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節能發展趨勢分析與模式探究(2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48485
2022-07-12
2頁
39.24KB
1、建筑節能發展趨勢分析與模式探究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大力發展,能源的消耗日益增多,這就關系到我國能源安全問題,在能源消費中,建筑行業在總能耗中占據了很大的比例,因此建筑節能的發展尤為重要。本文主要概括分析了當前我國建筑節能發展的概況以及應用情況,并通過對國外建筑節能措施的分析和介紹,進而深度研究了我國建筑節能在未來的發展趨勢以及建筑節能模式的探討。 關鍵詞:建筑節能;發展趨勢;模式探討前言中國是人口大國,資源消耗比較多,因此保證資源的充足性非常重要。在我國社會總能耗結構中,建筑耗能量約占 1/3,并且呈現不斷增長的趨勢,由此看來,降低建筑能耗成了節約能源的一個關鍵問題。為了保證能源安全,我們要2、大力發展建筑節能技術,堅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將節能貫穿到建筑行業中,在節約能源的同時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大環境。下面我們首先來介紹一下建筑節能的有關內容以及國內外的發展趨勢及現狀,然后重點分析一下我國建筑節能的發展趨勢和發展模式的探討。1、建筑節能發展概況1.1 國外建筑節能的發展趨勢與發達國家相比較來說,中國的建筑節能發展是比較慢的,我們的節能技術還有待提高。在70年代初期,能源危機爆發,這給發達國家敲醒了一個警鐘,因此建筑的節能改造被許多發達國家開始重視起來,但是中國對建筑節能還是有所忽略的。在最近幾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突的飛猛進的發展,我國建筑能耗所占比例越來越大,所以我們也越來越重視建筑節3、能這一領域。在建筑節能上,國外許多國家做的很好。在德國,德國的低能耗建筑一般都是根據建筑的能耗大小來主要劃分為三個等級:低能耗建筑、三升油建筑、微能耗/零能耗建筑。德國的低能耗建筑是德國政府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組成,德國通過政府相關的政策法規制定,聯邦政府、州政府、官方及半官方專業機構的實施,以及通過稅收等手段引導企業開發來推進相關低能耗建筑。美國一家大學曾設計建造了一種四居室的生態房。它的熱能來源于人工散熱、陽光及使用家電設備所產生的熱量;人們所用的電能是來自風力發電機和太陽能電池;生活及飲用水是來自屋檐流下來的雨水等(水是經過處理的);糞便和污水流入一個堆肥坑里,經發酵后供花園施肥用以及沼4、氣用。美國一家建筑公司用回收的垃圾建筑房屋,舊報紙、紙板箱等則成為屋子墻面的主要材料,而且墻面是完全絕緣的。而美國的國立資源保護委員會則是利用廢舊回收物品的再生材料為主要材料建造出了一個綠色辦公室。1.2 我國建筑節能的發展趨勢在我國歷史上,建筑房屋為了滿足人類的不同需要,建筑的發展和變化大致經歷了以下四個階段:掩蔽場所健康建筑節能建筑綠色建筑。第一階段的建筑要求就是掩蔽場所,建筑所用的材料取自于大自然,然后又回歸于大自然,這就完全與大自然和諧共存。第二個階段是健康的建筑。從這就可以看出,隨著人類建設活動進入了理性階段,中國的建筑發展不單單在建筑的功能以及外觀上不斷進行探索,在環境的保護與節約5、能源的意識上也與日俱增,這就使之成為節能減排的一個重要的載體,從而使建筑節能受到了高度的重視。到目前為止,我國的建筑節能狀況還是相對落后的,所以說節能形也是勢較為嚴峻,我國政府一定會進一步推動城鎮和農村的節能改造,在城鎮建筑節能改造中,已經有許許多多節能效果很高的建筑了,我們吧城鎮建筑節能改造做為榜樣,來推動農村的建筑節能發展活動的進行。我們國家制定相關規定及政策,來加大建筑節能在經濟上的投入,大力鼓勵建筑節能的改造在城鎮和農村的推動及發展?,F在在城鎮的建筑節能改造中,已經有了很大的效果了,建筑節能已經逐漸開始順利開展了,但是由于農村的建筑?能相對落后,以及農村的建筑節能意識十分的不足,節能難6、度相對較高,因此農村建筑的節能改造會成為以后建筑節能的發展方向。在農村住宅中,外墻維護結構相對落后,施工設計不到位,使得墻體保溫隔熱的功能較低,這就造成了當地人們生活的不便,尤其是在氣候較冷的地方,人們為了保溫會消耗大量能源,釋放的廢氣不能得到回收利用,從而造成了能源浪費,并且污染了空氣。我們要根據農村建筑的外形特點以及能源特點,來制定出相對應的節約能源改造政策,做好節能的宣傳,依靠政府來鼓勵農村大力開展節能環?;顒印?、建筑領域的節能發展模式探討分布式能源將是未來城市能源系統的發展趨勢,未來城市能源系統可能將會是一種城市尺度分散區域多源集中終端用能系統的模式。根據目前的建筑節能技術水平,我們7、仍需要合理規劃能源利用模式,提高建筑能源系統效率。我們從保證能源安全和保護氣候環境的角度來看,發展非化石能源,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應用比例,是促進能源供應多樣化,減少對煤炭消費、降低對石油依賴的選擇之一。3、結語建筑領域的節能發展模式在不同層面上有多種方式和技術可以選取與集成,包括城市的建筑能源規劃、能源結構調整及規劃方案下的清潔發展機制和分布式能源系統等。綜上所述,目前建筑節能問題依然存在,沒有達到預期的節能目的,針對這一問題,我們必須要做好系統的規劃設計,杜絕施工過程中的資源浪費等現象,不斷地提高節能技術水平,使我們建筑能夠實現最好的節能效果,從而降低建筑的能源消耗等,減少工程上的造價,在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不斷前行。參考文獻1 丁一匯,任國玉,石廣玉.氣候變化國家評估報告:中國氣候變化的歷史和未來趨勢J.氣候變化研究進展,2006,2(1):38.2 程建華,王輝.節能建筑的能耗分析J.山西建筑,2006,32(11):1262128.3 應群.智能建筑中的建筑節能設計J.福建建筑,2007(04).4 文桂萍.智能建筑的節能問題及其對策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08(01).易保根(1988),民族,漢,籍貫,江西,單位:廣東新長安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研究方向:建筑節能。(:廣東新長安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