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火災坍塌事故成因及對策研究(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48267
2022-07-12
5頁
18KB
1、建筑火災坍塌事故成因及對策研究 摘要:建筑火災坍塌事故發生的不是很多,但是卻會導致巨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文章介紹了建筑火災坍塌事故的特點,介紹了建筑火災坍塌事故發生的原因及規律,為能更好地預防建筑火災坍塌事故的發生,采取有效措施處置火災坍塌事故避免人員傷亡打下基礎。 關鍵詞:建筑火災坍塌事故;成因;對策 1 概述 建筑火災坍塌事故是指建筑物由于人為、氣象、地質、犯罪、恐怖等因素,造成建筑發生局部破壞或整體坍塌的事故。建筑火災坍塌事故發生的不是很多,但是卻危害巨大,容易導致巨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例如美國9?11五角大樓火災坍塌事故,財產損失達2000億美元,接近3000人在此次事故中喪生,2、我國建筑火災坍塌事故也時有發生,如何有效的防治建筑火災坍塌事故已是迫在眉睫。 2 建筑火災事故坍塌的原因分析 在建筑火災事故中,造成坍塌的主要原因有高溫作用、附加荷載、爆炸因素、外力作用以及冷熱驟變等原因。 2.1 高溫作用 在建筑物發生火災時,木質結構的構件在燃燒時發生炭 化,削弱了建筑火災荷載能力;鋼結構的鋼材因受熱產生塑性變形;鋼混結構的鋼材受熱,承重能力大大降低,混凝土因燃燒時受熱造成抗壓能力下降,導致了建筑物的坍塌。 2.2 附加荷載 上部結構局部破壞,重壓在下部構件上;撲滅火災時用水未及時排出,導致構件承受壓力過大;室內物品如棉絮、書籍等,大量吸收滅火用水,增加承重;進入火場人員過3、多,導致建筑物活荷載加大等,這些原因都會導致承重加大,當承重超過建筑物構件的承載能力時,便容易導致坍塌。 2.3 爆炸因素 建筑物發生爆炸時,產生沖擊波和震動,破壞了建筑構件的穩定性,導致局部破壞或整體坍塌。 2.4 外力作用 在建筑物發生火災時,使用大口徑水槍、水炮滅火,對建筑物承重構件造成了沖擊,或是使用機械疏散物資清理火場的時候,意外撞擊了承重墻,容易導致建筑物局部破壞或建筑物整體坍塌。 2.5 冷熱驟變 在建筑物燃燒時,建筑物構件處于高溫狀態下,在使用大口徑水槍、水炮滅火時,水流的溫度與建筑物構件形成的溫差,使得建筑物表面熱脹冷縮,開始變形或開裂,尤其是鋼結構建筑局部處于高溫時,遇水忽4、然冷卻使鋼結構失去穩 定性,導致建筑物整體坍塌。 2.6 豆腐渣工程 建筑物在施工時偷工減料,使得建筑物本身沒達到設計的耐火等級和強度;擅自更改建筑內部結構,破壞建筑的承重部分,導致建筑失去穩定性。 3 建筑火災事故坍塌的特點及破壞性 3.1 建筑火災坍塌事故具有突發性 建筑火災坍塌事故受建筑質量、建筑結構、建筑的耐火等級、自然條件等因素影響,建筑物局部破壞或整體坍塌隨時可能發生,且具有突發性,允許人員疏散逃生時間極短,等到人們反應過來時,往往已經造成人員傷亡。9?11事件時,美國五角大樓兩座主樓的坍塌,發生在火災后的62分鐘和115分鐘。由于飛機撞擊,飛機燃油的燃燒導致世貿大樓起火坍塌,經濟5、損失接近3000億美元。湖南衡陽11?3建筑坍塌事故是發生在火災后近4小時,此次火災坍塌事故造成直接財產損失達450萬元。 3.2 容易引發次生災害 突發性建筑物火災坍塌事故,可能造成建筑物天然氣、供電等內部設施損毀,導致火災發生;尤其是化工廠等建筑火災坍塌事故,極易形成有毒氣體泄露、擴散或爆炸等嚴重后果;地震災害事故造成建筑物坍塌外,還極易造成山體滑坡、洪災等次生災害,如果不及時控制或救援,造成的后果 無法想象。 3.3 救援難度大 建筑物坍塌,往往導致較大的人員傷亡并伴隨著次災害的發生,根據災情需要,救援力量投入多,不僅涉及消防,還有公安、醫療、水電、交通等部門;由于受困人員多,裝備受限,6、建筑物火災坍塌事故中被困人員的救助工作,往往是長時間連續作戰。 4 建筑物火災坍塌事故的處置對策研究 在撲滅建筑物火災時,無論是火災破壞的原因還是建筑物本身的原因造成了建筑物火災事故坍塌,應當立即調集力量,迅速實現由滅火向救援為主的戰略轉移,嚴格遵守科學有效的救援處置機制,采取積極必要的措施施救。 4.1 救援力量的調集 為防止延誤救援時機,力量的調集確保一次性到位。(1)迅速調集增援力量。增援力量包括滅火力量和建筑物火災坍塌事故的救援力量,結合現場情況,根據指揮員命令,視災情決定是否跨區域調集增援力量。(2)迅速調集車輛裝備。根據建筑物火災事故坍塌現場情況,調集滅火車、搶險救援車、洗消車等車7、輛,以及各種檢測、防護、破拆、牽引、通信、搜救犬、照明等裝備器材。(3)迅速調集社會力量。報請政府部門啟動應急預案,迅速調集公安、醫療、水電、交通、建設、施工等相關單位,和現場專家或是衛星連線專家 協同作戰,實施建筑物火災坍塌事故救援。 4.2 現場情況的偵察 (1)做好建筑物火災坍塌事故的偵察工作,第一時間了解坍塌建筑物的起火部位、結構、布局等情況。(2)要了解分析建筑物火災事故坍塌原因,查明建筑物坍塌時滅火力量部署情況,是否有人員被困、被困人員的數量、被困人員的大致位置等情況。(3)通過觀察檢測,判斷坍塌建筑物的安全性,局部坍塌的建筑物是否有再次坍塌危險、是否有燃氣泄漏、是否容易造成次生災8、害,并掌握建筑物內部火勢發展情況、周邊水源道路情況。 4.3 救援準備工作 (1)及時拉警戒線,劃分警戒區,實施交通管制。(2)成立現場搶險救援作戰指揮部,制定建筑物火災坍塌事故救援行動方案。(3)部署分工,強調救人第一,科學施救原則。對此次建筑物火災坍塌事故救援提出要求,強調注意事項。 (4)聯合公安、醫療、水電、交通、建設、施工等相關單位,和現場專家或是衛星連線專家協同合作,開展救援行動,必要時調集武警和駐地部隊進行增援。(5)落實建筑物火災坍塌事故救援人員的安全防護措施,準備需要使用到的車輛和器材。 4.4 相應的處置措施 (1)建筑物火災坍塌事故發生后,現場指揮員要清點 所有參戰人員,9、查明所有情況后,果斷做出戰斗力量部署。 (2)在發現有人員被困的情況下,要查明被困人員的大致位置,如果被容易搬離的坍塌建筑物件壓住,或是被困人員發出聲音的地方離參加救援人員很近容易施救時,救援人員應迅速組織力量施救。(3)若建筑物發生坍塌事故后仍有火勢,要重新對參戰力量重新部署,組織力量撲救火災以降低高溫對被困人員的傷害。需要注意的是,滅火用水不宜過多,避免形成積水,增加建筑荷載。(4)按照先易后難,救人第一的原則,進行救援,充分利用裝備器材如生命探測儀、搜救犬等,結合破拆、牽引、切割等手段進行救援。(5)在無法確認被困人員是否生還時,禁止使用大型機械設備如鏟車、挖掘機等清理現場。(6)在建筑10、物火災坍塌事故救援過程中,現場應設置安全員,安全員要時刻關注建筑物構件變化,一旦發現建筑結構變形或是發出異常聲響等建筑物坍塌征兆時,應立即發出撤離信號,參與救援人員聽到信號后,應迅速撤離現場,防止造成更大的人員傷亡。(7)在建筑物火災坍塌事故救援現場,一定要保持信息傳遞暢通,要充分利用消防通信指揮車、車載電臺、對講機等設備,建立獨立暢通的通信網絡系統,同時還要保障與其他參與救援的部門間通信暢通,確定專人專職專責。 5 結束語 總之,一方面要加大建筑的火災隱患排查力度,從根本 上抑制火災的發生,保證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另一方面地方各級政府應當積極支持消防工作,提高對消防工作重要性的認識,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消防意識,與此同時,我們還要強化消防官兵的能力素質,投入相應的裝備物資,提高消防官兵對建筑物火災坍塌事故救援工作的實戰經驗,做到“拉的出、沖的上、打的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