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地上的老頭兒為何越來越多?(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48078
2022-07-12
3頁
31.50KB
1、建筑工地上的老頭兒為何越來越多?近日,工人日報刊文指出,與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相比,現在建筑工人的年齡層呈現出多元化趨向,并有青壯年勞力日益縮減、逐漸向中老年過渡的趨勢,建筑工地上的老頭兒正越來越多。近兩年,沿海地區勞務市場不斷出現民工荒現象,建筑行業的這種老齡化趨勢也是民工荒的一種表現。為了緩解用工壓力,有些工地開始放寬了工人的年齡,即使是六十歲往上身體健康的務工者,工地有時也會接收。隨著我國未來城市化進程的持續加速,各地城市建設對建筑工人的需求量將持續增長。如果建筑行業不能吸納青壯年勞力前來就業,未來將會面臨更為嚴重的缺工現象,甚至出現用工斷層。如今的青年務工人員為何對建筑行業冷眼相看?建筑工2、人黃師傅說:“干這種又臟又累的活,總感覺低人一等。”一高校教學樓施工工地的工頭李師傅說:“對于現在的年輕人來說,建筑工地的活又累、又臟,他們一般喜歡去工廠做工,二十歲左右的小伙子即使來了,也干不長久。”社會組織北京市協作者的主任李濤認為:“建筑行業偏向季節用工,不僅臟、累,而且很多工地沒有什么保障,頂多只有工傷保險,而醫療、養老保險都無從提起。建筑工人社會地位低下,權益受損率是最高的行業之一,這是看重自我權益的80后、90后所不愿從事的。”李濤說:“提高建筑工人的地位,改善建筑工人的福利,保障建筑工人的權益是最根本的辦法。除了強制繳納工傷保險外,建筑工地同樣應該為工人上養老、醫療保險。有關部門3、還應加大對農民工權益維護力度,確保建筑工人在絕對安全的情況下施工,工資能及時拿到手,沒有后顧之憂。如此,方能為建筑行業提供充足的勞動力。”【即時通會員如是說】建筑工地的活兒臟、累、工資低,因此對于大多數青壯年來說不再甘心把時間和精力浪費在這兒,而對于年紀大的人來說,一方面他們本身有一定的經驗,且能夠甘于吃苦耐勞。另一方面因為他們年歲已大,不容易在其他領域找到合適的工作,為了養家糊口,他們甘愿從事這些工作。但是不管是出于什么樣的原因,總之,這個現象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我國的社會保障體系還有不健全之處,對于類似建筑等行業關注的較少,難以保證這些底層工人的權益!因此若能持續提高這些工人的社會地位、保障4、他們的權益、提高他們的待遇,相信建筑行業不會再因缺乏青壯年勞動力而一籌莫展了!呂穎潔建筑行業比起其他行業危險性較大,工作環境和工作強度都決定了建筑工人會比較辛苦,在對工人保障的方面建筑行業應該給予工人完善全面的福利保障,醫療、保險、養老都是一個正式工人必須享受到的福利保障,工人權益不容侵犯。新聞常常報道不少工人因老板拖欠工資而采取極端措施抗議,不少工人還因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我們的城市之所以有這般繁華富麗的景象,之所以有一幢幢摩登大樓,都是靠這些建筑工人的辛苦汗水一磚一瓦砌成的,他們見證著城市的蛻變,在城市蛻變完成之時默默離開,他們用自己的辛苦努力給城市人建造舒適的家,卻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和保5、障。如果再不改變,未來的建筑工人恐怕就只剩下老頭了。高欣婷樹立平等的職業觀是現在年輕人們所缺少的,不能以一顆平常心來面對職業的選擇與從事,這樣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社會市場上的不協調,許多臟活累活不愿意做,因此便開始出現另外一種趨勢,體面的工薪高的工作趨之若鶩,然而其他稱不上體面的工作人們卻刻意遠之,不僅造成了崗位與人員的不相匹配,也會對經濟的發展或是其他方面有一定的消極影響。因此要樹立正確的擇業就業觀,并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所想找到一份優越的工作,還是需要從底層做起一步步向上爬,這不是一天兩天的事,當你想到還有許多人連做這么低微的工作都沒有的時候,也就不會再挑剔什么了。要知道,金子在哪里都6、會發光的。于瑤瑤二代農民工們對工作條件和環境有了更高的要求,對城市生活也不僅僅停留于工地了。而工地的活大多臟、累、條件艱苦,這些自然滿足不了青年農民工的職業需要。更多的年紀大點的農民工因為年紀大了別的活不好找了,自然也就一直留在了工地上。義君只要“強資本、弱勞工”的格局不改變,民工荒的現象將不會改觀。在GDP崇拜大行其道的大環境下,農民工的價值一直處于低估的狀態。居住條件艱苦,工作環境差,任務危險性高,缺乏社會保障,工資常常被拖欠,這是建筑業農民工生存狀態的真實寫照,也是農民工選擇用腳投票,離開建筑業的主要原因之一。當前的人口紅利已經日漸稀薄,如果不能維護好農民工的合法權益,讓他們獲得應有的報7、酬,“民工荒”恐怕還要繼續荒下去。西銘工地的活又臟又累,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這樣的工作低人一等,沒有保障。做一份這樣的工作,都不會有姑娘愿意跟。所以大家寧肯去富士康這樣的企業賣命,要的是體面。我們的意識深處根深蒂固的等級觀念真的很難撼動。我想,隨著用工荒的出現,需求定會撬動價格,使得建筑工人的待遇問題和尊嚴問題受到重視,如此一來,或許才是改變的根本途徑所在吧。龍在天我對資本主義國家的向往之一就是,職業無貴賤之分,起碼從我們的角度來看是這樣的。且不說這種臟亂辛苦危險的環境要給多少的報酬,保障是根本,這個一定要有,但在我們這是“這個真沒有”。而越來越多的老年人出現在工地上,我想,似乎跟“啃老族8、”也脫不開干系。黃璐建筑工地上的老頭兒為何越來越多?我認為原因還有以下幾點:人口老齡化趨勢顯現,青壯年勞動力呈現結構性短缺;我國養老保險制度,尤其是農村養老保險制度極不健全,或者說幾乎為零,亟待完善;最后,也是最根本的一點,農民忙碌一整年仍然入不敷出,被迫農閑時外出打工。楊菁為什么建筑工地出現嚴重的民工荒?因為建筑工人社會地位太低。為什么建筑工人社會地位低?因為他們的工作危險系數太高,工資又太低。此外他們的權益還得不到保障。其實不僅是建筑行業,現在沿海的各個行業都不同程度的出現了民工荒現象。這與廣大民工的權益長時間得不到保障有直接的關系。試想一下,如果一個人的工資要不回來,工作環境十分危險,又9、沒有任何福利可言,這樣的工作還會有人干么?我國的億萬民工為中國的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可以說,沒有這數億民工,就沒有中國今天得社會進步。在我國經濟迅速發展的今天,是該考慮一下提高農民工的待遇這個問題了,不然,后果不堪設想。李特現代的年輕人沒有吃苦耐勞的精神,又比較浮躁,而且工地上的活又臟又累,還沒有時間定性,所以大部分人寧愿選擇待遇差不多的較輕松的工作,也不愿意“損了形象,低人一等”。所以眼下的還是希望有關部門重視這個情況,提高建筑工人的待遇,維護他們的尊嚴,保障他們的生活條件,我想還會有好多年輕人愿意吃苦的,畢竟也是一個很好的鍛煉自己的機會。雅婷中國老齡化越來越嚴重,現在的八零九零后面吃10、苦的精神遠不如前,他們希望從事更輕松、更賺錢、更有技術含量的工作,而且現在手工業空前繁榮,給他們提供了許多這樣的崗位,所以現在工地上沒有多少靠賣苦力的年輕人了。張歡中國的農民工已經趨向老齡,而農民工二代很少人愿意待工地,他們更多的是選擇工廠、業務員、服務員、技術員之類的工作,乃至沒有正當職業。這個也是為什么現在臨時工價高,而月工資卻不高的原因。華三郎我國現在的建筑業有一個現象就是總包和分包多層并存,實際上在工地上干活的基本上就是一組一組零散的分包隊伍,大部分的建筑工人都是各個包工頭臨時或長期招攬而來,并沒有具體的隸屬于哪個公司,所以他們就是一群社會上的待雇工人,包工頭找到活就干,找不到就不干,11、這種情況下他們的地位是可想而知的,所以大部分年輕人都不愿從事這種一無安全薪資保障,二無社會地位的工作。同時,隨著農村農業生產機械化的普及,農民的空閑時間越來越多,留守家中的老人與婦女自然地在建筑工地上活躍起來。陳曉龍近日看微博:“當你喝著可口的飲料時,請想想爸爸喝的是什么。當你穿著昂貴的衣服時,請想想爸爸穿的是什么。當你肆無忌憚花錢時,請想想爸爸買東西砍價的樣子。爸爸為了我們付出了多少?流了多少汗,為的只是讓我們過的更好。我們所擁有的一切都是爸爸的雙手換來的”附圖是一張在大雨中騎著三輪車載客的男人的圖片。再聯系這話題,我們真該好好想想了。父輩這一代,不怕臟不怕苦不怕累,工作也沒有我們這一代來得12、挑剔,只要能賺錢,再苦再累的活都會干。而我們,挑剔工作無聊挑剔工作要加班挑剔工作收獲少。人人都覺得自己的勞動該換來更好的待遇,也不順心就辭職、跳槽、遠走高飛。沒什么責任心。沿海地帶還是再鬧民工荒,其實是屬于愿意干民工活的這一代正在老去,也是建筑工人正在老齡化的原因,沒有新一代愿意去赴后塵。工作是不是無等級之分,也許只能通過調節工資來改善了。潘昕妙80后民工已經和自己的父輩們產生了分化,他們是知識水平高、精神要求高、法律意識強的一代,他們寧愿不停的變換工作,也要堅持自己的追求。這種變換也會對以民營、個體用工機制為主的建筑行業產生變革的倒閉,走上尊重工人權益的道路。畢竟花甲老翁終有老去的一天,而工地上的攪拌機卻是不能不轉動。不過身在城市,遭城市拒絕;根在農村,卻故土難歸,這是80后民工遭遇的尷尬。筆筆的筆用工荒是好事,說明工人們有了更多的出路,不必被“栓在腳手架上”了。工人不好找,工資自然要相應提高,這也是對整個社會有益的。王俊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