樁進行基礎地基處理,樁端錨入完整基巖石大于500;巖石承載力特徑值fak3000Kpa以上。 項目工程基礎分為四個施工段,第一施工階段為5-1軸5-25軸5-A軸5-w軸;第二施工階段為8-1軸8-25軸8-A軸84、-w軸;第三階段為9-1軸9-25軸9-A軸9-w軸;第四施工階段為6-1軸6-25軸6-A軸6-w軸;施工段間平面按工序施工,立體按樓層組織流水作業。/軸為地下室一層;地下室長122.556m寬119.52m,地下室底板標高最深處為為-5.5米,基坑開挖后,地下室四周墻體需根據不同土質、不同結構做基坑支護。按設計要求本項目地下室深基坑支護采用局部自然放坡、片石擋土墻及毛石混凝土擋土墻、土釘墻壁等方法進行。基中為毛石混凝土擋土墻,軸片石為擋土墻,西向軸為片石擋土墻,軸為土釘墻。地下室底板完成地面標高最深處為-5.150M,按設計要求完成地下室底板,地下室基礎最深挖至-5.5M處(除特殊處理地基5、外),從原地面-0.95M挖至地下室設計要求的標高,基坑開挖的最深處為4.55M。根據設計圖,本工程地基基礎設計等級為甲級。地上建筑四棟都為十五層,為二類高層建筑,因樓層較高,荷載較大,地基采取樁基礎加固處理,以石灰巖為持力層,樁端承載力特徑值為fak3000KPa。原設計的基礎分別采用沖孔樁、人工挖孔樁、獨立柱基及條形基礎共四種形式,樁承臺面標高均為-5.600。地下室底板為梁板式抗浮底板,板厚250mm,地梁高為700mm,梁面標高平獨立承臺。地下室部分:采用樁基上筏板基礎。因地質原因原挖孔樁改為沖擊成孔灌注樁。 沖孔灌注樁設計樁徑為:800、1000、1100、1200、1300、1406、0、1500、1600,樁身混凝土為C25,樁端持力層為完整灰巖層,樁端進入巖層不小于0.5M,樁長平均約6.0M,樁端巖石承載力特徑值fak=3000Kpa以上。 根據地質勘察表明,該工程地質情況差,工程質量要求嚴格,施工難度較大。 第二節 施工場地自然條件、區域地質概況一、 場地地理位置項目工程位于桂林市機場路以南,機場路與中隱路交匯處,琴塘客車場西面,耀和榮裕小區內,擬建場地為耀和榮裕小區北區地下室。二、 氣候條件桂林地區地處低緯,屬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雨量充沛,日照較多,氣候宜人。年平均氣溫為19.10C,年平均無霜期302天,年平均降雨量1889MM,全年風向以偏北風為主,平均風速7、為2.22.8米/秒,基本風壓值為:0.35KN/M2。三、 區域地質概況根據桂林區域地質資料,擬建場地處于猴山背斜西南端部的南東翼上,場區無大型構造斷層、斷裂通過。場地處于穩定狀態。第三節 工程地質條件根據場地巖土工程勘察報告,場地土層為雜填土、素填土、粘土、下臥基巖為灰巖。巖石較為完整。(1)、雜填土分布于地表,見于整個場地,層厚一般為1.02.0m,最厚2.0m,最薄1.0m。呈褐紅色,該層主要由建筑垃圾、碎石、碎磚及粘性土組成,硬質物質含量約3070%,分布不均,多孔隙,結構松散。(2)、素填土位于雜填土層之下,層頂埋深為1.02.0m,層厚為1.21.8m。呈褐灰色,土質不均一,孔隙8、大,結構疏松。(3)、地勘報告顯示在8#、10#、16#、27#、31#、52#、73#、76#、80#、90#、98#、101#、114#、118#、143#、158#、171#、177#、215#、200#、131#、129#孔見溶洞。三、地下水及不良地質現象1、地下水:根據鉆探資料及區域水文地質資料,場地地下水主要為孔隙裂隙潛水,水量中等,穩定水位為0.13.9M, 場地地下水年變幅度1.02.0M。2、不良地質現象:a、軟弱土層厚0.43.7M;b、溶洞:破碎巖中有較多大小不一的溶洞,洞高 0.36.9M第四節 施工工藝及控制要點 根據地質資料表明,本工程地質表層為雜填土,下面巖溶較為9、發育,溶洞、溶溝(槽)巖面傾斜情況普遍存在,設計要求本項目地基采用沖孔灌注樁施工。由于地質情況的復雜性,給施工帶來諸多困難。1沖孔灌注樁施工工藝流程定位放線樁機就位 開孔 注泥漿護壁 下套管 繼續沖孔 排渣 清孔 吊放鋼筋籠 射水清底 插入混凝土導管 澆筑混凝土 拔出導管 插樁頂鋼筋。1.1根據設計要求和土質情況選用沖孔灌注樁,沖孔樁機型號為JK6t(55KW),四臺同時施工。1.2 定點放線,確定樁位。1.3 成孔時,先在孔口設護筒,護筒內徑大于直徑200,高出地面300,埋深1500,護筒與孔壁間縫隙用粘土填實,經防漏漿。2沖孔過程控制沖孔灌注樁的沖孔施工在不同的地質地層中根據不同情況控制10、好沖程及泥漿比重等施工參數是提高工作效率、保證順利施工的關鍵。在不同土層中鉆進時要按照施工要點進行控制。2.1 在地表淤泥質粘土等軟弱土層中,宜加粘土塊配適當小片石,反復沖擊造孔(以利護壁),開孔時應低錘勤沖,沖程應小于1000,泥漿比重應控制在1.41.5。2.2粘土層:應以中小沖程沖孔,沖程高10002000,適當加注清水、稀釋泥漿,經常清除鉆頭泥塊。2.3灰巖層:高沖程高3.0M4.0M,泥漿比重1.3左右,勤掏渣。3.清孔本工程清孔采用抽渣筒進行。3.1當鉆進4M5M后,每鉆進5001000時抽渣一次,并及時補給泥漿。3.2在沖孔深度達到設計要求后,經終孔檢查合格,應立即進行清孔,先往11、孔底投入一些泡過的散碎粘土,用沖擊錘低沖程反復拌漿,使孔底沉渣懸浮后掏出,清孔后要求手摸掏渣筒抽出的泥漿無粗粒感覺,泥漿比重降至1.11.25。3.3安放好鋼筋籠之后應進行第二次清孔,并將取樣盒吊到孔底,取出檢查沉淀在盒內的渣土,沉淀渣土厚度不得大于100。節五節 施工質量控制本工程質量要求比較高,應嚴格施工質量,主要從三大方面對樁基礎施工質量進行控制。(1)原材料質量控制1、本工程沖孔灌注樁砼采用三鼎混凝土有限責任公司提供的商品混凝土,施工現場輔以片石、黃泥及級配石助于樁基成孔。混凝土必須嚴格按設計要求強度下料配比,有配比報告、產品質量證明文件。2、定期檢查混凝土坍落度在1820間,每樁次檢12、查二至三次。3、現場做好混凝土試塊,每樁次抽取一組試塊,取樣同監理人員隨機抽取,試塊制作由專門試驗員負責按試驗規定進行操作,定期送檢。(2 )、水下混凝土澆注質量控制1、嚴格控制首批混凝土量,確保導管初次埋深符合要求,首批混凝土灌注量V按下式進行計算:V=3.14 /4d2H1+3.14/4D2HcD-鉆頭實際直徑(M);R0-孔內泥漿重度(KN/M3)d-導管內徑(M);h1孔內混凝土高度達到he時導管內混凝土柱與導管外水壓平衡時導管內混凝土注高度(M)h1=Hwra/rc;Hw鉆孔初次灌注需要的混凝土面至孔底的高度,即導管初次埋深h2加間距h3(h2應大于1M,h3為0.40.6M)Hw孔13、內液面與初次灌注需要的混凝土面距離(M)rc混凝土拌合物重度(KN/M3),取24KN/M3。2、首批混凝土隔水措施先拌制0.2M3水泥砂漿,置于導管內隔水塞上部,倒入砂漿時,要將隔水塞逐漸下移,使砂漿全部進入導管,儲足了首批混凝土灌注量后再剪繩讓混凝土灌入孔底(砂漿一方面防止骨料卡住隔水栓,另一方面容易被沖至混凝土面的表層,作混凝土表面的保護層)。3、水下混凝土灌注過程中,導管提升保持軸線堅直和位置居中,逐步提升。每次提升導管前,應先探測管內外混凝土面高度,并做好記錄,導管一般埋置深度應小于2M,最大埋深宜控制在6M左右。4、灌注中遇當導管內混凝土不滿時,后續混凝土要徐徐灌入,不可整斗一下灌14、入導管,防止形成高壓氣囊,影響混凝土澆注質量。5、為確保樁頂質量,在樁頂設計標高以上加灌高度不小于0.5M。6、鋼護筒在灌注結束混凝土初凝前拔出,起吊護筒要保持其垂直性,避免將樁頂扭斜甚至破壞。(3)成孔質量控制1、樁徑控制:每鉆進4.5M檢孔一次,檢孔器用鋼筋焊制,直徑與鉆頭相同,高度為直徑的5 倍。2、樁位放樣用J2經緯儀與經外測距儀進行定位,開孔前應進行樁位測量復核工作。3、打樁深度控制:在鋼絲繩上做標記(以便于施工觀測),并用標準繩進行測量,做好記錄。4、垂直度控制:調整樁機使沖擊錘中心與樁位中心一致后,固定好樁機,避免沖孔中因樁機震動發生跑位,沖孔過程中發現鋼絲繩偏移,應停止沖孔,進15、行分析后再繼續施工。第六節 預防與進行沖孔灌注樁適應性強,但其工序多,技術要求較高,加上地質條件較為復雜多變,施工中難免發生意外,如何做好預防措施及意外發生后如何及時補救措施是關鍵。1、導管堵塞及處理導管堵塞是導管法灌注水下混凝土時易發生的情況之一。主要原因;初灌發生堵塞時,多是隔水塞上沒有先澆水泥砂漿,而混凝土粘聚性又不太好,導致粗骨料卡入隔水塞。中期發生堵塞主要是混凝土品質差,混凝土極易離析,在導管內下落過程漿體與石子分離、石子集中堵塞導管,或混凝土較干稠,而導致堵塞。預防措施:嚴格控制骨料規格,坍落度和拌和時間,避免混凝土在導管內停留時間過久。處理辦法:發生堵管后,應在允許導管埋入深度范16、圍內,略提升導管后猛然下插導管來消除堵管,此法無效應停止灌注,用長鋼筋沖搗疏通或振動器振動導管。2、孔壁坍塌及處理發生孔壁坍塌主要原因是地表土層軟弱,土層中使用高沖程沖孔鉆進,對孔壁攏動加大,抽渣時未及時補泥漿。處理辦法:停機回填粘土、碎石至孔頂后重新沖孔。3、沖孔中心偏離及處理如發生樁錘鋼絲繩嚴重偏離護筒中心位置,無法繼續沖孔的情況,是因為樁位在地層中多處存在孤石,巖面傾斜度大或孤石一角伸入樁位致使樁錘滑移。處進辦法:拋填塊石、片石至發生斜孔處以上1M左右,重新沖孔,直至把孤石打碎打穿擠入孔壁上止。4、卡錘、埋錘及處理主要原因是中粗砂層孔壁局部坍塌。處理辦法:用高壓水泵沖砂提錘,如遇沖孔至高17、程-18.8M處時因錘卡得很緊,無法提錘。為防止孔壁局部坍塌及渣土沉淀用泥漿泵往孔底注漿,利用樁機副鋼絲繩吊裝大錘入樁孔以低沖程敲擊錘頭,使錘頭發生松動后提錘。5、斷樁及處理斷樁是因為導管內混凝土停留時間太長嚴重堵管,不得不將導管提離混凝土面而致斷樁。處理辦法:處理須經設計同意,以采用壓漿補強方法。具體做法如下:(1)先用小型鉆機沿樁身鉆一深孔至斷樁位置,在不遠處沿樁身再鉆一孔作出漿孔,深度要達到補樁位置下1.0M。(2)用高壓水泵向一個孔內壓入清水,壓力為0.8Mpa,將松散混凝土渣從另孔中沖出來,直到排出清水為止。(3)用壓漿泵壓漿,先壓入水灰比為0.8的清水泥稀漿,進漿管應插入1M以上,18、用麻袋填塞進漿管周圍,防止水泥漿從進漿管口冒出,等孔內有清水從出漿口冒出來時停止壓漿,用碎石將出口封填,并用麻袋堵實。(4)再用水灰比為0.4的水泥漿壓入,以0.8Mpa灌漿壓力穩壓悶漿25分鐘。第七節 沖孔灌注樁施工控制要點沖孔灌注樁具有承載力高、適應性強、施工方便等優點,使用較廣。同時由于沖孔灌注樁技術要求高、工序多,在地質條件復雜時,施工難度較大。因此不論成孔還是成樁過程中都必須嚴格控制工序的質量,及時消除事故隱患,一旦發生事故,費精力、費成本,并且影響工程質量、進度。應該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施工管理。1、提高操作人員的責任心、技術素質,避免人為事故發生。如對施工中出現護筒外圍、內部冒漿19、等現象時應及時處理避免釀成事故。2、開工準備工作必須充分,準備必要的處理事故方案和材料,以應不測。如鉆頭打撈工具,性能良好的粘土用片石、塊石。3、各種機械設備及沖擊錘、鋼絲繩等材料質量應絕對保證,施工中應經常檢查鋼絲繩的使用磨損情況。4、 嚴格控制泥漿的性能及混凝土質量,保證符合規范要求。5、沖抓錘配合沖擊錘使用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如含泥中粗砂層中,沖擊錘鉆進速度慢、攏動大,可改用沖抓錘施工。6、當發現地質情況與所提供資料不符合時,應及時聯系設計方查明地質情況,并采取針對性的措施。7、事故關鍵在于預防。出現事故后,應認真分析具體情況及時匯報,選擇最佳處理辦法。8、把好每道工序質量關,每道工序應20、有驗收記錄,嚴格按設計要求和有關施工規范、規定進行施工。第八節 安全保證、及安全文明施工措施1、安全生產及目標:在施工中始終執行“安全第一,質量第一”的方針,加強勞動保護,以保證安全生產。在確保安全和質量的前提下求速度和效益。堅決杜絕安全事故發生。2、安全保證措施:(1)、建立健全的崗位制,落實崗位安全責任,讓人人都有安全責任感,并實行考核、評定、獎罰相結合。使全體施工人員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2)、堅持上崗證制。機械工、電工、電焊工、鋼筋工等特種施工作業人員,必須經過嚴格的培訓,持證上崗。(3)、堅持安全教育制。所有進場施工人員必須在進場前接受三級安全教育。搞好安全技術交底,并簽名記21、錄,提高施工人員安全意識和自我防護意識。(4)、制定嚴格合理的安全制度,做到施工有安全標準規定,搞好安全檢查工作。做好樁孔維護工作,預防意外傷害。樁錘離地時,嚴禁作業人員在樁錘底下施工作業 。(5)、堅持交接班安全檢查工作,及時發現和排除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隱患,以確保安全施工。(6)、堅持過安全日活動,及時總結安全生產的經驗和教訓。加強勞動保護用品采購和發放。(7)、嚴格執行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制定水、電安裝、運行和維護規章制度,施工用電嚴格要求“三相五線制”。(8)注意文明施工。嚴禁在工地賭博、酗酒、打架、斗毆;保證工作場所、生活場所清潔;開展項目及個人文明評比活動,獎勵先進個人和集22、體。第九節 監測措施1、選用精密電磁波測距儀,往返測繪。2、派專業技術人員跟班作業,對樁位位置勤觀測,并作好記錄。及時解決施工過程中的凝難問題。3、鉆孔前必須復核孔位,確認無誤后方可開孔。4、施工過程中,接受監理工程師的監督、檢查,如需要現場抽查時,予以積極配合。第十節 施工記錄1、 單位工程定位測量記錄表B2、 沖孔樁成孔記錄;3、 鋼筋報驗:鋼筋合格證、復檢報告、鋼筋隱蔽記錄;4、 使用的商品混凝土配合比報告、質量證明文件;5、商品混凝土施工記錄;混凝土試塊28d標養抗壓強度試驗報告。6、樁位偏差記錄;7、樁基施工竣工圖8、地基處理分項工程質量驗收記錄9、地基處理子分部工程質量驗收記錄10、靜荷載試驗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